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406章

作者:星辰玖

这种无耻的嘴脸,从几百年前或者说从他们一开始诞生就有了。

这帮东西就是帮无耻的蛮夷,就算披上文明的外衣骨子里还是无耻的蛮夷!

还好,泰昌是不知道他们错误的选址位置,要不然真的麻烦大了。

要是他知道后世运河的位置,命人直接从人家选址的地方开挖,那挖着挖着就白挖了,因为这会儿根本就不可能造出几十米高的水闸来,就算造出来了,水闸也没法动!

他手底下的工部官员自己去选址就不会犯这种错误了,因为大明境内的运河太多了,而且前面修建运河所留下的记载他们都仔细翻阅过了。

像什么往山上挖这种蠢事他们是不会去干的。

开玩笑呢,要挖开一座山可比挖几十里长的运河麻烦多了。

他们是宁可在山谷里多绕几十里也不会想着凭借什么山坡上的湖泊来缩短距离。

那就是脑子进水了,进了好多湖水!

第512章 天壤之别

历史上,三百多里的苏伊士运河法国人雇佣埃及人前前后后挖了十一年。

而一百多里的巴拿马运河法国人和美国人雇了五十多个国家的劳力前前后后断断续续挖了三十一年!

这运河好像挺难挖的。

那么大明挖通一条不到两百里的运河需要多长时间呢?

这个可以参考通惠河,因为通惠河跟这条运河的长度差不多。

通惠河是蒙元的太史令兼都水监郭守敬主持修建,蒙元至元二十八年开工,蒙元至元二十九年完工,期间调集劳力十万左右。

也就是说,差不多同样长度的通惠河, 蒙元时期调集十万普通青壮修筑都只花了一年左右。

如果按这个速度计算,三十万神机营和神武营步卒最多只需四个月时间便能将这条运河给挖通!

这个差别好像有点大,大明能比人家法国人和美国人快这么多吗?

其实,像隋朝、唐朝、蒙元和大明修筑运河跟法国人和美国人有本质上的区别。

因为人家是私人资本承包,主要是为了逐利,说白了就是为了赚钱。

所以,不管是勘探、筹备,还是请人开挖等等,时时刻刻都在算计着成本。

他们为了节约成本甚至能小气到克扣挖河劳力的住宿、医疗和饮食,甚至是饮水等各个方面的投入。

也就是让人住最差的,吃最差的,病了也不给治,饮水都不给供应充足!

这种情况下,就算是把人累死也干不出什么效率来啊!

历史上修建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累死、病死的劳力那都是数以万计的!

其实,他们每次请的人并不多,他们也就同时请四五万劳力干活,等人累死、病死了再继续添人!

这就是资本的可怕之处。

他们根本就不管人普通人死活,哪怕给他们干活累死、病死他们都不管!

他们只管利益,为了节约那么一点成本钱,他们什么都干得出来。

这样能干出效率来才怪。

隋朝、唐朝、蒙元和大明修筑运河就不一样了,这几个朝代修筑运河那都是为了水路交通方便,而且都是皇帝下旨,朝廷主持,并且由专门主管水利的官员负责。

他们考虑的根本就不是什么成本和利润,他们考虑的就是为了方便水路交通, 就是怎么高效运作,快点修好。

双方的出发点和目的就不一样, 效率自然是天壤之别。

这一次,这条运河可是大明皇帝亲自主持,而且还调集了三十万的精兵强将,效率会有多惊人呢?

西班牙加勒比殖民地西海岸的小平原身上,数千神武营骑兵正护着工部郎中彭宾和一众工部营缮清吏司、都水清吏司官员打马前行。

他们时不时就会停下来,拿着望远镜观测一番,看看两侧海岸和山脉的地形,又或是带着人下马挖个坑,看看土质结构。

海面之上,数百艘舰船亦是隔着海岸十里左右,如影随形,他们走舰队就走,他们停舰队就停。

说实话,这里开挖运河的确有点难度,因为中美洲的陆地中间有一条明显的分水岭,想要挖通两岸,就必须考虑怎么穿过这条分水岭。

那山坡上的湖泊群他们自然是看见了,那种地方,他们压根就不会去考虑。

山中之湖附近不可挖, 渗水严重不说, 搞不好湖水还会如同洪流般冲击下来,挖了就是自找麻烦。

这个他们都相当的清楚,所以那地方他们根本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他们找了好几天,终于找到一个山势相对平缓,且有山谷穿过整个分水岭的地方。

这种地方可挖!

彭宾和一众工部官员用望远镜细细扫视了一番附近海岸的地形,又商议了一番,随即果断指着远处的一个山巅道:“马将军,我们需得上那处山巅俯览一番附近的山谷。”

神武营总兵,一等东山伯马祥麟闻言,当即下令,命大部骑兵原地待命,随即便带着秦翼明、秦拱明和一众白杆兵出身的亲卫护着彭宾等工部官员直奔那处山巅方向而去。

众人到了山下的密林旁便纷纷翻身下马,取出包有草药的黑巾蒙住口鼻,又带上挂有薄纱包覆的斗笠细细缠住颈脖,这才小心的向树林中走去。

他们之所以这副打扮并不是为了装酷,这是进入深山老林必备的物件。

马祥麟和秦翼明、秦拱明等本就出身巴山蜀水之中,而且还曾率白杆兵进入西南的深山老林里平定土司之乱,他们自然知道进了这种山林之中该如何防护。

一行人进入山林之后还排了个大致的阵势。

秦翼明和秦拱明是各率一队白杆兵在左右两侧前方开路,马祥麟则带着彭宾和一众工部官员在中间鱼贯前行,大家都很小心。

突然,秦拱明抬手小声道:“停。”

众人当即停住脚步。

没人问为什么。

紧接着,秦拱明便如同魅影般往前一窜,对着众人头顶一根胳膊粗的树枝就是一刀砍过去。

“哗啦”一声,树枝落下。

秦翼明见状,立马窜上前去伸手一扯,当即扯出一条足有半丈长的毒蛇。

这条毒蛇色彩之斑斓,看上去简直令人心颤。

很明显,这蛇有剧毒。

不过,这个时候蛇头已经被秦拱明给砍下来了。

他挥刀在地上挖了个深坑,把蛇头挑进去,盖上土,踩了几脚,确定踩实了之后这才兴奋道:“哈哈哈,今晚又有美味的蛇羹了。”

好吧,他们都认为越是毒的蛇就越是美味。

而且,毒蛇的毒素主要在蛇头和七寸之间,只要砍掉就没事了。

秦翼明满脸兴奋的点了点头,转身麻利的把手中的蛇身在身后亲卫的脖子上盘成一个花环般的项圈,随即便挥手道:“走。”

一般人进了这种原始丛林恐怕是危险重重,九死一生,他们这些人走进来却如同回到了老家一般,步履轻快,欢畅无比!

没过多久,一行人便来到了山巅之上。

彭宾和一众工部官员拿起望远镜仔细扫视了一番下面的山谷,又商议了一阵,这才满脸郑重的点头道:“嗯,就是这里了,马将军,我们回去吧。”

这山林里面他们是行家里手,但是,对于修建运河他们却是一窍不通。

马祥麟闻言,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随即挥手道:“走,护着几位大人下山,都小心着点。”

第513章 何谓毒瘴

无畏舰顶层的议事堂中,一众步卒水师将校和工部官员相对而坐。

泰昌亲自主持通海大运河开挖之前的筹备事宜。

运河选址已经完成了,桌上就摆着工部精心绘制的图纸。

泰昌抬手示意,工部郎中彭宾立马郑重介绍道:“这通海大运河全长大约一百八十余里,运河宽度大致三十丈左右,深度大致五丈左右。

其中西边百余里地势比较平坦,山林树木较少, 开挖比较容易。

东边将近八十里需得穿过深山密林,且地势起伏较大,开挖难度比较大。

另外,两边皆需修建临海的大型港口和城池。

为了方便材料的运送和将士的修整,西面的港口和城池需得先期修建。

皇上,微臣先说到这里, 有什么问题大家都可以提, 您看如何?”

泰昌微微点头道:“嗯,你们觉得有什么问题,都好好说说。”

卢象升闻言,立马拱手道:“皇上,这里实在是太热了,特别是午时前后,简直热得出奇,将士们如果在大太阳底下不停干活,恐怕会受不了。”

这里的确热得出奇,大冬天的都热,早晚还好点,一到中午,那太阳一晒,温度怕不有三十度以上。

泰昌微微点头道:“嗯,这个问题的确得注意,要将士们累得大量中暑那就麻烦了。这样吧, 给营地多装风扇,中午吃完饭让将士们吹吹凉风, 好好休息一两个时辰, 早晚天气凉爽的时候再干活,这样其实也耽误不了什么事。”

卢象升不由连连点头道:“皇上英明。”

马祥麟紧接着拱手道:“皇上,末将观此处湿气甚重,尤其东边深山密林之中更是闷热异常,末将以为,需防毒瘴。”

呃,毒瘴?

这个好像挺可怕的。

泰昌连忙问道:“何谓毒瘴?”

马祥麟想了想,随即细细解释道:“毒瘴其实是一种热毒,在闷热的深山密林之中,被毒虫叮咬又或闻到毒虫的腐尸毒气便会热毒入体。中了这种热毒轻则上吐下泻,重则毒发而亡,末将觉得,应当慎防。”

这么恐怖!

泰昌不由咋舌道:“这毒瘴如何防?”

马祥麟看了看地图,随即指着东面的山林道:“末将以为,需得将这八十里的山林树木全部砍光,起码砍出一里宽的通道来,这树砍了之后,树干可以取做木材,树枝直接留下, 晒干之后以大火焚之, 这一里范围内就比较的安全了。”

这个必须得砍!

泰昌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嗯, 那就先把树砍光再开挖。”

彭宾却是立马提醒道:“这砍树的将士不会中毒瘴吗?”

是啊,山林没砍光和焚烧之前里面还是一样的到处是毒虫啊,去砍树的将士肯定不安全啊!

泰昌不由看向马祥麟。

马祥麟闻言,愣了一下,随即缓缓的道:“我们可以令将士们在早上最为阴凉之时去砍树,砍到上午天气变热之时就不要砍了,一天砍个几里远,分几十天砍完,这样一来,中毒瘴的可能应该不是很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