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茨菲尔探案集 第806章

作者:爱丽丝威震天

  希茨菲尔原本也真没打算出去,她来到桌前,仔细打量着那两本书,拿起昨天那本没看完的,翻开,找到第一章昨天细看到的末尾部分,继续津津有味的阅读起来。

  摇头,夏依冰推门离开船舱。

  她走了,莉莉也不叫了。她倒是真记得对方的嘱咐,回头看了少女一样,趴在地上挡着门,看上去是不打算给她从那走了。

  希茨菲尔原本也真没打算出去,她来到桌前,仔细打量着那两本书,拿起昨天那本没看完的,翻开,找到第一章昨天细看到的末尾部分,继续津津有味的阅读起来。

  这本书确实是个宝贝。

  捕捞海洋生物,以在实验室培育模拟海洋生物生活环境的方式来进行推演,根据观察海洋生物的存活、生存情况推测其在海底真实生存于类似环境中——如此就能相对推演出和深海相近的生命区了。

  她在旁边招来一张纸,一边翻开书,一边伸手在上面抄录。

  [光的影子。]

  [深海怪物会发光,但人类看到的是它们体内脱落的发光器官,也就是说当看到光之轮廓的时候,真正的怪物已经遁入黑暗,甚至已经在你身边。]

  这是书中格外强调的一种现象,甚至在每一章的间隙都会提到。希茨菲尔昨天翻书的时候格外注意这一点,因此最先记录的就是这个。

  然后……

  [深海平原:作者推测通常在3000米的海域以下存在由海洋雪堆积形成的深海平原,这和费提女士提到的现象是一样的。海洋雪落下需要18-20天,通常由海面和中层水域的生物尸骸所组成,深海平原就是动物尸骸形成的陆地。]

  没什么好说的,费提女士提起过这个概念。这和作者推理基本相同,虽然他们都没有真正看到过深海平原的模样,但浅水区和中层区域的海洋雪……通过这些东西的下坠速率和密度,只要随便计算一下理想模型都可以确定。

  然后是[卤水池——]

  希茨菲尔提笔再写。

  卤水池,指的是地心的甲烷通过海底火山的裂口喷涌出来。它们被水压压缩成液态合物,形成高密度的卤水,因为比海水重沉在最底部无法上浮,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凝液池塘。

  她目前暂时不懂这玩意被记下来是干嘛的,因为根据作者……

  唔,她不好确定这是布里歇尔还是笛卡的想法,所以姑且用“作者”这么喊吧……

  根据作者的描述,这个深海池塘中是不存在任何生命的。

  这里面没东西。

  高密度的卤水凝液,没有任何鱼类贝壳能在其中生存。

  一本探寻生命物种演化的书为什么要刻意描写这样的环境?

  而且最重要的,作者是从何得知的这种环境?

  就算是布里歇尔好了……已知布里歇尔是根据在实验室模拟生命环境,通过把生命丢入该环境试探反应来推测自己的模拟是否正确。

  那既然从该层开始已经没有生命——没有物种生活在这个地方。

  他是怎么推出来的?

  除非他亲眼见过?

  真正的,潜入过至少3000米深度的海底深渊,在深渊裂缝的下层区域见到过这片死亡区域?

  未免有些天方夜谭了。

  希茨菲尔不认为人类能做到这种事,哪怕佩戴氧气面罩,使用现代科技产品都不可能。

  水压不是开玩笑的……

  几千米的水压,就算是乘船下去都凶多吉少……

  摇头,带着疑惑继续往下翻。

  [卤水中没有生命存在,但并不意味着这里是绝对的生命禁区。]

  她看到下方写着这样一段话。

  [这里有一种能在卤水层的最下方存活的海贝。这种海贝体内的细菌能利用甲烷繁殖,它们为了催熟海贝甚至会主动靠近卤水层的外围,用这种方式加速体表细菌繁殖,平时就以这些微生物为食。]

  原来如此。

  少女撇嘴。

  但还是很可疑,比如这里就没法用实验模拟来解释对方为什么知道。

  她越发怀疑那个猜测的真实性了。

  继续往下读,记载的多半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海洋生物。

  一种蠕虫,能钻入地底,身体介于生物和植物之间。

  一种怪鱼,打捞上来的一瞬间全身是鲜红色,非常漂亮,但如果不快点给它刺破一个洞它会炸,有船员被炸死的记录。

  太多了,不胜枚举。

  她很快发现记录这些东西就是在浪费时间,赶紧打住。

  那就看重点部分……

  [海洋山脊。]

  读到这里,希茨菲尔目光停顿。

  海洋山脊,这是一条山脊线……它是海底火山最密集的地区。按照书里所描述划分的地图,围绕她所认知的长夏大陆,在最下方画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脊线。

  作者认为这是“疤痕”。它不稳定,是某种裂缝。长年累月来不停闭合、喷发,所有火山带几乎都分部在裂缝附近。

  希茨菲尔地理学的不怎么样,不过她确实听说过一个说法:陆地上的某座峡谷是被人用刀剑给劈开的……

  她盯着地图上的这条线,目光顺着它的支流往上,看到它进入陆地,和峡谷接壤,最终顺着水路成功和布罗峡谷汇聚在一起。

  “真的存在这种事吗……?”

  希茨菲尔缓缓摇头。

  她甚至没心思再记录,抱着书仔细翻阅,目睹到更多作者对海底环境的详实描述。

  “海底火山时刻喷涌岩浆和矿物质,这些物质在冰火环境中冷却凝固……形成各种奇形怪状的石雕模型,喷口温度高达400-500°,每平米经过测算最多能有53万只微生物生存,这里是病毒细菌和古代细菌的天堂,是所有环境中病菌病毒浓度最高的地方……”

  读到这里,希茨菲尔大致明白为什么费提女士会强调说海底火山的生命浓度非常高了。

  她几乎可以肯定,对方的理论和论述就是来自这本书。

  这不奇怪。

  费提女士本身就自恃是笛卡-拉沃斯的学生。那么这本由笛卡撰写,实际上可能大部分都是布里歇尔研究成果的书,她一定也读过,钻研过,所以会坚持这种想法再正常不过。

  “嗷嗷!”

  莉莉在门口朝她吠叫两声。

  希茨菲尔抬头,看到它盯着两米外的水盆。

  起身走过去,想跨过它。

  大白狗立马站起来挡住大门。

  无奈,只能伸脚把水盆给它拨弄过去,回到座位上时却是已经断了思绪。

  希茨菲尔缩性暂时把这本大部头丢到一边,翻开一页空白的书页,提笔,开始一边回忆一边撰写昨天晚上的其他收获。

  现在是1985年……

  时间线是——1942年,也就是43年前,笛卡-拉沃斯结识了布里歇尔-艾特兰斯。

  然后1943年,7月,可以肯定是盛夏时分,布里歇尔从海平面的变化推测出海底火山和地壳运动的规律,提出建议去南方调研。

  同年8月,两人作为黄金种子来到巴特列特海滩进行试炼和研究。

  然后布里歇尔将自己的发现告诉笛卡,两人共同钻研分析——主要是前者坚持,认为海底可能存在一棵“生命之树”,即原初生命最初的苗床。

  这里着重提到他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因为生命的诞生是需要条件的。

  生命由细胞组成,细胞由一些命名杂乱的“链条”和“元素”组成。布里歇尔早在研究火山阶段就发现了海底喷发出的岩浆中蕴含极为丰富的矿物元素,这些元素被海水冷却后又不具备陆地火山岩浆那样的“超高温”,按照他的说法,创造生命所需要的一切元素都可以在那里找到。

  记到这里,希茨菲尔不由想起笛卡骑士昨晚描述这段时那尴尬的表情。

  他不敢说的太明显……

  不错,机械与太阳女神教确实不像她认知里的很多宗教那么极端。那么强调对神的信仰。

  但是这个理论……

  这明显就是“自然演化论”,是从根源上否定了“神创论”,强调生命是由自然环境演化而来。

  这就是对一些常识和公理的挑衅了……笛卡圣骑士的身份不可能把这段言论明目张胆的发表出来,他只能在书里写的含糊其辞,只写发现而不写结论,让那些学者自己推算,再坐看学界和自己人围绕这一点喷的狗血淋头。

  希茨菲尔眯眼在这段记述上多看了会,继续记录:

  [1944年,2月,两人的申请被通过,要求他们带领一支队伍对巴特列特海滩海底火山的残骸遗窟进行探索,调查可能存在的海底遗迹。调查结果和两人表现将被同行的黄金骑士格修斯考察,以此评判他们是否有资格进行最后的试炼。]

  [1944年,5月,根据笛卡描述等待气温回升,试炼开始后两人意外和探索队分散,布里歇尔和笛卡摔入深渊,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很多蜂巢空腔,但并不知道其意义和原理,在出去的过程中笛卡判断口粮不足,偷取了布里歇尔的食物,并在归途放弃了他。]

  到此,事件和时间的归纳总结告一段落。

  此后笛卡-拉沃斯回到维恩通过最终的黄金试炼,他帮助资助自己的贵族们上位,在这股力量的辅助下陪达肯-塞纳尔击败了竞争者成为教宗,自己得到了几乎可以说在教团内部一人之下的崇高地位。

  只论纯粹的地位,恐怕那位总团长都没法和他相比。

  但他依然生活在恐惧和愧疚中,不但履行诺言——通过出版布里歇尔研究成果,宣扬那些论述的方式来支持当初两人共同的理想,还时刻都在担惊受怕,深怕布里歇尔没有死,会变成怪物荼毒海滩。

  然后就是海滩有变,她们被指派来帮忙调查问题,到这里一切都接上了。

  “笛卡当年才17岁,这么说布里歇尔埋骨深渊时也才27,也算年轻啊……”

  口中嘟哝着,外面又传来脚步声。

  “我回来了。”

  门被推开,夏依冰进来。神色动作自然的就像回自己家一样。

  莉莉也很自然的让开,爬到一边又躺下了。

  “……”

  希茨菲尔看的咬牙切齿,觉得自己平时就是太惯着它了。

  “西绪斯没起,这里晚上湿气重,她半夜睡得不好,现在还在赖床……”

  夏依冰一边脱外套一边汇报成果。

  “不过我通知了德莱耶芒,她说会在她醒来后转告她,你要的那些材料,以及那套留在镇子上的工具,最迟明天晚上会给你送来。”

  “辛苦了。”

  “不辛苦。”

上一篇:龙族:重启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