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剑问明月 第295章

作者:今令冷泠

  大将军?听到韩王安的话,胡美人不由一怔,目光凝结在韩王安的身上,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在方才的一瞬间,胡美人竟然在韩王安的身上看到了一丝睿智的存在。

  在过去的几年中,卫庄联合张家消灭了姬无夜一派的人,出任大将军,也在韩国境界推行了变法,更是训练出了一支直属于大将军府的新军,依托大将军府和张家的支持,卫庄这位大将军的权势不在当年的姬无夜之下,而且相较于姬无夜的权势是建立在夜幕对韩国的恐怖支配的基础上,卫庄则在身边聚集了一群有理想的、志同道合的人,其力量堂皇正大,是真正拥有权又有势的人。

  哪怕是韩王安,在这几年也完全被卫庄架空,不同于姬无夜逞凶之时,韩国上下对姬无夜虽然畏惧不已,但心大多数还都在韩王安这里,但在卫庄掌权之后,人心却已经发生了偏移,相对于虽然不至于昏庸,但绝对算得上是无能的韩王安,在卫庄的身上,人们更能看到所谓的希望。

  各种因素纠合之下,使得韩王安在韩国早已经成了一个虚君,整日在韩王宫中饮酒作乐。

  对于韩王安先后受制于两位大将军的事情,哪怕是韩王宫的后宫之中,对韩王安也是多有嘲讽之言,但现在看来,似乎一切并没有那么简单。

  有没有一种可能,眼下的情况才是他想看到的,韩国上下都知道政令军令尽数出自大将军府,在这样的情况下,卫庄要与秦军决一死战,若能能够在新郑能够在秦军的进攻之下得以保全,那韩王安还是韩王安,若是卫庄挡不住秦军,新郑被其攻破了,那他韩王安只是一个被架空的韩王,一切的抵抗都是因为卫庄一个人的原因。

  猛然间意识到这种可能的胡美人眼神间多出了一丝复杂之色:果然是所谓的聪明人吗?

  只是,这样的聪明未免太过无耻了一点。

  韩王安此时已经完全被美食所吸引,自然没有注意胡美人在一瞬间的神色不自然。

  还要为韩王安准备其它食物的胡美人走出大殿,折过回廊,突然间只觉得身后一阵凉风拂过,胡美人还来不及转身,在她的面前已经多出了一道人影。

  “明珠夫人?”看着面前曾经十分熟悉、堪称自己最强对手的女人,胡美人下意识地退后几步,人还是曾经的人,比她还要霸道的身材,精致的五官,但气质却似乎有些不一样,少了几分曾经的妖媚,倒是多出了几分冷艳。

  只是,她真的是那位明珠夫人?而且,她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这韩王宫的侍卫虽然已大数被征召守城去了,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

  “胡美人,许久不见了。”明珠打量着面前似乎少了几分韵味的胡美人,目光中流露出完美的神色。

  “是你?你不是……”明珠一开口,胡美人算是彻底肯定了来人的身份。

  只是,胡美人的解开一个疑问的同时,另外一个问题也也随之而生,她想说的是‘你不是被送人了吗’,只是这样的话终究还方面问出来。

  在韩王宫,有着一个禁忌话题,那就是芳年宠冠后宫的明珠夫人突然失踪一事,韩王宫对外的说法是明珠夫人突患恶疾,最终不治而亡,但这样的理由只能糊弄糊弄那些宫人,像胡美人这种能够接触到最核心秘密的人,却能知晓一些其真正的真相。

  “不是什么?被送人了吗?”十分满意自己让胡美人震惊的出场方式的明珠笑吟吟地打量着胡美人,这是一个缺乏滋润的女人了,这不,一个干巴巴的样子,少了几分水意。

  “不是。”被直接叫破心思的胡美人否认道,她虽然不知道明珠为什么突然出现在韩王宫,但却知道能够如此轻易出入韩王宫的明珠,绝非眼下的自己能够惹得起。

  明珠身上的秘密,比她更多,明珠也比曾经更加可怕。

  “以你的手段和在这韩王宫的地位,你应该知道我被韩王安那老家伙送给谁了。”明珠却不在意胡美人在想些什么,而是直接道。

  “是那位?”胡美人道,她虽然是在问,但神色间却尽是笃定之色。

  当年百越那些人刺杀秦国使臣想要嫁祸韩国,进而挑起秦国与韩国之间的战争,以借秦国之手完成他们报复韩国的目的,当时秦国前来韩国兴师问罪的人就是杨明。

  面对杨明的威胁,不知道是怎么想的韩王安与姬无夜等人就想到了一招名为美人计的鬼主意,将当时宠冠韩王宫的明珠当成了那件工具。

  至于最终的结果如何,自然就是明珠永远消失在韩王宫之中了,明珠被送给了谁,自然也就不言而明。

  “看来你也知道,你果然和他有联系。”明珠道。

  难道是?不可能吧!明珠的话让胡美人不由想到了一种可能,只是那可能吗?

  新郑城外,王贲听着士卒的汇报,神色间浮现出一丝意外之色。

  “有意思,这韩国大将军不愧是鬼谷门下的高足,还有这样的手段。”看着手掌已经碳化的木材,王贲倒是不吝赞叹地说道。

  秦军攻城自然不可能从秦国本土带来大量的工程器械,绝大部分的攻城器械还要就地取材打造,而身为韩国大将军的卫庄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新郑周围的山林,尤其是已经成材的树木,竟然被卫庄给焚毁采伐了个七七八八,留给秦军的十分有限。

  “只不过,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挣扎只能延缓最终审判的到来,并不能改变既定的命运。”王贲说话间直接将手中半碳化的木块给攥成了粉末。

  卫庄,新郑,也该我王贲成名了。

第516章 真正的狠人

  很快王贲就意识到,想要成名是没有那么容易的,最起码在攻城战中,尤其还是在攻城战中作为进攻的一方,想要成名是更加的困难。

  此时秦军面对的是一座被卫庄耗费数年之功,将其上下改造成了一个真正战争机器的新郑,在秦军从更远的地方运来足够的木料制造出充足的攻城器械后,秦军悍然发起了对新郑的进攻。

  只是,在第一轮进攻中王贲就意识到了事情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韩军不像是他想象中的那般不堪一击,调动之间更是毫无破绽,在持续一天的进攻中,王贲并未发现韩军的破绽,能够做的也仅仅只是以力攻之,而作为代价,则是要超过韩军的伤亡数字。

  但攻城本就是如此,哪怕是将王翦换到这里也是如此,好在这只是第一天而已。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秦军不断被新郑发起进攻,曾经喧闹的新郑已经彻底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秦军的伤亡在不断增加之中,而新郑的守军同样也是如此,越来越多的百姓被召到城墙之上进行防御,仅仅只是依靠韩军似乎已经没有充足的力量了。

  夕阳下,王贲看着在战火中已经变得千疮百孔的新郑,目光中的自信早已经被无尽的凝重所取代,韩国虽弱,但这新郑却比他想象中的要强悍上太多。

  “我最不愿意见到的一种情况还是发生了。”王贲心中无奈,但也只能想想,身为主帅,他这个时候什么也不能说,他需要向士卒展示出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只有如此,才能让秦军在艰苦的战争中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王将军,阴阳家的舜先生回来了。”在王贲的沉吟中,亲兵向王贲禀报道。

  “快请。”王贲闻言神色不由一震,希望阴阳家的这位土部长老能够带给他一些好消息。

  很快,一个与军队格格不入,满身华服的青年男子出现在王贲的面前。

  “王将军,新郑周围的山川地形,不足以支撑以水攻之策攻打新郑城。”阴阳家土部长老舜道。

  “地利不可借,那就只能用人力了。”王贲道。

  在接下来的时间中,秦军继续对新郑发起猛攻,各种各样的攻城方法可谓是用尽了,但在这个时代,攻城的方法就那么多,进攻之人能够想到的,防御的一方也能想到,根本没有所谓的以骑制胜,有着的只有不断的拉锯。

  在秦韩双方不断增加的伤亡之中,时间缓缓地流逝着,新郑依旧屹立不倒,秦军依旧在攻城之中。

  在新郑的战争越来越惨烈之时,攻入魏国的秦军同样受挫于大梁城之下,不同于苟延残喘的韩国,魏国无论是人力武力都不是韩国能够相提并论的,以大梁城为核心,勾连大梁周围城池河流所组成的防御体系同样严密。

  王翦整整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将大梁城外围的防御工事尽数摧毁。

  “上将军,魏国水师已经被摧毁,我们可以从水路进攻大梁了。”在大梁城外为数不多的一处的小山岗上,秦军水师将领匆匆来到王翦的面前,神色间是毫不掩饰的喜色。

  “好,到时可用战船化作攻城梯,再现当年左丞相攻破燕国长城时间的壮举了。”王翦闻言亦是神色大喜道。

  当年杨明在攻打燕国时,面对易水的燕国长城,以战船勾连,加以木板,在燕国长城的夹道之间树立起另外一道不比燕国长城低多少的船墙,现在,他也要用这样的方法,在大梁城外构建出这样的城墙来,大梁城固然高耸,但秦军此时拥有的战船也不是当时杨明从赵地征调的船只能够相提并论的。

  在随军的公孙家弟子的努力之下,在大梁城外的水面上,很快出现了了一道道连锁战船。

  “秦军这是要?”大梁城的城墙之上,早已经得偿所愿成为魏国大将军魏庸听到士卒禀报,连忙赶到了秦军战船所指向的地方,须发尽白的的脸上已经尽数凝重之色。

  秦军灭燕的情报,魏国这里这有收集,掌握的信息虽然不如秦国,但也知道其间的一个大概,再加上现在肉眼可见的事情,魏庸如何还能看不出秦军的意图。

  “只是,老夫该如何应对?秦军以战船为依托,时间一长,是真的要攻上大梁城城墙的,一旦城墙失守,大梁城就完了。”魏庸思索着,额头上已经出现了一丝丝的汗水。

  魏庸思索着快速走下了城墙,心神转动着:秦军战船高大,大梁水师已经败了,大梁城已经找不出水师可以对付秦军战船了,所以只能借力,而战争之上,除了人之外,最强的无非是天地之力,而天地之力中最容易也是经常被借用的力量就是水火之力,水首先排除。

  魏庸快速的思索着,一个火字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对,只能是火。魏庸突然间扬起了头,苍老的眼睛中绽放出两道神光来。

  秦王政十八年十月初,秦军以水师攻打大梁城,被魏军以火攻之法击退。

  蓟城。

  “魏庸,还真的一个久远的名字啊。”通过自己的渠道也在关注着韩魏战场的杨明看着手中的竹简道。

  “魏庸,此人我也见过,他不像是如此忠勇之人啊。”荀况诧异道。

  “魏庸,我也见过,这是一个真正的狠人。”杨明回忆道,魏庸此人,可以说他话,但绝对不能说他蠢,这是一个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

  “这是一个狠人,可谓阴诡。”荀况道。

  “实在很难想象,魏庸此人在魏国将亡之际,竟然如此忠勇,看来看来不能一叶障目啊。”荀况接着道。

  魏庸在秦魏大战中的表现,是真的颠覆了荀况的认知,那样的人竟然是忠臣,这是老天开的多大的玩笑啊。

  “忠勇?”杨明对荀况的判断却是嗤之以鼻,魏庸是忠臣?别搞笑了,他若是忠臣的话,会为了权势不择手段,甚至愿意与秦国合作吗?

  “难道不是?”杨明的反应落在荀况的眼中,让荀况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魏庸绝对不是忠臣,这是一位极度自私之人,未达目的不择手段就是说这样的人。”杨明道。

  “这又作何解释?”荀况问道。

  “魏庸现在的年龄已经很大了,即使没有战争,他也没有几年可活了,曾经的他为了权利,甚至愿意出卖魏国的利益与秦国合作,而现在的他,同样也在为一个目的而准备将自己卖了,一个可以卖国也可以卖自己的人,难道称不上狠人?”杨明笑道。

  魏庸这样的人,实在是太有趣了,杨明不得不承认,魏庸也就是生在了魏国,他若是生在楚国的话,必然会大有一番作为,仅仅只是这份未达目的连自己都能卖的狠辣,就足以让他在楚国混的风生水起,掌握到更强的力量,说不得还真的能够成为秦国的强敌。

  “那他现在又是为了什么?”荀况不解道。

  “身后名,魏庸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杨明说到这里不由皱了皱眉头,魏纤纤,他见过,只不过魏纤纤虽然也算漂亮,但却非绝色,而杨明的精力又不在魏国,因为自魏国之行后,再无交集,此刻说到魏庸,倒是让杨明再次想起了那个柔弱而刚强的女子。

  “他现在已经拥有了自己想要的权位,又时日无多,心中也没有什么在意的东西,所以他能够追求的就是身后名了,他要让自己的名字留在青史之中,这是他最后的追求,而作为代价,则是他的生命,这一次王翦有麻烦了,一心为名的魏庸可谓是毫无破绽,算得上是王翦的劲敌了。”杨明道。

  “为了名?到底是论迹不论心,还是论心不论迹?魏庸又到底是忠还是奸?”荀况沉吟道,魏庸这样的人,还真是难以准确的形容。

  “不管魏庸是怎样的人,现在都轮不到我们操心,直面魏庸的是王翦。”杨明道。

  “依丞相的估计,大梁城能破吗?”荀况问道。

  “大梁城当然守不住,在大梁城修建之初,魏国人就给大梁城留下了一个致命的弱点。”杨明道。

  “大梁城可是号称天下第一坚城,城高墙厚,它的弱点又在哪里?”荀况追问道。

  “水攻,魏国人在修建大梁城时,太过贪婪,不仅要大梁城的防御,还要兼顾商业利益,周围尽是水,王翦以水攻之法攻打大梁城,大梁城是绝对不可能守得住的。”杨明道,在原有的轨迹中,大梁城就是被这般攻破的,虽然不是最合适的方法,但对于秦军来说却是最合适的方法。

  “王翦会用水攻之术?”荀况脸色一变道,水攻之下,大梁上下,不分军民,俱为鱼虾。

  “会,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王翦必定会用水攻之术,他首先是秦国的上将军,他首先要考虑的是秦军的利益。”杨明肯定道。

  “大梁啊!”荀况叹息道,那是一条条的生命。

第517章 一见杨明误终生

  在杨明与荀况这里,发生在大河之南的战争只是生活中的谈资而已,但在另外一处地方,那里的战争却在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一个人的心神。

  秦国,咸阳宫。

  来自韩魏两国两处战场上的军报不断出现在秦王政的书案上,除此之外,还有着由罗网送来的情报,在军报与情报的两相验证之下,一个沉重的现实摆在秦王政的面前:秦军在韩魏两国的战场上,进攻得并不顺利。

  “新郑与大梁真的就这么难攻?”秦王政放下手中关于新郑的军报,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当时攻打赵国之时,也不见攻打城池这么难啊,怎么这一次就变成了这样?难不成韩魏两国的战力比赵国还要强大不成?

  “大王,攻城本就是战争之中最难的事情,当年魏国攻新郑,我国大军攻赵都城,还有燕国攻齐国即墨,不都是攻了好久都不曾攻下吗?比起那几场战争,现在大军还算顺利的,只要再有一段时间就能攻下韩魏两国了。”作为罗网统领的赵高自然也知道发生在前线的战争进程。

  “也许这才是攻打城池的常态,只是寡人之前……”秦王政思索着,隐约间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失望了。

  要怪也就只能怪之前攻打赵国与燕国之时是那么的顺利,以至于让秦王政忘记了攻城本就是成年累月的事情,哪有几天或是一两个月就攻下一座防御严密的坚城的。

  一直在小心观察着秦王政神色的赵高似乎明白了什么,明白了秦王政方才未曾说出口的话,杨明攻城的速度实在太快,以至于让秦王政产生了一种错觉,如今大军攻打新郑与大梁只是偶有小挫,在秦王政这里却成了巨大的落差。

  只是,杨明那样的人终究只是个例,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时候出现过一个大宗师亲自去冲锋陷阵攻打城池的?

  想到在罗网的情报中,杨明能够一击击毁城门的力量,赵高在为之悸动的同时就忍不住生出一种恐惧的感觉来,那样的力量真的是人能够拥有的吗?

上一篇:我并不想当英雄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