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害的我变成了少女偶像 第420章

作者:芹菜吃葡萄

页面显示电影的评分为6.7,这不算高。

评价的人也只有三百人。

叶星拉下页面,苏简第一眼就看到了许多差评。

不过……

“这些很多都是没看过电影的人或是七七影业的水军,但有些是真正看过电影的……你看!”

说完叶星在茫茫差评中找到了几条好评。

【出乎意外,苏简的演技很好!电影的剪辑和节奏极为出色,这绝对是一部很好的电影!为什么评价会这么差?】

【是不是被水军抹黑了?这部电影完全没大家说的那么差!】

【我承认一开始是想知己知彼,看完电影再好好吐槽,可看完之后我完全被震撼了,电影极为出色,苏简的演技有了巨大的飞跃,我甚至完全认不出她了!】

【电影极具真实质感,导演的能力一流,苏简更是令人惊喜,为什么大家都说这部电影差?】

虽然不可否则豆瓣酱如今已经被资本和许多奇怪分子入侵,但龙国人太多了,有人会被资本蒙蔽,那就有人会保持清醒。

有人会随波逐流,崇洋媚外;有人就会爱国爱党,真实言论。

在偌大的网络世界,大千世界,什么人都有,也注定了什么言论都会有。

就像在豆瓣酱,软件是“中性”的,但人是多性了,用户决定了软件的性质。

豆瓣酱上有疯狂的粉丝,有恨国媚外的酸民,有故意装逼的伪文艺。

虽然这占据了极大的比例,但别忘了,那上面也有真正热爱文学,热爱电影,热爱音乐,愿意亲自了解再做评论,尽量不带偏见,保持清醒的爱好者。

苏简万万没想到,有一天豆瓣酱里为数不多的好评竟反而成为了自己的“支柱”。

但这……又有什么用呢?

少数的好评证明不了什么。

许多公认的神作,包括那一部在国内外评分都是排名第一的关于监狱的电影。

在当年这部电影亏惨了,花了很多年的时间依靠各种版权最后才终于回本。

好口碑绝对不等同于好票房,这就是现实。

这些好评与对自己口碑的好转也并没有让苏简获得太多的慰藉,电影终究是数据太过惨淡了。

“我想跟你申请一件事情。”

“嗯?申请?”叶星突如其来的话让苏简一愣,“什么?”

“你相信我吗?”

“……相信。”

“我想调动八万到十万左右的资金。”

之前两人已经决定把十几万资金存下来留作投资,现在叶星怎么……

“好。”

沉默一阵,苏简甚至没有询问直接点头答应。

“你不问问我要做些什么?”

“……因为我相信你。”

眼眸短短的凝视一下,叶星伸手摸了摸苏简的脑袋。

“……我要利用这笔钱来进行电影的宣传。”

“宣传?”

苏简苦涩的笑了笑。

“几万块?就算把十几万全部拿出来恐怕也……”

“不……或许还能放手一搏。”

在现在的市场,几千万宣传费对于电影都是杯水车薪。

十万块?那几乎就是毛毛雨。

但出于对于叶星的信任,苏简没有质疑,依旧选择了相信。

很快,《七十二小时》第二天的数据出来了,数据依旧惨淡,电影的两天收益合计一万多,亏得连妈都不认识了。

到了第三天,媒体和网民们甚至连酸都懒得酸了,电影几乎处于没人理睬的状态。

而就在这个时候,著名网站逼乎上线了一个提问。

【如何评价苏简最新的电影《七十二小时》?】

电影的热度本身就不高,评论也寥寥无几,大多人都是被苏简的名字吸引进去了。

【没看过】

【有这部电影?】

【听说亏惨了,哈哈哈!】

【苏简的电影就别期待了吧?】

为数不多的评论让点击进来的网民们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因为直到现在他们才发现,几乎没有人真的看过这部电影,哪怕是神通广大的逼乎网友。

与此同时,一条长评终于在十几条的短评之中脱颖而出,成功的吸引到了网民们的眼球。

第472章 473.优质影评

【《七十二小时》是由导演应兴文拍摄,唯一主演、副导演则是苏简,并且她参与了剪辑。以下是个人评价:……】

几千字的长评里运用了上百个专业名词。

从专业角度,甚至到镜头的细节、运用,演技的刻画,各种国内外的词汇结合。

这位用户随手一说就是某一个小国家的冷门导演的作品,逼格满满,随口一说又是某某名字十几个字的外国艺术家,知识渊博。

晦涩难懂的影评一瞬间就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力!

当那些准备进来嘲讽,或者看看网友们是怎么吐槽这部电影的观众们进来看到这篇看得“晕头转向”,看一看就知道很牛逼的影评时,许多人忽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看这部电影似乎能够提高自己的逼格!

而且很多人都讨厌这部电影,并且几乎没有多少人看过这部电影,这简直是最佳的“冷门好片”的选择啊!

由于用户的扩大,如今的逼乎和其他软件一样鱼龙混杂,这是任何一个火爆软件都会经历的。

这里面有无数真正的专业人士,也又无数的混子。

这篇影评正好戳中他们的G点!

好家伙!

看这影评……这电影好像很牛逼的样子?

这是好电影,而且没人看,那就是冷门佳片!

这是好电影,但许多人都不喜欢,甚至连看都没看就留下差评,那就是自己“人间清醒”,能够欣赏到真正的美!

不得不说这篇专业度极高的影评虽然大部分连看都看不懂,可却成功的吸引住了许多装逼爱好者的兴趣。

【感谢大神推荐!我决定去看看!】

【牛逼啊,一个字没看懂……】

【我也觉得电影很不错,电影采用了……巴拉巴拉巴拉……】这位用户“一不小心”也秀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说出许多晦涩的专业名词。

而随着这个影评的出现,许多电影爱好者和电影人士忽然也齐刷刷的冒了出来了。

关公门前耍大刀!

我也要!

【点赞最高的说得不错,电影也确实是好电影,但有一点我要指出来,电影其实采用的是……巴拉巴拉巴拉……】又是一大堆专业名词。

【其实很多人没有注意,除了以上所述,苏简的演技也有了不错的提升,她的表演手术更像学院派靠拢,这一点要提到影史上著名的……】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是在贝尔斯山真实采景,我特意看了苏简工作室发布的vlog。我觉得在中间那段蒙太奇可能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导演应该是想要表现……】

【我觉得最后那个镜头没有那么简单,最后的构图与色调和之前完全不同,我觉得苏简应该没有得救,而是已经死去,后面一切都是她的幻想!】

【谢邀,身为南鹰影院的教授我想跟大家科普一下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其实电影……】

好家伙!

当网民们点进来的瞬间就直接惊呆了。

点赞最高的前十几条评论全是那种看都看不懂的影评。

各种信手拈来的晦涩名词,随便一扯就是什么几百年前的艺术家,几十年前的大导演。

最早的那条影评似乎激起了许多影评人和爱好者的兴趣与胜负心,每个人都在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暗戳戳的用更多的专业名词来碾压对方,证明自己的高格调与专业性。

观众们虽然看也看不懂,但就是感觉很厉害,很牛逼的样子。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专业影评的增多这条提问的热度也开始渐渐的升高。

许多网民开始去看《七十二小时》,并且纷纷猜测起了每一个镜头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用意。

有人觉得最后苏简死了,一切都是幻想。

有人觉得苏简还活着,她得到了救援。

有人觉得电影表现了导演的抗争精神,被困在峡谷里的苏简代表着被现代社会压力束缚的人们,而只有自.杀被压力折磨的人们才能获得自由和新生,只是因为怕过不了审导演才不敢明说。

还有人觉得电影一开始的极限运动代表着太过激进冒险的人会跌跟头,并指出两边的峡谷可能代表着“向左向右”的隐喻,电影其实是在暗指政Z问题。

事情愈演愈烈。

到了最后,这个提问下几乎成为了“专业人士”和许多妖魔鬼怪群魔乱舞的地方。

有人说出一大堆的名词,底下就有人反驳她,用更加奇怪未闻的例子和知识教训对方。

各种“隐喻”也被网民们发现,觉得《七十二小时》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而是有深层次的意识,导演在暗指很多问题。

这一幕很快就被一个匿名网友发到了各大网站,取名为【震惊!苏简的电影引起了网民混战!你看得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