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420章

作者:星辰玖

彭宾闻言, 直接懵逼。

他愣了好一阵,这才小心的问道:“皇上,微臣愚钝,何谓橡胶轮胎?”

好吧,他还没跟手下人说过橡胶轮胎,这些人也没见过什么橡胶轮胎,不知道也正常。

以前橡胶在大明可是稀缺物资,就算是用来做机床用的软管那都有点舍不得,更何况是用来做轮胎。

这会儿就不一样了。

大明已经培植出橡胶树了,橡胶的产量肯定会节节攀升。

而且,他们从美洲这边采购的橡胶降价加量之后等于是暴涨了百倍之多。

总之,这会儿大明已然不怎么缺橡胶了,用来做轮胎的橡胶还是有的。

泰昌直接带着众人来到火炮厂的绘图室中,拿起毛笔就要画。

不过,他回想了一下,却是愣住了。

因为这会儿要做出充气的内胎来好像还有点难度,而且,他们也没有打气筒和空压机什么的。

如果连同打气筒一起设计制造,估计耽误的时间就多了,而且内胎那个小小的充气口还不一定能做到不漏气。

如果做出来的内胎漏气,那还不如不用内胎呢。

算了,还是简单一点,先做个实心的橡胶轮胎吧。

想到这里,他大致画了个车轮,又在车轮外面加了一圈,随即指着外圈介绍道:“燕如,你看,这就是橡胶轮胎,我们只要在木制又或者铁制的车轮外面加上这么一层橡胶,车轮就不容易陷进地里了。”

这个。

彭宾想了想,随即问道:“皇上,这个橡胶轮胎用生橡胶还是硫化橡胶呢?用生橡胶的话,好像太软了,根本遭不住火炮和炮车的重量这么压。用硫化橡胶的话,好像又太硬了,草地估计还是会陷进去。”

好吧,生橡胶其实就跟橡皮筋差不多,软得很,弹性虽然好硬度却不行,几百上千斤的火炮和炮车压上面还真有可能压烂。

后世的轮胎那就是用硫化橡胶做的,不过,里面充了气的内胎,所以显得没那么硬了。

泰昌又细细想了想,随即边画边解释道:“这样吧,用硫化橡胶,不过,两面都别做成光的。

这内面要做出类似于豆腐块一般的凹槽来,这样橡胶轮胎就不会跟木头和铁块一样硬邦邦的了。

这外面也要压出一圈一圈的凹槽来,这样不但能防滑,还能让橡胶轮胎变得更软一点。“

彭宾闻言,细细想了想,随即略带兴奋的拱手道:“微臣明白了。”

很显然,他已经听明白了,而且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试试了。

接下来就是试制了。

这会儿大明连密封圈都能加工出来,橡胶轮胎自然没多大问题。

说白了,不带内胎的橡胶轮胎也就跟大号的密封圈差不多。

这东西,做个大点的模具就行了。

这会儿大明也不缺铜了,直接用纯铜做模具,速度简直不要太快。

彭宾只是花了不到三天时间便把橡胶轮胎给做出来了。

至于步兵炮车,也就轮子比楼船炮舰的炮车大点就行了。

楼船炮舰那是因为内部空间小,而且甲板是平的,所以轮子小,底盘低,根本没法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推着走,更不能在松软的草地上推着走。

轮子加大之后再加上橡胶轮胎就不一样了,直接在草地上推着走都没问题。

泰昌一看做出来的成品,不由哭笑不得。

彭宾他们设计出来的步兵炮车竟然是四个轮子的!

这个跟他印象中的步兵炮车压根就不一样啊。

不过,四个轮子的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至少用马拉着走比两个轮子的要轻松,而且开炮的时候也很稳当,只要把后面的地脚砸下去,开炮的时候炮车那是纹丝不动。

行吧,谁也没规定步兵炮车只能是两个轮子的,好用就行了,管他几个轮子呢。

第532章 人的问题

西殷都港再次舰船云集,那密密麻麻的舰船几乎把一侧的码头都快给淹没了。

不过,这次聚集过来的并不是西班牙人的商船,而是大明西洋商号的武装商船。

两百艘武装商船的甲板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人!

这些大多是从大明本土拉过来的屯卫及其家属,也有从东瀛拉过来的种地的劳力。

总之男女老幼都有,乱哄哄的挤在一起,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

这家伙, 一船到底拉了多少人过来?

旗舰之上,泰昌用侧面的望远镜扫视了一阵,眉头不由微微皱了起来。

这个时候,郑芝龙已然疾步走上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皇上。”

泰昌转过头来,颇有些不悦道:“你这一船到底拉了多少人?船上这么挤, 正常人怎么受得了?还有, 如果遇到风浪, 不会出事吗?你老实说,路上有没有人病死或者掉海里淹死?”

呃,这个。

皇上这是怎么了?

郑芝龙吓得连忙解释道:“皇上,微臣一船也就拉了千来号人,路上是有人生病,不过微臣药配得比较齐全,并没有什么人病死。至于掉海里,那就更不可能了,皇上,没人掉海里啊。”

一船就拉了这么点人?

泰昌怀疑道:“真的假的,朕怎么看每艘船的甲板上就有千来号人,而且,所有人几乎都是满脸疲惫之色。”

我怎么敢欺君啊!

郑芝龙连忙继续解释道:“这些人本来都在船舱里休息的,他们是听说到地方了,所以全窜甲板上来了。至于他们为什么满脸疲惫,大致是因为这一路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而且我们经过通海大运河那一段的时候很热, 大家都热坏了。”

泰昌还是有些怀疑道:“船舱里能挤下这么多人吗?你们的人呢,住哪里?你不会把这些人全塞甲板底下的船舱里面吧?”

皇上这到底是怎么了?

郑芝龙继续解释道:“这些人里面老人、女人和小孩比较多, 都不怎么占地方,船舱里面本来就能住下四五百号人,他们一家子挤一挤还是能住下的。至于甲板底下的船舱,那里面除了淡水和粮食,其他全是武器装备和货物啊,微臣怎么敢让他们住下面,甲板下面的船舱都是我们自己人住在里面守东西的。”

泰昌闻言,又转过头来用望远镜仔细扫了扫甲板上层的船舱。

果然,里面基本都是空的,根本没什么人。

甲板上的男女老幼也只是看上去比较疲惫而已,并没有什么不满之色,很多人眼中还带着希冀之色呢。

好吧,看样子这小子没骗人。

他之所以这么不高兴,主要还是脑海里面有些关于奴隶贸易的画面。

欧陆各国贩运奴隶的时候那简直是把人当牲口在对待,根本就不管人死活。

他以为大明西洋商号也在这么搞,所以生气了。

现在看来,是他冤枉人家了。

他转过头来, 郑重的道:“记住,不能为了赚钱而丧失人性。特别是这种远距离转运屯卫又或者劳力,你们不能为了多拉点人而不顾人家的感受,甚至把人当牲口对待。”

哦,原来皇上是误会了。

郑芝龙连忙拱手道:“微臣记住了,皇上放心,我们西洋商号不靠这个赚钱,一路上我们淡水和食物也是管够的,我们不会把人当牲口对待的。”

那就好。

泰昌微微点头道:“玄铁刀、玄铁甲、铁皮盾、长枪和戎装这次带了多少套,帐篷又带了多少套?”

郑芝龙不假思索道:“皇上,武器装备带了二十万套,另外还带了四万套五人帐。”

泰昌紧接着又问道:“这些武器装备和帐篷是装一起的吧,总共装了几船?”

郑芝龙还是不假思索道:“是的,皇上,这些都装一起的,总共装了五船。”

嗯,那就差不多了。

泰昌当即下令道:“把那五船清空,朕等下就要带着这些武器装备去新辽阳城那边了。”

啊?

郑芝龙连忙问道:“皇上,这二十余万人如何安排啊,全让他们在这里下船吗?”

这些泰昌本来是想让孙传庭和倪元璐他们去安排的,因为他准备去组织印第安联军收复阿帕奇部族的领地了,根本没空管这些事情。

不过,郑芝龙这么一问,他却是反应过来了,这些人可是关系到西殷都群岛的防御设施修建进程和开发进程,而新殷都群岛又关系到整个大西洋海域的掌控。

这么重要的事情,还是招大家来商议一下的好。

想到这里,他直接对王承恩道:“传伯雅和汝玉他们来议事。”

没过多久,一众文臣武将便齐集议事堂中。

泰昌直接对郑芝龙道:“飞虹,这次具体拉了多少人过来,你先细细说一下。”

郑芝龙连忙介绍道:“这次总共拉了五个卫所的屯卫及其家眷共计十五万余,另外还拉了东洋农户一万户共计五万余口。”

五个卫所的屯卫满编也就两万八千正卒,而这会儿屯卫正卒几乎都被抽调一空了,也不知道每户到底还有多少余丁。

泰昌想了想,随即问道:“伯雅,你觉得以现有的劳力今年能建多少大型城池和港口,又能将多少堡垒和小港口?”

孙传庭闻言,估摸道:“皇上,微臣觉着,如果不能调集大量神机营和神武营将士过来,今年能把这岛上的四座大型城池和港口修建完毕就算是差不多了。”

唉,哪里还有大量神机营和神武营步卒调过来。

这会儿南洋和新开的南方承宣布政使司那边就留了三十万神机营和神武营将士,这边他又带过来四十万,也就是说,大明本土也就剩下三十万神机营和神武营将士了。

这三十万还都是征战东南半岛和南洋之后回去修整的,总不能老把人拉出来干活甚或是拼命,再说了,大明本土也不能不留下点人马以防万一。

想到这里,泰昌不由无奈的叹息道:“再抽调神机营和神武营将士过来是不大可能了,今年就把这岛上的四座大型城池和港口修建好再说吧。这样,这里留一万神机营将士和两个卫所的屯卫驻守,其他三座城池和港口分别派三万将士和一个卫所的屯卫先去建,后续其他屯卫拉过来再说吧。”

孙传庭闻言,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泰昌紧接着又问道:“懋中,你觉得这岛上哪里的地最为肥沃,最适合种植水道?”

陈子龙连忙回道:“皇上,微臣细细看了看,这岛上的土质好像都差不多,没多大区别,都适合种植水稻。”

泰昌闻言,又想了想,随即果断道:“那行吧,就先开发这西殷都城附近的地吧,毕竟,这城里已经建好了大量民居,这些农户下了船就有地方住。先给每户屯卫分一千亩地,让他们雇劳力先种着,至于庄园农场什么的,你和伯雅、汝玉他们商议着建吧。”

陈子龙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