大明疯皇 第842章

作者:星辰玖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对彭宾道:“燕如,等下种子你也好好分配一下。

这育苗播种的时间就快到了,他们如果还要等种子,那耽误的时间就长了。”

彭宾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这会儿船队都已经进入鄂北湖了,神武城已然不远了。

两个多时辰之后,他们终于远远看到了熟悉的神武城。

令人惊奇的是,这会儿神武城的港口码头竟然已经停了十来艘飞龙战舰了。

这些飞龙战舰是提前赶过来报信的吗?

果然,旗舰刚靠上码头,一个水师游击将军便疾步走过来,拱手躬身道:“报,皇上,水师舰队在十天前已经赶到新西江河口,这会儿应该快到鄂北河口了。”

呃,这速度比他们估算的好像还要快了那么一点。

泰昌连忙挥手道:“燕如,你跟他去好好交待一下,让他回去鄂北河口附近报信,船队不要真把所有人员和物资全拉到这边来了。

另外,你再跟这边的水师将士好好交待一下,让他们去帮忙把这批迁徙过来的老百姓拉到建好的聚居点去。

元芳,快,命修建聚居点的水师将士赶紧先下船。”

彭宾闻言,连忙拱手躬身告退,带着那水师游击将军往下走去。

张元芳则是立马令传令的旗手打出了旗语。

他们带来的飞龙战舰和狼牙战船是飞快的靠上码头,那水师将士就如同下激流一般飞速涌下船。

泰昌看着彭宾那手舞足蹈的样子,勐然间意识到,他还没给人家安排一个属官呢。

人家可是两省总督,而且管得还是大明迄今为止最大的两个行省,就一个光杆司令肯定不行,就算把人噼开那也忙不过来啊!

他皱眉思索了一番,随即朗声道:“承恩,立马派人去发报。

传朕旨意,命八部各排一个经验丰富的员外郎和五个勤快点的主事过来,帮彭宾处理西伯行省和西域行省的事务。“

四十八个属官应该暂时够了,至于开发起来之后,那反而不用担心了。

因为吏部正在抽调官员,组建西伯行省和西域行省的三司和州府县衙,到时候这边的官员没有一千也有七八百,彭宾肯定会轻松不少。

泰昌细细想了想,又低头盯着地图上的矿藏看起来。

这次他的投入可是史无前例的大,如果不赶紧把这边的矿藏开采起来,内库恐怕不出五年就会被他给耗光。

到时候还有一场大仗要打呢,可不敢把内库给耗光了。

问题这会儿种地和养牛羊马匹的人手都不够,又哪里来得人挖矿呢?

特别是金矿。

这边的金矿可不是一般的多,阿尔泰山、鄂北河流域、叶泥河流域、新西江流域几乎到处都是金矿,每个十几二十万人和足够的设备,怎么开采的过来?

金矿这东西他还不能随随便便命人去开采,唯有派军纪严明的明军将士去他才能放心。

要不然,很有可能会出大乱子。

这会儿上哪儿调十几二十万军纪严明的明军将士去呢?

北大营三十万精锐正准备修建卫城呢,东南营三十万将士也正在带着青壮修建聚居点。

这六十万将士肯定是不能动的。

剩下好像就二十万正在漠北城、阿尔泰城和鄂北河一线的堡垒卫城里镇守的北大营将士了。

这些大多都是是上了年纪的老兵,军纪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泰昌仔细想了想,这才朗声道:“传文诏过来。”

曹文诏原本是在阿尔泰山坐镇的,这会儿南大营十万将士都离开阿尔泰山打马往这边来了,发现的金矿都暂时封闭了,那边的防务都交给阿尔泰城的北大营将士了,他自然是不用再在那边坐镇了。

他着实没想到,泰昌找他还是为了金矿的事。

很快,他便疾步登上旗舰,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皇上。”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郑重道:“文诏,这金矿的事还得麻烦你。

这会儿内库的金银正疯狂的往外花,一年最少得花出去几亿两,没有补充肯定不行,朕还得留点钱准备跟欧陆的大战呢。

这边我们都找到很多金矿了,却一直没有组织人手开采,着实有点浪费了。

朕想了想,也只有你来负责金矿开采的事宜是最合适的。”

呃,皇上,能不能给微臣派点别的任务?

微臣好歹也是个勐将啊!

没办法,皇上话都说出来了,他可不敢拒绝。

他只能无奈的问道:“皇上,我们从那里调集人手去开采金矿呢?”

泰昌不假思索道:“就调在漠北城、阿尔泰城、神武城到鄂北城一线的北大营将士去开采金矿。

反正这会儿边境线都已经推到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里海一线了,而且那边还有变蛟和建斗所率的六十万精锐镇守,沙俄和奥斯曼帝国是不可能打到这边来的,你随便留点人守城就行了。

采矿所需的设备也由你和工部那边去联系。

总之,这事朕就交给你了,你辛苦一下尽快把这边的金矿开采起来。”

曹文诏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开采金矿的问题就算是解决了。

曹文诏的封地也有金矿,人家对这个肯定比较熟,他是不用去操心了。

接下来就是煤矿、铁矿和石油等的开采了。

这些也需要大量的人手,不过倒不用担心有人会偷偷摸摸把开出来的矿藏起来,带出去。

反正这些矿石也不值什么钱,带出去也没多少意义,而且一个人根本带不了多少,随便他们带都无所谓。

关键就是要有足够的人手,足够的设备,足够的冶炼厂,这些才能变成钱。

泰昌想了想,随即果断道:“承恩,再派人去发报。

传朕旨意,命工部在莫卧儿帝国征召一百万劳力,并派遣官员,调集设备,准备来这边开矿。”

曹文诏的速度那真不是一般的快,没过几天,他便把阿尔泰城的几万守军全部调去阿尔泰山开采金矿去了。

而且,他还从漠南和漠北的银矿调集了一批设备,阿尔泰山的金矿很快就开采起来了,那边的冶炼厂也在就近的两个卫城开工了。

阿尔泰山的金矿那真不是一般的多,日产万两那也不是假的,算下来光是阿尔泰山那一块一年就能出将近四百万两黄金,兑换成白银就是四千万两。

至于西伯行省这边,那更加不得了,如果按金矿数量来计算,产量最少是阿尔泰山的两倍。

当然,这边的金矿分得太散了,产量肯定不能直接按金矿数量来计算,不过,一年开采六百万两出来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也就是说,光是阿尔泰山和西伯行省的金矿一年就能给内库带来一亿两左右的白银收入。

其实,这还不算什么。

毕竟金矿开采起来有点麻烦,而且一般矿石的含金量并不高,产量根本没法和铁矿、煤矿、石油等矿藏比。

这些矿藏同等重量的情况下肯定没法和金矿的价值比,但扛不住开采量大啊!

黄金矿脉一般都不大,一天能开采几万斤矿石就算是不错了,而这些矿藏开采起来最少也是几十万斤甚至几百万斤一天。

而且,大明的冶炼和加工水平那也不是盖的。

铁矿冶炼出来之后直接就能加工成各种日常用品,石油提炼出来之后更是能直接做成煤油灯、蜡烛、塑料布、水桶什么的去卖。

这么算起来就比较的恐怖了。

这些矿藏真全部开采起来,变成钱之后刨去成本一年最少也能给内库带来几亿两的收益。

如果再加上其他行省的矿产收益,内库不但不会亏钱,一年下来还能多出个几亿两来呢。

这或许就是欧陆殖民强盗喜欢抢资源的根本原因,抢资源其实就是抢钱啊,这里面的利益太大了。

第966章 西域三十六国

西域是汉朝开始对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地区的统称,始见于《汉书.西域传》。

最开始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而后汉宣帝又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自公元前六十年开始,西域便统归中原王朝管辖。

当时的西域总共有三十六个属国,很多属国的名字在后世都耳熟能详。

比如,楼兰、大宛、车师、龟兹等等。

可惜,自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原王朝便无力西顾,这些属国也渐渐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甚至就连西域一词都很少有人提及了。

西域、西域,泰昌喃喃的念叨了几声,随即便盯着地图沉思起来。

这会儿水师庞大的船队已然抵达神武城,上百艘飞龙战舰正在往下卸人,数千艘武装商船也正轮流靠上码头卸货。

整个鄂北湖可谓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泰昌确是盯着西域行省的地图在那发呆呢。

皇太孙朱慈烺、良王朱由枫和几个小公主这会儿是兴奋的不行了,因为他们又搬回五千料的飞龙战舰上了。

这艘旗舰不但地方大,装饰豪华,配备的大型望远镜也相当的多,他们是绕着两座宫殿嬉戏追闹了好几圈,这才安静下来。

朱慈烺都不用皇贵妃吴婉儿交待,便老老实实的走道泰昌身边,小心的问道:“皇爷爷,您怎么了?”

泰昌微微笑了笑,随即问道:“烺儿,你可记得西域三十六国?”

朱慈烺连连点头道:“孙儿记得,《汉书.西域传》,若羌、楼兰、大宛、小宛、乌垒、乌秆……。”

泰昌闻言,不由满脸惊奇的看向这宝贝太孙。

他着实没想到,这宝贝太孙的记忆力这么好。

说实话,他都背不出西域三十六国之名。

这宝贝太孙,有前途啊!

他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指着地图教导道:“现在西域重归大明掌控,我们要把这消失的西域三十六国重新建起来。”

呃,这个,为什么?

朱慈烺想了好一阵都没想明白,他只能无奈的问道:“皇爷爷,我们为什么要重建西域三十六国呢?”

泰昌耐心的教导道:“大明这么大的疆域,你管不过来的,朕也管不过来。

所以,我们要培养一批勋贵来帮我们管,特别是这些原本就有大量居民的地方,文官那是镇不住的。

当初我们拿下东瀛的时候就曾把东瀛划成了很多属国,让东瀛之战中立了大功的将领都成了有封地的勋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