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256章

作者:星辰玖

他主要还是怕跑东瀛迷路了,根本不知道往哪里打。

所以,地图才是最重要的。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你都买到了一些什么情报啊?”

郑芝龙颇有些尴尬道:“皇上,因为微臣去的是肥前国平户藩,所以只能打听到附近一些藩国的消息,至于德川氏的老巢那边是什么情况,这么短的时间内,微臣着实很难打探到消息。”

泰昌闻言,却是好奇道:“什么肥前国?什么平户藩?东瀛这些称呼朕都不是很明白,你给朕好好解释一下。”

郑芝龙连忙解释道:“肥前国大致就相当于原来春秋战国时候的诸侯国,东瀛也有战国时期,也有诸侯国。

东瀛战国时期共有六十六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的国主以前都叫大名。

而这个藩其实是幕府将军分封的诸侯,德川幕府分封的藩主好像有两百多个。

这些藩主有大有小,有的领地有几个诸侯国,有的领地就一座城池。

这些藩主一般是以所在城市命名本藩名的,像平户藩的藩主松浦氏住在平户城,所以叫平户藩。

也有的是以国名命名藩名的,比如萨摩藩的就是以萨摩国为名的。”

小小一个东瀛竟然有六十六个诸侯国?

德川幕府竟然分封了两百多个诸侯!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听着都让人头晕啊!

泰昌愣了一下,随即挥手道:“走吧,我们拿了地图去旗舰上说。”

没办法,东瀛这什么藩国也太多了,他根本就搞不清位置也不知道大小,不对着地图看,他还真有点听不明白郑芝龙在说些什么。

郑芝龙闻言,连忙跟着他向城墙下走去。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城外的码头上。

而这会儿码头上不但停靠了很多狼牙战船,还有一艘硕大的乌尾船。

这艘乌尾船就是郑芝龙假扮海上跑去东瀛行事的座驾,船上除了郑芝龙的亲信竟然还有个女人抱着个小孩!

泰昌抬头一看,不由好奇道:“这就是你的原配和你大儿子吗?”

郑芝龙尴尬的点头道:“是的,这就是微臣的原配田川氏和长子郑森。”

郑森?

这小孩应该就是郑成功了!

泰昌琢磨了一下,随即拍着郑成功的肩膀道:“飞虹,这次你也算是立了大功了,这样吧,朕赏你一座府邸,你把你老婆小孩全搬来京城住吧。”

呃,这个。

郑芝龙闻言,不由一愣。

这下他这海盗头子是彻底没法做了,他的梦想也彻底破灭了。

当然,这个梦想指的是他最大的梦想,也就是成为大明海域甚至是南洋海域的霸主。

他手下人马都被皇上给收编了,而且皇上还让他把老婆小孩接京城来当人质,他自然是没办法再去海上称王称霸了。

唉,或许,赚点钱,当个富家翁也不错。

人都有梦想。

如果一个人连梦想都没有了,那这个人基本就废了。

而一般人都不止一个梦想,很多人都有一堆的梦想。

这些梦想有大也有小,当最大的梦想没法实现的时候,一般人都会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小点的梦想。

郑芝龙本来是有望实现他心中那个最大的梦想的,而且,历史上他还真实现了。

不过,这会儿被泰昌这么一整,他称霸海上的梦想是没法实现了。

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力求当个富家翁了。

第339章 倭寇的真正实力

神盾舰顶层,议事堂中。

袁可立、沈有容、张元芳、戚金、曹文诏等水师将帅和步卒将领齐聚。

他们中间的长条桌上已然摆了一张硕大的东瀛地图和几本东瀛文的书。

这些书上郑芝龙都已经做了注解,也就是翻译,众人大致还是能看懂的。

泰昌拿着本记载关原合战的书看了看,不由微微点头道:“嗯,这些书很不错。”

他也没想到,郑芝龙不但买了一堆地图回来,还买回来一堆东瀛的书。

这些书都是东瀛人自己对一些大战的记录或者说传记,比如本能寺之变,丰臣秀吉一统东瀛之战,东瀛入侵朝鲜的所谓文禄庆长之役,德川家康夺取大权的关原合战等等。

其实,这些书比大多数情报都有用。

因为这些书都是东瀛人自己记载的,他们对自己的实力当然相当的了解,记载的也相当的详细。

这对于他们了解倭寇真正的实力是相当有用的。

泰昌又大致翻了翻其他的书,随即便对郑芝龙道:“行了,你就用这些战例对着地图好好介绍一下东瀛的情况吧,”

这个,怎么说呢?

郑芝龙想了好一阵,这才站起来指着地图左端道:“皇上,这里是九州岛,这里就是肥前国,这里就是平户城,这平户藩的藩主领有肥前国的北松浦郡和壹岐国,乃是九州一个比较大的藩主,微臣就是从平户城登岸收买地图和消息的。”

泰昌闻言,不由微微点了点头。

东瀛总共有四个大岛,九州岛就是离大明最近的一个大岛,这个他还是知道的。

不过,什么肥前国什么平户藩他以前还不是很清楚。

这会儿对照地图一看,他就明白了。

原来肥前国就在九州岛的北面,而平户城就在九州岛的西北角。

郑芝龙紧接着又指着地图介绍道:“原本,东瀛关白丰臣秀吉手下实力最强的是长州藩的毛利氏,毛利氏曾领有本州西面十余个诸侯国,石高达到了一百二十万之巨,手下可以征调的青壮最少都有十余万,东瀛两次入侵朝鲜他就先后征调了七万人马参战。”

这毛利氏厉害啊!

七万人马可不是个小数目。

问题,石高又是个什么玩意儿?

泰昌忍不住问道:“飞虹,这石高指的是什么?”

郑芝龙连忙解释道:“这石高指的就是每个诸侯手底下所有田地能出产多少粮食,跟大明的藩王有多少封地又能产多少粮食差不多,而东瀛的石高是根据一反地的产量来算的,而这一反地大致就相当于大明一亩半的地,也就是说,一石高大致相当于大明的三石左右。”

这么算起来,这毛利氏手底下的领地每年足足能出产三百六十万石的粮食,征调十万人马一年耗粮也才一百二十万石,看样子,毛利氏征调十余万人马是真没问题。

泰昌又微微点了点头,示意郑芝龙继续。

郑芝龙连忙指着地图继续介绍道:“这毛利氏手底下的水师本来也是东瀛最厉害的,长洲水军在丰臣秀吉一统东瀛之战中吞并了村上水军之后大小战船足足有八百余艘。”

大小战船八百余艘?

这实力就比较的恐怖了。

泰昌又忍不住问道:“东瀛的战船也跟大明水师原来的战船一样吗?”

郑芝龙连连摇头道:“不是,他们就算是一艘只能搭载几个人的小渔船那也算是战船的,他们上四百料的战船就算是大战船了,而且他们大船的数量还不多,十艘战船里面有一艘所谓的大船就算是不错了。”

原来是这样。

如果这所谓的八百余艘大小战船也跟大明水师原来的战船一般那就着实比较恐怖了,因为人家完全可以一拥而上,冲上来纵火啊!

说实话,楼船炮舰都怕这种战术,除了神盾舰,其他舰船基本拿这种战术没什么办法。

什么火龙船、赤龙舟、子母船、车轮舸等等大小战船一拥而上,火箭、火油、柴火、油罐子等等雨点般的砸过来,楼船炮舰也得跪。

还好,人家是连小渔船都算上了,而真正算得上战船的最多也就百艘而已。

这实力,还不算什么。

泰昌又微微点了点头,示意郑芝龙继续。

郑芝龙紧接着介绍道:“东瀛人最大的战船叫铁甲船,长度大概十丈左右,宽度大概两丈左右,配有大炮数门,中炮二十余门,小炮六十余门。”

啊?

东瀛人也有铁甲船!

泰昌又忍不住问道:“他们的铁甲船也跟着神盾舰一样吗,还有什么大炮,中炮,小炮都是多少斤的火炮?”

郑芝龙连忙解释道:“不是,他们的铁甲船也就船舱上钉了一些薄铁板,而且他们铁甲船的数量并不多。

据这书上记载,长洲水军也就七艘铁甲船。

至于什么大炮,中炮,小炮,其实都是土炮,而且小炮和中炮都不能算是炮,只能算是土铳。

他们这些大炮,中炮,小炮的具体重量微臣不是很清楚,不过,他们所谓的炮弹微臣都见过。

那大炮的炮弹也就拳头大小,中炮的炮弹也就鸡蛋大小,小炮的炮弹跟我们火枪的子弹其实差不多大。”

好吧,原来东瀛人不管火枪火炮都叫炮,说白了就是一些土炮和土铳。

这样的话就算不得什么了,只要集中火力把他们所谓的铁甲船给击沉就行了。

泰昌又微微点了点头,示意郑芝龙继续。

郑芝龙想了想,干脆合上手中的书,又翻开另一本书,继续介绍道:“其实,关原合战之后毛利氏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因为毛利氏在东瀛两次入侵朝鲜的时候就损失惨重了,而且关原合战的时候毛利氏还是西军总大将。

西军被德川氏的东军击败之后毛利氏虽然同意归附德川氏,但却被削去了大量的领地,这会儿他们也就剩下周防和长门两国了,石高也就剩下三十万左右了。”

紧接着,他又翻开另一本书,指着地图继续介绍道:“现在,东瀛西面最强大的藩主是萨摩藩的岛津氏。

据琉球之战记载,他们万历三十五年进攻琉球国的时候先后派出了五百余艘战船。

战后,萨摩藩的石高数也达到了七十七万石。

他们还控制了琉球和大明之间的贸易,从中牟利,而且,他们还在借机建造战船,拼命发展水军。

微臣以为,这萨摩藩岛津氏的水军实力应该跟当初毛利氏水军的实力差不多了。“

原来就是这个萨摩藩攻占了大明的属国琉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