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陛下 第208章

作者:林登万233

如果他个人品德稍微好一点,少做点蠢事,一战时期可能都波及不到比利时,德军对那一排要塞也头疼,说不定就绕荷兰放过比利时了。

荷兰的国王...真是啥都没做,全靠隔壁邻居衬托,然后得了很好的名声。

德意志帝国的雷德尔大帝和美利坚帝国的诺顿一世陛下,在19世纪这个时代,那是名副其实的人类之光,天降猛男,顶级神君,本来自己就做的不错,还有一堆奇奇怪怪的君主当陪衬。

有人会问奥斯曼苏丹怎么样?

以往的奥斯曼苏丹属实不行,一个个的都跟维多利亚女王、利奥波德二世差不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最近几代的奥斯曼帝国连续出神君,他们深刻意识到奥斯曼的衰弱,并着手开始现代化改革,改革的意志代代传承,一位苏丹死去,下一位继续继承遗志。

尤其是现在这一代的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他竭尽所能的维护这个即将分崩的帝国,以自己作则,对所有信仰所有民族一视同仁,提高大家的归属感。

他将每个星期五的时间拿出了,亲自处理人民的上访和公诉,接见有意见之人,悉心听取劝谏,在任期间从未推迟过和有故暂停,每周五都亲自处理民间的问题。

奥斯曼第一所现代大学,议会制的创立,法律、经济现代化,推动公共教育,废除人头税,允许非穆斯林参军,不再强制要求带头巾,女性权利也得到很大解放,现代化世俗化,延续了奥斯曼帝国的国运。

爱尔兰大饥荒时期,也是这位苏丹向爱尔兰捐款并运送粮食。

地球历史上他1861年死于肺结核,蓝星却安然无恙的活着,作为一名1823年出生的年轻君主,他还有很久的发挥空间,去维护祖先的荣光。

第九十一章 时间带来的改变

“孩子们长大了,我们也渐渐老去。”

1867年,雷德尔与伊丽莎白皇后在波美拉尼亚的海岸度假,两人躺在沙滩椅上,面朝大海。

这是一次家族聚会,大帝的孩子们都在身后陪伴着。

25岁的海因里希皇储身姿挺拔,亮白色的海军少将制服在身十分得体,他从当初那个叛逆的小男孩,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可以独当一面了。

巴尔干战争结束后,海因里希从陆军转去了海军,接替了父亲的工作,以海军处副主任的身份推行Z计划的后续大建,虽然没有父亲的着实远见,但他很好的遵循了父亲的道路指引,让雷德尔感到甚是欣慰。

小时候的皇储无知,温顺,善良,少年时的皇储叛逆,外向,文青,青年的皇储沉稳,可靠,谨言慎行。

但伊丽莎白皇后非常心疼长子的转变,海因里希...他心事很多,在父亲的光环下被压的好像喘不过气来,他不敢反抗父亲的任何指示,跟随着雷德尔前进。

可是雷德尔几乎把一切都做到了最完美,无论海因里希如何去努力,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他就将永远背负着不如父亲更有才能的外人眼光。

世人的评价也让海因里希变得更加沉默,他很努力的辅佐父亲治理德意志帝国,却总是被人认为做的不够好。

雷德尔与伊丽莎白的次子腓特烈·埃尔温今年也已经20岁,皇储的幼年很不受父亲关注,但有母亲疼爱,那埃尔温亲王的幼年则是爸妈都不闻不问,比哥哥还惨。

但埃尔温亲王在没有受到父母、宫廷的影响下,还是成长为一个栋梁之材,二十岁的他已经靠着真材实料在柏林大学读博,是最新开办的魔能科学研究院的第一批博士学生,未来肯定会成为杰出的魔能科研学者。

科学家,或许没有君王,宰相,元帅那样的波澜壮阔,但科学家群体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跟深远,是直接推动时代进步之人,雷德尔大帝对自己的次子非常非常满意,他都没想到自己会有孩子成为科学家,霍亨索伦家族史上第一个搞科研的诞生了。

雷德尔和伊丽莎白的第三子、第四子都还处于青少年时期,已经看得出秉性不错,未来可能成为一个没什么太大本事,但也不会干蠢事的亲王,成为政治联姻的两个支点,在余生以荣华富贵的皇室成员身份活下去。

德意志帝国的长公主露娜芳龄十六,上门提亲的人把门槛都快踢破了,不过伊丽莎白皇后看谁都不满意,不想让长女出嫁,长公主亦是深受德皇父亲的思想理念影响,是典型的新时代女性,自强,自尊,独立,与此时那些封建贵族小姐有很大的区别。

次女善良温婉,热爱孩童,已经立志成为一名教师。

随着时光推移,大帝的后代每一位都已经成才,即便是当初最不看好的,那个被得慌称为不类己的海因里希皇储都做的非常好,这无疑是霍亨索伦家族的幸事,德意志帝国的幸事。

雷德尔牵起伊丽莎白皇后的手,说:“这些年来你为我的事业作出了很多帮助,在维护皇室形象方面你做的很好,对子女的教育也做的很好,真是一位完美的皇后。”

伊丽莎白轻轻笑道:“那作为妻子呢?我怎么样?”

雷德尔也充满爱意的笑起来:“你还是如曾经初见时一样,美丽,温柔,令我喜爱。”

“陛下您也如曾经一样是个伟岸,伟大的人,我崇拜您,热爱着您。”

孩子们在后面看着,忍不住一激灵,大孩子们觉得父母太肉麻了直起鸡皮疙瘩,而小孩子们则很是羡慕这样的爱情,他们跑到父母身边,簇拥着雷德尔和伊丽莎白蹦蹦跳跳的闹着。

海因里希皇储扭头看向太子妃,这位太子妃是父亲强加给自己的联姻对象,欧根亲王的过继后代。

海因里希从不喜欢这位妻子,他依旧记忆着自己文青时代谈的一个女朋友。

但在母亲的悉心教育和看管之下,海因里希皇储从未做过对不起太子妃的事情,在一生的时间里相敬如宾,维护着这段并没有爱情的爱情。

第二天,又有一大群人来到波美拉尼亚海岸度假地。

炮兵上将索菲亚与她的两个孩子,索菲亚曾经只不过是铁血宰相俾斯麦的一个女仆,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普鲁士军队中扎下脚步,稳稳的向上,虽然她并没有神将UR级别的超级才能,但稳健,不出错,作为老资历的青壮派出任了德意志帝国炮兵总监一职。

凯瑟琳元帅和小毕典菲尔特也来了。

小毕典菲尔特是德皇雷德尔的孩子当中年龄最大的,也是军事天赋最出众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认为小毕典菲尔特不足以成为将军,他最多只能当个平平无奇的中级军官,没人想到这孩子在二十岁之后突然发力,成长的极为迅速。

他继承了母亲对骑兵未来战术的研究,完善了毕典菲尔特家族的快速突破和梯队冲击理论,并且着眼未来,他对飞机、水柜的发展进行了许多研究,并构思了不少未来可能的战术思想,是闪电战和空地一体化的雏形理论提出者。

不过...凯瑟琳元帅是手把手的交儿子,将很多自己的研究成果挂到了儿子名下,小毕典菲尔特还是属于二线将领,算不得无双神将级别,但总的来说也有担任一个集团军司令的能力了。

而凯瑟琳元帅已经退休,她将近卫军司令的职务交给了李斯特上将,骑兵总监职务交给了自己的老部下矮个子曼陀菲尔,盖世太保总监和德皇卫队长的职务也交了出去。

并不是她垂垂老矣,而是凯瑟琳元帅想要从事更多理论工作,教教书,研究一下未来战术,也希望在晚年能够与德皇雷德尔相处的时间更多一些。

在凯瑟琳元帅的青年和中年时代,最好的年纪,她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军营度过,战场度过,因为那时候雷德尔陛下需要完成统一德意志的大业,凯瑟琳便用全部的力气去助力雷德尔的事业。

当王朝战争结束,英德对抗第一阶段趋于稳定,大规模战争爆发的可能性非常低,中青代军官将领也成长起来了,凯瑟琳便从军队抽身离开,德意志帝国这个孩子已经在她的看护下足够健壮。

俾斯麦和她的孩子也来了。

但雷德尔大帝显得有些不高兴,因为他特别烦小俾崽子这个孩子。

前段时间大帝看了一份月度帝国财政报表,结果发现报表错误百出,国家财政收入居然比国家财政支出高二十倍,也不是多写了个零,就是完全离谱。

雷德尔勃然大怒,结果发现谱写这份财政报表的人,居然是俾斯麦和自己的儿子。

嗯?

这小混混不应该是在老家当富家翁混日子么?怎么会跑到帝国的财政办公室来,在仔细一查,居然出任了财政第二秘书,这可是非常高非常高的职位了。

“这是怎么回事!”雷德尔拍着桌子吼。

俾斯麦尴尬的笑笑,没法说话。

曾经,俾斯麦一点都不在乎自己那个儿子,管都不想管,想要把孩子扔回老家去。

但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铁血宰相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她觉得自己这个儿子不能不管,怎么也得做点事情,继承俾斯麦家族的荣耀,将来继承自己的衣钵。

于是俾斯麦就开后门,把自己的地痞流氓儿子安排到了内阁来,手把手的指导,帮传带,但是烂泥扶不上墙,频频出错,这次还惹怒了大帝。

“你要是想带儿子,那就早点带,他小时候就应该开始好好教育,结果当年你不管,放任孩子成个该溜子小歘歘,现在突然想把他扶起来了,这不是胡闹么?赶紧让他滚出内阁!”

俾斯麦也跟雷德尔大声了起来,坚持称完全还有时间,现在开始培养也来得及,我小时候不也是个地痞流氓么,同样是二十多岁之后才成熟起来。

雷德尔都被气笑了。

当年的俾斯麦和现在的小俾斯麦,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俾斯麦她根本就不是平凡人,不管小时候家庭环境怎么样,青年时代性格多么恶劣,都掩饰不了她身上举世绝伦的才华。

俾斯麦是个中学时期就能精通七国语言的狠人,从她上寄宿学校到柏林大学的十几年时间里,已经可以对英、法、德历史倒背如流,平均每星期看完四本书,就这一点都不是常人能够达成的,更何况俾斯麦还是坚持每周四本书。

在这样的基础之下,不用管青年俾斯麦的表象是多么差,任何人都能明白,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而小俾斯麦就是纯粹的废物,可别说看书了,也别说会几国语言了,德语单词的拼写都整不明白,这样一个人从二十岁开始教导,他怎么可能成事呢,就算他真能成,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去了。

雷德尔很早就说了,你不管孩子没问题,就让他当个富家翁挺好的。

可是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晚年,突然改变了曾经的想法,硬是要把这个阿斗扶起来,和德皇爆发了很激烈的争吵。

第九十二章 待时而动一鸣惊人

雷德尔早就预料到了,安娜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更加趋于保守。

只能说铁血宰相还是免不了俗事,她的家庭影响已经给她抹不去的封建、保守、容克烙印,当俾斯麦渐渐衰老,她便开始考虑家族的财富,考虑家族未来继续享有无上的权利。

年轻的时候和壮年的时候,铁血宰相是完美的,她是究极国家至上主义者,对个人,对家族的财富与名誉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贪图,但现在只能说很遗憾。

雷德尔永远是雷德尔,永远是林登万,无论青年时代还是老年时期,他从未想过自己和家族的荣华富贵,一生勤俭节制,不给自己敛一点财,但俾斯麦变了,只能说绝大部分人还是跳不出历史的那个圈子。

雷德尔已经决定让俾斯麦渐渐交出权利,希望让她也逐步退休安度晚年,一个是因为大家都老了,帝国成熟了,大家都应该去休息休息,过点好日子,另一个原因是雷德尔不希望安娜的政治生涯有黑点,在最风光最荣耀的时刻急流勇退吧,不要犯傻犯错。

在地球历史上,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晚年极度压制新生代的成长,导致德国根本就没有宰相的继任者,而蓝星还好。

蓝星的安娜女士没有那么保守和恶劣,雷德尔也培养了一位宰相继任者布赫尔。

布赫尔1830年出生,现在也成长到了政治生涯的成熟时期,目前德意志帝国的内部形式,外部形式都非常好,让这孩子接任是最好的时候,他先熟悉一下宰相的事务,等过段时间有了危机才好处理,而不能等到俾斯麦实在不行了,布赫尔在突然临危受命。

对于自己的继任者,俾斯麦非常不高兴,她觉得自己还年轻呢,政治生涯的巅峰期才过半,继续执掌帝国二十年绝对没问题。

她并不想交出权力。

但雷德尔大帝的意志非常坚决,权倾朝野,威震欧陆的铁血宰相也没有任何抵抗之力。

布赫尔在1870年开始出任副宰相,分俾斯麦的权。

就在大家已经意识到,铁血宰相即将渐渐离开权力中心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令人想不到的巨大转折。

1871年莱茵工业区一家化工企业发生意外事故,因为生产流程不规范和安全意识不到位,导致化肥厂发生了大爆炸。

俾斯麦做的很好,她在公开场合很是低沉的,悲哀的称这是一次惨剧,一场灾难,并且亲身去死难者家庭一一进行慰问。

布赫尔却在报纸上发表了迷惑言论,他以严肃理性和制高点来评论此次事件,严肃的说工人疏忽大意,不按照规矩来就会造成这样的事故。

这个时候大家都在为灾难默哀祈祷,哪有人想听理性分析,而且布赫尔说话的味道也有问题,有的人觉得他是说活该,因为什么什么,所以该死...

莱茵区直接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活动,要求副首相布赫尔立刻滚蛋。

这本来问题还不算大,因为俾斯麦当年也无数次的被民众要求下台。

但是最近俾斯麦又变了,她意识到自己地位不稳遭到威胁,德皇对她很不满意之后,安娜女士就立刻改正了自己所有的错误,重拾初心老老实实做事希望挽回。

首先她让自己儿子滚到了偏远地区当个小公务员,而不是继续留在内阁硬扶。

其次她把俾斯麦家族名下的大量财产捐给国有企业,并且主动要求降低宰相的工资,从两千金马克直接降到了两百。

在执政理念上也放弃了保守化,回归最初与雷德尔共同前行的时候。

雷德尔宣布布赫尔下台,副首相一职暂时空置,等到他找到第二个俾斯麦继任者的时候再说,铁血宰相被剥夺的权力又重新回去了。

这算是一个最好的结局,雷德尔和安娜的矛盾和尴尬都解除了,铁血宰相深感危机之后也清醒了,继续在自己政治生涯的巅峰期,执掌帝国。

1875年,俾斯麦迎来了六十岁生日,她已经执掌德意志帝国超过三十五年,经历了短暂的与德皇的冲突,她依然很好的执行着雷德尔的理念,很好的治理帝国。

此时,铁血宰相的私人医生已经发出了警告,因为安娜常年的超高强度工作和酗酒,让她的身体已经亮红灯了,肝脏,肠胃,还有神经衰弱都是健康的威胁,她必须得好好修养身体。

年轻的时候俾斯麦就已经多次出现健康问题,但那时候她总是说,狮子是不会生病的,固执的不去养伤继续工作,但现在可不行了。

在原历史,因为俾斯麦压制后辈,那时候罗恩元帅也死了,没人在他生病的时候能出来顶一下,他只好带病硬撑,结果病情不断恶化,很早就死了...比他年龄大的老伙计们每一个都比他活得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