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60章

作者:星辰玖

传闻嘉靖二十一年发生壬寅宫变中,坤宁宫里很多宫女都因参与谋害嘉靖而被凌迟处死了。

而且,当时的方皇后还借机诬指嘉靖最为宠爱的曹端妃是幕后主使,结果,曹端妃也被凌迟处死了。

从那以后,坤宁宫里就怨气冲天,方皇后没过几年就被吓死了,而后面住进去的皇后不是流产就是早亡,所以,到了后面就算是皇后都不敢住里面了。

这么邪乎的地方自然不用考虑了。

剩下的就是东六宫承乾宫、景仁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和西六宫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春宫、启祥宫了。

这些按惯例在新皇登基之后都是要空出来的,而他当太子那会宠信的宫女基本都被西李给害死了,太子妃也死了,剩下的,也就一个东李了。

也就是说,这会儿也就东李住在永和宫中,其他地方还都是空着的,没有嫔妃入住。

按理来说,这么多的宫殿,四个嫔妃住进去那是绰绰有余了。

不曾想,吴婉儿跟着他在东六宫和西六宫转了一圈之后,立马拉着他的胳膊使劲摇道:“皇上,我不想一个人住一个宫殿,我还是跟着你住乾清宫好不好?”

呃,这个。

好像也没有规定皇贵妃不能住乾清宫,吴婉儿可能是在乾清宫里住习惯了,所以不想挪地方,毕竟,不管是京城和金陵,他都是带着吴婉儿住乾清宫的。

泰昌考虑了一下,还是宠溺的点头道:“行吧,你还是住乾清宫吧,反正那里地方大,朕一个人住里面也挺无聊的。”

吴婉儿闻言,不由欢呼雀跃道:“太好了,嫣儿妹妹,你也跟我住乾清宫吧,这样我们都有个伴了。”

我去。

哦,不,朕去。

这事整的。

瑞妃王氏和惠妃范氏貌似得了皇贵妃娘娘的提点,直接选了西六宫里面相邻的翊坤宫和长春宫,这样两人串门也方便。

嫔妃的住处都定下来了,这选妃也就算是结束了。

这一天把泰昌给忙的,简直比处理朝政还累。

不过,这事对于他这个当皇帝的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因为皇宫等于就是他的家,后宫等于就是他的后院。

以前他是住在这个家里都有点提心吊胆的,生怕郑贵妃的余孽给他下点药什么的,后宫那更是冰冷冰冷的,没一点人气,没事的时候他都不想踏足。

这会儿就不一样了,后宫的宫女一换,他心里的疙瘩就没了,再加上几个嫔妃的入住,后宫也会慢慢变得热闹起来,整个皇宫,总算有那么一点家的感觉了。

所谓成家立业,男人嘛,总要有了个安稳的家才能铆足精神在外打拼,家里要是不像个家,那干起活来都不得劲。

所以,就算是再累点,他也要尽快把这个家安定下来。

当然,这年头,男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责任,那就是传宗接代。

后宫初成,泰昌自然要把这延续皇室血脉的重任承担起来。

接下来几天,后宫里……。

嗯,这种事,不足与外人道也。

总之,他总算是体会到了作为一个皇帝比常人要优越的地方,这会儿后宫虽然不说佳丽三千,比之原来满眼全是老女人,一个都不敢碰,那是强多了。

乾清宫就更不用说了,每天只要他一忙完,吴婉儿便会带着嫣儿妹妹和一堆新招来的小宫女围着他团团转,那种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没过多久,他便发现,张嫣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女人,不但长得漂亮,为人处事也相当的沉稳,吴婉儿,她能哄的开开心心的,乾清宫的宫女,她也能管得井井有条,更重要的,她还没有什么野心,从不跟吴婉儿争宠。

这种女人,最适合来管理后宫了,反正吴婉儿就跟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一样,不喜欢管事,泰昌干脆将调教宫女的重任交给了这个贵妃,新来的宫女,都由她来调教。

说实话,这家里太舒服了有时候也容易让人不想出门,这夜夜笙歌的日子也着实有点让人沉醉,泰昌好像也有点深陷其中而不自知,以致于朝政都有点懈怠了。

自古有很多帝王都是如此,一开始的时候励精图治,勤于国事,后面慢慢的就有点沉迷后宫,有点不想理政了。

唐玄宗李隆基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刚开始当皇帝那会儿,他简直就是旷世明君,用短短十几年时间便开创了盛极唐朝的开元盛世,可到了后来,他却沉迷后宫,跟杨贵妃比翼双飞,飞得晕头转向,差点亡国!

泰昌,貌似也犯了一个很多皇帝都犯过的错误。

魏忠贤一看这情况,简直高兴的不行了,皇上沉迷后宫有点不理朝政,他动手脚的机会就多了。

要知道,这会儿他可是内阁有人司礼监也有人,内阁把票拟一写,司礼监把批红一批,趁着皇上迷糊的时候把印玺一盖,这事不就成了吗!

第084章 刺激

泰昌真的沉迷后宫无法自拔了吗?

当然不是。

他只是想趁这段难得的空闲好好休息一下,毕竟,自从红丸案中死里逃生之后他便忙成狗了。

这段时间他又是整顿后宫又是清理齐楚浙党,又是收拾东林党又是时刻警醒着魏忠贤这条疯狗,为了增加税赋,他跑了趟南直隶还差点把命丢了,南直隶那边还没忙完,辽东又出大事了,他简直是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这会儿好不容易有点空闲了,他自然要趁机休息一下。

因为这会儿神机营已经成型,交给戚金操练就行了,而神武营的战马和屯卫精壮都还没到齐呢,他想操练起来也操练不了。

至于魏忠贤暗地里搞的小动作,他当然清楚,他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想让魏忠贤尽快取得优势,把东林给收拾了。

可惜,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他才休息了没几天,毕懋康便突然间兴冲冲的跑过来告诉他,新式燧发枪的模型做出来了!

这东西可太重要了,因为一旦神机营装备了足够的新式火枪和火炮,就算面对建奴骑兵,他也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这点对于扭转战局可是至为重要的,自然耽搁不得。

他当即便跟着毕懋康来到慈庆宫中,从太子朱由校手里接过了崭新的燧发枪模型。

这新式燧发枪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毕懋康不但按他的要求将燧石点火装置隐藏进了枪身里面以防止因下雨而无法开枪,他提示的枪栓、准星、刺刀等也设计的相当精巧。

这东西,已经能算得上是超越时代的先进武器了。

他拿着这宝贝仔细检查了一番,感觉没有任何问题了,这才满脸兴奋的将模型枪塞毕懋康手里,激动道:“孟侯,就按这个来,立马让王恭厂开模试制,明天朕就过去,看看新枪的效果。”

什么开模浇铸他也不是很懂,让那些老练的匠户去做就行了,反正浇铸之后也要冷却一个晚上才能翻出来加工,他这会儿去王恭厂也没什么用。

第二天一早,早朝过后,他便兴冲冲的来到了王恭厂。

这时候,老李头已然早早带着匠户把十套燧发枪零件给翻出来清理干净了,毕懋康、王徵和宋应星也已经站那里搓手了,就等着他过来就可以开始加工了。

他当然是毫不犹豫的大手一挥,下令开工!

有句话说的好,人生的大起大落太快,实在是太刺激了。

这加工才刚刚开始泰昌就被刺激的不行了。

他正在那满心欢喜的等着试枪呢,加工作坊里却是“咔嚓、咔嚓”响个不停。

枪管,那是一桶就裂,因为他要求枪管是铸造出来的铁管,而非以前那种用薄铁皮卷起来的破烂。

这个并不是他不懂装懂,硬要显能耐,薄铁皮卷出来的枪管是真不行,随便开几枪铁皮就会受热变形,太容易炸膛了。

这也是明军一直没有把火枪作为常规装备大规模换装的原因之一,薄铁皮加工的枪管实在是太危险了,一个不小心,敌人没打着,自己脸上却开了花,咋整?

一般不是经验丰富的火枪手还真不敢用。

如果用铸出来的铁管就不一样了,只要不是里面有沙眼和气孔,一般试枪的时候不炸膛后面基本就不会炸膛了。

问题,这枪管不能做太厚啊,如果厚得跟炮管一样,没一把子力气那怕是玩不动。

所以,毕懋康设计的枪管只有一寸厚。

就这,一米长的枪管都跟一根熟铁棒差不多重了,二三十斤呢!

可惜,这年头铸铁实在是太脆了,根本就没什么韧性,一寸的厚度根本不够,铰刀往里一捅,直接裂开。

还有枪栓和子弹壳那就更不用说了,由于枪身的体积限制,这两样东西的厚度还没一寸呢,铰刀捅进去裂的更厉害。

十套零件,其他的加工工序还没开始,枪管、枪栓、子弹壳全裂开了,无一幸免。

毕懋康是急的手上的皮都快搓掉了,泰昌更是满脸黑线。

这怎么搞?

三个最重要的零件都加工不出来,这新式燧发枪怎么生产!

泰昌皱了皱眉头,随即问孙元化道:“初阳,你有办法吗?”

这三个人里面对于铸造技术最为熟悉的就是孙元化了,毕懋康的专长在于设计,不在于制作,王徵的专长在于机械,跟铸造也不是一个领域的。

孙元化闻言,亦是皱眉道:“皇上,不瞒您说,其实子炮弹加工起来也很费劲,因为太薄了,太容易裂开了。微臣也正为这个头疼呢,偏偏是最容易裂开的子炮弹需求确是最大的,一门火炮十枚子炮弹,太难成了。唉,这生铁铸出来的东西就是这样,生脆生脆的,如果用百炼钢可能不会裂开,问题,百炼钢又太硬了,没东西加工的动啊!”

这不等于没说?

泰昌想了想,又追问道:“那换其他材料呢,行不行?”

这个。

孙元化颇为尴尬道:“金银铜铁,除了铁,金银铜都可以,黄金是最好的,白银次之,铜的话只能用纯铜,青铜也太脆了。”

这意思很明显,不是没东西替代,是用不起啊!

泰昌闻言却是眼前一亮,他再次确认道:“纯铜真的可以?”

孙元化无奈的点头道:“纯铜当然可以,因为纯铜比生铁软得多,好加工的很,而且纯铜韧性也高,做子炮弹那成功率没有十成也有九成,这种枪管,哪怕再薄一点都没关系。问题是我们没这么多铜啊,一个子炮弹就是二三十斤,一根枪管最少也是十多斤,一千门火炮就要二三十万斤铜啊,两千把燧发枪,算上枪栓和子弹壳这些,那最少也需要几万斤铜。”

如果换做以前,的确没有这么多铜,魏忠贤为了抢那几万斤废铜都能把个工部郎中活活杖死,可见历史上的这会儿缺铜缺到什么程度。

不过,现在嘛。

泰昌哭笑不得道:“需要铜你早说啊,现在光是铜陵那边一个月就能产出将近二十万斤铜,这点铜算什么?”

啊!

孙元化和毕懋康闻言不由满脸兴奋之色,有铜那就好办了。

毕懋康忍不住搓手道:“皇上,要不燧发枪的零件全换成铜的吧,这样加工起来就简单多了。”

泰昌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行,没问题。”

孙元化一看皇上这么慷慨,也跟着搓手道:“皇上,要不火炮上面的炮管什么的也都换成铜的吧,那样加工起来就快多了。”

呃,一门火炮不算座子都快百斤了啊!

泰昌想了想,还是点头道:“行,那就都换成铜的。”

这个时候可不能心疼钱,速度才是最重要的,早一天把火枪和火炮造出来就能早一天扭转战局,要让建奴继续张狂下去,还不知道会出什么意外状况呢。

第085章 风神

孙元化着实没想到,他就随口这么一说,皇上还真同意用纯铜来造枪铸炮。

说实话,用铜来造枪铸炮这事在大明王朝的历史上还真没出现过,在建奴也就是后金的历史上倒是出现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