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蛇之法海佛缘 第427章

作者:懒人zero

说实话,李怡能够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纯粹只是因为唐宪宗一时醉酒,在某个夜晚临幸了郑氏, 这才有了之后整个长安都大名鼎鼎的傻王爷——李怡。

李怡是不是从小就痴傻, 恐怕除了他的母亲郑氏之外,没人知道。

反正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李怡“傻王爷”的这个名号,是在那次刺杀案发生之后才逐渐流传开来的。

据说那次那次李怡入宫谒见懿安太后,刚好碰上有官人行刺,虽说这次事件有惊无险,但好像从那时候开始,这个光王就变傻了。

因此大家认定,这个光王一定是在那个时候被吓傻的。

从此以后,这个李怡不管在什么场合,不管做什么都会被人嘲笑。

毕竟天子家里出了傻子,不管是有意无意,总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把这些事情传出去都。

就算氏在唐宪宗死后,李怡又经历了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三任皇帝,这个“傻子王爷”的头衔仍然没有被取下来。

而在坊间流传都传闻中,其实不止朝堂上的达官显贵瞧不上这个出了名的傻王爷,就连他的侄子唐文宗也发自内心的瞧不起自己这个傻子叔叔。

传说有一次,唐文宗大宴宾客、请来诸王皇亲,其中自然也包括自己那个傻皇叔李怡。

席间,所有的人都欢声笑语,只有李怡坐在那里,默默不语。

见此情形,唐文宗便拿李怡开玩笑,对着群臣诸王说道:“你们谁要能把光王叔逗笑,朕便重重地赏他!”

于是诸王大成各展才能,百般戏谑,用尽各种办法想要逗笑李怡。

但是不管他们用什么办法,都不能让木头一样的李怡掀一掀嘴唇,对方就如传闻中那样痴愚呆傻。

众人见他那模样,自然也越发的开心了,就连高坐在王座之上的唐文宗亦是如此。

第七十二章 若不升天,诸佛妄言

按常理来说,一位痴傻的王爷虽然罕见,但在皇家这个大泥潭里却并不稀奇。

比起被刺客吓傻的李怡,那些疯了、癫了、甚至死了的皇家成员,才是一场场无可避免、无法挽回的真正悲剧。

相较之下,有着各种光环加深的李怡仅仅只是被吓傻,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不过在一番大笑之后, 有一个人笑着笑着却突然不笑了。

不仅不笑李,那个人看着面无表情、不苟言笑的李怡,居然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那人就是大唐的现任皇帝——唐武宗李炎。

因为一个人被众人如此戏谑逗笑,如果是一个平常人,他早就生气了。

如果不是平常人是傻子,他肯定也会跟着笑的。

这个人既不生气又不笑, 惟有一种可能,他不是真傻子, 他是装的。

那么他为什么要装呢?难道是有所图?

自那以后, 李炎就对自己这个自幼痴傻的王叔产生了一种恐惧之情。

尤其是在他继承大臣之后,更是觉得不能容忍这么一个“城府极深”都皇位继承者在自己身边——哪怕这仅仅只是一种猜测。

在这种心态下,唐武宗自继位后就开始处心积虑地残害李怡。

或者让他骑马的时候突然从马背上跌下来,或者在台阶上走着的时候让他突然绊一跤,顺着台阶往下滚……

有一次,武宗与诸王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午后出去游玩,结果李怡掉到雪坑里,被雪埋住,众人遍寻不得。

正当众人以为他就要死了的时候,他却突然满身风雪鼻青脸肿一瘸一拐地从雪地里了跑回来。

当然,所有这些“意外情况”都是武宗有意制造的,目的是要让李怡“意外”地死去。

但是这个李怡生命力太强大了,就好像不死的小强一样,怎么整也整不死。

惊怒之下武宗索性不搞意外了,冒着“残杀同宗”都骂名, 很干脆直接密令中常侍四人在永巷将李怡捉了起来, 然后沉之宫厕。

然而一贯心思缜密都唐武宗却没想到, 宦官们在议立了武宗之后却发现, 自己似乎并不能完全掌控这个野心极大的皇帝。

所以执行对方命令的时候,宦官们故意没有杀死李怡,而是悄悄把这个令李炎十分忌惮的“傻王叔”带出了皇宫。

至此,李怡就成了宦官们对付唐武宗都最后一张底牌。

甚至为了保证李怡不被唐武宗发现,宦官们还秘密联络了一些江湖草莽人士,偷偷把李怡送到了江表之地当起了游僧。

如果事情发展仅仅是这样,那还远不能说明李怡经历的传奇与励志了。

因为在离开了长安、摆脱了宦官们的监视之后,李怡居然以自己的个人魅力说服了那群江湖草莽,让他们暗中保护自己的安全。

这其中就包括长安城内出了名的豪商,与傻王爷有着“豪赌之约”的邹栖梧。

在这群人的保护之下,李怡就犹如龙归大海一般,再没有任何势力、个人能够干涉他的决定和意志了。

因此宦官们只知道李怡到达了江表之地,之后发生了却什么无人知晓了。

他们唯一清楚的是,在李怡到达江表之地没多久,他的行踪就在各方势力的眼皮一下子消失了。

那么李怡在达到江表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曾经的光王李怡、江表的琼俊和尚,在那个时间段遇上了将注定改变他一生轨迹的高僧——黄櫱禅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位黄櫱禅师还可以算是裴文德的师叔。

因为这位黄櫱师从的正是百丈禅师——怀海,与裴文德的师傅——灵佑师出同门。

据说, 黄櫱禅师的母亲很疼爱他, 独自一人把他从小抚养长大。

奈何禅师天生便有菩提心,成年之后便到处参访,为求开悟本性而奋发图强,后来参访到了百丈怀海禅师处,终求得大道。

而黄櫱禅师的母亲却在儿子皈依佛门后,因伤心过度,哭瞎了双眼,行走日益困难,整日倚门盼他归来。

为了能够见到儿子,母亲就在路旁设了一个司茶亭,不但亲自招待过往的云游僧饮茶,还把他们迎到家中,为他们洗脚,以示礼敬。

黄櫱禅师左脚上有颗大痣,母亲想透过洗脚的机会,辨认出谁是他的爱子。

黄櫱禅师也曾接受过母亲的招待,但他只将右脚给母亲洗,并谎称自己的左脚天生残缺。

随后在母亲帮他洗脚的时候,他向母亲叙述佛陀出家的故事,希望母亲能够安心,不再执着于寻找儿子的下落。

一日,村里人告诉她说:“你那出家的孩子,在我们村里的寺庙挂单,那个给你讲佛陀出家故事的僧人就是你的儿子!”

母亲听后,惊喜之下拔腿就往外跑,一直追到大河边。

这时黄櫱禅师所坐的船也开动了,母亲无法看清道路,情急之下一头栽进了河里,不幸被淹死了。

黄櫱禅师眼睁睁地看到母亲失足落水、不幸溺死的情形,不禁悲从中来,顿足捶心地哭着说道:“一子出家,九族升天;若不升天,诸佛妄言。”

黄櫱禅师说完,立即返回到对岸,火葬母亲,并说了一偈。

——我母多年迷自心,如今花开菩提林,当来三会若相值,归命大悲观世音。

黄櫱禅师的生平经历暂且不说,单从那句“若不升天,诸佛妄言”就能够看出黄櫱禅师的性格是如何的乖张、霸道。

因此在看透了琼俊和尚的身份之后,黄櫱禅师二话不说便将其带往百丈寺,在保护他的同时给他讲经授道。

直到一次偶然的事故,黄櫱禅师方才不得不放弃继续亲自教化琼俊和尚的任务,将之藏在了长安的慈恩寺中。

事实上,慧寂能够在抵达长安没多久就找到琼俊和尚,并且顺利接过了教导、辅助他的任务。

就是因为他在路上遇到了黄櫱禅师的一具应身,从对方那里得知了有关于琼俊和尚的一切。

因果交替之下,这才有了如今重拾信念的光王李怡。

第七十三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

“光王殿下?您真的是光王殿下?”

难以置信的瞪大的双眼,钟文经过再三的确认,终于确定对面那位中年和尚就是消失多年的光王李怡。

只是一联想到紫阳此前那句“参与夺嫡之事”的话语,钟文的脸色就显得不是那么好看了。

就算钟文再怎么不参与朝堂党派之争,也清楚的知道光王李怡出现在慈恩寺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结合永慈方丈此前阻挠自己搜查慈恩寺的情形,钟文感觉自己似乎在不经意间,卷入了某种危险的政治漩涡之中了。

“好久不见了, 钟文。”

在经历了最初的惊慌过后,琼俊和尚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并且朝着钟文点头示意了一下。

在李怡还没有变成琼俊之前,他就曾经与钟文有过数面之缘。

甚至钟文能够有现在的成就,还得多亏了琼俊和尚当初的提携。

尽管琼俊和尚可能自己都已经不记得了,但钟文却始终没有忘记他的恩惠。

在自己陷入牢狱、被奸人诬陷的时候,是琼俊和尚轻飘飘的一句“我这里缺个护卫”把他捞了出来。

最后如果不是琼俊和尚被秘密送往了江表之地, 恐怕钟文现在都还在替他看大门。

“钟监副?”

微微挑了下眉头,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的紫阳突然开口问道。

“你与光王殿下有旧?”

不着痕迹的与紫阳、李罡拉开距离, 钟文在面对紫阳的目光时,最终还是选择点头肯定了他的说法。

“光王殿下与我有救命之恩,这点朝堂内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就仿佛是在回应钟文的话一样,他的那些下属们在短暂的迟疑过后,也纷纷拉开了位置,将紫阳、李罡团团包围了起来。

“看样子,你们这是打算加入光王的阵营了?”

不禁眯起了双眼,紫阳没想到钟文与光王之间居然还有着这么一番情分。

并且从钟文手下们的反应来看,他们好像也选择站队光王,这完全出乎了紫阳的预料。

“你们这是干什么?”

同样注意到了自己手下面的动静,钟文顿时厉声呵斥道。

“光王于我有救命之恩,恩情所在义不容辞。”

“尔等乃国之栋梁、法理所存,执法之时不容私情!”

面面相觑的对视着, 钟文的那些手下们显然有些不知所措。

一方面是国之大义, 而另一方面则是上司过往的照顾……

是个人都会犹豫一下,就更别说能钟文手下这些同样有情有义的汉子了。

“钟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