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598章

作者:星辰玖

因为四边开了门,可以看清里面的燃烧情况,而且密封效果好,不用担心漏气。

所以,我们能将里面的柴火烧至四成左右再封门,盖盖子。

这样的烧法,一般两天左右就能出炭。

不过有些特别坚实的木料可能会要烧两天半到三天左右才能出炭。“

呃,这得烧两三天啊!

泰昌闻言,不由微微皱眉道:“这一炉大概能出多少斤炭?“

彭宾还是不假思索道:“这一炉大概能出两千斤左右的炭。”

泰昌闻言,不由微微叹息道:“看样子建一排炭窑还不够啊!

这新马城北面才百来里长,按一丈个一个炭窑再间隔一丈计算,那最多也就能建八千个左右的炭窑。

八千个那也就能出一千六百万斤炭,而且还需要两天时间,平均每天才八百万斤。

这产量肯定不行,最少要建三四排这样的炭窑才行。”

呃, 建这么多?

彭宾不由提醒道:“皇上,这炭窑不能老是立在这里吧, 到时候总是要拆的吧?”

泰昌微微摇头道:“这里暂时还开发不到,我们尽量从南面亚马逊河开始修筑城吧,四十余里宽,一百里长的面积估计足够了。

这个问题朕已经仔细考虑过了。

我们一年要造两千多艘船,肯定要砍伐不少的木材,而造船只能用到主干,树枝基本用不上。

如果再加上采伐红木和开路建城的时候采伐的木材,这一年下来恐怕会有上十亿甚至几十亿斤的树枝。

这些树枝全丢了,那多可惜的,烧成木炭的话,最少也能卖个上千万两啊。

这已经算是一个很不错的产业了,这烧制木炭基本就不需要什么成本,也就消耗一点人工而已,利润最少有八成以上。

而且这会儿用到木炭的地方相当的多,我们烧制的木炭只要质优价廉,那根本就不愁卖的。

这钱不赚白不赚啊!

我们干脆把北面这一条用城墙围起来,专门建个烧制木炭的基地算了。”

呃,这个。

好吧,一年上千万两的生意那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产业了,关键利润还高。

彭宾闻言,细细想了想,随即建言道:“皇上,如果我们作为一个产业来做的话,那就要细分一下木炭的类型了。

微臣刚也只是让神机营将士根据树枝的紧实程度大致分了一下类,因为同样紧实程度的柴火堆一起烧出来的木炭不容易出现烟炭等次品。

现在看来我们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木料,将这些树枝细分一下。

比如,那些材质比较疏松的,燃烧时间不长炭火却比较大的,我们可以专门做出烤肉又或者船上做饭用的木炭。

那些材质比较紧实,燃烧时间比较长的,我们可以专门做成烤火用的木炭。

那些材质比较脆的,容易磨成粉的,我们可以专门做成制火药的木炭。

还有一些特殊的我们也必须挑出来。

比如,柚木等烧起来有清香的木炭,可以作为高档木炭来卖,一千斤卖个上百两都不是问题。

又比如,黄檀木和紫檀木烧制出来的木炭,烧出来不但有檀香,还能清新提神。

这种木炭可是市面上很少见的顶级木炭,一千斤卖几百两都没问题。”

泰昌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没想到,简单一个木炭还有这么多的道道。

他愣了一下,随即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很好,就按你说的,细分一下,烧制出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价位的木炭来,这样我们赚得更多!”

彭宾闻言,又想了想,随即问道:“皇上,那我们这次建多少炭窑?”

泰昌琢磨了一下,随即果断道:“既然是一年到头不停的烧制,那就不用建太多了,建三排就行了。”

三排还不多?

那可是两万四千个!

彭宾又小心的问道:“那我们得招不少人啊,一个炭窑,包括收集柴火,处理柴火,摆放柴火,还有看窑的,那最少也得五个人,这么算下来,三排炭窑最少要十二万人。”

这个时候还缺人吗?

巨马部落的人就够了,因为他们那块地盘种草药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多的人,有个十来万人就足够了。

泰昌稍微琢磨了一下,随即对自己爱徒道:“阿素祖,你让手底下族人自己分一分,愿意种草药的,那就学种草药,愿意烧木炭的,那就学烧木炭。

这烧木炭其实也是门不错的行当,一年下来,赚个四五十两是不成问题的。“

四五十两,那可是两三万斤粮食啊!

阿素祖连连点头道:“好的,学生等下就去跟他们说。”

泰昌着实没想到,不经意间又想到个赚钱的行当。

这行当的利润真的已经相当不错了,保守估计一年都能赚五百万两以上。

要知道,万历朝的时候,大明朝廷一年的税赋收入也就五百万两左右。

当然,要把这行当做起来也没这么简单。

首先,那得培养人。

如果不会烧木炭的逮着柴火一顿乱烧,那可就什么钱都没得赚了。

泰昌想了想,当即就命彭宾找来一个经验最为丰富的工部主事作为木炭厂的管事,又让马祥麟找来一百个有烧木炭经验的老兵作为工头。

同时,他又命阿素祖把那些愿意带着族人烧木炭的分部落酋长召集到一起,好好教导了一番。

第二天,这里的场景又不一样了。

马祥麟、秦翼明和秦拱明带队的神武营将士中间又多了很多巨马部落的青壮。

他们直接就开始学着打下手了。

不管是修建窑炉,还是挑选木材,乃至看窑,用黏土堵裂缝,他们都在跟着打下手。

彭宾则是带着另外几个工部主事开始在北面的河流附近规划了。

这里可是要住十多万干活的男女劳力,如果连带他们的家人算上,最少也是二十万。

而且,这里气候还比较的炎热,如果离炭窑太近,那就更热了。

怎么给他们修建房舍,如何让他们能住的舒服一点,这些可都得规划好才行。

另外,一年几千万斤的木炭,靠人来扛材料和成品肯定是不行的,还的有转运柴火和木炭的码头。

还有木炭的包装也是个问题。

如果要拿去卖,那肯定不能是散的,最少还得有个麻袋装着才行。

这生产麻布袋还得做点专门搓麻绳的机器和专门编制麻布的机器,用人手来搓那肯定是做不出这么多的。

还有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麻类植物,那也得赶紧去找,长成的就直接撕了皮做麻布,还要收集种子在附近的丛林找些地方大量繁殖。

这会儿他们是不用考虑去收集柴火,因为新马城里面的柴火足够他们烧几个月甚至一年的。

但是,这里的柴火烧完以后,他们就得跟着砍树伐木的队伍去收集柴火了。

到时候动不动几百上千里的,用人力运输肯定是不现实的,必须用船运。

问题,北面这条大河并不是很长,而且没跟亚马逊河连通,如果要绕道亚马逊河口外的海岸,那就绕远了。

彭宾琢磨了一阵,又想到了自己的老本行,挖运河!

当然,这里并不需要挖太长的运河,随便找条亚马逊河的支流,挖个十几里长的运河便能跟北面的大河连通了。

第746章 又到年节

木炭也当一个行业来搞,泰昌着实有点狠。

那么,这个行业有没有前途呢?

说实话,如果按正常的历史发展轨迹,这个行业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前途。

因为这世界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煤炭必将取代木材和木炭成为主要的燃料,就好像再往前发展石油和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最主要的原料是一个道理。

不过,这个取代有一个过程。

至少,这个时候欧陆还没有大面积使用煤炭,甚至,他们都还没开始正式开采煤炭。

他们使用的主要燃料还是木材和木炭,毕竟,这两样东西烧起来比较的容易,基本属于一点就着的那种。

煤炭就不一样了,你不拿着木材什么的在下面烧一阵,煤炭根本就点不着。

而且,煤炭烧起来还有异味,甚至还会产生有毒的气体,如果在封闭的环境下烧煤炭烤火做饭什么的,很容易中毒。

这烧煤炭中毒可是相当恐怖的,头晕目眩,浑身难受那都是轻的,直接晕厥甚至嗝屁都有可能。

欧陆各国这会儿还不懂这个道理,他们不冷到不行也不会点柴火又或者木炭来烤火。

天冷得不行的时候,那自然是门窗紧闭,防止冷风灌进来。

这种情况下烧煤烤火,那基本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所以,这会儿欧陆很多国家还是禁止使用煤炭的,就算有露天煤矿,也没多少人捡着去烧。

这是实情,就算到了后面,煤炭开始大量开采了,欧陆各国取暖也很少有用煤炭的。

他们的壁炉里面烧的那都是柴火,煤炭只是作为工业燃料又或者烧成蒸汽供人取暖,直接用煤炭取暖的欧陆人真的很少见。

他们之所以使用煤炭作为工业燃料,那也是没办法了,因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得木材和木炭根本就不够烧了,他们必须用其他燃料来替代才行。

当然,泰昌并不知道这一点,他把木炭作为一个行业来发展,那也就是纯纯的看中了木炭这个行业的利润。

他也没想到,后面蒸汽机开始在欧陆广泛应用的时候,欧陆人会到处寻找廉价的燃料。

如果到时候大明西洋商号的生意做到欧陆,而且每年能给他们提供几百万吨乃至几千万吨的廉价木炭,他们还会不会去费劲的开采煤炭,那还真不好说。

毕竟,最廉价的木炭就跟无烟煤的价钱差不多。

到时候,他或许还能用木炭搞得欧陆各国焦头烂额。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就略过不表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