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528章

作者:星辰玖

他们产出的生牛皮也全给他们买了,算一千万张一年,也才五百万两。

也就是说,他们现在的种植业和畜牧业年收入撑死也就两千五百万两,就这,还不算运费。

两千五百万两,分到六七百万人口头上,平均每个人算多一点也就四两银子。

这就是他们忙活一年能获得的全部收入。

一年累死累活,平均每个人赚四两银子,多吗?

换成后世的算法,那就是人均每年两千多块钱的收入,那是赤贫!

问题,怎么让他们富裕起来呢?

让他们种更多的地,养更多的牛羊马匹,这是一个办法。

但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他们现在是人均十多亩地,一家四口就是五十多亩地,而且他们还得放牛养马,这差不多是人力的极限了。

再让他们多种点地那就得给他们请人又或者帮他们制造大量的耕种机械。

这个都需要时间,而且还不是一点点时间。

人那并不是想请就能请的到的,现在,大明到处都需要劳力,他们就算愿意请人也请不到太多的人。

除非帮他们去非洲运送劳力过来。

问题,大明这会儿还没有任何经略非洲的计划,这个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

剩下的貌似就只能帮他们制造大量的耕种机械了。

问题,这东西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造出来的,也不是说是个人就能造出来的。

想要造耕种机械,厂房、机床、熟练工那都必不可少。

这些都急不来。

大明这会儿自己都缺耕种机械呢,帮他们造,那样等到什么时候去?

泰昌正坐在那里皱眉沉思呢,曹化淳突然躬身走进来,小心的道:“皇上,工部侍郎彭宾彭大人求见。”

这家伙终于回来了!

泰昌立马挥手道:“快,传。”

很快,彭宾便疾步走进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皇上。”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燕如,运河修的怎么样了?”

这水陆交通对地方的发展太重要了,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连道路都不通,自然很难致富。

彭宾闻言,却是一愣。

这个,怎么说呢?

他愣了一下,这才小心的道:“皇上,您这可有北美地图?”

这个当然有。

泰昌直接一挥手,曹化淳便取出一卷北美地图在他跟前的书桌上展开来。

他当即挥手道:“来,燕如,好好跟朕说说。”

彭宾连忙躬身上前,指着地图介绍道:“皇上,现在新洞庭湖、新青草湖、新鄱阳湖和新彭泽湖中间连接的河道已经梳理完了,可以通航了。

这四个大湖之间原本河道没连通的地方也修建了运河连通,所以,这四大湖水系算是连通了,过两千料左右的商船都没有问题。

同时,新青草湖和新辽河之间的河道也已经疏通了,现在大型商船完全可以从新辽阳城逆流而上,直接沿着新辽河干道,经过青辽河,进入四大湖水系。”

很好!

泰昌闻言,不由连连点头道:“辛苦了,这么快就能把四大湖水系和新辽河水系连通,着实不容易。”

彭宾颇为尴尬道:“皇上,其实这些都没什么,因为这些地方差不多都有天然河道连通,需要修运河的地方很少,微臣也就组织人手清理了一下河道,真正的运河并没有挖多少。

不过,这新太湖就有点麻烦了。

因为新太湖的湖面高度和其他四大湖相差了三四十丈。

新太湖和新彭泽湖之间本来也有河道连通的,但那河道中间足有几个高达数丈的瀑布,根本就没法行船。

而且,两座大湖之间也没法修建运河。

微臣也没有办法,只能将新太湖和易水河之间的河道疏通,让新太湖和西边的海洋先连接起来。“

呃,这水面高度相差上百米,的确没法修建运河,至少这会儿还没办法。

以后,能造出巨大的船闸了,或许还有办法。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那东海岸和西海岸之间的交通呢,听说你们已经解决了。”

彭宾连忙又指着地图介绍道:“是的,皇上,微臣命人把从东殷都城出发的铁路一直修到了易水河畔,又从易水河畔沿着东海岸一路往南修,这会儿都快修到东奇国了。

现在北美大陆东海岸和西海岸之间的交通应该是没多大问题了,就是运力可能还不是很足。”

一年多时间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燕如,你这段时间在忙什么,幼平都说看不见你人影。”

彭宾闻言,连忙指着当初发现露天铁矿的位置道:“皇上,这里不是有座巨大的露天铁矿吗,这会儿都开始开采了,但是,开采出来的铁矿石运到辽阳城还不是很方便。

所以,微臣正组织人手在那边修建铁路,用铁路把铁矿两头跟新辽河和新洞庭湖都连上,这样,运送铁矿石就方便多了。”

露天铁矿?

对了,他当初承诺过,凡是北美大陆发现的矿藏,大明和印第安各部族联合开采,利润对半分。

如果把这个利润分给人家,那印第安部族很快就能发家致富了。

想到这里,他又问道:“这些矿藏开采出来之后都还没算钱吧?”

彭宾微微点头道:“是的,皇上,这会儿露天铁矿和露天煤矿都还没有完全开发起来,而且,这边也没有什么户部官员,所以,我们都没算钱,开采出来直接就用了。”

这么稀里糊涂搞下去肯定不行。

看样子,是应该实现当初的承诺了。

印第安部族的人够意思,他就够意思,各种矿藏的利润说分他们一半就分他们一半,包括金矿!

第667章 得与失

这会儿北美大陆的交通的确方便多了,印第安各大部落联盟基本上都通过水陆交通连接起来了。

二十个属国的大长老也不用人去接,只要通知到了,基本上就能自己坐船或者坐火车赶过来。

黄道周还是按老规矩,将他们安排在总督府硕大的迎宾馆里,好吃好喝供着。

这些大长老聚在一起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比如哪个部落联盟开了多少亩地又收了多少粮食, 又比如哪个部落联盟开了多大的牧场又养了多少头牛和马等等。

泰昌倒也没急着和这些大长老会面,因为他正跟彭宾等人一起商讨各处矿藏开发和利润分配的问题。

这个问题,有利也有弊,最大的弊端就是大明在北美的收益在短期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毕竟,以前这些矿藏开发出来全部都是大明的,想怎么用怎么用, 以后却要将利润分出去一半。

这一半利润可是相当恐怖的,不说别的, 就说苏拉国的金矿, 这会儿苏拉国的金矿一个月最少能出产黄金十万两,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万两。

也就是说,光是这金矿,大明一年就要给人家分出去六十万两,如果按一比十的比例,那就是六百万两白银,光是这一项就比原来大明一年的税赋还多。

其实,这黄金的收益还算少的,因为黄金开采是论两来算的,而煤矿和铁矿的开采那都是论吨来的。

就好比煤矿,北美东海岸那个大型露天煤矿一旦开发起来,一天的开采量那最少是上十万吨,一年下来最少是三四千万吨,就算一吨只算一两银子,那也是三四千万两的银子。

这个一点都不夸张,因为后世那些煤炭生产大国一年的开采量都是几亿吨,最厉害的, 一年开采量甚至达到了三十多亿吨!

也就是说,北美大陆的矿藏一旦全面开发起来,大明每年最少要给印第安各部族让出几千万两的利润。

当然,这么让利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很多事情都是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大明把矿产的利益让出去一半之后开采的事情就可以交给印第安各部族了,这样至少能把人力给省下来。

比如苏拉国的金矿,如果全部交给人家开采,那里的十万神武营将士就可以撤了。

这么算起来,大明其实没亏多少,十万神武营将士粮饷一年下来就得四五百万两,这十万人马撤出来,分人家六百万两,大明等于只亏了一百多万两。

更何况,这十万神武营将士也不是吃干饭的,随便拉到哪里去跟欧陆殖民强盗抢夺利益,一年下来抢夺的利益也不止一百多万两。

这会儿泰昌手底下正好无人可用,能把这十万神武营将士拉去南美的话,他基本就能掌控那边的局势了。

还有就是关于煤矿和铁矿开发进度的问题。

如果纯靠大明出人出力,那这边的煤矿和铁矿不知道要开发到什么时候才能全部开发起来。

因为大明这会儿就拉不来多少人开发这边的煤矿和铁矿。

如果让印第安部族出人出力那又不一样了, 他们农闲的时候随随便便拉出来五六十万青壮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这样一来, 这边的煤矿和铁矿开发进度就快了。

总之,这事大明不一定吃亏,印第安各部族却肯定会获利。

而且大明也只是短期内利益受损,随着各种矿藏的全面开发,大明获利也会越来越多。

更重要的,把一半利益让给印第安部族之后还能让人家心存感激,越来越心向大明。

而且,大明和北美印第安部族还能通过矿藏的共同利益牢牢绑在一起,关系越来越紧密。

这种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就看怎么发动印第安各部族的力量尽快把这些矿藏开发起来了。

这天,泰昌正和彭宾等人商议着呢,曹化淳突然躬身走进会议室,轻声道:“皇上,苏拉国大长老苏强一家到了。”

苏强就是苏妃的父亲,而且金矿正好在苏拉国。

泰昌闻言,细细想了想,随即对彭宾等人道:“行了,今天就先商议到这里。”

彭宾等人闻言,连忙躬身告退。

泰昌紧接着又对曹化淳道:“派人去请苏强一家人过来,让苏妃也过来。”

苏妃听闻自己家人到了,那是一溜烟就跑过来了。

没过多久,苏强一家子也在曹化淳的引领下进来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