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316章

作者:星辰玖

合页两边的铁板直接用剪板机一剪就出来了,根本无需像以前一样敲敲打打捶半天了。

那两边钉钉子的孔也是随便用钻床一钻就出来了,根本不用烧红了用錾子去錾了。

这合页中间卷出来的孔加工起来也简单了,直接夹着两片合页用专用的冲床一冲,那卷出来的圆孔便成型一半了。

随后,再用专门的锻床和特制的锻锤稍微捶打一番,两片合页便做好了。

至于中间的圆销,那更简单,直接用车床一车,再用磨床一磨便出来了。

泰昌看着这熟悉的场景,脑海里不由想起了一部戏里的镜头。

那好像是什么二战的时候,一个俘虏就是个专门做合页的,一个军官突然之间走过去,卡着表对那专门做合页的说,以最快的速度做一个合页。

那家伙,几分钟时间便把一个合页做好了。

结果,那军官数了数他当天做的合页,直接就掏出手枪来要把他给毙了!

为什么呢?

因为他几分钟就能做出一个合页来,一天应该能做出上百个合页来。

但是他大半天时间才做了十多个合页!

也就是说,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磨洋工!

没办法,他当俘虏的就是免费给人家干活的,自然不会拼命的干。

泰昌想到这个镜头,突然间问毕懋康道:“孟侯,现在匠户大多是多少级?”

这个。

毕懋康闻言,仔细回想了一下,这才认真的道:“去年的话匠户大多是二级左右,二级匠户足足占了七八成,今年的话,三级匠户可能会多出来一两成,也就是说,二级匠户应该只剩五六成了。”

泰昌微微点头道:“你的意思,现在匠户的工钱大多是二两一个月是吗?”

毕懋康大概估算了一下,这才点头道:“是的,皇上,如果平均算起来,匠户的工钱大概就是二两左右一个月。”

泰昌闻言,毫不犹豫道:“这样不行,他们的工钱太低了,要知道,这会儿一个商户随便做点生意一个月都能赚上十来两。匠户的工钱不能太低了,要不然,这样下去,他们干活的效率会越来越低,甚至有的匠户还会绞尽脑汁想着自己去做生意。”

这个的确,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商户一个月随随便便赚十两甚至二三十两,匠户一个月才赚二三两,谁都会心里不平衡啊!

毕懋康点了点头,随即问道:“皇上,那您觉得给他们涨多少工钱合适?”

泰昌微微摇头道:“这个不是涨多少的问题,而是一个积极性的问题,你得让他们干得来劲。”

呃,这个,怎么搞?

毕懋康想了想,随即无奈的道:“皇上恕罪,微臣愚钝,一时半会还想不到办法。”

这个很简单啊!

泰昌毫不犹豫道:“这样吧,匠户制度再改一下,以后他们的品级代表的工钱不变,不过,他们做出来的东西还要按数量再加工钱。比如,一个合页算一文,他一天做一百个合页就加一百文的工钱。不过,得做出来的合页合格才能算工钱,不能光看数量,不看做得怎么样。”

这貌似只是个小小的改动,对匠户来说却是天大的变革啊!

这些匠户干活是为了什么?

说白了就是赚钱养家啊!

这工钱这么一算,所有匠户还不拼命的干啊!

一天加一百文,一个月就是三千文也就是三两银子啊!

这工钱等于是翻了一倍还不止啊!

一个匠户一天做一百个合页很难吗?

不难啊!

他们只要加把劲,不停的干,一天做一百个合页完全没有问题啊!

甚至,如果他们加班加点没日没夜的干一天做两百个合页都有可能!

毕懋康闻言,不由咋舌道:“皇上,这么搞不但匠户的工钱会翻倍,很多东西的产量估计也会翻倍,到时候卖不完岂不是要亏大发了?”

产量翻倍不好吗?

大明已经开始争霸天下了,到时候有的是市场,产量翻几倍都不怕!

第407章 万国来朝之势

除夕将近,匠户技艺比拼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这个时候,武备城里的匠户都要喜疯了,因为皇上又要给他们加工钱了。

传闻,这次要加的还不是一点点,最少是翻一倍。

至于具体怎么加,据说工部正在算呢。

这会儿工部官员都快要忙疯了,因为武备城里生产制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每一样他们都得定个工价。

年后他们就得按这个工价给匠户计件算工钱了。

这个工价自然不能胡乱定。

因为定少了可能会影响匠户的积极性,让人家觉得这计件就是糊弄他们,没一点诚意。

定多了那更不得了,很有可能会出现匠户拼命干一天便会赚几两工钱的情况。

这个尺度着实不好把控,所以,工部官员都在拼命的算,拼命的算。

他们可不想大过年的时候再去算。

这会儿整个大明朝廷貌似也就工部官员在加班加点忙活了,其他衙门的官员貌似都没事干了,他们差不多也都放年假了。

不过,一件事情却突然扰乱了他们的假期,很多官员貌似都要休息不成了。

过完小年第二天傍晚,泰昌才刚从火车上走下来,正准备和太子朱由校一起坐着马车回宫呢,礼部尚书邹维琏却突然间带着几个礼部官员迎了上来。

这礼部不是已经放年假了吗?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泰昌便忍不住好奇道:“德辉,这么晚了你还带着人在这等朕,有什么急事吗?”

邹维琏略带激动道:“皇上,这事倒也不是太急,就是今天礼部轮值的官员先后收到辽东和南直隶的加急快件,属国朝鲜和琉球的国王都想在年节期间来京城朝贺。琉球国的尚丰王都已经在路上了,估计这两天就要赶到太仓港了。”

这两个属国的国王为什么要在年节的时候赶来朝贺呢?

当然是因为大明把东瀛给灭了!

这就证明大明这个宗主国又强盛起来了,而且还是空前的强盛。

这个时候大明的属国自然会想办法来巴结。

这个其实很正常,每个中原王朝差不多都是这样的。

当中原王朝衰落之时,属国基本上都不会来朝贡了,因为人家觉得朝贡也没什么意义了。

当中原王朝强盛之时,属国便会纷纷来贺,朝贡的使节团也会变多,因为他们都知道巴结好了强盛的中原王朝有好处啊!

这朝贡的使节团多到一定的程度,那就叫万国来朝。

大明其实也只有在永乐朝的时候出现过万国来朝的盛事,后面大明国力日渐衰落,前来朝贡的属国也就慢慢变少了。

这会儿大明都把东瀛给灭了,这可比当初永乐朝的时候还要强盛的多。

所以,朝鲜和琉球的国王亲自赶来朝贺也不奇怪。

这是好事,因为只有中原王朝处在强盛时期才会出现万国来朝之势,你要乱七八糟,又或者摇摇欲坠,人家才懒得来朝贺呢。

万国来朝可以说是中原王朝走向盛世的标志。

这种事,历朝历代都没出现过几回。

至于什么属国国王亲自前来朝贺,历史上出现的次数就更少了。

可以说,对于大明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大好事。

不过,这两个国王选的时候却有点让人无语。

人家或许是为了显示恭敬,特别在年节的时候赶来朝贺。

问题,这个时候赶来朝贺,大明朝堂官员的年假就要废了啊!

因为接受各国朝贺乃是最为隆重的事情,在京的官员能到场的基本要到场啊!

更何况,这次人家是国王前来朝贺,朝堂之上总不能只有小猫两三只吧?

这还真是个麻烦事啊!

泰昌想了想,干脆对一旁的刘时有道:“若愚,你辛苦一下,坐火车连夜赶去武备城,命北洋水师和东洋水师派出船队,去属国朝鲜和太仓港,把他们朝鲜国王和琉球国王接过来,记住,大年三十早上辰时之前一定要把人家接到武备城。对了,还有,让他们注意保密,不要让人家看到轮船上的蒸汽机。”

这天晚上正好有月光,火车开慢点倒也没什么,反正一个时辰四五十里的话也就能比人走路快一点,不会有什么危险。

刘时有连忙拱手道了声遵旨,掉头就往车上走。

邹维琏却是连忙抬手道:“刘公公,请稍后。”

紧接着,他又对泰昌道:“皇上,这接待使节是有规矩的,接待属国国王的规矩就更大了,必须得礼部官员陪同才行。”

这种事有规矩很正常。

泰昌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嗯,你安排人跟着若愚去吧。”

邹维琏闻言,连忙拉过手下两个官员细细交待了一番。

这接待朝贺的使节团到底有什么规矩呢?

说白了,就是尽量搞隆重一点,尽量彰显大明的威严。

这个倒也不难,反正这会儿大明要钱有钱,要人有人。

第二天,泰昌又和邹维琏细细商议了一下,便把事情逐一安排下去了。

大年三十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武备城便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神机营和神武营将士那是如同上战场一般,从各自驻扎的格城里蜂拥而出,在海河两岸和京武铁路两侧排布开来,一边从天津卫城一直排到海河入海口,另一边则从天津卫城直往京城方向排去。

东洋水师和北洋水师所有战船也是倾巢而出,在武备城港口南北两侧排出整整齐齐的阵列。

至于朝鲜国王和琉球国王所率的使团什么时候到,邹维琏都已经时间点给掐好了。

两国国王所率的使团自然是不可能一起赶过来一起去朝拜皇上的,因为每个使团都要单独接待,以示隆重。

而皇上又想在大年三十这一天把两国的国王都打发了。

所以,这个时间点一定要掐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