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821章

作者:星辰玖

现在东番那边不是有五艘无畏舰和五十艘神盾舰吗?

我们可以发电报过去,命他们立刻去东南承宣布政使司接人。

东番距离东南承宣布政使司也就万余里左右,打个来回都不需要一个月。

这一个月时间我们还可以命停靠在武备城那边的五艘无畏舰、十艘神盾舰和六十艘飞龙战舰赶去东番,如果不够,我们还可以调集几百艘武装商船。

这样一来,东番那边出发的无畏舰和神盾舰刚把人接过来,这边就可以拉着人继续赶去文国公府了。

而东番距离文国公府也就一万多里,也就半个月左右便能赶到。

如果按这个速度计算,我们将二十多万东南营将士的家眷接到文国公府还不用一个半月时间。

而且后续因为两支舰队都是同时来回,这个时间还能缩短到一个月左右。

我们这边也可以把八十艘神盾舰和一千艘武装商船分成两批,轮流去文国公府接人。

这么算起来,大致三个月后,第一批东南营的将士便能赶到这边了。

而且以后每个月都能接二十余万东南营将士的家眷过来。

而这些人过来之后都能帮忙修建城池,这样一来我们修建城池的速度也能越来越快。”

这办法的确不错。

泰昌不由大喜道:“好,就这么办,礼卿,你来负责这事,等下你就去发电报。”

宋应星想了想,随即又补充道:“皇上,其实我们也不用把所有城池都修建在鄂北河西岸。

毕竟,我们要开发的是整个西伯行省,而不是单单鄂北河西岸这一块。

我们完全可以派人去叶泥河乃至新西江和新东江那边探查一番,在那些地方也修建一些城池。

这样一来,路途又缩短不少。

第一批我们如果直接放到新东江流域,那第一趟就不用耽误三个月时间了,差不多有两个半月就够了。“

这办法也不错。

泰昌连连点头道:“嗯,这边的开发规划反正是由你来负责的,你觉得应该在哪里建城就派飞龙战舰和狼牙战船去探查一番就行了。”

没想到,这时候曹变蛟又小心的道:“皇上,西伯行省跟沙俄的边界我们好像好没定下来呢。

乌拉尔山脉那边是不是也应该修建几座城池。

这样一来,我们如果跟欧陆联盟开战就不用担心他们会打到西伯行省内部来了。

毕竟过了乌拉尔山脉就是平原,如果他们冲进了,我们想要围剿都麻烦的很。”

呃,这个问题的确忘了。

他们可是迟早要跟欧陆联盟开战的。

如果欧陆联盟不跟他们在海岸线附近打,把重兵集结到沙俄这边,直接从乌拉尔山脉冲过来,那可就麻烦大了。

到时候精锐都被他调去欧陆西边了,这边光剩下二十万北大营老兵和三十万东南营将士,还真不一定扛得住人家疯狂的猛攻。

泰昌想了想,这才郑重道:“乌拉尔山脉你派人去查探过了吗?”

曹变蛟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微臣已经派人去查探过来,那边大型的山口也就三个,其他地方几乎都是连绵的崇山,根本没法过人。”

泰昌紧接着又问道:“三个山口的大致位置在哪里?”

曹变蛟连忙指着地图道:“大致在这里、这里和这里。 ”

很好,附近还正好都有鄂北河的支流。

泰昌又细细想了想,这才果断道:“这样,等第二批东南营将士的家眷补充过来,你便率手下三十万精锐直接冲到山口西边去,在那边建城,把山口堵住。

至于修建城池的物资,朕会命狼牙战船通过鄂北河的支流给你送到附近,到时候你用战车去拉就行了。”

曹变蛟闻言,不由吃惊道:“皇上,我们这是准备跟沙俄开战吗?

过了乌拉尔山就是他们的地盘了,我们如果跑过去建城,他们肯定不会答应的。”

泰昌却是自信的道:“你放心,他们不答应也得答应,因为这会儿他们的主力都去非洲了,整个欧陆联盟估计都调集不了多少人马。

至于沙俄,能有十万人马留守就算是不错了。

他们看到三十万精骑,还敢动手吗?

我们就是要趁着这个机会把乌拉尔山脉也纳入西伯行省的版图。

毕竟,矿藏大多都是在山上的,我们不能让欧陆联盟获取乌拉尔山脉的矿藏!”

原来是这样。

曹变蛟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第947章 运河

众人又商议了一阵,西伯行省的第一拨城池规划便大致定下来了。

第一拨二十余座城池大多沿着河流水系修建,包括乌拉尔山脉西面的三座城池也都修建在鄂北河支流附近。

至于为什么,那自然是为了交通方便。

这会儿用铁路将整个西伯行省连接起来那是不大可能的,现在西伯行省的内部交通还只能靠船。

也就是通过北冰洋连通各大河流水系,实现整个西伯行省内部的物资和人员转运。

当然,这样还远远不够,以后他们还要修建铁路网,就是现在,他们也可以试着用运河将各大河流水系连通。

泰昌盯着地图看了一阵,又指着神武城北面几条支流道:“长庚,你派人去这几条支流看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挖一条运河将鄂北河和叶泥河连接起来。

我们不能光靠北冰洋来连通各大河流水系,因为北冰洋距离这里实在是太远了。

如果我们要把对面叶泥河的物资转运过来,那得先往北航行七八千里,进入北冰洋,然后再航行四五百里转到叶泥河,然后再沿着叶泥河向南航行七八千里。

这样一来,打个来回最少也得一个多月时间。

而这边的解冻期本来就不长,如果靠这种办法转运人员和物资,一年最多也就能转运三四趟。

如果我们在这附近修一条运河又不一样了。

从地图上看,这条支流跟叶泥河的支流之间相距也就百来里的样子。

而且,叶泥河的主干离这里也只有千里左右。

如果我们能修建一条运河从这附近把鄂北河和叶泥河连接起来,那叶泥河流域的物资转运到这边装上火车就只需要一两天时间,打个来回也只需要两三天时间。

还有新西江那边,如果通过北冰洋把人员或者物资转运过来,光是在北冰洋上就要绕行上万里,再加上两边河道南北的航程,那最少也是两万多里,转运一趟恐怕得两个月时间。

如果我们能修建一条运河把新西江和叶泥河连接起来,那这个距离就会缩短到两千里左右,打个来回也只需要四五天时间。“

这想法的确不错,但是运河不是想修就能修的。

两边的地形和水位的高低那都得考虑。

如果两个水系之间山脉纵横,那根本就没法修建运河,如果两边水位相差太大,那修建了运河也没用,舰船根本没法通行。

宋应星盯着地图看了一阵,随即指着鄂北河和叶泥河之间问道:“皇上,这中间有什么山脉吗?”

泰昌想了想,随即指着地图道:“这条支流附近倒是有一些山林,不过,这条支流两岸都是草原,一坦平洋,根本没什么山脉阻挡。”

如果是这样,那就没多大问题了,同一片草原上的河流一般落差都不大,通航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宋应星点了点头,随即郑重的道:“微臣先派人去看看,如果两边的支流在同一片草原上,修建运河应该没什么问题。

不过,从整个西伯行省的地形来看,也就鄂北河和叶泥河之间的运河好修建一点,叶泥河和新西江之间的运河可能会有一点麻烦,因为那边基本都是山地。”

泰昌微微点头道:“嗯,你先派人去好好看看吧,我们能把鄂北河和叶泥河之间的运河先挖通就已经不错了。

毕竟这边是平原地形,草地和耕地也大多集中在这边,我们第一拨城池大多也修建在这两条河流水系附近,人口也大多集中在这边。

只要这两条河流水系能通过运河连接在一起,至少前期开发是没什么问题了。”

宋应星闻言,不由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了。”

泰昌又仔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冬季保暖的问题。

这边可是比辽东还冷,如果只有火炕的话,一般人在冬天里基本上都只能躺火炕上,最多也就能在有火炕的屋子里活动一下,其他地方基本去不了。

这边的冬天,别说是出门了到外面去了,没有火炕的屋子估计都能冻死人。

这样肯定是不行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口大半年都不出门是不可能的,就算这些人能不出门,我们也要考虑他们饲养的牛羊马匹受不受得了。

冬天如果不把牛羊马匹全赶到保暖的屋子里,这些牛羊马匹哪怕不会冻死,那也会饿死渴死。

你们想想,在这泼水成冰的地方,不保暖的屋子里那水和草都被冻得跟石头一样,牛羊马匹怎么吃,怎么喝?”

这个的确是个大问题,就算人能躺火炕上挨过去,牛羊马匹也不可能全躺炕上啊!

再说了,他们也不可能把火炕砌得到处都是。

火炕这东西躺上面是暖和,但也得有人去烧火才行。

如果火炕砌得到处都是,那人就得到处去烧炕。

这会儿烧炕可不是在屋里烧,原来老百姓用的基本是柴火烧炕,在屋里烧还没多大问题,最多就是烧出来的烟有点熏人而已。

这会儿比较大的城池基本都是煤炭来烧炕了,毕竟大的城池里面就没地方砍柴火,大家也没空去城外去砍几个月乃至大半年用的柴火。

所以这会儿新建的城池用的基本都是煤炭烧炕。

煤炭烧出来的煤气可是有中毒的危险,所以一开始设计出来用煤炭烧的炕那都是在屋外面烧的,而且还带了烟囱,这样就能避免煤气中毒了。

这边的冬天那都是天寒地冻的天气,在外面烧一个炕可能还能扛住,如果在外面到处跑,扛一天的柴火和煤球什么的,烧一天的炕谁受得了?

众人闻言,皆是皱眉沉思,半天都没吭气。

他们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泰昌见状,这才细细的解释道:“其实,这个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我们可以把锅炉和蒸汽管道利用起来,在城池各处多配点大型锅炉,然后用蒸汽管道和保暖的通道把各家各户都连接起来。

我们还可以专门建一些带锅炉的大市场,一到冬天,便把锅炉烧起来,让整个市场里面都热火起来。

这样一来,这边的老百姓在大冬天也可以通过保暖的通道走门串户乃至去大市场买东西。

我们甚至还可以在城里城外建一些塑料布包裹严实的温室,也通上蒸汽管道。

这样一来,老百姓在大冬天里还能吃到新鲜的瓜果蔬菜。”

这办法的确好,不过投入却是相当的巨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