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281章

作者:星辰玖

因为城里全是人啊,打消耗战明军绝对耗不起!

他对于城池的攻防战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一般攻城方的伤亡最少是守城方的两倍。

也就是说,明军要想耗完他这城里二十万守军最少要付出四十万伤亡的代价。

这种代价,谁付得起?

所以,他判断,明军绝对耗不起。

至于明军的火枪火炮,有城墙阻隔,应该起不到什么作用。

他哪里能想得到,明军会不轰城墙,直接往城里轰!

神机营大阵前沿距离城墙本就只有两里左右,推进一里自然花不了多少时间。

很快,两千门五百斤的雷神炮便被推到距离城墙一里左右的位置了。

戚金看了看东面的城门楼,又大概估算了一下炮弹出膛之后的高度,随即果断下令道:“两千门雷神炮分左右排开,排十排炮阵,避开城门楼。”

十排炮阵,那就是每排一百门火炮,散开的宽度大概两里左右,跟城墙两边差不多宽。

炮阵排好之后,戚金又朗声下令道:“传令,所有火炮,调整炮角,从三十度开始,每齐射一轮,调高两度,先齐射十轮!”

他这么个轰法城里大半区域估计都要被炮弹给犁一遍!

一阵令旗挥舞,两千门火炮很快便调整好角度,装上了炮弹。

负责指挥炮手的将校也不需要戚金再下令了,他直接把手中的令旗往下一挥,两千门火炮顿时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轰鸣声。

前田利常都被这火炮轰鸣声给吓了一跳。

这是多少门火炮齐射?

这么多炮弹砸城墙上又会造成多少伤亡?

他下意识往箭垛后面一缩,随即便飞快的往左右两边看去。

很奇怪,城墙上一点响动都没有,明军的炮弹都不知道飞哪里去了。

这准头也太差了吧?

他正纳闷呢,身后突然传来一阵凄厉的惨嚎声。

完了,炮弹落城里了!

这个时候,他在反应过来,炮弹落城里比落城墙上更恐怖,因为城里全是人啊!

这会儿西面城墙附近简直如同炼狱一般,两千发炮弹砸密密麻麻的人堆里,那场景,简直无法描述。

总之,光是这一轮炮击便造成了数千伤亡。

紧接着,城外的火炮轰鸣声是不断响起,城里的惨嚎声也一直未曾停歇,而且,越来越多,越来越凄厉。

十轮炮击下来,城里的倭寇不但伤亡了数万,城里的房舍也被砸得一塌糊涂。

因为东瀛人盖房子基本上用的都是木材,根本就挡不住炮弹的轰击。

前田利常见此情景,已然是面无血色,满脸惊恐。

完了!

明军如果这么轰下去,城里十余万大军全完了啊!

戚金会讲客气吗?

当然不会。

他只是等了半个时辰左右,等到炮管冷却的差不多了,他又毫不犹豫的下令,再来十轮!

这一次是从东往西地毯式轰击。

戚金虽然还不知道地毯式轰击这个名词,但他让人轰击出来的效果就跟地毯式轰击差不多。

当然,这会儿的炮弹还不能把地面都轰得翻滚开来,他也就能把地面上的倭寇犁一遍而已。

这么轰下去,谁受得了?

十轮炮击最少是两三万伤亡啊!

再来十轮,可能伤亡能少点,但最少也有两万。

再来十轮,再来十轮,再来十轮……。

神武营那派去拉火炮的上万骑兵都改成搬弹药了,半个时辰时间,他们正好搬运一趟。

而东洋水师舰队和北洋水师舰队的弹药储量那都是数以十万计的。

所以,戚金根本就不用担心弹药会用光。

这么轰的确没人能受得了。

不过,倭寇也不是傻子,三十轮炮击过后,他们便反应过来了,挤东面城墙下面去,肯定没事,因为东面城墙下面一发炮弹都没落下来过。

泰昌见状,只是冷冷一笑,随即便令戚金停止了炮击。

这就完事了吗?

当然没有!

待到下午,拉过来的火炮数量达到三千门时,泰昌又下令神机营分成三波,分别在东南北三面对城里开炮轰击,每边一千门火炮。

这一下城里就没什么死角了,倭寇躲哪边城墙下面都没用!

三千门火炮才轰击了十轮前田利常便扛不住了。

这会儿幕府大军的伤亡都超过十万了啊!

城里早变成炼狱了,那惨嚎之声简直惊天动地。

如果再让明军这么轰下去,那就不是伤亡十余万了,而是直接阵亡十余万。

到时候城里就不是炼狱了,而是死域!

看样子,只有投降一途了。

但是,投降二字前田利常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因为他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的是加贺藩前田氏!

本来战败就已经不可原谅了,如果他再这么屈辱的下令投降,德川氏非以此为借口收拾前田氏不可!

怎么办呢?

他正犹豫间,堀尾忠晴的亲信突然跌跌撞撞跑过来,泣不成声道:“大人,我们家主不幸被炮弹击中,已经,已经……。”

啊!

前田利常闻言,差点没一头栽地上。

忠晴死了!

瞬间,他了无生趣!

或许,自裁谢罪才是最好的选择。

我死后便能带走所有罪责!

想到这里,前田利常郑重道:“传谕各军将领,此战失利,我当自裁以谢罪,各位何去何从,请自便!”

说完,他便疾步往堀尾氏的藩主府走去。

忠晴,你等我。

我来陪你!

第368章 流放之地

松江藩藩主,出云国国主堀尾忠晴阵亡。

加贺藩藩主,幕府总大将前田利常自裁。

德川幕府大军大败,几近全军覆没。

这个一点都没有夸张。

堀尾忠晴的确死了,前田利常的确自裁了。

德川幕府大军除了投降的十余万人马,其他的几乎都阵亡了!

当然,战斗并没有想象中的惨烈,除了幕府大军第二次和第三次进攻安浓郡的时候真正跟神机营大战了两场,其他战斗基本都是一面倒的碾压。

大明这边神机营精锐和神武营铁骑歼敌数量虽然比较恐怖,本身伤亡并不是很大。

其中神机营精锐也就伤亡万余,真正阵亡的也就千许。

神武营铁骑伤亡更少,真正阵亡的更是没几个。

不过,东瀛幕府四十万大军的确差不多全军覆没了,活着逃回去的估计没几个。

东瀛灭亡好像只是时间问题了,神机营和神武营大军在陆上已然无人能挡,东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在海上更是早已没了对手。

泰昌貌似只需继续高歌猛进便能一举灭了东瀛。

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

拿下出云国之后,他便停那里没动了。

因为他缺人,相当的缺人,准确的说是缺驻守地方的人马和看管俘虏的人马。

这里可是东瀛,倭寇聚居之地。

这种地方肯定不是打下来就完事了。

如果打下来之后你敢不派人驻守,估计大军刚一走人家就要反了。

还有那些俘虏,如果没有足够的人马看守,别说让他们干活了,他们不反过来把你给干了就算是不错了。

所以,这会儿不光是前方要有人攻城略地,后方还得留人。

九州岛总共才九个藩国,他就不得不召来上万屯卫驻守,并留下五万神机营步卒震慑地方,看管俘虏。

要不然,新唐王府便有可能大乱。

如果按这样推算,东瀛六十六国拿下来之后最少需要四十万大军震慑地方,看管俘虏。

这个一点都没有夸张,因为不留下足够的人马在新占领的区域震慑,东瀛人或者说倭寇就不会老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