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526章

作者:星辰玖

根据去年年底的汇算,印第安部族二十个属国的耕地面积加起来已经超过八千万亩了,至于他们牧场的面积,着实大到有点无法计算。

农部官员只能根据河流和铁路线的长度大致估算出来, 他们现在开发的牧场面积最少有三四亿亩。”

我的天, 这么多的耕地,这么大的牧场!

泰昌忍不住咋舌道:“这北美大陆到底有多少耕地,多少牧场?”

黄道周闻言,不由尴尬道:“呃,皇上,这个微臣还没命人去丈量过,真说不好。

不过,据农部官员估算,他们开发的耕地和牧场还不足各自领地面积的半成。

因为他们的人口太少了,只能开发现有城池附近的耕地和牧场,其他地方,他们还顾及不到。“

这也太恐怖了吧?

印第安部族加起来总共才几百万人口,耕地和牧场面积却比大明本土的耕地和牧场面积都大得多!

难怪后面这里会出现一个大大的美丽国。

这里的资源简直得天独厚啊,不管是矿藏还是耕地和牧场,都大得惊人。

可以说,一旦占据了这块宝地,发展起来简直不要太恐怖。

不过,这会儿嘛, 欧陆各国是别想染指这里了。

泰昌暗自得意了一番,随即又问道:“那他们的粮食产量如何,牛和马又有多少了,你们计算过没?”

这个自然是算过的。

黄道周不假思索道:“他们种植的粮食主要是小麦和玉米,小麦的种植我们有丰富的经验,所以,产量高一点,一季下来亩产最少有三石。

玉米这种作物农部还在研究,产量还不是很高,一季下来大概也就两石左右。

因为他们人口不够,所以玉米和小麦这会儿都只种一季。

不过,一季也够他们吃的了,毕竟他们开垦的耕地足有八千余万亩,去年玉米和小麦的产量都超过了一亿石,他们估计一半都吃不完。

至于牛和马,牛能多一点,马要少一点。

据农部估算,这会儿他们人均大概有五头牛左右, 不过, 马匹的话就少得多了, 二十个属国大大小小马匹全算上总共好像还不到五十万匹。”

看样子印第安部族的温饱问题是彻底解决了,两亿多石的粮食,两千多万头牛,六七百万人是怎么吃都吃不完的。

不过,这发展并不是光吃饱就行了。

应该说,能吃饱还只是基础,能赚到钱,而且赚到的钱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好,那才叫发展。

他已经把大明钱庄的股东和大明西洋商号的董事都带来了,为的就是把这边的经济发展起来。

原本他还想着要利用肥料和奶牛、山羊什么的先帮印第安部族把温饱问题解决了,再考虑怎么发展经济的问题。

现在看来,温饱问题不用考虑了,直接发展经济就行了。

那么,怎么帮印第安部族发展经济呢?

这个貌似不是很难。

他们现在产出的东西就能卖点钱,等他们有钱了就能买更多的东西,就能慢慢体会到发展经济的好处了。

到时候,再发展方面就水到渠成了。

泰昌想了想,随即对徐尔爵道:“尔爵,你们可以考虑在这边设立工厂,收购小麦,磨成面粉,再拉到波斯和大食那边去销售,那边面粉的需求量应该很大。还有,你们还可以考虑在这边加工牛皮,直接制成各种皮货产品,拉到大明本土又或者其他属国去销售。”

徐尔爵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泰昌又对盛怀宣道:“怀宣,尽快把大明钱庄的分号建立起来,其他地方先不说,这东殷都城一定要有,要不然,人家生意做大一点,来回搬运银子都麻烦。”

盛怀宣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泰昌想了想,又对黄道周道:“幼平,你看这个小麦和牛皮什么的是大明西洋商号去印第安各属国收购好,还是让他们自己收集一下,运送过来售卖的好?”

对了,有个事差点忘说了。

黄道周颇有些尴尬道:“皇上,如果我们要收购他们的小麦和牛皮,他们估计会拼命往过送,印第安部族二十个属国,一直想给我们大明朝贡呢,微臣都不知道该怎么拦着他们了。”

朝贡?

泰昌有些莫名其妙道:“谁让他们朝贡的,他们对朝贡是不是有误解啊,拼命往过送东西干什么?”

黄道周微微叹息道:“可能是教授他们的礼部官员说的吧,他们不是对朝贡有误解,他们其实是把自己当大明子民了,他们是想着给朝廷纳税,借以表达对大明,对皇上的感激之情。

印第安部族二十个属国,半成的收益都准备好了,硬要微臣去收,微臣不去收,附近的属国还拼命往东殷都城送。

唉,微臣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泰昌闻言,不由一愣。

不得不说,这些人实在是太实诚了。

谁对他们好,他们永远都记得。

这不,刚解决温饱问题,他们就想着回报大明。

印第安部族这是真感恩啊!

欧陆殖民强盗所谓的感恩,那都是骗人的,他们是过着感恩节然后拼命杀戮自己的恩人,把印第安部族的人都快杀戮殆尽了。

印第安部族的人却是真正的感恩,半成的收益啊,那可是上千万石的粮食和上百万头牛马,他们就是一门心思想送给大明以表达感激之情。

很好!

总算没帮错人。

这样的人的确值得帮。

泰昌想了想,随即问道:“现在印第安各个部族的水路交通如何,他们赶到东殷都城来方便不?”

黄道周连连点头道:“方便着呢,工部已经把印第安二十个属国包括东殷都城和新辽阳城都连通了,就算水路抵达不了的地方也修了铁路,现在他们要来东殷都城方便的很。”

工部?

大明工部有很多官员在这边忙活吗?

对了,彭宾!

还有文震孟等人也在这边。

这些家伙人呢?

泰昌不由问道:“文起和燕如他们呢,跑哪里去了?”

黄道周闻言,不由感慨道:“他们是真心在帮印第安部族,这一年多来,他们一直在二十个属国来回的跑,帮人家修运河,帮人家建铁路,帮人家建学院,教授人家各种知识等等。

他们也是真的忙,微臣都有大半年没见过他们了。

现在,微臣都不知道他们跑到哪个属国去了。

反正各个属国对他们也相当的恭敬,他们到哪里人家都会用最高的礼节款待他们。

微臣也不用担心他们安全问题,所以就没派人去紧跟着他们了。”

好吧。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果断道:“你即刻签发总督令,召各属国大长老前来东殷都城议事。另外发文问问各属国,看看文起和燕如他们在哪里,让他们也都回来一趟。”

黄道周闻言,连忙拱手道:“微臣遵旨。”

泰昌又细细想了想,这才抬手道:“行了,今天就商议到这里,大家都去忙活自己的事情吧。”

第665章 直接送

东殷都城乃是大明在北美修建的第一座城池,也是北美大陆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座城池。

原本泰昌是为了屯兵和囤积物资方便,所以直接将城池规划到了百万人的规模,而且,光是兵营和各类仓库便把靠近港口码头的这半边城池给占满了。

这会儿仓库倒是利用起来了,大明西洋商号的货物和他带来的礼物往里一塞,大半仓库都被塞满了。

但是, 能容纳将近五十万大军的兵营这会儿却是空荡荡的。

因为他总共也就给曹文诏留下了二十万人马。

这硕大的北美大陆可就靠这二十万神武营精锐镇守了,而且曹文诏还得负责金矿的开采和守卫,他能留在东殷都城的人马也就五万左右。

五万人住在能容纳将近五十万大军的兵营里面那自然是空荡荡的。

不过,另外半边城池却是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特别是东门到行宫的主干道上,那人流更是密集的如同大明京城的西长安街一般。

至于原因, 很简单, 因为大明西洋商号的商铺都在这条街上。

没办法, 大明的东西就是好,印第安部族的人对于大明的商品那都是趋之若鹜,但凡有点钱,他们都想兑换成大明的商品。

问题就是,他们没多少钱。

这会儿大明西洋商号的生意还没在这边展开,他们好像也就收购牛皮,其他东西都还没开始收购呢。

牛皮虽然值点钱但是对于二十个部落联盟的北美印第安部族来说大明西洋商号收购牛皮的这点钱还真少得可怜,他们主要的收入还是神机营、神武营和水师将士在这边收购军粮的钱。

四十余万将士消耗的军粮貌似很多,一年光是吃好像就要吃掉五百万石,如果再加上发放的粮饷,一年最少也需要两千万石。

但是,这点需求量对于印第安部族两亿多石的产量来说压根就不算什么。

而且,他们还坚持以最低价售卖,五石粮食才收一两银子,两千万石那也就是四百万两左右。

四百万两看上去好像多得很,但一分散到各个属国,每个属国也就二十万两左右。

这点银子,买一船货都不够!

也就是说, 加上出售牛皮的收入,印第安部族二十个属国一年的收入最多也就能买三四十船的货。

这也难怪大明西洋商号将近两年时间才拉百余船货过来,因为人家最多也就能买得起这么多货啊。

泰昌看着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和印第安部族平民手里那点可怜的货物,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头。

“哎呀,那边有好多好东西啊!”

苏妃苏亦突然间兴奋的欢呼起来。

皇贵妃吴婉儿闻言,不由好奇道:“哪儿呢,哪儿呢?”

泰昌也不由好奇的转过头去。

大明京城好像什么都有得买吧,苏妃为什么这么兴奋呢?

这会儿苏妃已经带着一众嫔妃和皇子公主们涌到与这条大街交汇的另外一条街道上去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