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225章

作者:星辰玖

毕懋康和王徵等人闻言,皆是满脸懵逼,因为泰昌没跟他们详细介绍过螺丝和螺母是什么东西。

宋应星闻言却是露出一丝恍然之色。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缓缓点头道:“如果有皇上所说的螺丝和螺母,夹紧这些东西肯定是没问题了,但那螺丝和螺母实在是太难做了,就算是个熟练的工匠,雕一天也雕不出一套来。”

呃,谁叫你用雕的!

好吧,如果是第一套模具,那的确需要雕出来,而且需要精雕细琢。

不过,模具出来了,再批量加工就简单了。

泰昌又想了想,随即提点道:“你可以让人用百炼钢雕一套模具出来,然后把铁块烧软了,冲成螺丝和螺母的外形,再烧软了,用模具加工一下,螺丝和螺母不就出来了吗?螺丝和螺母可是好东西,很多地方都用的到,你让工匠一个个去雕干嘛,当然是雕出模具来大规模生产啊!”

原来是烧软了再加工啊!

说实话,当初宋应星还这没想过雕一套模具出来,更没想过把铁块烧软了再加工。

因为铁块烧红了烫死人啊,那时候宋应星可没往这方面想。

不过,这时候就不一样了。

“我明白了!”

泰昌一提点,他简直就跟神经病发作一般,立马从地上蹦起来,兴奋的向外跑去。

唉,这家伙。

泰昌见状,不由微笑着摇了摇头。

第303章 何谓工业

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英国正是因为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而成为世界霸主。

这些泰昌都知道。

问题,到底什么是工业呢?

这好像是一个常识性问题,但是真要用一句话简洁的概括出来却不容易。

泰昌也是猛然间意识到了,他这就是在大明推进第一次工业革命啊!

但是,他却不知道怎么跟手下大臣描述工业这个东西。

好像,采矿,冶炼,制造蒸汽机,制造各种机床,乃至织布、造船、生产瓷器、制造各种生活用品等等,都属于工业范畴。

问题,这些有的原本就有啊,比如采矿、冶炼、织布、造船、生产瓷器、制造各种生活用品等等,大明不是一直有这些行当吗?

或许,用蒸汽机替代人工就是工业革命吧。

因为这样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总之,工业革命的关键并不是纠结于什么叫工业,而是推动蒸汽机在各领域的运用,尽快提高生产效率,使得大明生产制造行业远超世界各国就对了。

而蒸汽机的批量制造或者说各种机床的研制就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所以,泰昌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蒸汽机厂。

工部几位要员那更是带着手下弟子住新建的蒸汽机厂里面了,一天到晚就在那里疯狂的研制各种机床。

螺丝的发明或者说批量制造很快便解决了零件紧固的问题,钻床的研制也很快突破瓶颈。

当然,把零件放贴地的支架上固定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或者说,这种做法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泰昌提示了一下,毕懋康和王徵等人很快便做出了一个类似于冲床的台子。

这样一来,操作车床的人也能跟操作冲床的人一样,站那里或者坐那里加工就行了。

可别小看这一点点改进,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便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这个细节的关键就在于方便操作,操作方便了,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这一次泰昌就不仅限于提点了,他甚至还把工部几位要员召集在一起,详细解释了一番,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注重细节。

这也使得大明后面研制出来的机床在操作性上远超世界各国。

钻床研发出来了,接下来就是车床了。

车床还有个特别的名字,那就是工业母机。

或者,换个说法,机床是工业之母,而车床则是最为重要的机床。

如果要从零开始把车床给研制出来,那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还好,大明已经有基础了,因为磨床早就做出来了,而磨床稍微改进一下就是最为简单的车床了。

这个最为简单的车床到底有多简单呢?

泰昌看到毕懋康和王徵等人研制出来的第一台车床,不由哭笑不得。

这其实就是一台磨床,只是原来固定零件的地方加了几个螺丝,而原来固定在机台上的磨石变成了一把尖锐的凿子。

好吧,这东西看上去好像还真能用。

不管怎么说,只要这东西能实现车床的功能就行,至于改进,可以慢慢来。

泰昌控制住自己的脸部表情,直接示意毕懋康和王徵等人开始他们的表演。

这最简单的机床一个人可没法开。

蒸汽开关得专门有一个人掌控。

凿子的前后位置得专门有个人调节。

凿子来回移动还需要一个人。

他们固定凿子的东西是一个铜制的滑块,滑块的两边各穿了一根光滑的铜棒,而且滑块的两端还各绑了两根绳索,而绳索的另一头则绑在两个轮子般的大圆盘上。

这样一来,只要有人站在对面转动两个大圆盘,固定凿子的铜块便能来回滑动了。

可以说,这车床跟后世的车床就不是一个东西。

不过,毕懋康和王徵等人既然把他这个当皇上都请来了,这车床的功能他们应该是基本实现了。

泰昌一点头,王徵立马把一跟锻造好的连杆用螺丝固定在机床一端的大转盘上。

而毕懋康则指挥着宋应星慢慢把另一端固定在铜滑块上的凿子慢慢拉过去,靠在铜棒上比划了一阵。

他们好像已经试过不止一次了,所以凿子的位置基本不需要调节了。

毕懋康仔细看了看,又挥手示意宋应星把凿子退开了一点,随即便果断挥手道:“打开蒸汽机。”

孙元化闻言,毫不犹豫的打开了蒸汽阀门。

“噗嗤噗嗤”,一阵喷气声响起,夹着铜棒的大转盘立马转动起来,而且那转动速度是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毕懋康又等了一阵,直到铜棒的转速稳定了,这才挥手示意对面的宋应星转动大圆盘,缓缓将凿子靠近铜棒。

“滋滋滋”的一阵摩擦声响起,那飞速转动的铜棒上立马溅出一根根细小的碎铜丝,凿子划过的地方,铜棒也变得亮铮铮的。

这车床还真能用,而且速度还不慢。

不到一盏茶功夫,宋应星便将凿子滑到了铜棒顶端的方块附近,这一根铜棒就算是车好了!

毕懋康见状,直接一抬手,让孙元化把蒸汽机关了,随即又从旁边木桶里面舀了一瓢水倒铜棒上面冷却了一下,这才小心的把铜棒取下来,跑泰昌跟前,兴奋的道:“皇上,您看,这蒸汽机的连杆车好了。”

泰昌接过连杆一看,上面竟然还有明显的螺纹!

他颇有些好奇道:“这就好了吗?”

毕懋康连连点头道:“好了啊,只要再夹磨床上磨个半个时辰左右就行了。”

泰昌闻言,不由哑然道:“还得磨半个时辰?”

毕懋康却是心满意足道:“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不车这一下最少得磨一个时辰。”

呃,这效率才提高了一倍啊?

车床车出来的零件应该只要稍微磨一下就行了啊!

很显然,这车床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泰昌仔细回想了一下,随即走动车床跟前指着那凿子道:“这车床不能用凿子,得有专门的车刀,大致就是一根四方形的棒子,一个角磨尖就行了。”

紧接着,他又指着那夹着零件转动的大转盘道:“还有这里,你们不能光夹住零件的一头,另一头最好能做个能来回滑动的尖锥将零件的另一边顶住,这样零件就能完全固定住了。”

紧接着,他又指着拉动滑块的两个大圆盘道:“还有这里,你们最好能换成齿条和齿轮。”

他说前两句的时候众人还在连连点头呢,说到这里,王徵却忍不住问道:“皇上,什么是齿条啊?”

这个怎么解释呢?

泰昌想了想,随即问道:“哪里有齿轮?”

这车床上就有啊。

王徵毫不犹豫的走到一旁,指着蒸汽机和大转盘连接的位置道:“皇上,您看,这里就有齿轮。”

泰昌走过去看了看,随即指着一个齿轮解释道:“你看,这个齿轮是圆的,另一个齿轮也是圆的,它转动的时候就能带着另一个齿轮转动。如果你把另一边做成个带齿的长条,然后再在这个齿轮上加一个手柄,那么,你转动这个齿轮的时候,齿轮是不是就能带着滑块来回移动了?”

原来齿条是这个意思啊。

王徵只是稍微想了想便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了。”

泰昌凭借着脑海中后世的影像不断的提点之下,车床的改进速度还是很快的,不到一个月时间,毕懋康和王徵等人便做出了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车床。

这个时候做出来的车床虽然比后世的车床差远了,但光加工铜制的零件还是没有问题的。

车床的研制成功可以说是进入工业化阶段的标志,因为有了这母床再研制其他机床就简单了,而随着机床种类越来越多,生产效率必定会越来越高。

大明已然吹响了工业化的号角,属于大明的工业时代就要来临了!

第304章 矛与盾

车床研制成功之后,各类机床的研制速度的确加快不少。

没过几天,毕懋康竟然又兴冲冲的跑过来告诉泰昌,压板机也研制出来了!

说实话,泰昌都吓了一跳。

因为在他的印象里压板机可是大型机床或者说重型机床,不说别的,光是那巨大的压辊,想要做出来就不容易。

几天时间就能把压板机给研制出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啊!

毕懋康他们到底会给他一个什么样的惊喜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