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37章

作者:星辰玖

果然,两军相接,镇海卫人马简直就如同潮水一般,一下就把苏州卫人马给淹没了。

张云芳挥舞着大刀在乱军中一阵猛冲,很快便冲到陈以瑞跟前,他也不搭话,上去就是全力一刀,“刷”的一下,陈以瑞顿时身首异处。

其实,他这是在帮陈以瑞解脱。

造反,领头的那可都是要千刀万剐的,被一刀阵斩,反而不用遭受任何痛苦。

唉,大家相识一场,他能帮的也就只有这个了。

第051章 归京

泰昌缓缓放下望远镜,脸上不由露出一丝赞赏之色。

这张元芳果然勇猛,一个人在乱军从中简直如入无人之境,一刀就把陈以瑞给剁了。

大家都是指挥使,而且都是国公府招来领兵的,功夫其实都不差,只是这张元芳的功夫却比陈以瑞要好太多了。

这也是个人才啊!

英国公府出来的人忠诚那肯定是没问题的,这么多年来,英国公府也不曾恃宠而骄,胡作非为,可以说是相当的靠谱。

这样的人,可以先将他招揽进禁卫军,培养一下,等以后禁卫军操练成型再让他领兵作战,到时候肯定是一员难得的虎将。

想到这里,他转头对张妙灵道:“秒灵,怎么样,想不想回京城啊?”

张妙灵闻言,不由连连点头道:“想啊,想啊,皇上,您不知道吧,我小宝宝都快三岁了,还没见过外公外婆呢,我好想把他带回去给爹娘看看啊,奈何京城离这里太远了,一来一回得好几个月呢,元芳又走不开,我一个人可不敢回去。”

呃,话真多。

不过,朕喜欢,宫里那些闷葫芦简直能把人闷死!

泰昌点了点头,微笑道:“那行,你们先跟朕去趟南京,然后朕就带着你们回京城,元芳就暂时担任腾襄右卫指挥使,等有机会,再给他升参将、总兵什么的,你看如何?”

张妙灵闻言,不由欢呼雀跃道:“好啊,好啊!”

这苏州卫叛军已经消灭,是时候回南京去处理那些逆贼了。

问题,怎么把这些逆贼一网打尽呢?

总不能不管不顾,把金陵城里的大小官员杀个精光吧!

泰昌看着正在指挥手下打扫战场的张元芳,慢慢陷入沉思之中。

第二天一早,他便将张元芳招到指挥使衙门书房之中,开门见山道:“南京兵部发给你的军令呢,拿来,给朕看看。”

张元芳闻言,连忙取出钥匙,打开一旁的书柜里翻找起来。

这本就是他的书房,重要公文自然也存放在这里。

不一会儿,他便拿着一纸公文,恭敬的递给泰昌。

泰昌接过公文扫了一眼,脸上便露出一丝冷笑。

果然,南京兵部,南京镇守太监,南京守备勋贵的签押一应俱全。

很好,你们都想弄死朕是吧?

朕就拿你们开刀!

他微微点了点头,把公文一对折,往怀里一塞,随即淡淡的道:“这个朕有用,你就不用留存了,反正你也没出海。对了,镇海卫有多少靠人力操动,能逆流而上的船?”

这个就多了。

张元芳稍微想了想,这才介绍道:“镇海卫配有车轮舸二十艘,苍山船二十艘,蜈蚣船二十艘,火龙舟四十艘,子母船四十艘,这些都是可以靠人力操动,逆流而上的。”

这么多,应该够了吧。

其实,这些都不是什么大船,其中最大的车轮舸也就四百料,比之一两千料的福船小得多,跟郑和宝船比起来,那更是个小不点。

历史上,明朝后期的造船能力已经严重退化了,巨型的郑和宝船根本就造不出来了,大型的福船数量也不多,大明水师配备的大多都是这些五百料以下的中小型战船。

别看这些小船体型小,战斗力却一点都不差,就算是大明衰弱到快要亡国了,还曾凭借这些小船击败过当时的海上霸主荷兰和葡萄牙。

大明水师之所以能取胜,靠的就是船多。

这年头蒸汽动力还没出现,海战中帆船的灵活性和移动速度都不能和这些小船相比,只要小船能冒着炮火靠上去,楼船炮舰都得跪,因为这年头的船都是木制的,一点就着,几十艘船的柴火、油布、火药什么的围着一艘楼船炮舰一通猛烧,必沉!

当然,小船也有小船的短板,那就是不能远洋航行,只能在近海作战,要是离海岸线太远,稍微大点的风都能把整个水师船队吹的七零八落,如果遇到海上风暴,那便是全军覆没,没有一点生还的可能性。

所以,大明就算是近海作战能力再强都没用,根本就够不着西洋和南洋的殖民舰队,甚至就连东瀛都打不过去。

当然,泰昌并不是想靠这些小船去海上争霸,他只是想从水路去金陵而已。

这么多船到底能搭载多少人呢?

泰昌想了想,随即问道:“这些船全算上,总共能搭载多少人?”

张元芳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这才小心的道:“大致能搭载两千余人。”

差不多应该够了,因为长江口附近就镇海卫这一个海防卫所,其他卫所都是旱鸭子,没什么战船,两千余人,在江上基本无人能惹。

当然,速度必须快,如果那些逆贼把浙江那边海防卫所的战船调过来了,那可就麻烦了。

泰昌又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这些船现在在哪里?”

张元芳不假思索道:“都在柳河堡军港停着呢。”

很好!

泰昌果断下令道:“你即刻挑选两千精锐,多配骡车马车,准备轻装疾行,明天一早,我们就出发,去柳河堡。”

张元芳连忙拱手道:“遵旨。”

不过他并没有立马离开,他犹豫了一下,这才红着脸,小心的问道:“皇上,秒灵他们要带上吗?”

哦,差点把这事给忘了。

泰昌微微点头道:“当然带上,你去让秒灵他们收拾一下,这一去你们就不用回来了,镇海卫朕会让五军都督府另派人选来镇守,你就跟着朕回京城吧。”

张元芳闻言,不由兴奋的拱手道:“微臣明白,微臣告退。”

第三天一早,一行两千余人便赶着各式骡车和马车,一路疾行,直奔浏河堡而去。

这一路,吴婉儿竟然把张元芳和张妙灵的宝贝儿子给抢了过来,抱在怀里,爱不释手的逗弄着,好像自己的宝宝一般。

泰昌见状,不由眼馋不已,校儿和检儿都十多岁了,早过了能逗弄的年纪了,他们小的时候,他也没心情逗弄,这吴婉儿要是能生个小宝宝就好了,那后宫之中就热闹了。

两人逗弄着小宝宝,时间过的飞快,当天下午申时许一行人便来到了浏河堡军港。

泰昌下船一看,顿时目瞪口呆。

整个军港里面竟然停了两百余艘大小战船,那密密麻麻的,看着真壮观,尤其那艘高如城楼般的福船,看上去真威风。

可惜,福船是帆船,而且才配备了几门火炮,在海战中并没有多大作用。

唉,楼船炮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造出来。

泰昌微微叹息一声,随即果断挥手道:“上船,准备出发。”

为了避免意外,他准备日夜不停的赶路,反正这些战船上配备的士卒多的很,轮流操动,没有一点问题。

他可不敢再等了,要是等到那帮逆贼调来战船,那又是危机重重,步步惊心。

第052章 专治疯病

金陵古称建康,三国时期东吴便建都于此,其后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在此建都,因此金陵素有六朝古都之称。

这里也曾是大明的都城,洪武朝的时候太祖朱元璋就在此建都,不过,后面燕王朱棣靖难成功,将大明的京城搬到了燕京,这里也就成了陪都南京。

金陵不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还是整个江南最为繁华的城池,这里的人口早已超过百万,乃是大明第一大城也是当世第一大城。

这里的风景那也是出了名的秀丽,不说那石城霁雪也不说那龙江夜雨,不说那北湖烟柳也不说那栖霞胜景,不说那狮岭雄观也不说那灵谷深松,光是一条秦淮河便能让人流连忘返。

秦淮风月不知道承载了多少江南学子的青春韶华,河两岸的景色那更是美不胜收。

这会儿泰昌就在秦淮河上,不过,他并不是来看风景的,也不是来体验秦淮风月的,他是来整治南直隶官场的或者说来给人治病的。

这些文臣、武将和太监,一个个都疯了!

他们已经疯到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人是鬼了。

这些人拉帮结派,争权夺利,贪得无厌,无法无天,搞得整个江南乌烟瘴气,沸反盈天,更为可恨的是他们还不让人管,谁管他们就杀谁,连他这个皇帝都不例外。

他才登基不到三个月就被人搞了两回了,两次都差点被人给搞死了!

这样下去,还得了?

这些逆贼,不好好治治,那还不翻了天了啊!

我朱大夫就是专治疯病的,你们这些疯子,朕还治不了你们了?

泰昌带着吴婉儿和一众亲信站在甲板上,看着逐渐靠近的码头,眼中时不时露出一丝历芒,那表情,就如同一个大夫准备给病人开颅一般!

前面高达数丈的雄伟城墙已然在望,船队已经不能再前进了,因为城里面桥太多了,超过两百料的中型战船根本就过不去。

此时,新晋的腾襄左卫指挥使黄得功已然带着一众将领在码头上候着了,城墙上、河岸边、码头四周到处都是禁卫军,看热闹的老百姓都被隔到了一里开外了。

他刚一上岸,黄得功便率所有禁卫军官兵单膝跪地,齐声山呼道:“恭迎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上万将士齐声高呼,整个金陵城都仿佛抖了抖。

这黄得功,不错。

泰昌点了点头,微笑道:“免礼,平身。”

说完,他便拉着吴婉儿的手,向码头旁的龙辇走去。

龙辇的样式有很多,一开始是六匹马拉着的,后面又逐渐变成了人抬的,十六抬、三十二抬、四十八抬的都有。

这个是最大的,四十八人抬的,上面简直就跟个移动的宫殿一样。

泰昌倒不是想摆谱,主要他怕有人孤注一掷,在进宫的路上刺杀他。

因为,这是那帮逆贼最后的机会了,一旦他进了金陵城皇宫,想杀他就难了。

为了防范于未然,他甚至都没通知金陵城里任何官员,所以,这次一个前来接驾的都没有。

这时候,那帮逆贼应该惶惶不可终日了吧。

泰昌心中冷笑一声,拉着吴婉儿稳稳坐上龙椅。

“嗖嗖”两声,曹化淳和刘时有飞掠上来,就如同两个门神般侍卫左右,紧接着,张之极和徐允祯便带着一众禁军将领打马来到龙辇前方,留在金陵的锦衣卫也排成两条长龙,来到了龙辇左右,葛成和张元芳则带着镇海卫的精锐密密麻麻守护在龙辇的后方。

四面八方,固若金汤,可以出发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