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反派被女主喜欢怎么办 第361章

作者:峡谷悠哉河蟹

  弱宝便天天派人绕路巡逻,终于逮到想炸山水淹落月关的人。

  动手炸井的人属于哪只势力,众人心中大约有数,也就没有点破,互相留个面子,还不到撕破脸的时候。

  由于弱宝在战争期间出色的战绩,以及她各种很有预见的先手布局,导致她在军中的人气愈发高涨。毕竟每次开会,弱宝那站在一群男人中间的纤细身影,实在太过扎眼。加上弱宝本身条件优越,长得漂亮,于是更加不可收拾。

  齐军士卒可能不知道自家大头领叫甚么,但都听说过后路军的军师是个温婉美丽,用兵如神的奇女子。外号也有了,叫“神机将军”。

  齐军有人想强行炸井的事情很快传到尹京,随后,梦宝的调令就随之下来了。

  驻扎在落月关外的齐军大部后撤,将领尽数进京。西南王也不例外。

  齐军后撤意味着齐燕战争将进入后段的“和谈”阶段,但何云霄却感到非常可惜。

  当然不是可惜和谈,而是可惜李湘君的信。

  算算日子,李湘君的信也该寄回来了,但可惜终究没有等到。

  何云霄想了想,有可能是李湘君根本没打算给自己寄信,毕竟她和自己没什么感情也没什么关系,而且自己人微言轻又影响不了齐燕和谈,堂堂燕皇寄信给自己完全没有必要。等她回信,属实是自作多情。

  梦宝下令齐军回撤,何云霄的后路军自然在列。

  寻常的行军时候,女主们都是落在行军队列的中后段。但这次行军不同,弱宝和忧宝的马车一马当先,走在整个队伍的前面。不过在最前面开路的还是何云霄的短刀军。

  短刀军相比当年的短刀帮强大数倍,不仅是纸面武力上,包括凝聚力,执行力都比当年的短刀帮更强。

  庞简如今身为短刀军的二把手,深谙“坐稳二把手”的内在逻辑。

  他能当上“二把手”,不是他身为九品的修为,也不是他“短刀帮老人”的地位,而是他深受何云霄信任。

  何云霄什么脾气庞简心中有数。他不在乎你有什么小毛病,只要别碰他的底线,就万事大吉,如果能服务好“底线”,升官发财绝不会少。何云霄的底线也很简单,那几位漂亮姑娘。

  庞简对于何云霄的“底线”的态度是:不问,不说,不知道。短刀军内部也严禁议论八卦。虽然不让讨论,但该办的事情还是要帮何大统领办好。

  比如这次,何云霄罕见地让女主们走在军队前面,庞简就很贴心地提前到前方的城市内打点。

  确保何云霄有一栋独立安全的酒楼,且不会和其他同回尹京,进城过夜的将军冲突。

  半夜,何云霄起身悄悄溜到忧宝房间。

  姜无忧一脸诧异地看着他。按道理来说,他现在应该是在范梓弱那里才对。

  “相公怎么来了?”

  姜姐姐是自己人,何云霄也就没客气地道:“你姐姐是个不中用的。”

  姜无忧脸颊微红,弱宝什么水平她大约清楚,按说不至于撑不到天亮,除非相公不留情面。

  “相公是不是……”姜无忧欲言又止。

  何云霄给自己倒了杯茶,“别说了,现在离天亮还有段时间,再睡一会儿?”

  不等姜无忧说话,她屋内刚燃起的烛火又熄灭了。

  ……

  白姑娘今晚罕见地没有练功,默默失眠一整晚。

  天还没大亮,她便迫不及待地让人烧水洗澡,并把衣物从里到外通通换成新的。

  ……

  经过连日的跋涉,何云霄等人终于回到了尹京城。

  军队会驻扎在尹京周边的郡县,而将领则需要进城“面圣”。

  犒劳诸将的国宴自然也不会少,不过却不是何云霄一进城就立马举行,至少也得等三军将领都到尹京才行。

  几十万人的军队行军,前后能拉出百余里都是正常的。百余里便是一两日的行程。

  或许是梦宝耍了点小心思,何云霄的后路军本应殿后,结果反倒是第一个到达尹京的队伍。

  不过何云霄却没有第一时间往皇宫跑,而是先带姜无忧回家。

  侯府门口,老爷和夫人并立在那儿。

  “爹,姨娘。”何云霄笑道。

  “爹,娘。”姜无忧跟着何云霄说。

  “嗯。娴儿做了你们爱吃的,没事就吃饭吧。”武庆侯何元豪说完,拍了拍何云霄的肩膀,然后走进府里。

  张静娴默默抹了把眼泪。

  “姨娘,你哭什么?我不是好好的吗?”何云霄搀着张静娴道。

  “姨娘是心疼咱们家无忧。”美妇人拒不承认道。

  “娘,无忧也好好的。”姜无忧浅浅笑着,温温柔柔地说。

  “好孩子,陪何云霄打仗委屈了吧?”

  “没有。不委屈。”

  “回家以后,该吃的补品还是继续吃啊。”

  姜无忧小脸微红。张静娴什么意思她当然明白,这是在“假怀孕”败露之后,催她快点干正事。

  “娘,公子还没娶正妻呢。”

  何云霄一听“正妻”就头疼,他刚回来,天色不早,连忙道:“姨娘姨娘,先吃晚饭,先吃晚饭。”

  何家一家人在经过近半年分别后,重新坐回家中熟悉的桌子上。

  一桌满满当当的菜肴摆满桌上的各个角落,鸡鸭鱼肉、常规蔬菜暂且不说,何云霄居然还在桌上看见了海鲜。

  要知道,古代还是农耕经济,一国的都城都在内陆,加上运输不便,保鲜困难,许多人一辈子没见过,没吃过海鲜都极为正常。而一口海鲜想出现在尹京,则所耗颇多,价值不菲。

  不管怎么说,这一桌子菜确实是非常用心了。

  何元豪道:“你在外边行军打仗,也不知道往家修书一封。你姨娘想知道你的消息,还得去鹿角书院找范院长打听。不过老范对你评价不错,以此功过相抵,就不骂你了。吃饭吧。”

  何云霄听得好笑,但不敢笑出声来。

  啧啧,老爹想夸自己一句,还得想尽办法拐弯抹角,真是为难他了。

第470章 李湘君的信

  事实上李湘君早就寄信到齐国了,不过没有直接寄给何云霄,而是寄给了宵月长公主。

  有了燕皇亲自寄来的书信,梦宝才有底气说服群臣推动议和,让落月关前的齐军后撤,并把将领们都叫来尹京。

  这燕皇亲笔信倒也没什么奇特,通篇官场说辞,只是信中特地关照的一句话非常奇怪——朕念故人久矣,盼其速归,望长公主割爱。

  梦宝看着燕皇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却第一时间想到何云霄。能让她“割爱”的东西不多,无外乎母后、弟弟妹妹,再有一个何云霄,而何云霄则是他们中惟一一个去过燕国的人。

  不过梦宝十分相信何云霄的眼光,单看自己、南珠、姜无忧的姿色便知道他的要求,不喜欢男人,只喜欢非常漂亮的女人。除非燕皇是个女子,而且还必须是毫不逊于自己的女子,不然梦宝想不到何云霄被燕皇套路的可能性。

  何云霄每日的行程孟清浅是一直追踪的,今日他到了哪儿,明日他到了哪儿,她是全尹京第一个知道。不过孟清浅不是闲人,即便知道何云霄的行程,她也没法抽出时间,乔装打扮去迎接他。

  齐燕战事刚熄,议和在即,加上朝廷中不少燕国暗探也需清洗,每日的大小会议也需要长公主出席,孟清浅每日每日都忙得焦头烂额。

  这一日晚膳刚过,一堆大臣便赶着拜见长公主商讨对燕事宜。

  有些主战,有些主和,主战派也有速战和蚕食的区别,主和派的区别就更多。什么“齐为兄燕为弟”,什么“两国互纳质子”,还有“两国联姻”的各种说法。

  兵部尚书魏台川、礼部尚书李工勤、工部尚书杨行广等齐国朝堂高层官员都在此列。

  李工勤作为李氏族人,太后和长公主的心腹,自然要鞍前马后,大晚上出现在此毫不奇怪。杨行广则听闻最近落月关找到水源的消息,故而准备大力支持找水事业。他毕竟是河西杨氏族人,落月关属于势力范围,自然上心。

  兵部尚书魏台川则和其他庸俗的官员不一样。他是来上书长公主嘉奖三军的。特别是嘉奖“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士”。

  上次给何云霄封六品校尉,着实让魏台川尝到了甜头。此后他变本加厉,经常找话头找理由夸何云霄,楚家军以及后来的后路军一有什么战绩,他便大书特书,吹得何元豪都不好意思。

  尬吹虽是尬吹,但架不住效果显著,自打魏台川开始吹捧何云霄,他就深受长公主赏识,从丞相残党一跃成为朝廷新贵。

  长贺宫殿中,孟清浅坐在首席单手托腮,看底下群臣吵来吵去。

  有些事情她心中已有定数,但不方便自己把话讲出来,于是便需要懂事的大臣当个出头鸟。

  李工勤道:“齐燕之间应当主和,数月战争已致国库亏损,民不聊生。”

  “李尚书说的对,臣以为速战速决当为解决之道。”

  “落月关天堑,岂是大人轻飘飘的‘速战速决’四字可以概括的?”

  杨行广道:“臣以为可以广推水利,广建农田,以兵养兵,与燕军相持。最终不战而胜。”

  “杨大人可知百万官兵耗粮几许?这些口粮岂是几口水井能解决的?”

  魏台川见众人吵得激烈,当即道:“殿下,老臣以为,是打是和,如何打如何和,还需等军中将领们尽数回京再做打算。此一战我军军威大胜,老臣斗胆请殿下下书表彰军中骨干。比如后路军的头领灵王,还有范梓弱、何云霄等年轻将领。”

  孟清浅听到“范梓弱”眉头一跳,而后又听到“何云霄”冷静下来,淡淡道:“准。”

  诸臣讨论这么长时间,长公主还是第一回讲话,众人的目光不禁聚集在魏台川的身上。

  魏台川昂首挺胸,一幅舍我其谁的架势。

  李工勤乘机再提和谈,道:“殿下,臣以为有水攻之策,落月关形同虚设,故我方完全可以在谈判桌上拿回此关,完全不必要再让我军将士流血牺牲。”

  “李尚书此议,诸位以为如何?”孟清浅没什么感情地说道。

  众臣都是老油条,此时互相看了一眼,便道:“臣以为李尚书说的不错。”

  “臣也是这样想的。”

  “臣复议。”

  孟清浅一拍桌角,怒喝道:“尔等都要议和,我大齐朝堂,岂是不敢斗争的软弱之辈?”

  李工勤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拱手念起台词:“殿下,议和并非是向燕示弱,而是减少两国牺牲的人道之举。燕皇昏庸不堪,滥发战争,民不聊生,天怒人怨。殿下心存天下,要以天下苍生为重啊!”

  一些主战派的大臣头皮发麻,这李工勤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再说“打仗”多少有点不识抬举。更何况这李工勤是谁的心腹?他的意思又是谁的意思?

  “诸位以为呢?”梦宝得了李工勤的答案,还要装模作样地询问一下大家的意见。

  众臣自然不敢有什么意见,纷纷附和:“俺也一样。”

  确定议和的主基调后,便得开始讨论议和的具体事项和具体地点,以及要参与议和的齐方代表。

  一般来说,胜利方的议和专员是去摘桃子的,而失败方的议和专员则是去背黑锅的。

  齐国相较于燕国总体上还是优势,所以此次议和的人员中大可以混几个大佬的亲信进行镀金。

  魏台川心里跟明镜一样,不留痕迹地道:“殿下,老臣以为,此次议和不止要有文官,还要有‘文武双全’、‘才貌俱佳’的武官代表才行。”

  话不用说的太满,提点到位便是。先提出建议,开个口子,再满满往里面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