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下乡放电影,捡到美娇娘 第161章

作者:鲲鹏天榜

  “那三大爷去推车吧。”

  “咱中院侧门见。”

  “好。”

  闫埠贵突然激动起来,赶紧去拿车。

  赵凯回家一交代,冷月水壶也装好了。

  三人在门口同三大爷碰面,快速骑上车出发。

  “所以咱都去哪儿?”马魁问。

  他骑车自行车,闫埠贵坐他后头。

  因为三大爷说他年纪大,带不动大人了。

  上回带赵凯,蹬几下车。

  回家后那个腿疼的好像不是自己的。

  仿佛有什么东西不停在挖他膝盖般疼。

  赵凯带着冷月。

  姑娘想到要出来玩。

  赶紧把素衣服换掉。

  换成了红色上衣。

  显得人气色好极了。

  “不知道。”

  “三大爷你有啥推荐的地方吗?”赵凯喊。

  闫埠贵想了想:“咱先去烟袋斜街,顺着到鼓楼,最后去什刹海。”

  “哎哟,早知道带着钓鱼竿了,真是可惜。”

  “算了,今天就不钓了。”

  闫埠贵自说自话着。

  .............

  赵凯想了想。

  这些地方他都没去过。

  只是略有耳闻。

  原主对这些地方的记忆也不是很重。

  趁着这次机会玩一玩也好。

  四个人两辆车,慢慢骑。

  大概半个小时就到了。

  远远地能看到街口的牌楼。

  上面四个大字“烟袋斜街”。

  这是个老地方了。

  元朝时候兴建的,以前叫打渔斜街。

  当年这里设有收货船税和渔民捕鱼税的官衙,故命名“打渔厅”。

  清乾隆时期改了名。

  因为那时候这条街变了。

  主打经营旱烟袋水烟袋等烟具。

  所以改成了烟袋斜街。

  为啥叫斜街?

  全看它走向。

  一般的街道都是正南北或者正东西向。

  方便房屋坐北朝南建设,多采光防潮。

  但这条街从一开始就是东北——西南走向的,跟别的不一样。

  现在的斜街还是经营些烟袋烟具啥的,没太大变化。

  不过历史底蕴相当深厚。

  古玩字画也大批在这儿售卖。

  有“小琉璃厂之称”。

  .............

  四人一道下车。

  街不太宽,人流密集。

  他们推着车前进。

  一路琳琅满目。

  马魁啥都想看看摆弄摆弄。

  闫埠贵对古玩字画啥的也有一手讲究。

  不停跟马魁解释那些东西是什么,多宝贝多宝贝的。

  可惜马魁没钱。

  不然肯定都想买了。

  赵凯粗略看了看。

  系统当即跳出。

  古董花瓶啥的不清楚。

  但字画之类的是真是假一眼就能看出。

  这街里也算还有不少宝贝的。

  只是鱼龙混杂鱼目混珠。

  要是换了寻常人就得警惕非常了。

  在摊子上他找到一个点翠的珠钗。

  点翠他知道。

  用鸟羽做的,后世已经不允许再用真的做了。

  因此每一件都是珍宝。

  竟然能在摊子上遇到真家伙。

  这时候买绝对不亏。

  他看看冷月的头。

  觉得缺少点儿装饰品,干脆拿下。

  冷月捏着钗子有些不敢带。

  一根要二十,这也太贵了。

  赵凯笑笑:“买都买了,你带上我看看。”

  说着给冷月插进盘好地头发里。

  简直是给仙女增添光环。

  冷月美的整条街都侧目。

  “这姑娘也太好看了吧。”

  “那两个是一对吧,那小子真是好福气!”

  “那姑娘也好福气啊,看人家男人给她打扮得多好看!”

  “我的天……”

  “啊那男的也好帅!”

  .............

  周围人看着震惊着。

  好些少男少女都不会走路了。

  闫埠贵撇撇嘴:“行了你俩。”

  “在外面就别秀恩爱了。”

  “小心把你们都抓起来!”

  马魁被吓了一跳:“这还抓人呢?”

  赵凯和冷月谁也没搭理,继续往前走。

  街内还有几个道馆。

  广福观、三元伏魔宫等。

  这年代已经不多信这些。

  可到底是历史,是文物。

  肯定不能打砸了。

  还是要保护起来。

  从58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