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455章

作者:星辰玖

因为建奴第一次入寇蓟州镇之后,他便被千刀万剐了,后面建奴五次从蓟州镇入寇跟他真扯不上什么关系了。

这也从侧面证明,以此为借口将他千刀万剐着实有点荒唐。

他都被千刀万剐了,人家建奴还不断从蓟州镇入寇, 这能怪他吗?

而且,第一次入寇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蓟州镇都守不住, 怪谁呢?

后面五次建奴入寇也没有谁因此而被千刀万剐啊!

当然,这都是历史了,现在,建奴是不可能通过蓟州镇入寇京城了,相反,现在是大明从蓟州镇发兵远征塞外。

蓟州城北门的城门楼上,泰昌看着北面的莽莽群山,不由微微叹息一声。

这不好好的吗,皇上怎么突然间叹起气来了。

孙承宗见状,连忙小心的问道:“皇上,怎么了?”

唉,你是不知道历史上这里发生了什么啊。

泰昌微微摇头道:“没什么,朕只是感叹想要守住九边重镇不容易。”

谁说不是呢。

九边重镇从辽东一直延绵到西域,足有上万里,而塞外游牧部落又是骑兵为主,来去如风, 这么长的防线想要守住太不容易了。

孙承宗也忍不住跟着感叹道:“是啊,所以,微臣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消灭建奴,除了这隐患,这样一来,大明九边就安全多了。”

你这志向有点小了。

泰昌突然问道:“稚绳,你说建奴加上蒙元诸部有没有三百万人口?”

皇上这是想干嘛?

孙承宗小心的道:“建奴现在的人口应该不到五十万了,蒙元诸部的话,要看怎么算,如果光算漠南,恐怕还不到两百万,如果连带漠北乃至瀚海都算上,那恐怕三百万都不止。”

三百万都不止?

很好!

泰昌微微点头道:“那这次我们连带蒙元诸部全部消灭干净,先清空漠南、漠北和瀚海,然后再从九边慢慢迁徙人口过去,这样一来,大明九边就不需要镇守了,因为塞外也全是我们的人了。”

我的天,皇上这也太狠了吧?

孙承宗还以为泰昌在没有办法剿灭建奴和蒙元骑兵的情况下,准备来招狠的,把人家老幼妇孺全干光!

这么搞, 的确能消灭建奴和蒙元诸部,因为没了老幼妇孺人家就没法繁衍生息了啊。

问题,这么搞太狠了,历朝历代,还没有哪个皇帝这么搞过呢。

他仔细想了想,还是小心的劝道:“皇上,这么做恐怕会背上千古骂名啊,不如,我们再想想其他办法吧?”

什么千古骂名?

你不会以为朕想把这些人全干光吧!

泰昌看了看城外平地上的营帐,随即摇头苦笑道:“稚绳,你误会了,朕是想给你个惊喜,所以,没有事先跟你说,大帐搭好了,走吧,我们去帐中商议。”

惊喜?

什么惊喜?

孙承宗满头雾水的跟着泰昌来到大帐之中。

这大帐是工部为泰昌专门制作的行军大帐,里面的空间足有两百多平,各种设施也相当的齐备,甚至就连宽达丈许长达好几丈的会议桌都有。

以前行军打仗的时候是不可能带着这么大的帐篷的,至于桌椅那也只能带几尺大小的那种。

因为太大的东西马车都装不下。

这也是一般的大帐之中大家都席地而坐的根本原因,为了省事,一般行军打仗的时候是很少带桌椅板凳的。

不过,这会儿就不一样了,因为这会儿有步兵战车了。

步兵战车里面的空间可是大得很,几丈长的东西都能塞进去。

当然,泰昌不会命人直接做个几丈长的大桌子塞步兵战车里面,那么搞,步兵战车里面就没法坐人了。

这大会议桌其实是组合式的,也就是由很多木板和支架组合而成的,搬运的时候直接拆开来堆一起也占不了多少地方。

至于他为什么要命人带这么大张会议桌,主要还是因为这会儿的地图越画越大,越画越细致了,太小的桌子根本摊不开。

泰昌进帐之后,便命曹化淳取来了最新的《坤舆万国全图》在会议桌上铺展开来。

孙承宗一看这详尽的彩色地图,不由赞叹道:“这李大人还真是厉害啊,画的地图是又详尽又清晰,比起以前的地图来,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这李之藻画地图的确是一绝。

泰昌微微点头道:“嗯,振之的地图的确画的好,一个王朝想要兴盛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偏文或者偏武其实都是不对的,特别是这个时候,我们尤其要注重理科人才。”

呃,皇上跟我说治国之道干嘛?

我现在只是个领兵打仗督师啊!

孙承宗这个莫名其妙啊,这话他都不知道怎么回了。

他想了想,也只能拱手躬身道:“皇上英明。”

泰昌之所以这么莫名其妙自然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会儿他在想封地的问题。

他可是早就给那些有功之臣许下封地了,这一次,正好趁着收拾建奴的机会,把这封地的问题一起处理了。

他直接指着地图上的新荆州府道:“稚绳,这新荆州府你没去过吧?”

孙承宗都有点懵逼了,他正在仔细看北边的漠南、漠北和瀚海等地呢,皇上却突然指着几万里之外的极南之地。

这新荆州府别说是去了,这还是他第一次在地图上看到呢。

他只能老老实实的点头道:“是的,皇上,这新荆州府微臣还是第一次在地图上看到。”

泰昌忍不住感叹道:“这新荆州府可不是一般的大,严格说起来,以前的大明两京十三省都没有新荆州府大,而且这新荆州府矿产丰富,土地肥沃,草原更是辽阔无边,这里,着实是个好地方啊!”

皇上,您到底在说神马?

孙承宗忍不住问道:“皇上,这新荆州府跟消灭建奴和蒙元诸部有关吗?”

没想到,泰昌竟然连连点头道:“对,这新荆州府跟消灭建奴和蒙元诸部有很大的关系,朕准备把建奴和蒙元诸部的人全部拉到这新荆州府去开荒,去挖矿,去养牛养羊。”

原来是这么回事。

如果把建奴和蒙元诸部的人全部拉到万里之外去了,那这九边重镇的确安全了,因为塞外就没游牧部落了啊!

不过,这么搞好像又会出现新的问题。

孙承宗想了想,随即提醒道:“皇上,建奴和蒙元诸部可不是很安分,如果把他们拉到新荆州府去,他们肯定会想办法把那里给占了,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泰昌还是连连点头道:“你说的很对,这种事情,我们一定要小心防备。所以,朕准备把辽东屯卫也全部迁过去。你看那块地方比较合适,朕再给你封个辽国公府,以后,你们辽国公一系就负责帮朕镇守这新荆州府,镇住建奴和蒙元诸部。”

啊?

孙承宗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这着实是个惊喜,不过这惊喜也太大了。

他愣了好一阵,这才拱手道:“皇上,所谓无功不受禄,您这突然之间给微臣进封国公,还分赐下封地,微臣,微臣真有点受不起啊!”

这有什么。

泰昌淡淡的道:“你放心,这次分封的不止你一个,子先和孟侯他们,朕都会一并分封,新荆州府那么大的地方,正好拆分几个国公府出来。不过,他们都是文臣,肯定镇不住建奴和蒙元诸部,所以,你得去那边坐镇。”

哦,原来徐光启和毕懋康他们都会一起分封,那就不会引起非议了。

至于率军镇住建奴和蒙元诸部,这就是他的职责所在,他都在辽东镇守好几年了,早就习惯了。

孙承宗连忙拱手道:“多谢皇上恩典。”

第581章 绝户之计

大帐之中,一众文臣武将齐聚。

这一次,泰昌不但招来了祖大寿、曹变蛟、马祥麟、孙祖寿等武将,还招来了孙承宗、毕懋康、卢象升、南居益、程嘉烁等文臣。

这个就有点奇怪了。

大家当然知道皇上准备远征塞外去收拾建奴了,问题,这打仗的事情把文臣招过来干什么呢。

如果单单只有孙承宗和卢象升那还好理解,因为人家一个是蓟辽督师, 一个是步卒总督,都是大军统帅,打仗的事情他们肯定在行,加上南居益也正常,毕竟人家是兵部尚书,虽然不大会打仗, 但后勤还是挺里手的。

问题,皇上把毕懋康和程嘉烁等文臣招过来干嘛?

毕懋康和程嘉烁等人看着会议桌上的塞外地图都有点懵。

他们倒不是对行军打仗一窍不通,问题, 他们没人家孙承宗和卢象升在行啊。

皇上难道还需要征询他们的意见?

泰昌把这些文臣招过来自然是有原因的。

他微微咳嗽了一声,随即便指着地图郑重道:“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开春之后,我们就要远征塞外了。这一次,我们要彻底解决建奴和蒙元诸部的问题。朕和稚绳商议了一下,要想彻底解决塞外这些游牧部落的问题唯有用绝户之计。”

啊!

绝户之计?

这可不是什么好计。

这绝户之计太狠毒了,会招至千古骂名的。

一众文臣武将闻言,都满脸震惊的看向孙承宗。

这意思,大概是在问人家,你怎么回事,你为什么要向皇上献这种毒计?

孙承宗这个无奈啊,这计策不是我想出来的好不,是皇上自己想出来的。

再说了,这绝户之计也不是一般的绝户之计,并不狠毒。

皇上,您别说话大喘气啊!

他只能满脸无辜的看向泰昌。

泰昌见状, 不由尴尬道:“你们这什么表情?朕说的绝户之计不是你们想的那种绝户之计,朕的意思是把这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全部迁徙到新荆州府去。这样一来,塞外就没有游牧部落了,这个千古难题就解决了。”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

众人闻言,无不松了口气,不是真正的绝户之计就好。

那种伤天害理的事情做了是要遭报应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