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299章

作者:不落骨

  “放心武器!你们派去抢夺兵权的人已经被我斩杀了,你们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子游冷声说道。

  卫镛看着子游,他的心中想过自己多次推翻暴秦,杀死子游的场面,但是真正的站在子游的面前的时候,卫镛发现自己连挥剑的勇气都没有。子游身上散发的气场,压得卫镛喘不过气来,手臂开始颤抖。

  卫镛带来的人看着子游又看了看包围他们的门客以及外面的士兵,有人顶不住压力率先丢下了武器。有人带头也有人快速的跟上了,他们都是一些江湖游侠儿,本身跟着张良造反是因为自己不想耕作,又没有一门手艺在身,所以便想着赌一把打的,但现在赌桌直接被掀翻了,他们还赌什么!直接投降了。

  但也有人是张良从各地搜寻起来的各国士兵,这些人心中对自己的故国还有一丝的念想,同时也知道造反绝不可能被饶恕的,并没有放心下手中的武器。

  这些人退到了卫镛的身边,他们都在等着卫镛下命令,但此刻的卫镛已经被震住了,哪里还有反抗的想法。

  “动手!”子游看着不投降的人直接下令说道。

  房顶上隐藏的罗网杀手顿时从房顶翻下来,朝着卫镛等人动手,只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卫镛带来的人全部被杀死,而卫镛也被生擒了。

  “谁是东郡郡守和郡尉?”子游没有去管卫镛和朱荣而是看向了东郡的官吏。

  “在下东郡郡守,黄子明,拜见先生。”

  “东郡郡尉,范里,拜见先生。”

  郡守和郡尉站出来说道。两人一个是科举出身,那一届负责科举之人正是子游,而郡尉则是从韩国战场上立下的功劳,从而被任命为东郡郡尉,再加上子游现在已经没有官身,所以称呼子游为先生并没有问题。

  “城中部分叛贼已经被我抓捕了,但也有漏网之鱼,你们立刻带着城中的士兵去稳定城中局势,保护百姓。”子游说道。

  “诺!”郡尉说道。

  “先生,刚才也有部分官吏投靠了朱荣这个贼子。”郡守说道。

  “你是东郡郡守,依法处置。”子游说道。

  “诺!”

  东郡郡守招来了十几个士卒,点出了刚才配合朱荣造反的官吏。这些官吏哭喊着希望东郡郡守能够放他们一马,但是并没有搭理他们,自己被士卒拖走了。

  东郡的官吏对着子游行礼之后便在东郡郡守的带领下离开了。顿时院子中就空出来很多。

  子游看向了跪在地上的朱荣,缓步上前。

  看到子游来到了自己的面前,朱荣低下头说道

  “先生!”

  “我不是你的主君,你已经造反,已经不是我的门客了。”子游说道“把你知道的事情都告诉我,我还能让你死的痛快一点。”

  朱荣看了一眼子游,只能垂下眼皮说道

  “好。”

  朱荣作为子游的门客,他是见过子游的英姿的,根本没有任何反抗的想法。随后朱荣便讲出了一切关于自己和张良如何在东郡发动叛乱的事情。

  “田詹手中有一万的士卒?”子游蹙眉说道。

  “没错,田詹私下训练了一万的士卒,准备夺取齐国的控制权。张良前往了彭城准备和尉缭造反。”朱荣说道。

  “尉缭在彭城?”子游惊讶的说道。

  对于张良,子游并不在意,没有拿到黄石天书的张良,充其量就是有些小聪明,真正的用兵打仗根本不行。而尉缭就不同了,秦国从上往下数,也就李牧和王翦能和他掰一掰手腕。现在负责楚国军队的人是韩信,韩信是尉缭的弟子,师父打弟子,虽然说不上吊着打吧,但也不是现在的韩信能够对抗的。

  “是的。张良说过,自从尉缭离开秦国之后,便找到了熊启,之后就被熊启安排在了彭城,当做后手。”朱荣说道。

  “原来如此。云中君呢?你的御鬼丹是从他的手中拿到的吧?”子游问道。

  朱荣看了一眼子游,又看了看张耳,心中顿时明白,张耳为什么没有被御鬼丹控制了。

  “是,他现在在大梁城西坊中街第三个院子之中。”朱荣老实的说道。

  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之后,子游唤来了罗网的杀手,让其调动大批人马去将云中君抓捕。

  “押下去吧。”子游对着身后的士卒说道。

  朱荣就被压下去了。张耳也收起了宝剑。

  “先生,东郡各地的叛乱,明日就要举行了,我们是否连夜派兵去控制?”张耳问道。

  “已经来不及了,我已经派人去联系白亦非了,只要我们守住大梁,等到白亦非的军队到了,东郡危机自然就解开了。希望各个城池还有忠心之人。”子游说道。

  张耳也是无奈的叹气一声。

  此时的白亦非正带着军队火速赶往大梁,自他接到子游的书信之后,便直接带领着大军出发了。

  第二天,东郡部分的城池出现了叛乱,不少人举着救出子游,恢复故国,推翻暴秦的名号发动了叛乱。这些城池大多都是被和张良勾结的东郡门客所控制了起来,也有部分人在叛乱发动之后第一时间就被当地的官吏剿灭了。

  大梁城附近的叛贼还没有站稳脚跟,就被来势汹汹的白亦非带领着白甲军直接攻破平息了。

  占据其他城池的反贼第一时间便开始洗脑百姓,让他们加入军队之中,但这些百姓也不是傻子,现在的他们有田有粮,吃得饱穿得暖,傻子才去造反。基本上没有百姓愿意加入军队去造反,于是这些反贼便开始逼迫百姓强行加入军队。不逼迫还好,一逼迫直接逼的百姓直接扛着农具开始和这些反贼开战。

  虽然百姓实力不如这些反贼,但人数众多,加上侥幸从反贼手中逃脱的官吏的指挥下,一些城池逐渐的被收复了。

  在罗网的散播下,子游就在东郡的消息也被传开了,喊着救出子游口号的反贼直接傻眼了,不仅是他们的口号被戳破了,还有他们心中对子游的畏惧也被唤醒了。

  子游让东郡郡守发布了讨贼檄文,号召各地的官吏围剿这些叛贼,等到和白亦非见面之后,子游将东郡的事情全部交给了白亦非和东郡郡守后,便朝着齐国的方向而去。

  除了东郡之外,张良和尉缭在彭城也发动了叛乱,在尉缭的指挥下,五万民夫占据了彭城之后便快速的朝着四周扩张。因为楚国的军队都在巨阳和寿春,这让张良和尉缭很快占据了四周的城池,当他们在想要南下的时候,便被秦军驻守的城池挡住了。

  位于寿春的扶苏听到了尉缭和张良在彭城发动叛乱的消息之后,便紧急找来了韩信、萧何和蒙毅。

  “彭城出现叛乱的消息你们知道了吧?”扶苏看着三人问道。

  “臣等已经知道。”三人说道。

  “南方叛乱刚刚停止,现在彭城又出现了叛乱。现在的楚国当真是多事之秋。韩信,你有信心平息彭城的叛乱吗?”扶苏看着韩信期待的问道。

  扶苏虽然没有和尉缭有过接触,但也知道尉缭带兵打仗的能力。当初尉缭在上党郡击败匈奴联军,这样辉煌的功绩,扶苏是有所耳闻的。

  “臣愿意一试!”韩信严肃的说道。

  虽然尉缭是他的师父,但是韩信并不认为自己会输,他手中的可是以秦军精锐为主,楚国大军为辅的十五万大军,而尉缭的手下都是民夫所组成的乌合之众,无论是战力还是人数上都不占优势。更何况他哪怕无法击败尉缭,也能遏制住尉缭继续扩张,争取李牧和王翦的到来。

  “尉缭乃是当世名将之一,和武安君不分伯仲,更是比上将军名气还要大,你要小心为上。孤不求你击败尉缭,只要能够拖住他就行。”扶苏看着韩信说道。

  听到扶苏这样说,韩信心中就有些不服气了,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弟子如果不能击败老师,那他学的东西岂不是都喂狗了。

  “臣必然击败尉缭!”韩信说道。

  “好,你这就去带着大军北上。”扶苏将虎符交给了韩信。

  “定然不负太子殿下的期望。”韩信接过虎符说道。

  等到韩信走后,萧何上前说道

  “太子殿下何故用激将法?韩信虽然在最短的时间内平息了六个城池的叛乱,让楚国平复了下来。但他之前面对的都是乌合之众。这尉缭可不一样,他的用兵之能,无人能比。”

  “孤就是要激一激这个韩信。上将军和少傅都曾说过,这韩信乃是一只潜蛟,只要给他机会他就能一飞冲天。而他的带兵能力更是得到了武安君的夸赞,称只要给韩信时间,韩信的能力将会远超于他。”扶苏说道“韩信平复了六座城池的叛乱,这六座城池也不全是乌合之众。其中项氏一族占据的城池就有两座。”

  “韩信的能力虽然不能说击败尉缭,但也能拖住他。丞相放心吧。”蒙毅说道。

  蒙毅出身蒙家,虽然对兵法不感兴趣,但基本的眼力还是有的,现在的韩信在蒙毅看来,已经超过了自己的兄长蒙恬。

  “太子殿下和蒙御史都相信韩信,那么我也相信他能够拖住尉缭。我这就去调度粮草,为韩信准备好后勤。”萧何说道。

  “嗯,萧丞相的后勤能力孤是相信的。”扶苏说道。

  扶苏现在是楚王,楚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秦国的一部分,但名义上还不是,所以楚国的朝堂依旧存在。扶苏为了彻底控制楚国,直接将楚国的上层官职全部换成了秦国那般,让萧何成为了丞相、蒙毅为御史大夫,韩信为太尉。

  将萧何任命为丞相之后,萧何对于治国理政的表现着实让扶苏惊讶不止,虽着萧何也是第一次当丞相治理一个国家,但是萧何在招贤馆内历练了两年半的时间,这两年半萧何一方面不断的学习秦法,另一方面观看秦国各种治理的文书,让萧何累积了充足的理论知识,在楚国施展开之后,萧何的才能被充分的激发出来了。

  萧何也离去之后,蒙毅的脸色一变小声的对着扶苏的说道

  “太子殿下,我们应该尽快向咸阳求援。”

  扶苏看着蒙毅的样子,疑惑的问道

  “为何?”

  “在离开咸阳的时候,家父告诉我,韩信和上将军对战的时候,用的是尉缭的兵法,他是尉缭的传人。”蒙毅说道。

  听到蒙毅的话,扶苏先是一愣,随后笑着说道

  “求援是要的,但孤并不怀疑韩信的忠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孤这点胸襟还是有的。”

第479章 ,嬴政的话中话

  等到咸阳得道东郡和彭城发生叛乱已经是几天之后的事情了。

  原本气氛诡异的咸阳,此刻更是直接炸开了。在听说子游出现在东郡的时候,咸阳更是各种说法都出现了,甚至有人散播消息说子游之所以出现在东郡,是因为子游就是东郡叛乱的幕后主使。

  但这个消息刚出现,就被影密卫找到了散播消息的人,将这人直接三族夷灭,斩首示众。

  秦王宫,议事殿内。

  嬴政眼中充满了冷意。

  “好啊,东郡发动了叛乱,张良和尉缭也在彭城发动了叛乱。就在刚才,李信也送回了消息,有人在代郡发动了叛乱。只不过代郡的叛乱已经被平息掉了,这些发动叛乱的人要么是这些国家的旧贵,要么就是他们这些人的门客。寡人给了他们活路,但他们不珍惜,那么寡人也不再给他们活路了。”嬴政冷声说道。

  大臣们看着嬴政,心中开始思考嬴政这番话的真实含义。显然门客不是重点同时也是重点,东郡的叛乱是子游的门客和一些豪族发动的,但子游又前往了东郡,平息了大梁的叛乱,这说明嬴政和子游之前撕破脸破,将子游软禁在王师府的事情,是演戏给外人看的。所以嬴政并没有怪罪子游的意思,否则子游怎么可能调动新郑的白亦非。但嬴政又说明了这次叛乱是有门客的参与的,那么说明嬴政已经开始对门客这个群体的存在开始不满了。

  “大王,现在各地发生叛乱。彭城更是张良和尉缭两人发动的,现在应该派人支援才是。”吕不韦站出来说道。

  子游被罢官之后,吕不韦虽然看出来子游和嬴政两人在演戏,但并不知道两人究竟要干什么,防止秦国内部乱起来,原本已经颐养天年的吕不韦再度上朝了。

  “丞相说的是,现在应该派人支援太子殿下,张良和尉缭两人在彭城发动叛乱,显然是和东郡叛乱有所关系。彭城位于楚国之东北,北靠近齐国,西靠近东郡发生叛乱之地,驻军空虚。而两人的目的应该是位于寿春的太子殿下,我们应该及时派人去支援太子。”一名大夫说道。

  “你们觉得应该让谁前去?”嬴政问道。

  “臣觉得应该让太尉南下抗击尉缭,同时让上将军带兵前往东郡,现在东郡叛乱,正好可以派兵驻守在东郡与齐国的交接之处。随时东出。”吕不韦说道。

  朝臣们听到吕不韦的话,纷纷赞同觉得言之有理。现在秦国就剩下齐国这一个敌人了,还是一个病入膏肓毫无还手之力的敌人。至于说秦国和齐国之间的盟约,在一统天下的壮举之下,这种盟约他们选择性的忽视了。

  “嗯,仲父说得对,就按照仲父说的做。”嬴政看向了李牧和王翦

  “李牧、王翦听令。”

  “末将在!”两人站出来说道。

  “李牧你带领蓝田五万精锐支援太子。王翦你带着十万骊山大军前往东郡,在平息叛乱之后,直接驻扎在聊城。”嬴政说道。

  “末将领旨!”两人拱手说道。

  “大军出征的事情可以暂时放下。对于东郡和代郡叛乱之事,不可不反思。他们的叛乱虽然动摇不得我秦国的根本,但若是不思其问题所在,让如此叛变成为常事,我大秦迟早有一天会被他们所灭亡,各地的百姓好不容易过上的太平满足温饱的日子也将不复存在。”嬴政扫视下方的大臣说道。

  “臣等有罪!”大臣们拱手说道。

  “现在不是问罪伱们的事情,寡人需要的是你们将叛乱的问题根源和解决办法拿出来,而不是在这里空喊!若是每发生一次叛乱,你们喊自己有罪便能绕过这件事,你们将寡人和天下的百姓放在何处?这次的事情要彻查,到底是官逼民反,还是有人图谋不轨意图谋反,必然要查清,查清之后无论是谁一概治罪!”嬴政冷声说道。

  “这件事交给廷尉府和御史去调查!”

  “臣等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