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道医之后 第658章

作者:忽悠啊

科学理性是自然崇拜的天敌。随着知识的增加,世界越来越物化,我们也逐渐失去了创造神灵的能力——我们偶尔也造神,像肥皂泡一样,总是瞬间破灭。这显然是一种进步,人类变得更加自信,坚强。同时我们也变得更加孤单,孑然一身。

神是什么?是奇迹,是事物内在最不可思议的意义,是精神的自我沉思。没有神灵的人们,终生匍匐在大地上,受到现实环境的种种约束,精神世界窄小。一旦他们接纳了神灵,就竖立起精神之维,世界有了高度,他们开始思考比天空更高比死亡更远的事物。宗教能够把一个松散的民族打造成钢刀。想一想希伯来人吧,他们在世上漂泊千年,终于凭借信仰回到原地;再想想阿拉伯人,谁知道六世纪以前他们在哪里?但是先知穆罕默德把他们聚集在一起,从此成为世界史的主角之一。

福建人也是这样。郑成功率领闽南子弟远征台湾,白礁人就去慈济宫祈祷,请了一尊保生大帝的神像放在战船上,一同跨海东征。漳泉人下南洋前,总是要先到家乡的保护神那里讨点香灰,随身携带,一到客居地就供祀家中,有条件则建起祠庙。人们称赞闽南人善于航海,比其他民系走得更远,那是因为他们有海神庇护,不论走到那里,家乡的神灵都与他们同在。

读台湾早期开发史,我能感受到神灵与信众的生动关系。惠安移民聚集的地方供奉青山公,安溪人供奉清水祖师,南安人供奉广泽尊王,平和人供奉三平祖师,同安人供奉保生大帝,福州人供奉临水夫人,客家人供奉定光古佛……看他们的神灵,就明白这些移民的祖籍。一旦各县移民发生械斗,双方挥舞着各自保护神的旗帜冲锋陷阵。同安人与南安人火拼,就是保生大帝与广泽尊王对垒;漳州人与客家人冲突,就是开漳圣王与定光古佛相持;当然民间的和解也意味着神灵的握手。那个时代,人民与神明之间,相濡以沫,生死相依,一起走过幽暗的历史。

神灵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项充满争议的遗产。无论如何,我仍然感激有那么多神灵陪伴我们的民族一路同行。许多神灵至今活跃,慰藉千百万人的心灵。我在天后宫、慈济宫、临水宫驻留,青烟缭绕,香氛弥漫,我看到善男信女的脸上焕发虔诚的光辉。我觉得,不论最初那些造神者多么卑微、愚昧、畏惧,他们的创造物的确光芒四射,甚至照亮了千年之后的我们。

还有什么光荣,抵得上创造一个超越我们生命的神灵?

2009年4月13日

许天师修行法

灵剑子

东晋·许逊撰

气功导引著作一卷。书中以四季配五脏,设计了一十六个姿势,主合成一套完整的动功功法。每个姿势详述具体炼法及功效,简单易行。

一卷。东晋·许逊撰。书中以四季配五脏,设计了一十六个姿势,主合成一套完整的动功功法。每個姿势详述具体炼法及功效,简单易行。

南宋托名许旌阳《灵剑子引导子午记卷》,为站式功法,共有八个姿势,又称八段锦。

灵剑子

(晋.许逊)

序第一

夫欲学道长生,服气为先。处俗求利名,名彰则利盈,名成则利生,气成则延龄。是君子之抱命,岂小人之矜智。及文武俱备,可为佐国之忠臣。精气双全,乃是真仙之子。夫子称予不知道本根由,乃问老子,方知道之是气,形神不足,虚受辛勤。心愿若偏,终无所得,心正则神调,神调则道气足矣。

学问第二

凡守妙道,皆异形仪,非可造次求之,无不夙绿积德,尽有出世之相。或学问而举动轻狂,或坚贞而一志淳直。不以眉出长毫、眼瞳倒侧、耳目赤白,异於面额。齿三十六至四十二,当腹黑子,舌里通长,手垂过膝,耳与项齐,脚掌文通至根,手文川字相离。或额有乾坤之文,或胸文吉字、容仪丰丽。或毁污身衣,或在众人之内,蕴洁固之心,迹浑尘泥,垢腻不洗,日月灯前而无影。常行德惠於人,食速粪迟,尿珠毛孔。口方而项峰如角,日月之状,或如麒麟龙虎之角,玉枕通犀而稜利。如此之人,亦易成道。志士贞信不退,尽获超升,皆出世之真人,亦乃功成而拔宅冲天。智量高深,轻财重法,不尔官班仙府,虽无神通变异,终怀德而崇深,只候阴德功成,尽皆得道之俦矣。如无此相,虚役迷心,纵能饮冰食栢之勤,终沉下鬼。余又寻诸子,实痛於心,若伸之悟人,不退志行,有此相者,则易成仙道,亦数世於道中有大利益。方志心慕道,深有希生之意,急於玄牝当修者,皆於道门广行施惠,有此异相功成者,皆积世勤心,至此生而得度矣。今生乐道修生切者,是积修之庆也。

服气第三

形之所依者,气也。气之所因者,形也。形气因依而成身体,魂魄跧而往来,降注为神,而生五藏焉。气之为母,血之为子。血之为母,精之为子。精之为母,神之为子。神之为母,形之为子,未有无气而自成形者也。气因形有,乃魂魄偕之。神者,气之母也。胎息者,想婴儿而成焉,而号冲和,冲和则元和矣。出入呼吸之间,三元之内,毛发之中,无不通透。皆了心君意臣,调制节之。无为事心,主安之。有虑有思,便失自然之理。心者,猛狞之猿火,巳午属之。肾者,阴女之容仪,亥子窈窕之元根,故青龙白虎一飞一伏之能气。日心之火为云津,月湿之水为云雨,相随北坎,而行归子亥肾海气宫。向巳心之气,上通泥丸宫,下补八屍百关,毛发悉能应彻,故无碍元和理疗千疗万病。心君发火,亘天地无有不焚,明然百谷五味,久行自渐稀之。初可三十六嚥,一乾一湿,存心中之气,以意送之,归脐下气海之中,夹之日月。左肾为日,右肾为月,此乃两畔同升合为一。即先存思右肾为月,白气入气海中,从脊右边,上至顶泥丸宫,眉间入三寸是也。却存历洞房宫;又历明堂宫,守寸双田下,历十二重楼,历绛宫,入气海金室,日月照两畔。又存左肾为日,黄气从脊左边骨缝上,直入泥丸宫存,出历洞房宫、明堂宫,守寸双田下,历十二重楼,历绛宫,入气海中心,日月左右照。又存白气为裹,黄气为表,团圆为珠尔。外黄内白,悬在气海之中,黄光灿烂,圆如弹丸,黄如橘,久久行之光斗日月,此

为玄珠尔,玄牝子肾宫尔,珠则珠尔。亦曰两物合成一体,一阴一阳而成,俱黄者为表,黄表却白裹尔。赤水则血尔,玄珠若成,津血自盈。若欲知验,苦酒和精露,一宿却还血尔。九年行之,筋骨变换,轻举通神为地仙。未可修大药,先须气成,凭气补形精,大药方始灵。初服气之士,未可便思玄珠,但且三年淡食,未可便绝粮,色欲须顿绝,不尔,反夭身命。五更三十六嚥,津气相连,渐渐少食,所食淡食去盐醋冷热之物,日中饱餐,旦暮少食,三年旦暮行之,渐觉淡食有味,不可便顿绝粮,极有所损尔。如觉有味,不思俗味,则五藏坚实,如若五藏衰弱,以药补充盛壮也,故淡食诸物有味也。如此後,可日渐灭五味五谷,三日淡食粥、菜汁、胡麻叶茎、枸杞、黄精、枣之类,将助之,方可绝粒。亦当自饱无饥渴,忽闻谷气蒸煮之气触修服,食之气久久,亦自知自不欲食。经三日或七日,饥困,更以淡面叶子哺飥放冷食之。如遇饥渴,想中心内气,不以早晚,但依前法服之,当能代食能饱,一如餐物。了来如要餐物,亦得则可芋头、薯药、何首乌之类,茶少食,若入盐,立便饥矣。五味为五贼,又为五毒,盐、醋、水、豉、辛物。是时,以好酒及椒黄丸、糯米、生椒食之。糯能吁荣胃气,椒能引气归下元,淡煮糟芋、冬瓜、薯药、薤羹,亦得切须放冷食之。酒能助气,酒糟作羹,尽能引元气易成,酒後气当易通。美酒不须多,及醉吐则有所损矣。时复一杯,止饥代食,酒能涛荡阴滓,得道之人无不好於酒也。酒能鍊真养气,不须服人参汤,人参汤能开胃,故易饥也。狭苓、枣子甚益,瓜桃助气,橘亦得不须,喫皮便饥也。大栗、桃子、鸡头莲藕亦得菱,少食,冷能动气。若经时,当精神聿壮,夜自不困,眼中神光时出如电,渐夜黑见物如此之兆,急守闭精髓,道欲成也,而有此矣。乃天发地应,尔不能急守,乱起奸婬,死之致也。神光魂神彰出时,则神欲离散於身形,神光去也,亦乃出之。·故急守精闭室制伏,则是神光见,阳魂盛,阴滓欲尽之状。如不能急守,徒忍饥绝味,非入神仙之格尔。如未能便断嗜欲,则须房中将息节服之,则施而不泄不泻,精髓一出,永为涕泻,如此则非上真之士,浑浊精漏之夫。房中之事,稍难擒制,皆返神退智。须假俗味,方度朝昏,肉面助之,不尔,立沈下鬼。如房中得擒制之理,深达洞微,乃知究竟。及遇少女,采翫精气,嚥而服之,可谓如虎戴角、文武全备,此皆福德之人所行,而非常流之见矣。夫精失位,似海竭山崩,百渎失绪,千域倾败,莫能救洽,百病俱臻,业鬼相亲。再修难成,千中无一。如修前气灰心绝,想百病不侵,瘟瘴疫毒莫能为患。若脑中髓耗,瘟疫从顶而入。若脑实精充,鬼神莫能为害。凡有诸疾早起,但调气辟之,以气通之,逼逐五藏六府,百关毛发中出觉热汗如胶,则是效矣。未退,依前调气,存身上内外百神,嚥闭。或於帐中衣被裹伏,遂为之服气应。有是风、是气、是瘴、是劳、是毒诸疾,皆用前法驱逐之,从筋骨髓中而出矣,千万药功皆不及矣。二百二病,是热为风,二百二病,是冷为气,悉能疗之,故曰四百四病也。《黄庭经》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结成真,非大药能先成也。自古得道之人,竺乾风后,七元三老,皆从气中而全真,非先大药之能。诸得道神仙、圣贤、上士,初成道皆从气也,别无径路可超出三界之外。飞云走雾,神变通灵,遨游日月之上阳界之中,观行三岛十洲水府阴山之境洞,跨鹤乘龙上鱼皆浮龟行,蜂饭掷杯透壁种花飞符入柱,皆是气之因依。而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通息出入气晥,二万七千气一神一气,皆能指用。是故气成之後,变寒暄於呼吸之间,视六合於毫芒之内,海水用气吹之可以逆流千里,皆从凡入神也。初服气之士,静去於鼻中毫,鼻中能通彻五藏六腑,出入气息之沟也。微微鼻吸,清气嚥之,口吐浊气;微微出之。凡诸热疾,大开口呵之为泻,不必六气也。有疾冷,即吹以补之,则调理上焦之疾,往来微,自求安之道也。二段者,上元一段,从心中元并下元为一段,号曰二段。上段理上焦诸疾用之,下段服气心中之内气。凡服气调嚥用内气,号曰内丹。心中意气,存之绵绵,不得用上段外气引,外风损人五藏,故曰两段分理之者。不能分之两段,玄珠赤水莫能知之。凡服气,曾服者有师,则气熟易行,不曾服者无师,则炁生难服之。久久能行之,犯了自诀之,亦乃自知矣。

道海喻第四

道海者,如大海茫洋之阔,深溺不异风涛。如不曾自往,经游涉历睑阻,忧危之内岂得知之?但闻众庶惑之,

而莫能采摘,求奇无过,自涉鲸波尽知尔。喻曾游幽青滑魏之州後,而更游则关津、渡镇、乡坊、观院、道舍、灵坛、神庙、洞府,名山,皆能知之,直径而行,必无阻滞,意往便往,得达彼中。谓曾游,谙知熟尔,故曰易也。服内气之人,亦乃如然,不曾自涉经游者,意欲往之,岂得直到彼中,又无人指引,终乃辛勤能究问而求之,心坚不退,亦达彼处,则辛勤而迟矣。仙洞幽深,或退坚心宜之,信智迷而不曾游尔,不行径路,故修奉之难矣。气委若熟,放任撝谦赐福,或连年休绝,或一日三餐,或食或不食,或三日一餐,或时一日一粥,如斯饥渴,得之擒制,五藏安和则是气成熟尔。草石等药,及符水、紫芝、南烛、黄精、白荆、松脂、仄栢、茯苓、苍木、白木、枸杞、何首乌、金樱、鸡头、蜡、腻粉、朱砂、乳香、皂角子、黑豆、白胶香,并宜服之。道气虽然服药,不服冲和之气,开食休绝,腹肠枯竭,血脉乾焦,比望於长生自由,不如独服元气,开绝自在,见食而食,要休即休,可谓气之成焉。气若功成,筋骨和柔,百关调畅,胎津日盛,血脉壮强,手脚盤顶,上成物丸,随意努气,出如毬子。或纯筋而无骨,精实血充,故如之尔,发毛俱换。岂不闻《道德经》云: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至於夫子伯夷叔齐比干屈原之士,尚不能知之,若为庶俗萦迫,实难知之尔。痛哉,但纵贪奢色欲,及至衰败,齿焦发白,自相承老耄,甘散形魂,而埋荒跧土。又作婴儿牛马猜羊之属,鸡犬鱼虫之类,自苦形魂。其业力大者,身漂流浪,爱河冤业。力小者,身作蚊蛆之属。大道之力,而不能及也,不知此理多也。岂知其道若大海,接应力成山川,鱼龙虬蜃,皆能兴云布雨,猛勇惊人。故大道抱微贯细,若海幽深,莫能采觅。故《阴符经》谓之:天发杀机,万物果草、虫鱼、蚊蛆、蝼蚁之属,皆含道气。道在其中,如鱼在水,鱼不知水之养其形,道在人中,如风之莫能见其形也。故《黄庭经》云:象龟引气到灵根。此谓龟之得气,长年不死矣。蛇冬藏含石而不食,乃石化为蛇黄,得气之效。凤鹤得气之妙,游飞仙洞三岛十洲,大仙乘跨,此乃凤鹤得气之妙。蜯含秋月光而成珠,猕猴学禅入定,白鹿善能伸舒关节,永寿九千年。唯人不知导引成仙矣。鼈冬服气沙中,辉鱼跧於乾土之中,鲢鱼食其水沬,鲤鱼能化龙兴云布雨。人之处世,不修道法,於身外求生,岂得再获人身?痛哉悲哉,故经曰:若存若亡。道存则成之,亡则失之,故知人失道者亡,鱼失水者死。嗟吁,世人入山求道,如上树求鱼。远涉而寻师,如旱天求雨。故《阴符经》云:三返昼夜用师万倍矣。万物能盗人,人能盗万物,但虚心实腹,道炁自来,布德施功,甘泽时降矣。道之贼也,凡食五谷地之所生者,精气是土,终久害人,人遭土埋。有食太和阴阳气之士,不食有限之物,永既在天厨。故天不能杀,地不能埋,我命在我,不在天地尔。故金母言:三关已定生死。何来道气喻於蟾影?家家光彩洁明,至於拔宅冲天,人人尽怀道气。津生满口嚥而服,是为之琼液,此乃仙人之粮矣。一年修之藏腑全,二年修之病身痊,三年修之血脉坚,四年修之筋骨迁,五年修之眼目皎然,六年修之命永延,七年修之骨髓如绵,八年修之作地仙,九年修之发黑玄。九年修之後,时轻举百十丈高,时往游诸名山洞府,无滞无碍,兵马不能害,水火不能灾,鬼神不能挠,龙自降虎自伏,神通自在,号曰真人。更修上升之法,咏洞讲玄,高奔阳界偃息,优游日月之上,号曰天仙。或管主仙洞,或掌领仙籍,或主张修道之士名历,以次推迁,还如人间官职,各有主执。如不修上升之法术,遁隐洞府,长作地仙矣,修习功果成焉。凡修学之人,须假阴惊,助之三千,善功修满,玉帝自然诏上玄都受职尔。若不修阴功,名不得上升玄都,虽録修学道之名,且无阴骘之簿,上命无功而不召迁。故修上法,阴骘为先,方度他人而自身功全。自古得道,皆复如然。道以信为合,德以智为先。吾道若海,谓之道海,不信不修,吾亦尽言。智浅德薄,勿轻泄传,然及先祖谴累连延入,格之侣肘,步师前授,以金宝质,盟十天清斋,沐浴叩头,拜受方始授焉。愚者,萃财千万,收御百般草石之药,少有治病之能,且无延命之效。若学神仙,须凭气术,存左牙为金钟,右牙为玉磬,上下当门齿为玉版。又为天鼓,聚神启奏,迳御表章,乞除灾厄祸祟,当动天鼓三十六通,飞符诛魅返祸除灾,皆动金钟二十四通,施药服食动於玉磬十二通矣。

暗铭注第五

学道养圣胎,长生久视之道,人人尽有。希生之心亦,少学者也。圣胎者,胎息也。想婴儿赤子,即长生不死之道也。存亡不存来。有信道气之者,不惜身命,始坚学道之心,深釆玄微,方知究竟,则存亡而不存来。学之道气,通流以得,玄趣为期,不畏亡而成之也。泥丸通百节,泥丸,眉间入三寸是也。中有路入,通顶後背脊,兼通达脚骨中,入气海,大小利门出,似醍醐之效也。丹阙脉三才。丹阙中宫,心所治丹者,赤色也。为绛宫心君治之,管百城千国皆心君,血脉通焉。脉者,调摄和净也。三才者三焦,上焦象天,中焦象人,下焦象地,法取,元和之气也。去作三周计,不知玄道是气,罔测远近宽迮程途,亦恐不逢,坚志往游,且若探讨学之周也。还时七日回。探讨得气之术,妙不能己身,不在他人,故不用多时回也。玄珠求海阔,玄珠前章已解,如海内求珠,向来曾求,则求无不得也。但思之能成若不曾求,即如海阔也。赤水路无媒。赤水者,血也。玄珠来得,津血不成,无媒路也。善恶怀中秀,长生之术,善修之则易到。恶者,不达之玄妙。修到气海,怀生光彩,一如秀影也。尿阿两畔催。唯思蕙白之气於背脊,两畔去来,催者急也。而成玄珠,前章释也。其中无一物,气在其中,元无一物。道气已成,用心已到无心之境,行住合无为之理,自然之乡也。搔首坐瑶台。首者头也,搔者动也,去之貌也。瑶台琼室,则日月之宫也。此为阳界三魂受事之府,人神所居之宫也。

松沙记第六

余自修道,方明气术为先,阴功为首,顷获灵剑,荡妖精。蛇蜃之毒,伤害於民,滋潭之上,铸铁纂以封蜃穴,夜使鬼神铸二铁柱,暗锁豫章一柱在于南。又於西岭,恐蜃奔冲,陷溺庶民,立一柱在西山,东面双岭之前。斩大蛇於西平建昌之界,有子从腹而出,走投入海,遂飞神剑逐之,缘此蛇子无过,致神剑不诛。上足吴猛云:蛇子五百年後,当准前害於人民,但当以松坛为记,松枝低覆於坛拂地,合当五百年矣。吾当自下观之,若下伤害於民,吾之灵剑亦不能诛之。今来豫韦之境,五陵之内,相次已去,前後有八百人,皆於此得道,而获地仙。当此之时,自有後贤而降伏之。吴君云:将何物为记?答曰:豫章大江中心,忽生沙洲,渐长延下,掩过沙市口,与龙沙相对,遮掩是也。是其道渐修之,各自成功,相次超升金阙。及为洞府名山主者,道首人师当出豫章之地,大扬吾道。吾著《气法医言郡》五十卷,流传於世,子请不忧尔。上足回剑斩南湖石兽,飞剑入兽眼中,其兽虽吐气如云,秪引出其面受诛,兽不动眼,如此兽无过,剑不诛之。妆剑而回。以此之功,故号灵剑子,而传授後来得仙之士。豫章河西城,寻获魏夫人洪传先生旧迹,入府内得金钱丹药,亦重宣气术阴功。学道之士,初广布阴骘,先行气攻,持内丹长生久视之法,前章语毕,不劳重说。气成之後,方修大药矣。自十得道超升之士,尸解之徒,皆以阴惊为先,济贫拔难,或暗行施惠,将救饥寒,种种方便,以添三千功满自然矣。司命,司録言奏於上玄,大药可修矣。

道诚第七

道以清浄为本,德以阴惊为先,切断嗜欲于足而成焉。绝谷味以为实腹,腹实无滞而易行,则腹实矣。清虚心腹,是道之常。初修之人,目不视色欲,耳不听哀声,口不纳珍味,鼻不取异香,身不染秽浊,是上真俱恶此也。谓之六根不漏矣,能如此依诚断绝,则为大仙矣。凡初学之士,勿便顿绝,但将淡食为之。俗食俗务,兼废人事,亦渐希之。恐人觉悟之人,乃动众惊恐,常流祸来逼,身致太阴之下,白骨作堆,此则学道祸刑灭身也。佯颠佯狂,毁改衣装,外从垢腻,此并浑世清荡阴滓,保惜於命,深了玄趣,洞达幽微,道气成矣。欲传後学,依格付之。出度一人,立城气功一年。授一人更度一久,臧功二年,二人不行此法。得此法不信,不修疑惑,师减气功三年,三人得趣。道气成功,传此文理,增得静纪。泛欲传度,先观前人行,行心有慈悲,口常谈道德,孝敬中外,信义忠良,仁和礼善,卑逊德行,聪明英秀,异智高见,有此之功,方可传授本诀,与之为弟子。如不入此格付之,减寿夺功矣。更有慈悲愍念敬道之心,真人可同共之。此道授之,或未能修奉,但业俗务萦牵时,将此文於日月之下,星斗分明之时,香灯鲜果好花好酒供养,心祝曰:某自传妙法,未能修奉,乞不减折本师气功,皆托玄穹鉴察,则师不减气功也。如不依此法浩祝星辰,则当有不测之疾刑害身命。觉有此疾,药力治疗不退,还告上穹,了以道气,依前调习驱逐,当见神功。不得用药攻之,立沉幽府。唯道气可凭信,至於鬼神,岂可凭焉。其如饥饱劳逸,寒暑湿风,吐酒及醉房室,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声久笑,久悲久乐,久喜久哭,并减气功,诸子书并载,余不録之。此书久随仙驾,已在天宫,未传於下世,因吴猛女彩鸾执吾沉海溺之籍,因中秋游吾仙府旧宅之所睹,求恩十方,男女相把手唱謌词场调美,便入讶场尔,唱仙凡之语,聆聆又乐。忽睹文箫,词华无滞,出语捷机,二人各有心相慕,词中相接,有似宿缘,謌罢秉烛,引到仙居之地,夜之琴瑟和呜。晨有仙童来呈文簿,而文箫问之,为泄天机,上帝罚为民妻一纪。恐文箫不修道气,取此教之。箫修行一纪,道气成而升上玄都矣。

导引势第八

凡欲胎息服气,导引为先,开舒筋骨,调理血脉,引气臻圆,使气存至极力後见焉。摩拭手脚,偃亚毬拳,伸展拏搦,任气出旋,诸疾退散,是病能痊,五藏六腑,神气通玄,来往自熟,道气成焉。或存至泥丸顶发,或下至脚板涌泉。久久修之,後知自然。魂魄聿盛,精髓充坚。行此法者,皆作神仙。五藏有势,逐时补元。春夏秋冬,以意通宣。老子学道,亦乃如然。岂悟众圣,造次流传。子书之内,尽著佳篇,今引诸势,一十六端。

补肝藏三势春用之

一势。以两手掩口,取热汗及津液摩面,上下三五十遍。食後为之,令人华润。又以两手摩拭面,使极热,令人光泽不皱。行之三年,色如少女,兼明目,散诸故疾。从肝藏中出肩背,然引元和,补肝藏入下元。行导引之法,皆闭气为之。先使血脉通流,从徧身中出,百病皆痊。慎勿开口,舒气为之。用力之际,勿以外邪气所入於藏腑中,返招祸害,慎护之。

二势,平身正坐,两手相叉,争力为之。治肝中风,掩项後,使面仰视之。使项与手争力,去热毒、肩疼痛、目视不明。积聚风气,不散元和,心气焚之,令出散。然调冲和之气补肝,下气海,添内珠尔。

三势。以两手相重,按陛拔去左右,极力去腰间风毒之气及胸膈,补肝兼能明目。

补脾藏一势季春用之

四势。左右射雕,去胸协及胸膈,结聚风气脾藏,诸疾来去,用力为之,闭口使内气趁散之尔。

补心藏三势夏用之

五势。大坐斜身,用力偏敌如排山势,极力去腰脊风冷,宣通五藏六腑,散脚气,左右同,补心益智。

六势。以一手按陛,一手向上,极力如托石,去两脇间风毒,治心藏,通和血脉。左右同,闭气为之,十二月俱依此尔。第一势後,便行此法。

七势。常以两手合掌,向前筑去臂腕,淘心藏风劳,宣散关节。左右同,皆须依春法尔。

补脾藏一势季夏用之

八势。端身正坐,舒手指,直上反拘,三举,前屈,去腰脊脚膝痹风,散膀胱气。前後同,至六月十四日已後用之。

补肺藏三势秋用之

九势。以两手抱头项,宛转回旋俯仰,去脇胸筋背间风气,肺藏诸疾宣通,项脉左右同,依正月法。

十势。以两手相叉於头上,过去左右伸曳之,十徧,去关节中风气,治肺藏诸疾。

十一势。以两手拳脚胫十馀徧,此是开胸膊膈,去脸中气,治肺藏诸疾,并依正月闭气为之。仍叩齿三十六通应之。

补脾藏一势季秋用之

十二势。九月十二日已後用,补脾。以两手相叉於头上,与手争力。左右同,治脾藏四肢,去脇下积滞风气膈气,使人能食,闭气为之。

补肾藏三势冬用之

十三势。以两手相叉,一脚踏之,去腰脚拘急肾气诸疾、冷痹脚手风毒气膝中疼痛之疾。

十四势。大坐伸手指,缓拘脚指,治脚痹诸风注气、肾藏诸毒气、远行脚痛不安,并可常为最妙矣。

十五势。以一手托膝反折,一手抱头,前後左右为之,去骨节间风,宣通血脉、膀胱、肾气、肾藏诸疾。

补脾藏一势季冬用之

十六势。以两手耸上,极力,三徧,去脾脏诸疾不安,依春法用之。

右已前一十六势,并闭气为之则妙也。此导引後一千年中,有道首大扬道气,於宫商角徵羽,唱阅後多士矣,共八百众,於二鍊後四元内,相次飞升矣。一鍊五百年,二鍊一千年。俗以十二年为一周,道以十二年为一纪,一元六十年,四元二百四十年,道为世矣。

灵剑子引导子午记

许旌阳述

夜半子少阳之气,生於阴分,纡伸转掣。

《混元经》:戌亥子三时,阴气生而人寐。既寐即气滞於百节,养生家睡不厌缩,觉不厌伸转掣,务令荣卫周流。

鼓腹淘气。

《淘气诀》:闭目仰面,停两手於乳间,侧立两膝,举腰背,鼓气海中气,使内外转,呵而去之,不使耳闻,一九二九止。凡欲服气,须淘转呵出,独令宿食消化,故气出尽,然後始可调而服之。服气人睡觉,。乾舌涩,是五脏热,即大开口,微呵数十遍,侯喉中津液出,是热退而五脏凉矣。

踊身令起,平身正坐,两手叉项。後仰视举首,左右招摇,使项与手争。次以手攀脚,稍闭气,取太冲之气。

太冲二穴,在大指本节後二寸,骨罅间陷者是。

在挽如引弓状,右挽亦如之。

《大洞真经·按摩篇》:叉两手乃度,以掩项後,仰面视上举首,使项与手争,为之三四。令人精和血通,风气不入,能久行之无病。毕,又屈动身体,伸手四极,反张侧掣,宣摇百关,为之各三。《华陀别传》云:人身欲得劳动,但不当自极尔。体常动摇,谷气得血脉流通。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形体亦然。真人导引,盖取诸此。《元道经》云:元气难积而易散,关节易闭而难通。故修生之士,以导引为先。

气息平定,内视神官。

眉间一寸为明堂,深三寸为洞房,上入三寸为上丹田泥丸宫,中丹田为绛宫,下丹田为气宫,各有神人,故曰神宫。

叩齿及牙,

先叩齿当门,小呜。後叩大牙,大呜。《真诰》云:叩齿所以警身中诸神,神不得散,则鬼气不得侵。

捏目四訾。

《太上三关经》:常欲以手,按目近鼻之两訾。闭气为之,气通即止,终而复始。常行之,眼能洞见。又云:导引毕,以手按目四訾,三九过,令见光明。是检眼神之道,久为之,得见灵也。

摩手熨目,

用两手掌侧立,摩掌如火,有硫黄气乃止,开目熨睛数次。

对修常居。

《内经》云:常以两手,按眉後**中,二九。一年可夜书。亦可於人中密行之,勿语其状。眉後**为上元,六合之府,主化眼生晕,和营精光,长珠彻瞳,保鍊目瞳,是真人坐起之上道,一名真人常居。真谚云:子欲夜书,当修常居,真人所以能旁观四达八遐照烛者,实常居之数明也。《紫微夫人语》仰和天真,俯按山源。天真是两眉之角,山源是鼻下人中也。两眉之角是彻视之津梁,天真是引灵之上房。

灌溉中岳,

《消魔经》鼻欲得按其左右,唯令无数。令人气平。所谓灌溉中岳,名书帝録。

俯按山源,

紫微夫人云:俯按山源,是鼻下人中之本;侧在鼻下小谷中也。楚庄公时,市长宋来子常酒扫一市,常歌曰:天庭发双华,山源障阴邪。清晨按天马,来诣太清家。真人无那隐,又以灭百邪,常歌此乞食,一市无人解其歌者。乞食公,西岳真人冯延寿也,周宣王时史官也。手为天马,鼻为山源。每经危险之路,庙貌之间,心中有疑忌之意者,乃先反舌内向,咽津一二过毕,以左手第二第三指,摄两鼻孔下人中之本,鼻中隔孔之内际。鼻中隔之际曰山源,一名鬼井,一名神池一名魂台。手按山源则鬼井闭门,手薄神池则邪根散分,手临魂台则玉真守关。於是感激灵根,天兽来卫,千精震伏,莫干我炁,此自然之理使然也。鼻下山源,是一身之武津、真邪之通府。守真者所以遏万邪,在我运摄之耳。

营治城廓。

《消魔经》云:耳欲得数,按抑左右,令无数,使人聪彻。所谓营治城廓,名书皇籍。

击探天鼓,

天鼓者,耳中声也。以两手心紧按耳门,以指击其脑户,常欲其声壮盛,相续不散。一日三探,有益於下丹田。或声散不续无壮盛者,即元气不集,宜整之。

拭摩神庭。

《真诸》云:面者,神之庭各发者,脑之华。心悲即面焦,脑减则发素。《太素丹经》云:一面之上,常欲得两手摩拭之,使热高下随形,皆使极匝。令人面有光泽,皱斑不生。行之五年,色如少女。所谓山泽通气,常盈不没。又云:勤而行之,手不离面乃佳。

上朝三元,

《真诰》云:顺手摩发,如理栉之状,使发不白。以两手乘额上,谓之手朝三元,固脑坚发之道也。头四面,以手乘之,顺发就结,唯令多也。《黄庭经》云..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其中。

下摩生门。

《黄庭经》云:两部水王对生门。生门者,脐也。闭内气,鼓小腹,令满,以手摩一周天。

山巅取水,

此在口诀。气海与肾相连,属壬癸水,性就下水,归於海。不能独升,必以阳配。阳既下临,阴即上报。故化为云雾,蒸为甘雨,润泽桔槁,百骸九窍,无所不达。烟萝子所谓:火逼水云,濛濛五行,相运会成功。启玄子亦云:无出则不入,无降则无升。

海底觅火。

此在口诀。世人不蒙师授,多将心火为火。火属神,且内中鑪鼎在心下,得心火为火,其火在鼎上。千经万论言:火从下发,未闻火从上来《周易》卦有水火既济。是上水下火,火自脐下起,水在鼎中生,故曰上水下火。诀云:但从山头取水,海底起火,重阳中取汞,重阴中取铅,故行有路,取有时。世人窃用其道,不受口诀,反受其病。《通真子歌》云:解接无根木,能挑海底灯。古歌亦曰:还丹修炼本无形,元火烹来即渐成。须信神仙路咫尺,朗然飞步上青冥。

养虎咽气,

此在口诀。阴真人云:若欲长生,当服内气。《素问》云: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天气者,内气也。《阴符经》云:天生天煞,食元和之气。天不能煞,地不能埋,名之曰真人。故修行之士,饥食元和之气,渴饮华池之水,老子所谓实其腹者,此也。若未绝粒,人欲服气,当须少食,务要腹中旷然虚净,然亦无早晚,腹空则咽之。然而所以要口诀者,服气须分内外,辨清浊,别咽喉。不分内外则吸邪气,不辨清浊则无分两,不别咽喉则不入胃脘。

偷龙咽津。

此在口诀。人之得体,始於北极元泉之下。元泉者,真一也。自丹田上朝舌下二窍,谓之神水、华池。咀嚼至浓,养生家名曰鍊精含虚。鼓漱搅成大药,其数一周天,赤龙不能胜载,方为铅汞重宝。内想神宫,微微出气作意咽之,直令喉中作声,下入丹田中凝结,如难子洁白状。《紫河车歌》曰:左为日兮右为月,两半同升合为一。出彼玉池入金室,大如弹丸黄如橘。中有佳味甘如蜜,子若得之慎勿失,审能修之仙道毕。《内景经》亦云:舌下玄膺生?岸。又曰: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命长存。《赤城长生记》人身上之津液,非漱咽则无以灌溉於五脏,发其光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