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483章

作者:星辰玖

这点钱能干什么?

泰昌忍不住叹息道:“钱不够啊,怎么办呢?”

啊?

众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五亿两还不够?

这要是换做以前,别说是五亿两了,五千万两他们都不敢想啊!

吴养春又愣了一下,这才小心的问道:“皇上,微臣斗胆问一句,为什么五亿两还不够呢?”

泰昌还是忍不住叹息道:“大明现在怕是两亿人都不止了,朕想给大部分老百姓都谋点福利,五亿两怎么够啊?”

呃,给大部分老百姓谋点福利!

这得多少钱啊?

吴养春又问道:“皇上,微臣再斗胆问一句,怎么给大部分老百姓谋福利啊?”

这个很复杂。

泰昌想了想,随即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适当的降低利息, 借点钱给老百姓做生意,让他们能赚到更多的钱。”

皇上这想法是好的。

问题, 是个人就会做生意吗?

吴养春感觉这话问出去怕是有点冒犯皇上, 他想了想,还是给了信王朱由检一个眼色。

信王跟皇上是父子,问这话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或许,他们在一起待得久了,彼此都有默契了,信王朱由检竟然毫不犹豫的问道:“父皇,不是每个人都会做生意吧,要是我们把钱借出去,人家做生意不但没赚钱,还把本给赔了,我们怎么办?”

这个怎么解释呢?

泰昌想了想,干脆道:“这个还得西洋商号来配合,对了,西洋商号有董事在京城总号坐值吗?”

大明钱庄是囯丈吴养春带着信王朱由检在京城总号坐值,这个他清楚。

西洋商号那边,他还真不是很清楚,因为像郑芝龙和徐尔爵这些董事好像都是常年在外面忙活的,而张之极和徐允祯这两个又跟在他身边。

还有程嘉烁,那小子喜欢研发东西,肯定不会老老实实坐在总号里坐值。

其他,好像就没人了啊。

没想到,信王朱由检却是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有的,父皇,成国公就一直在京城总号坐值。”

哦,还有个成国公。

成国公朱纯臣这个人他还真不了解。

泰昌想了想,随即对王承恩道:“去,命人把成国公和程嘉烁都叫过来。”

这地方还真是方便,离八部衙门都很近,而且,西洋商号的总号就在对面街上。

没过多久,成国公朱纯臣和商部侍郎程嘉烁便相继赶到了这里。

这成国公一系对皇室其实是相当忠诚的,朱纯臣亦是如此。

所以,历史上崇祯对其相当的信任。

不过,朱纯臣好像对奸臣温体仁和张至发等颇有微言,得罪了这帮家伙。

所以,正史上明明记载,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京师,帝手敕纯臣总督中外诸军,辅太子,敕未下,城已陷,纯臣为贼所杀。

但是,这些奸臣的党羽和后裔却无聊的编了个什么朱纯臣献齐化门,还上表劝进,结果被李自成杀了。

这谣言编的就有点离谱了,李自成又不是个神经病,如果朱纯臣真的又献门,又劝他当皇帝,他还把人家给杀了,那谁还敢在他手下办事。

史实就是城破时朱纯臣就被杀了,而李自成在别人的劝进下当了皇帝。

开玩笑呢,别人劝他当皇帝,他当了皇帝还把别人给砍了,有毛病啊!

这谣言编的真的太没水平了。

泰昌仔细看了看,这朱纯臣明明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小伙子嘛。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试探道:“纯臣,最近西洋商号生意怎么样?”

呃,这个生意。

朱纯臣犹豫了一下,还是老老实实道:“不敢有瞒皇上,最近商号的生意不怎么好。

因为商船都调去转运俘虏了,商号的货物在大明各地积压着,而海外的行省和藩属国又拿不到货,这个问题颇为棘手。

微臣只能调集一些渔船把紧要的货先送一下,不过,这样又影响渔业收入。

唉,微臣无能,这个问题真解决不了。”

呃,这小子对西洋商号的生意还是很上心的。

泰昌着实没想到,试探人家还试探出大问题来了。

人家都这么说了,看样子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泰昌想了想,随即果断道:“这样吧,朕先把水师战舰和战船借给你们应应急,再有一个多月,商船应该就能陆续赶回来了,今年朕也不准备在继续征讨塞外的蒙元部落了,你看着安排一下吧。“

朱纯臣闻言,连忙拱手道:“多谢皇上恩典。”

泰昌又继续问道:“西洋商号的货源够吗,朕的意思,海外行省和各藩属国所需的货物有没有供不应求的情况。”

朱纯臣不假思索道:“这个年前是有点,不过,我们已经让各地商户想办法增加产量了,现在应该没多大问题了。”

这样啊。

那老百姓借贷了之后做出来的东西销到哪里去呢?

看样子得想办法增加需求了。

第617章 大明也要开抢了

这年头要增加货物的需求量其实很简单,就一个字,抢!

很多人都认为,欧陆各国之所以发展的那么好是靠工业革命。

其实,压根就不是这么回事。

工业革命是能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任何产品都得有原材料和市场。

没有原材料, 拿什么生产产品?

欧陆并不是世界上原材料最丰富的大陆,相反,如果真要比原材料的储量,欧陆绝对倒数第一。

也就是说,如果按原材料的储量来看,欧陆应该是最穷的。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市场, 如果没有市场, 产品就卖不出去,你做的东西越多亏的就越多!

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吗?

很明显, 不是!

没有原材料,没有市场,光提高生产效率,有什么用呢?

所以,什么欧陆各国是靠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就是一句屁话!

欧陆各国靠什么发展起来的?

他们就靠一个字,抢!

抢殖民地,抢原材料,抢劳动力,抢市场,甚至,直接抢钱!

这个世界什么来钱最快?

那不用想,抢钱是来的最快的!

欧陆各国什么都抢自然发展得飞快,而他们殖民的地方却被他们搞的穷得叮当响。

所以,什么欧陆各国之所以发展的好是靠工业革命就是骗人的,要真是这样,他们的殖民地肯定也跟他们发展的差不多。

他们不靠抢是不可能发展的那么快的。

后世那些老牌殖民列强不断衰落就是明证,他们并不是因为技术落后了又或者生产效率下降了而衰落的。

他们技术还是最先进的, 生产效率还是最高的, 为什么会衰落呢?

很简单,没得抢了,他们就会衰落!

只有那些还能抢到钱的才会不断变强。

西方世界就是这样,强盗不会跟你讲什么礼仪道德,他们只会跟你讲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他们就是明抢,只要他们能干得过你就摆明了抢,抢殖民地,抢原材料,抢劳动力,抢市场,抢钱。

这才是他们变得富有的根本原因。

现在,大明比他们强大,为什么不抢?

跟这些强盗讲客气,他们压根就不会记得你的好,他们变强之后就会来抢你!

所以,大明也要抢,直接跟这些欧陆强盗抢。

大明这会儿殖民地是够多的了, 原材料也不用抢了。

至于劳动力, 其实也是够的,只是没充分利用起来而已。

当然, 泰昌不是想剥削劳动力。

现在的大明朝廷已经不缺钱了,他也不差钱了。

他只是想让老百姓把自己的劳动力释放出来,赚更多的钱,过上更好的日子。

至于市场的问题,世界那么大,大明直接跟欧陆殖民强盗抢就行了!

想到这里,他认真的问道:“纯臣,西洋商号的分号还没开到莫卧儿和波斯大食等地去吧?”

朱纯臣缓缓点了点头,细细解释道:“是的,皇上,那边并不安全,欧陆蛮夷在那边争夺的很厉害。

我们如果没有水师战舰的保护,商船开过去是很危险的,他们的水师舰队肯定会扮成海盗来抢我们的商船。

毕大人的意思,几船货被人抢了去还没什么,关键是商船不能被人抢了去。

因为商船里面包含了我们大明太多技术上的秘密,但凡被人抢去一艘,那损失都是无法估量的。

所以,我们没有冒险去莫卧儿和波斯大食等地开分号。”

朱纯臣所说的毕大人应该是商部尚书毕懋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