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367章

作者:星辰玖

如果是没见过帝王蟹的看到这场景估计要吓得把望远镜都丢了,一众嫔妃见状,却是忍不住发出一阵欢呼声。

因为她们都吃过帝王蟹,知道帝王蟹的美味啊!

这东西好吃的很,有什么好怕的。

泰昌见一众嫔妃兴奋的样子,连忙命人开船去取。

不一会儿,一队武阉便拎着一大兜一大兜的帝王蟹上来了。

御厨又忙活开了,这帝王蟹不管是清蒸,又或是红烧,甚或是油炸等等做法都美味无比,一众嫔妃和皇子公主吃得那自然是赞不绝口。

第二天一早舰队便沿着千岛群岛出发,直往东北方向而去。

这都属于很少有人踏足的海域里,里面的鱼虾自然多得吓人。

这一路捕捞上来的鱼虾简直不要太多,就算是整个舰队两万余人一起吃那都吃不完。

不过,泰昌关注的并不是这些渔获, 他是来探索这极北之地的。

果然, 这里的情况就如同袁可立说的那样,舰队经过几座大岛,前行了千余里之后,这岛屿好像就断了一般,四周茫茫一片全是海。

而且这片海域还云蒸雾绕的,大致是因为这海底下的火山太多了,把海水给蒸成了雾气,以致海面上能见度极低,几里远的距离看上去都朦朦胧胧的。

如果光是十艘渔船,肯定没办法继续探索了,因为渔船上根本就没有高精度望远镜,而且这么辽阔的海域,没个大致的方向,根本就不可能找到后续的海岛。

不过,泰昌带着二十艘神盾舰来了就不一样了。

他直接命二十艘神盾舰一字排开,间隔十里左右,如同梳子般的往东北方向梳过去。

果然,一个多时辰之后,他们又发现了一连串的岛屿。

这就证明,千岛群岛并没有断开,只是中间有两座岛屿间的距离超过了百里而已。

紧接着,泰昌更是放心大胆带着舰队沿着千岛群岛一路往东北方向驶去。

这后面的岛屿之间的间隔就没那么远了,一连串的小岛那是连绵不断的往东北方向延伸而去,没过两天,他们便来到了群岛的尽头,见到了一座巨大的半岛。

这半岛叫什么泰昌也不是很清楚,总之这半岛很大,比文国公府还要大,舰队沿着半岛又往北航行了两三天,还是连绵不断的海岸线,根本就不看不到尽头。

这个时候,泰昌都有点懵了。

一边是连绵不断的海岸线,一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怎么办?

这是一直顺着海岸线往北,直接到了尽头再往东呢,还是现在就往东去找阿留申群岛的位置呢?

他想了想,还是命船队散开来,排成百余里宽的一排,离开海岸线,往东北方向扫去。

这样做就有点冒险了,因为他也不知道阿留申群岛的位置到底在哪里。

还好,舰队往东北方向航行了不到一天时间便发现了几座零星的岛屿。

这应该就是阿留申群岛了,就算不是,那也只能暂且当它是了。

第二天一早,泰昌又命舰队排成百余里宽的一排往东南方向扫去。

他这一番疯狂的操作把袁可立父子都吓了一跳。

要知道,这可是茫茫的大海啊,而且,还是他们从来没有踏足过的海域。

这一会儿往北,一会儿往南,要是迷失了方向,直接开进了海洋深处可如何是好?

没办法,这年头又没有卫星,泰昌只能这么碰运气般的扫过去啊!

这一扫又是半天,前面还是茫茫一片大海,好像根本就没有什么岛屿。

这轮船开半天可是能开出去四五百里,这么远的距离都没有看见岛屿,这还是群岛吗?

泰昌都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运气不好,赌错了。

还好,正当他考虑要不要返航的时候,前面终于又出现了零星几座岛屿。

这就证明,他找的方向可能是对的。

其实,阿留申群岛西边的几座岛屿之间相距是比较的远,最远的两座岛屿之间的距离甚至超过了五百里。

接下来到了群岛中部,岛屿就开始密集了,这里甚至都不用望远镜了,直接用肉眼看就能看到一连串的岛屿向东边延伸而去。

这就证明,这里肯定是阿留申群岛没错了。

泰昌又是毫不犹豫的命舰队沿着群岛向东而去,

舰队向东航行了不到四天时间,前面便出现了一座狭长的半岛。

这里应该就是美洲了,如果再沿着半岛向东南方向航行,便能达到新西班牙总督辖区了。

当然,想要抵达新西班牙总督辖区就不是几天时间的问题了,估计最少也得沿着海岸线航行半个月时间。

这会儿他们却是不得不回去了,因为他们再不回航,淡水就不够回程用了。

这一趟,他们直接穿越了白令海峡,泰昌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

紧接着他便下令,命舰队掉头,沿着阿留申群岛往西,返航。

经过几天的航行,他们终于又回到了最先发现的半岛。

不过,这个时候,泰昌却不急着回去了。

因为从航程来看,这座半岛正好是从文国公府到美洲的中间位置,如果能在这里建一个补给点和停靠的港口,那通往美洲的航线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他又命舰队沿着海岸线往南航行了一天左右,终于找到了一个很不错的天然港湾。

这个时候,他干脆命人将袁可立和袁枢父子召到了旗舰之上。

他带着两人在港湾里扫视了一圈,这才郑重道:“礼卿,这里必须建一个补给点和大型港口码头,你直接从文国公府调集人马过来吧。”

这个。

袁可立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小心的道:“皇上,这里已然是极北之地了,冬天怕是冷得根本没法出门啊,而且,这会儿已然临近冬天了,微臣如果调集人马过来,恐怕来不及修建保暖的住所了。”

泰昌不假思索道:“明年开春再派人过来也没问题啊,反正西洋商号的船队最早也要六月份才能出发,你们这边有的是时间。”

好吧,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袁可立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第468章 科举也需要发展

春去秋来又一年,这一年又是个科举年。

泰昌对科举还是很重视的,因为这年头科举就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

可以说,科举的发展就是大明今后发展的关键所在。

他这话一出,所有朝堂重臣又懵了。

大家都知道皇上经常语出惊人,特别是召集大家议事的时候,每每都会让人目瞪口呆。

这次, 果然又来了。

文华殿议事堂中,一众朝堂重臣着实又懵了。

这科举还发展?

他们倒不是认为科举跟大明今后的发展没关系,他们主要是震惊于皇上把发展二字用在科举上。

科举这么严谨的事还能变来变去的吗?

如果科举的规矩老是变来变去,读书人不疯了!

众人愣了好一阵,内阁首辅徐光启这才干咳一声,随即小心的问道:“皇上, 微臣没有听错吧,您说这科举也需要发展?”

泰昌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是啊, 这科举也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发展。”

您别这样啊!

什么时代的潮流?

什么不断发展?

这么搞,读书人受不了啊!

徐光启小心的提醒道:“皇上,读书人十年寒窗甚至几十年苦读差不多都是根据科举的规矩来的啊,这科举要按您说的,还得不断发展,老是变来变去,读书人怕是会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啊!”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大明都在飞速发展,科举要是一成不变,怎么适应这发展的需要?

泰昌想了想,随即问道:“你知道朕为什么规定藩属国只学《四书五经》,只考文科科举吗?”

这个?

徐光启闻言,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新金陵城举办庆典的时候他也在,《大明藩属国律例》里面规定了一些什么他自然清楚的很。

关于藩属国的科举,当初他以为皇上是怕人家学不来理科,所以规定藩属国只需学《四书五经》,只需考文科便成。

现在看来,压根就不是这么回事。

皇上是不希望藩属国学理科或者说钻研理科!

他皱眉沉思了好一阵, 这才恍然道:“皇上, 您的意思,他们只需要墨守成规便成?”

泰昌微微点头道:“是啊,他们只需墨守成规便成,你想想,如果他们学了理科,发展起来了,然后瞎折腾,大明岂不是麻烦大了?”

众人闻言,无不露出钦佩之色。

皇上还真是深谋远虑啊!

徐光启亦是满脸钦佩道:“皇上英明,他们如果瞎折腾,大明的确会有大麻烦。”

这不就对了吗?

泰昌细细的道:“现在你们明白发展二字的重要性了吧?

大明如果不发展技术,怎么会有如此先进的火枪、火炮和战舰?

如果我们没有如此先进的火枪、火炮和战舰,能灭了东瀛吗,能把荷兰人赶出南洋吗?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不是发展及时,建奴都够我们头疼的了!

现在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大明的疆域正在不断扩大,大明的技术也正在迅猛发展,甚至,就连大明老百姓过的日子都与以往大不相同了,我们的科举制度能一成不变吗?

如果我们不开设理科,武备城那么多工厂谁管,商部那么大的生意几个人会做,农部又有几个人来推广红薯土豆橡胶等等的种植,又有几个人来推广双季稻?

如果我们不分文理双科取这么多进士,大明新开的疆域谁来管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