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剑问明月 第250章

作者:今令冷泠

  而公孙丽的时间则比较晚,是在去年的八月份,推算出来,孩子出生的时间应该是在今年的六月左右,这个时间杨明肯定是回不来的。

  这也是无奈之事,哪怕是杨明也不能改变什么。

  “若是如此的话,这段时间夫君要多陪陪公孙妹妹才是。”焱妃道。

  “夫人现在是越来越狡猾了。”看着一脸认真大度之色的焱妃,杨明却笑了,焱妃的言辞,已经让她想到了一种可能。

  “我哪有?夫君不要胡说。”因为杨明的戏谑而猛然间想起来什么焱妃也是忍不住脸色一红道。

  苍天可鉴,她真的只是出于大妇的气量才那么说的,可没有别的心思。

第423章 来自咸阳的邀请

  秦王政十五年二月末,秦国发陇西郡、北地郡、上郡、太原郡四郡兵,以为北路军团,意图出太行,同时又发河东郡、河内郡、上党郡、东郡四郡兵十万作为南路军团以攻赵国南境长城。

  东郡帝丘城,紫兰轩,临窗而立的紫女看着街道了穿过的一队队兵马,紫色的眼眸中闪烁着莫名之色,作为东郡重地,在帝丘城中,囤积着大量的军械粮草,秦军自南路进攻赵国的南境长城,帝丘就是最重要的后方基地。

  “这一次秦国兴师动众出动二十万大军,民夫更是无数,这么多的兵力调配竟然没有你的位置,在秦国,你到底正在经历什么?”紫女自语着,心绪不由飘向了遥远的方向。

  杨明若是领兵出征,紫女会担心杨明的安危,但现在,杨明已经有数年不曾领兵作战了,她却又担心起杨明在秦国的处境了,担心杨明这样的秦国大将是不是因为在秦国失势了,所以才会沉积数年的时间。

  反正就是因为杨明,紫女永远不可能真正的心安,挂念的情绪会随着距离的拉远而变得越来越深。

  “姐姐,如果我将这封信拿出来,你应该就不会有这样的担心了。”在紫女的迟疑中,其身后传来脚步踩在木梯间的声音,当紫女回头看去之时,果然,在阁楼的入口处已经探出了半个人来,一张俏脸眉眼如画,酒红色的长发间是在攀登木梯时晃动着的发钗,正是较之从前的稚嫩多出了几分成熟的弄玉。

  “又要作怪是不是,给我交出来。”对于心宽而多狡黠的弄玉,紫女显然早就了解的不能再了解了,此时弄玉又想耍些什么手段,紫女当然是心知肚明,她才会不让弄玉得逞。

  “姐姐,我可不能这么轻易的将信交给你,要不要我先看看。”弄玉举起手中的木匣,笑意盈盈之间只让紫女咬牙切齿。

  紫女无奈的摇了摇头,不免对之前在牵肠挂肚的杨明生出一丝怨气来,送个信这样的小事也做不好,竟然将两人之间的信传到了弄玉手中,不过……

  突然间紫女心思一转,一颗七窍玲珑心间已经多出了一个克敌制胜的妙计,只见紫女撩了撩鬓角的长发,说道:“你是应该先看看的。”

  “嗯?”紫女的反常让弄玉微微一怔,在她的预料中紫女不该是这样的反应才是。

  在紫兰轩的姐妹们看来,紫女是强大而智慧的,简直是她们每一个人心目中最完美的女子,除了有着一个弱点之外。

  而紫女的这个弱点就是自家的男人,女人一旦动了情就有了弱点,紫女同样也不例外。

  弄玉此时捏着来自咸阳的信,在她的了解中,这个时候是最容易拿捏紫女的,但紫女怎么会是这样的一种反应,难道姐姐她早就知道了心中的内容,所以才能这么有恃无恐吗?

  弄玉惊疑不定之间,已然多出了迟疑之色。

  “弄玉已经长大了,也该嫁人了。”看弄玉中了自己的计策,紫女更是多出了几分从容。

  “嫁人?”弄玉听到这个词,只觉得一道霹雳在脑海中响起,这个词对于现在的她来说实在是太过吓人了。

  “早在十年前,我就曾与某人有过约定,要将你送给他的,现在他应该是写信让我履行当年的约定的。”紫女不慌不忙地说道,没有一点点的心虚之色。

  这话是假的吗?一点都不假,在关于赵国的那些回忆中,紫女确实曾经告诉过某人,要将自己最是漂亮、最是聪慧的妹妹介绍给对方的。

  而且,现在的弄玉也是真的已经长大了,也有着追求更好生活的理由。

  见紫女说的郑重,弄玉心中更是不由一慌,紫女说的某人,她自然知道是谁,当年紫女在赵国经历的事情,弄玉她作为紫女最为信重的妹妹,虽然不知道详细的过程,但大致的事情还是知道的,而且……

  此时,在弄玉的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一道身影来,那道身影对于紫兰轩来说是那么的神秘,但又是那么的真实,如果没有那人,紫兰轩现在大概还在韩国吧?或许名气比现在更大,但现在的这种生活才是紫兰轩的一众姐妹们最想要的,舒适而安逸,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虽然没有奢华,但也乐的自在。

  而且,他还教过姐妹们武功,包括我自己在内。曾经已经被弄玉压在了心底的回忆随着紫女的一句话,此时不受控制的浮现出来。

  那人也曾经教过她,还曾送过她礼物,还曾戏称她是自己的小姨子。在弄玉纷纷扰扰的回忆中,充斥着一道身影。

  曾经有人说过,无论男女,在少年时期都不适宜相逢太过绝艳之人,因为那会在很大的可能上成为一生的遗憾,而弄玉就有着这样的认知,但现在……

  随着紫女的一句言辞,曾经已经刻意压在心底,而不让其生出波澜的心绪,一下子就回荡起来了。

  “来,让我看看他都是在信中怎么说了,我们这么漂亮的妹妹,还是我养了这么多年的妹妹,若是不够真心实意,我可不能答应了他。”对于弄玉这个妹妹掩藏在内心深处的小心思并非一无所知的紫女见到弄玉此时的反应,更加确定了心中的猜测。

  不过对此紫女并没有什么吃味的情绪,弄玉若是有一个好归宿,她这个做姐姐的自然也放心,况且,若是那样,两人也可以永远做姐妹,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事情吗?

  弄玉犹犹豫豫地将手中的木匣送到紫女的手中,哪里还有方才的狡黠与顽皮,有着的只是一个紧张的女子而已。

  紫女单手拖着木匣,随即打开木匣,一张帛书叠放在其间,上面特殊的纹路正是出自咸阳。

  “让我看看都说了些什么?”紫女拿出帛书,将空下的木匣塞进弄玉的怀中,随即转过身去,双手已经展开了书信。

  “我今年已经二十六岁了。”书信中的第一列竟然写着这样的一句话,似乎是那么的莫名其妙,但紫女还是读懂了其中的意思,杨明都已经二十六岁了,那比杨明还要年长三岁,总是让杨明叫自己姐姐的她呢?这是在告诉她不要浪费只属于两人的时间吗?

  果然,随着一双紫眸的转动,一列列文字化作一道人影浮现在面前,虽然书信之中只有着文字,但紫女在其中看到的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

  “要领兵去太原?你告诉我这样的机密,就不怕我将你卖了啊。”紫女嗤笑一声,对于书信中的信息却是相当的满意。

  “亏你还记得过。”紫女小心翼翼的将书信叠好,随即塞进了鼓鼓囊囊的衣襟中,那里另有山河,放下这么一张书信绰绰有余。

  在书信中,杨明邀请紫女去太原,重游当年的故地,对于这样的邀请,紫女自然是欣然受之,当然,其中还有着另外一个原因,因为杨明在信中提到,是属于两人之间的回忆。

  而且,杨明既然重新领兵出征,那她之前的担忧自然是不攻而破了。

  “姐姐。”在紫女沉浸在对即将开始的旅行的幻想时,一直在观察着紫女的弄玉忍不住开口道,这个在紫女面前不是一合之敌的紫兰轩当家牌面,此时已经多出了担忧,信中到底写了些什么?

  难道真的是?只是为什么只是一卷书信,难道我就真的只值一卷书信吗?想到这里,弄玉的呼吸不由粗重了一分,女子的心思真的是很麻烦,其转变之快,令人难以捉摸。

  在弄玉的患得患失之中,出现在她脑海中的人此时却是另外一种心情,那种心情名为焦躁。

  在属于焰灵姬小院的房间外,杨明正坐在房檐下木栏上,回荡在耳边的是从房间中传出来的焰灵姬的哭喊声。

  “胡姬,你又骗我是不是,你明明说不疼的,你这个小骗子,还有那个大骗子,你们一起坑我是不是。”房间内的声音断断续续,虽然凄惨,但却是气力十足。

  这让杨明在担心的同时,又多出了几分安心,都到了这个时候了,焰灵姬还能这般生气十足的苦熬,显然状态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对一个生产中的孕妇人来,焰灵姬要是真的没有声音了,杨明反而要担心了。

  “哥哥不用担心,焰灵姐姐很厉害的,一定会没事的。”与杨明一样等候在房间外的雪女小声地对杨明道。

  “我知道,只是焰灵最是怕疼,这个时候真的难为她了。”杨明回道,心中是有些心疼的,往日中他自己怎么欺负焰灵姬,那都是属于两人之间的情调,但现在……

  “焰灵姐姐虽然很怕疼,但她更在意夫君你。”公孙丽也在旁边对杨明劝慰道。

  “丽儿怕吗?”杨明握住公孙丽有些冰凉的小手道。

  “怕,不过一想到夫君就不怕了。”公孙丽微笑道,轻声细语之间就能让杨明沉浸在其间的人,在这个家中当属公孙丽,总能让杨明听到最喜欢听到的话。

  甚至在很多时候让杨明有着一种错觉,不是自己征服了公孙丽,而是公孙丽在驯养自己。

第424章 在劫难逃

  焰灵姬最终还是有惊无险的生下了一个小子,让这个春日中的杨家再次多出了一分人气。

  “你小子没出生时,你爹折腾我,你小子出生了,你折腾我,遇到你们父子,我这辈子算是交代了。”半个月后的焰灵姬看着躺在身边的儿子,嘴上嫌弃地说道。

  “所以你是在劫难逃了。”因为快要离开咸阳了,所以这段时间杨明就一直陪在焰灵姬的身边。

  “唉,在劫难逃了。”靠在床首的焰灵姬哀叹一声,视线在杨明与孩子之间来回转动着,心中却有着一种十分奇怪的感觉。

  那就是血脉相连的感觉吗?我也有了亲人了。焰灵姬思索着,一种很奇怪,但却让人十分舒适的感觉弥散在心中,一时间只觉得胸口中被撑的满满的,这种感觉似乎还不错。

  只是,焰灵姬只觉得胸口被撑的满满的虽然并不算错,但除了萦绕在其中的心绪之外,还可以有着其它的东西。

  所以,当胸襟处传来一股湿湿的感觉时,焰灵姬瞬间就反应过来,水满则溢,这个道理放在其它方面同样也适用。

  “夫君。”焰灵姬眸光转动间看向了杨明,在一声柔腻的呼喊声中,意思已经不言而明。

  “你啊,就这知道折腾人,这种事情你自己动手解决了。”杨明无辜地说道,这焰灵姬是越来越喜欢胡闹了。

  “我就是要折腾你,怎么了?以前你也没少吃啊,那个时候又是啃,又是咬,还要抓,还有揉,还舔呢,现在又怎么了?这就嫌弃我了?”焰灵姬睁着湛蓝色的眼眸,气势汹汹地说着只能在两人之间才能说的话。

  “你啊,真是服了你。”杨明无奈道,这都是什么虎狼之辞,这是能说出来的吗?知道就行了。

  “所以呢?”焰灵姬张开手臂,里衣上面已经多出了两片水渍。

  “我若是走了你怎么办?”杨明说着打开了焰灵姬的里衣,比之从前更加圆润柔软的不可名状出现在杨明的视线中,更是在杨明的是视线中顽皮的跳动了一下。

  “那你现在不是还没走吗?若是不趁着你还在时候好好用用你,等你离开了,我岂不是要后悔死。”焰灵姬气势汹汹地说道,随即在嗓子间就发出了一声闷哼,手臂已经下意识地环绕着合了起来,将杨明抱在怀中,那种重量,让焰灵姬感觉到的却是从未有过的踏实。

  “你倒是聪明。”杨明嘟囔着,随即就发不出声音了,直接被堵住了,而且还是满满的。

  但他也只是在说话间嫌弃而已,实则是另外一种心情了。

  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在时间的流逝中,很快就已经进入了秦王政十五年的三月,而秦赵之间的战争也正式开启了,杨明作为北路军的统帅自然也没有待在咸阳的理由。

  在王翦率领兵马穿过太行山时,杨明也已经从上郡赶到了太原郡的晋阳。

  当秦国已经对对赵国的南境长城和滹沱河中游的番吾发动进攻之时,赵都城中的赵王宫,却还在争论之中。

  “大王,太后,南境长城一线墙高水深,防御体系严密,只要赵国内部不出现问题,秦军不可能攻破,真正对我国有大威胁的是王翦的北路军团,虽然相较于秦国用以进攻南境长城的南路军团,王翦所部的兵力足足少了一半,但王翦所部才是赵国最大的威胁,一旦让王翦所部在滹沱河一线站稳脚跟,秦国的兵马则可以源源不断地越过太行山,深入赵国腹地,那样一来,赵国就真的永无宁日了。”赵王宫中,身为王伯的春平君赵佾道。

  当年他本是赵国太子,可惜一招不慎被送到了秦国,当他急匆匆地从秦国赶回赵国之时,他的弟弟,也就是当时的公子偃已经继承了王位,如此一来,当年的太子赵佾不仅没能成为赵王,反而成为了现在的王伯。

  “这只是春平君你的猜测,秦军十万攻南境长城,其随时都可以从三川郡以及秦国的关中之地增兵,但秦国的北路军团,想要增兵却不容易,所以,秦国的主攻方向,到底是哪一个,犹未可知。”赵佾的话虽然说的很有道理,但那只是一种可能而已,赵佾能够看到的东西,身为相国的郭开同样也能看到的,而且他还能看到另外一种可能。

  这就是赵国在秦国面前的悲哀,赵军虽然在同等兵力的情况下无惧秦军,但赵国在秦国面前却不行,秦国的国力可以支撑起对赵国的全线进攻,但赵国在秦国面前,却只能做到重点防御,毕竟,秦国可以十分轻易的出动三十万大军,但赵国出动二十万大军就要影响到国内的民生。

  眼下,秦军两线出击,赵国上下能够做的却是在猜测秦军到底哪一路进攻才更为致命,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悲哀。

  “武安君,你怎么看?”垂帘听政的赵太后知晓在这个时候更应该听谁的,所以她将视线投向了武将之首李牧的方向。

  “回禀太后,依照眼下的情况,我们似乎可以分兵两路,毕竟王翦手中的兵马只有五万人,但……”李牧说到这里露出了一副迟疑之色。

  王翦的五万人还不足以打穿赵国,但王翦却偏偏来了,难道王翦的这支北线军团真的只是为了吸引赵国的援军,进而让秦国可以在南境长城一线得到突破的契机吗?

  但南线的杨端和、李信几人,真的值得王翦自降身份,作为偏师去策应吗?无论是杨端和还是李信,似乎还没有那样的资格。

  但话又说回来,兵法之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本就是兵法要义,万一王翦真的就是高风亮节之人呢?

  而且,如果王翦策应的不是秦军的南线军团,但王翦若是策应的是别人呢?

  李牧知晓,在如今的秦国,王翦虽然作为上将军,在军职上是秦国军中第一人,但在秦国,还有着身居护军都尉的杨明,护军都尉的职位在秦军之中,本就不比上将军低上多少,而且,杨明虽然是护军都尉,但一身的战功爵位还要在王翦之上。

  毕竟,王翦打的仗,都是堂堂正正的战争,虽然战无不胜,但却不像杨明那般,大多都是以弱胜强的战争,两人从中取得的战功自然是不一样的,秦王政可以压制杨明的职位,但秦国的军功爵位自有法度所在,却是容不得压制的。

  所以,杨明在秦军中的地位并不在王翦之下,甚至因为其过往的辉煌战绩,使得杨明在秦军之中的名望更在王翦之上。

  若是杨明的话,让王翦身居偏师之位去配合,还是说的通,但若是王翦是为了策应杨明,那就预示着秦国此次攻赵还有第三路大军,这第三路大军又在哪里?

  想到这里,李牧已经不敢再想下去了,因为他已经想到了一种可能,若是那种可能的话,赵国这一次所要面临的局势恐怕就难了。

  李牧神色间的变化自然也落在了有心之人的眼中,能让赵国这位战无不胜的武安君露出这样的神色。

  “武安君,你可是想到了什么?”赵佾问道,心中却已经忍不住生出了一丝惊慌来,形势好像不太妙。

  “赵军真正的目的或许是另一路。”李牧凝重地说道。

  “另一路,武安君此话怎说?”赵太后追问道,她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却并不希望赵国出现什么问题,毕竟赵国是属于她儿子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她们母子的家产。

上一篇:我并不想当英雄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