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86章

作者:不落骨

  “君上何时动身?”燕丹问道。

  “明日等到秦王旨意到了,我便动身,到时候燕丹兄便可趁机伪装成我的护卫跟随我一起离开咸阳。”昌平君说道。

  “那就多谢君上了,如此一来我们的大计不远矣。”燕丹说道。

  “是啊,但尚且需要小心谨慎,虽然项燕将军答应支持我,但是春申君尚在,屈景昭三族态度不明,楚国的事情还需要观望。”昌平君说道,虽然项燕是楚国的大将军,手中掌握着楚国的兵权,但那也只是不到一半罢了,楚国真正的兵权在屈景昭三族手中,更关键的是三族掌握着楚国的民生财政,粮草军饷等等都需要他们点头才行,得到屈景昭三族的支持比项燕更重要。

第163章 ,迟来的曲辕犁

  子游回到自己的宅院后,李斯也跟来了,两人坐在院中喝茶,李斯看着今天议事一反常态的子游有些好奇的问道

  “师弟,你不是一向警惕昌平君的吗?为何这次支持昌平君前去治理南郡,如果他真的有不轨之心,到了南郡就脱离了可控的范围之内。”

  “昌平君的确是治理南郡的最佳人选,楚人不同于中原人,他们习俗繁多,当初秦国占据郢都造成的杀孽太多,如果没有一个拥有足够名望的楚人去治理他们,他们是不会服气的,也不会顺从,至于说昌平君的不轨之心,我巴不得他现在就暴露出来。”子游饮茶说道。

  当初白起攻下郢都造成的杀戮快比上上长平之战了,楚国百姓怎么能够忘记?尤其是这些百姓都是土生土长的郢都人,至于昌平君的不轨之心,那还需要提防吗?

  “我也觉得最近这个昌平君有些不对劲,师弟最好还是小心一些,南郡毕竟是我秦国领土,将来攻打楚国需要南郡当做桥头堡的。”李斯说道。

  “我知道,放心吧师兄,我会提醒李信的。”子游说道。

  看到子游胸有成竹的样子,李斯也不再说什么,而是转移话题到了韩非身上,这些日子来韩非和荆轲两个人天天结伴把整个咸阳的酒肆都逛了一个遍了。

  最开始荆轲还不敢光明正大去喝酒,因为公孙丽姬在一旁看着,但是公孙丽姬毕竟是卫国入秦的侍者,见过嬴政之后,在拿到嬴政的保证之后,公孙丽姬就回了卫国,但是荆轲没有回去,因为六指黑侠还在这里,所以这两人开始天天醉生梦死了。

  “说道墨家,秦墨怎么还没有把曲辕犁弄出来?”子游不解道,按说根据秦墨的技术,一个曲辕犁早就该搞出来的,相里贯是出什么问题了吗?

  “什么曲辕犁?”李斯好奇的问道。

  子游将自己和相里贯的结识说了出来,听到秦墨现在手里有着这么一个重要的农具还不弄出来,李斯顿时坐不住了咬着牙说道

  “这帮子粗鲁的莽夫,这点事情都做不好,他难道不知道耽误了多少大事吗?我就知道墨家这群人除了打打杀杀什么都不行,不行就让公输家来。”

  曲辕犁可以让秦国粮食保守增加三成,有了这三成秦国哪里还需要打一个到处调动粮食,在李斯看来这帮子墨家的弟子一个个都该拉出去接受秦国百姓的批判了。

  “倒不至于这么激动师兄,相里夫子应该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就好。”子游说道,秦墨的大本营就在咸阳,就在咸阳城东独立的一个坊中,因为墨家需要鼓捣各种东西,其中有不少是军械用品,所以特地隔开了。

  李斯点头,两人说走就走,墨鸦驾车带着子游和李斯来到了秦墨的据点,相里贯在得知子游来拜访他的时候,当即扔下手里的东西带着秦墨几个统领来迎接子游了,堪舆家从一个落魄小家到现在成为了秦国炙手可热的门派,他可是看在眼里的。

  堪舆家现在一门两个侯爷,还有了秦国的支持,一时间有了不少的弟子,这是因为什么,相里贯可是知道的,就是因为堪舆家这群干徭役的报上了子游的大腿,虽然说他们秦墨是墨家,但是这不妨碍他们报子游大腿,这都是为了振兴秦墨,他相信墨子老人家在天之灵一定会理解的。

  “王师和廷尉怎么来我制作坊了?这里比较脏乱,我们屋内说话。”相里贯一脸笑容的说道。

  哪怕李斯有着再大的火气,看着相里贯白花的头发和笑脸也不敢在说什么,他要是现在对着相里贯发火,第二天他就得被人扔鸡蛋吐口水了。

  “我们就在这里说话,相里夫子还记得曲辕犁吗?”子游问道。

  “当然记得,我们都在等着先生公布这个事情,这样我秦墨才能推出这个民生宝物。”相里贯说道,当初他说过秦墨不会独吞这份对民生有着极大益处的宝物,那么他们就等着子游公布了曲辕犁,他们才会拿出来。

  “啊?我不是说让您代表秦墨进献给秦王吗?”子游一脸懵的看着相里贯说道。

  “我秦墨岂是那种独占名利之人?这是子游先生发明的,定然要先生公布天下,怎么能让我们来呢?”相里贯说道,周围的秦墨统领说道,当初相里贯的确想着进献给秦王,但是有统领提出曲辕犁制作简单,如果被其他国家的人带走,并且研发出来,相当于资助敌国,不如等着子游先生公布之后,他们在拿出来。

  看着子游和李斯一脸懵,相里贯大义凛然的将秦墨的想法说了出来,这让子游和李斯一阵无语,他们没想到这群专心搞发明的家伙心眼竟然歪到了这种地步,难怪秦墨能够从当初独占秦国朝堂的门派,逐渐落寞成这样,都快被外来的公输家骑在头上了。

  “那你们最近都在干什么?”子游问道。

  “我们再加工加点的制作曲辕犁,争取在公布的时候,能够快速的满足整个秦国百姓的使用。”相里贯说道。

  “带我们去看看。”子游说道。

  相里贯带着子游前往了仓库,看着堆满了十个仓库的曲辕犁,子游一时间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只能拉着相里贯说道

  “你带着两个弟子拿着曲辕犁,跟我去见秦王。”

  “好。”相里贯的双眼发光说道,整理了一下衣服之后,叫了两个弟子跟着前往了章台宫,此时章台宫内嬴政正在批阅奏折,听到赵高说道子游李斯拉着相里贯来了之后,也是一愣,召见了他们。

  在行礼过后,子游解释了曲辕犁的作用和好处之后,嬴政双眼放光,急忙让赵高安排出宫去田地里实验一番,赵高立刻去安排秦王出宫的事情,六剑奴和罗网的精锐杀手顿时出动,将嬴政要去的地方里三层外三层给监控了起来。

  哪怕是蚂蚁窝他们都翻了一遍,确定没有危险之后,才让嬴政出宫,嬴政出宫的时候,也特地下旨叫来了朝堂上的九卿和三公,所有人一脸懵的跟着嬴政来到了城郊的农田。

  嬴政对着这些大臣介绍了曲辕犁,在相里贯和弟子的试验下,原本需要三天才能耕完的农田,现在只需要半天,尤其是在看到曲辕犁能够调节铁犁的高低的时候更是惊讶无比,相较于大臣们的惊讶,一旁的百姓则是泪流满面,他们比这些大臣更知道曲辕犁的重要性,立刻下跪高呼秦王万年,大秦万年。

  嬴政随意的坐在田头上光着的脚上满是泥巴,大臣们围在他的身边,说着曲辕犁的好处。

  “治粟内史伱来说说这曲辕犁应用之后,我秦国的粮食能增长几何?”嬴政问道。

  “如今有着郑国渠灌溉,加上曲辕犁,一些难以开垦的土地也将被开垦出来,加上节省的民力,粮食保守能够上涨三成,民力节省更不知几何,加上先生提出的劳务派遣修建城池、道路等政策,原本需要数十年的修建现在可能缩短三分之一的时间。”治粟内史说道。

  “如此就好。”嬴政很开心,如此神器虽不能说能解决百姓解饿的难题,但也能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了,虽然耕牛有限,一般而言都是一里一头或者几头,村民们共用,但往往因为土地大小而分配不均,有了曲辕犁这个问题也可以解决一些。

  “大王,相里夫子贡献曲辕犁有功应当赏赐。”吕不韦说道。

  “臣不敢要此赏赐,这是子游先生发明的,只不过是委托我们制作出来。”相里贯立刻上前说道,抱大腿就要有抱大腿的样子,而且他说的也是事实。

  嬴政看向了子游,子游也没有否认点头承认了,嬴政说道

  “老师大才,竟然还懂得机械的制造,曲辕犁对我秦国有益,老师作为发明人赏爵位彻侯,相里夫子制做有功,封关内侯。”

  “多谢大王。”相里贯俯首说道。

  虽然关内侯不如子游的彻侯,但是这个赏赐已经很高了,但是却没人说什么因为他们都知道曲辕犁的重要性,在这个普遍吃不饱饭的时代,你能让粮食高产你就是大功臣,如果你有野心和军队,你甚至能当一国君主,粮食的足够代表着民心的臣服,能让百姓吃饱饭,你就是他们心中的圣君。

  “至于封号再议,现在是要有足够的曲辕犁分派给各地,朝堂务必全力配合。”嬴政说道。

  “诺。”其他人说道,这可是事关民生的大事,谁要是敢在这个事情上拖后腿,不用想夷三族都是轻的了。

  相里贯听着嬴政的命令,低着头满脸的尴尬,墨家现在有的曲辕犁差不多够半个秦国用的了,曲辕犁的事情敲定之后,嬴政带人离开了,剩下的九卿官吏看着相里贯都是笑着上前打招呼,开玩笑,只要秦墨不作死,有着曲辕犁的功劳足够他们在朝堂立足了,谁知道他们还有没有什么好东西,如果有他们也能混个功劳,提升一下爵位。

  剩下三千明天上午

第164章 ,秦非天意,乃人力

  在回到章台宫后,嬴政的心情明显大好,开疆拓土你只能说上是一个有志向的皇帝,完全称不上明君,你的治下也不能说是盛世,自古以来对盛世的评价标准始终都是一个,那就是让百姓吃饱饭,穿的上衣服,但凡你能让天下六成的百姓一天吃得上两顿饭,伱就是不可不多的明君了。

  而曲辕犁的使用,明显让嬴政距离成为明君更进一步了。

  “仲父你说老师的封号应该是什么?封地何处?”嬴政看着吕不韦问道。

  此时子游并没有跟着嬴政回宫,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宅院,此时大殿内只有吕不韦和李斯还有嬴政三人,赵高还在整理回来的车驾。

  吕不韦和李斯都愣住了,要说子游的功劳对秦国的确有着封侯的资本,无论是之前的治蝗灾,还是诛杀嫪毐,还是出谋攻赵,亦或者现在的曲辕犁,加起来得到一个很好的封号是没问题。

  “封地好说,选取富庶之地给了先生就好,先生也不会在意这些,我想的是等到子游先生封侯时应该是等到天下一统,将桑海作为先生的封地,如果现在来看的话,可在关中选取一地当做封地,等到天下一统之后,再改封地,至于封号吗?这个需要好好商议一番,等回去之后我便和丞相府商议一番。”吕不韦说道。

  给子游封号这是一个麻烦的事情,每一个字都是有着特殊的含义的,尤其是儒家更是注重这一点,稍有一点不对都可能引起大臣们的议论,比如最高的文字,这个一般不会轻易给,而且一般是作为谥号给大臣的,来表彰他们生前的功绩,吕不韦的还有这信字作为衬托,。

  侯爵一般是双字,最普遍的就是用被封赏的地方作为封号,再高一级别的就是美字侯,选取有着特殊含义的字来封侯,像是他的文信侯,亦或者像是有代表性的称号,例如白亦非的血衣侯,最高级别的就是单字侯了,嬴政的意思明显是想要给子游一个单字侯。

  吕不韦看着嬴政,嬴政看向了李斯,李斯也有些头大,子游现在的功劳很尴尬,不上不下的,如果再有了其他的功劳就更合适了。

  “臣附议,封号可以再商议,先给封地。”李斯说道,要么不给,要给就给最好的,除了文之外,单字的文已经被默认为是大臣死后的赏赐了。

  “好,那就依仲父所言。”嬴政发现的确是吕不韦说的那样,他也有些后悔今天一下就把封侯的事情说出来了,应该思虑清楚再说。

  回到宅院的子游,刚进门就被焱妃、焰灵姬和雪女围上了,他们自然是听说了子游封侯的事情,但是子游对此并没有什么兴趣,封侯而已,听起来是让人很期待,但是实际上却又是那么个事情,子游明白自己的功劳现在很尴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恐怕只是暂时搁置封号,先给封地,虽然之前没有这个事情,但是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开端的。

  “先生,朝堂说要给您什么封号了吗?”雪女问道。

  “应该是双字侯,更好一点的就是单字侯,就看什么字了。”焱妃说道。

  焰灵姬不懂这些,但也不妨碍她高兴,封侯在百越也是有的,等到封侯的诏书下来,子游也就从士人变成了一个贵族了,只不过子游自己不在乎而已。

  “这些都无所谓,今天不错,我们出去逛一逛去。”子游说道。

  “去什么地方?”焰灵姬好奇的问道。

  “去咸阳城内逛一逛吧,来到咸阳这么久还没好好逛过咸阳。”子游说道。

  “好。”三女应下便去收拾自己,对女人来说没有什么比逛街更有意思的了。

  子游带着三女上街自然是备受瞩目,倒不是子游被认出来了,而是三个风姿各异,各个都是美的不可方物,自然是吸引了不少的注意力,但是也都明白有着这三个女人陪伴的在咸阳城内闲逛的,肯定是身份高贵之人,也没人上来惹事,毕竟秦法还在那里的。

  韩非和荆轲正在酒楼中喝酒,相较于韩非的想要麻醉自己,荆轲则是吃着菜杯中的酒并没有下去多少,哪怕他再怎么喜欢喝酒,也不可能天天喝酒,又不是韩非这样心哀的人。

  “那是子游兄吗?”荆轲看着下方逛街的子游问道。

  韩非也看了过去,确认之后说道

  “的确是师弟,师弟今天到是好雅兴,不如叫上来一起喝酒。”

  韩非说完打了一个酒嗝对着下方喊道“师弟,这里!”

  子游抬头望去,看到了酒肆二楼靠窗对着他挥手的韩非和荆轲两人,子游挥了挥手,跟三女商议了一下后,三女不喜欢喝酒继续逛街去了,而子游则是来到了酒肆二楼。

  “你们到时候好雅兴,在这里喝酒。”子游坐下看着韩非和荆轲说道。

  “师弟莫要取笑我了。”韩非放下酒杯说道,如果可以的话谁愿意在这里天天喝酒,心中想到了如今的韩国不知道如何了?不知道卫庄和张良变法如何了?

  “钜子老大中了阴阳家的六魂恐咒,还在修养,阴阳家的楚南公和月神一直在咸阳按兵不动,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在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杀出,我可不是楚南公的对手。”荆轲说道。

  子游看着荆轲这个一根筋的家伙,也不愿意多说什么,这是墨家自己的事情,他一个外人插手不方便,就在三人喝酒聊天的时候,几个身着华衣的青年来到了酒肆,对着掌柜说道

  “给本公子安排上好的酒菜,公子们今天要送老大离开咸阳。”

  子游、韩非和荆轲循声望去,在一个小二的指引下,几个青年来到了二楼,找到了一个较大的桌子随意坐下,看着这些人,韩非对着子游说道

  “这些人应该是宗室之人了。”

  子游点头,单纯从对方口中说出的本公子就能够证明了,在咸阳敢这么嚣张的除了宗室之人没别的人了。

  “看来秦国的宗室之人与其他国家的并无两样,如果不是秦王撑着,恐怕这东出之志向还需要晚上几十年。”韩非自嘲的笑了笑,如果不是秦国连续六代明君,恐怕也没有今天的秦国,或者说韩国但凡出现一个明君,那么韩国也不至于如此,一想到这里韩非既是嘲讽秦国宗室如今的衰败,也是嘲讽韩国上下的腐败无能。

  “韩非兄,看他们的手,这可不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公子该有的手。”荆轲对着韩非说道。

  韩非凝神看去,那一桌子上的宗室公子并非是如同韩国的那些公子那般白净,一个个肤色较深,一双手更是深褐色,看起来像是经常暴露在空气中干重活一样,每个人的手上有着不少的老茧,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宗室之人该有的样子,韩非仔细的审视着这一桌的人,虽然他们口中的话如同浪荡公子一般,但是每一个人的眼神清澈命令,脸庞上充满了坚毅。

  此时一个黑塔般的汉子走上二楼,这些公子们一个个站了起来,对着汉子行礼喊道

  “大哥。”

  “都坐。”汉子坐下说道,汉子就是被自己亲爹渭阳君扔到郑国渠服徭役的赢翰,经过徭役和戍边的改造,赢翰身上再也没有当初的傲世凌人和懒散,反而像是一把装进剑鞘的利剑,只等待拔出的那一瞬间。

  赢翰已经接到了嬴政的诏书,需要他代表宗室去阏与稳定百姓,虽然他不懂这些,但是一起同行的官吏会告诉他该怎么做,在徭役和戍边中,他也明白了自己并非是什么高高在上之人,更不是天生贵胄,只不过是命好生到了宗室,要不然连普通的百姓都不如,在郑国渠的进修,赢翰明白了自己身上的使命,也变得谦虚谨慎起来,从哪些修渠的百姓口中也没明白了如今的秦国百姓过得并不如外面传唱的那般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懒散高高在上的赢翰也明白了自己身为宗室之人的责任和使命,在戍边的时候也明白了大秦将士的不容易,整个人也变的成熟了起来。

  “大哥,受苦了,刚才我们还在说自己这次外出游历受的苦谁更多,看样子跟大哥一比我们都差得多了。”一个青年看着赢翰说道。

  “大家都是为了以后的大秦,没有什么苦与不苦的,只不过我那个老爹不把我当人看,硬是给我扔到郑国渠。”赢翰吐槽道,虽然他感谢自己老爹让自己变了一个人,但是在郑国渠受的苦他可不会忘记。

  “你们都去了什么地方?”赢翰看着自己的兄弟们问道,当初宗室接到命令,年轻人全部外出游历,他们每个人都选择了一个方向,或一个人,或者三两成行,外出游历,他们算是回来的早的一批了。

  “我去北郡,大哥你可能不知道,我还上了战场,亲手砍了两个匈奴人。”一名青年满眼精光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