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陛下 第152章

作者:林登万233

阻碍爱尔兰移民的速度,是大船的数量,只要有船靠岸就一大群人涌上去,结果在横渡大西洋的路上,因为饥饿、各种疾病的流行,出现了大量的“幽灵船”。

当幽灵船被人们发现时,船舱里的人早就白骨化了,当然更多还是直接解体沉没。

至于那些疯掉的,想要划独木舟、划澡盆横渡大西洋的死者无法统计。

英国竭力封锁爱尔兰饥荒的新闻热度,任何前往欧陆的爱尔兰移民船都会被皇家海军第一时间发现并击毁,所以你很难在欧陆国家看到大量爱尔兰移民。

皇家海军逼迫着爱尔兰人横渡大西洋,一船又一船的死在海路上。

在英国的努力下,整个世界对于爱尔兰饥荒都缺乏概念,大家知道那里的人饿肚子,那里的人很惨,大家在踊跃捐款,但没有人知晓真实情况,绝大部分国际视线认为,爱尔兰饥荒的死亡人数比巴黎公社血腥周要少很多,所以大家都关心血腥周去了。

血腥周虽然有十万人被迫害,但其中直接死亡的最多不过三万,大部分是被监禁和流放。

爱尔兰饥荒造成的能够统计的死亡人数就有一百万人,无法统计的那些就是永远的谜题了。

维多利亚女王不在乎爱尔兰饥荒,她现在只想万国博览会,并通过他人之口告诉德皇雷德尔,再也不要跟女王谈论任何爱尔兰问题。

第二章 五千万英镑

都这样了还搁这万博会呢?

爱尔兰饥荒闹的越大,英国万博会越是要办,毕竟英国人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灭绝,某种意义上,爱尔兰人死的越多,英国人越开心,好事,都是好事。

德皇雷德尔只能说他很无奈,最多就派一些大船,往返德克萨斯-爱尔兰,正好德克萨斯共和国地旷人稀需要人口,就让爱尔兰人去一些。

大饥荒是个长期投资,现阶段把这张牌亮出来没有任何意义,爱尔兰人没有反抗能力,英国人也在道德观念上很奇怪。

总之先把大饥荒的真实情况文案都拿在手里,等有一天带英快死的时候出来补刀吧。

英国在爱尔兰问题上的神仙操作,引得德皇直犯恶心,那德国必须还以颜色,恶心恶心英国人。

刚正面肯定不敢,但背后来点黑手,德皇有那个本事,而且很大。

英国举办万博会的目的除了炫耀国力与科技,亦是为了推广英国工业产品,因为周期性经济危机又来了,有识之士已经察觉到了第三次全球经济危机的前兆。

产能过剩引起,但产能过剩的不多,目前还是可控范围,大家只是对危机有了个不好的预感。

雷德尔与阿尔伯特亲王共同前往万博会场所水晶宫,此时水晶宫还没有修建完毕,玻璃幕墙与钢架结构只搭建了一半,但这个工地,确实比同时代的建筑工地有科技感许多。

阿尔伯特亲王拿出图纸,不断介绍着一处一处的展位,给雷德尔形容水晶宫建成和万博会开办的盛况。

雷德尔问:“万国博览会应该有个主题吧?这第一次万博会,主题是什么?”

“工业科技。”阿尔伯特答道。

雷德尔偷瞄了好几眼对方的图纸,发现在整个场合最显眼位置,最佳地段,分别是奢侈品展区、日用品展区和娱乐品展区。

这些东西也确实跟工业沾边,但相关性更大的工业设备、新的科学技术突破、蒸汽朋克区、初代电气设备...这些东西被英国都安排在角落和不起眼的区域。

从展厅布局就知道了,英国主要推销的是轻工业产品,而且是非必需性的轻工业产品。

美利坚内战持续至今,西班牙内战永不停歇,法兰西内战尚未平息,沙俄改革频频受挫。

战争与动乱,会使得奢侈品、化妆品、玩具、非必需性日用品和娱乐产品的销量巨幅下滑,连带着引发整个轻工业领域的货物囤积和产能过剩,再连锁反应就是经济危机了。

英国人目前的态度是,稳定旧的市场,开辟新的市场,推动自由贸易,拉高全球韭菜消费思维,有计划可控的使英镑贬值提升销量。

万博会算是英国处理经济危机的一次营销手段了。

同时英国政界也在战略决策期,万一经济危机不受控的爆发应当如何解决,风险转嫁给德国佬?德国佬会不会拼命?抢了法国殖民地资源和市场回血?这样法兰西猴年马月才能恢复健康?

英国人还在考虑万一危机爆发的对策,雷德尔转头就是一刀背刺,不用考虑万一了。

一艘瑞士籍的小型货船在朴茨茅次港靠岸,船长用带有浓浓意面味的口音说:“我拉来了五千万英镑,给我兑换黄金。”

接港工作人员都懵了,这个消息在港口迅速传播开来,不一会就冒出一大群记者,德皇雷德尔刚好也在朴茨茅次,便出来看热闹。

英国于1821年正式采用金本位制,一英镑硬币,含有纯金7.322克,任何人,任何组织,都可以在英格兰银行的工作日,无需预约和手续的,自由兑换银行券和金币。

大额贸易使用的英国银行券就是个破纸条子,背面甚至是空白的,稍不留神就会撕碎,但硬币就不一样了,纯金的哦,很多富贵人家或纨绔大少,就喜欢兑换一些英镑金币到处耍。

可是...五千万英镑的银行券该如何兑换呢?

366吨的黄金,英国央行确实拿得出来,根据德国情报部门和德国央行的推测,英国国家黄金储备可能在四千吨左右,英镑超发现象非常之小。

拿得出来,和愿不愿意拿是两回事,瑞士人装满英镑银行券的大船停在泊位,很快就被皇家海军围住了。

帕麦斯顿通过电报得知此事,迅速从和友人闲聊的嬉皮笑脸中冷静严肃下来。

如果不给兑换,全世界都会丧失对英镑的信心,给人家兑换,三百多吨黄金不见了,如果采用一些阴险的手段...

朴茨茅次港现在有巨量的记者,德皇雷德尔也在现场,帕麦斯顿不可能把德皇也给杀人灭口了。

这件事真的很难,如果采用拖延,审查,走手续等等方式,就违背了金本位建立之初的随时随地自由兑换的诺言,很有可能引发海量民众的挤兑。

此外英国正在计划英镑贬值,让货币含金量下降0.7到0.8克,但英镑贬值操作尚未进入国会审议阶段,距离那时候还远,拖不到了。

帕麦斯顿一时间都猜不到幕后主使是谁,瑞士的大船...

法国国防政府想要抛售英镑换黄金,稳定国内局势有可能;德国抛售英镑换黄金,建立金本位体系有可能;意大利统一没几年,也需要贵金属储备。

在没有任何情报的时候,帕麦斯顿完全推测不出是谁在搞事,都有可能。其中德皇雷德尔是幕后黑手的概率,在他看来是比较小的。

英德一家亲啊,德国给带英当舔狗啊,英镑波动德国也跟着受罪,还有,帕麦斯顿不觉得最近英国有任何事情惹到了德皇。

爱尔兰大饥荒嘛?那怎么可能,我英国人都不把爱尔兰当人,德皇怎么可能在乎爱尔兰呢。

此次黄金事件幕后有法、德两国的参与,那整船保存完好的银行券能让带英挑不出毛病,这批银行券是大家一起凑的。

德国催债,法国要用贵金属还战争赔款,两国都准备建立全新的货币体系了,英镑就不必再持有那么多。

帕麦斯顿很快就能知道,恶性兑换事件的幕后黑手是谁,但等到那时候经济危机会炸的他无处分心,德国可以皮一下全身而退,就算被英国扇嘴巴子,也能确认英国对德态度的强硬指数喽。

雷德尔有理由说的,我抢英国老爷的黄金,是为了建立帝国马克金本位啊,我们德国建立金本位,那英国老爷不还是为所欲为么。

不管事后如何,反正当下的帕麦斯顿已经气的炸毛了,他恨不得下令皇家海军把这艘瑞士大船扣了,或者先给他黄金,半路在抢回来。

可惜做不得,朴茨茅次港的媒体记者越来越多,看热闹的吃瓜群众也聚堆人山人海,更有德皇雷德尔直勾勾的瞅着。

有一艘船来换黄金。

生意行啊哥俩(船长左顾右盼,看向繁华的朴茨茅次。)

五千万英镑给不给换吧。

我开英格兰中央银行的,还能不给你换?等半个月我调货。

what’sup!还得等半个月才能兑换?

你瞅瞅现在哪有黄金啊,你嫌慢我还嫌慢呢,这都国库里的黄金储备(帕麦斯顿冒汗)。

但之前建立金本位的时候你说好了,随时随地自由兑换,不用手续不用等,你现在让我等,是不是你黄金不够啊。

帕麦斯顿:你是故意找茬的?

最终,英国首相与瑞士船长达成了和解协议,只兑换两千五百万英镑的黄金,并且分三期在一年内偿付。

后来帕麦斯顿主动将谈判内容和消息露出来,并顺势进行了英镑贬值,引起了英国一阵持续一周的黄金大挤兑,但帕麦斯顿的处理很好,让英镑贬值持续在心目中的理想值区间,没有失控。

货币贬值造成了一些看不见的内伤,货币贬值使英国商品竞争力提高,工业产能再创新高,但产品已经在市场饱和..随即引发了第三次全球性经济危机。

德皇雷德尔深藏功与名,从英国捞来了一百多吨黄金,以至于维多利亚大姨子和连襟阿尔伯特,在后续相处中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雷德尔才不管那么多呢,反正真金白银捞到手了,而且他还仔细观察的英国政坛的态度,即便在英镑问题上被摆了一道,英国人也没有露出任何对德强硬的意思。

现阶段,德意志帝国还没有建立金本位货币体系,还没有远洋海军,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原材料获取和低端工业品倾销,都仰仗于英国人的脸色。

在其他国家眼里,德意志帝国是世界第二强国,但在英国人这边,德意志就是个被捏住后颈肉的猫。

英国目前并不把德国当做威胁,因为皇家海军动动身子就能捏死德意志,此次黄金兑换事件在帕麦斯顿看来,就是自己的儿子哭闹了一场。

“首相,你是说这件事的影响很小?”

“不,我的儿子哭闹起来的影响可就大了,熊孩子是很令人揪心的东西。”

帕麦斯顿对英德关系现状保持乐观态度,但对于德意志未来走向,他预感到了深深的危险,孩子还小就调皮捣蛋了,不好好管教,等孩子长大,不得拔英国氧气管?

但是最近腾不出手处理德国,经济危机来了,国内的资本家黄老爷们直接关系到帕麦斯顿的选票,他必须先回头伺候好黄老爷,稳住首相位置再谈其他。

第三章 全球性经济危机

一只蝴蝶轻轻煽动一次翅膀,不一定影响到亚马逊雨林的一次风暴。

但英国发生的经济危机,能够实实在在影响到全球范围。

产能过剩,市场不足,数个主要市场战乱导致消费需求下降,英镑贬值进一步刺激生产与销售,并加重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第三次经济危机比英国相关部门预测的来的更早,这与德国工业快速崛起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英国原有市场被挤占了。

经济危机的风险转嫁必须要做,把自身损失转到德国人身上,让德牧一起跟主子来承担。

原材料供应加价,市场限制,提高对德关税,同时强迫德国方面消化一些英国库存的工业品。

在此次经济危机中,有上千家英国企业濒临倒闭,处在一种拉一把则活的状态,而帕麦斯顿这个人又狠又阴,他故意拖延合资企业的补贴援助甚至不发,逼迫大量合资企业倒闭。

英德之间大量的商业往来国际合作,联合建厂等业务,都是帕麦斯顿自己谈成的,这是属于他的政绩,合资企业过的越好他越有面,但他并非寻常政客。

他通过种种手段逼迫合资企业倒闭,强制将产业与生产机器分配给其他英国企业,一定程度缓解了英国工业窘迫,也相当于利用经济危机白嫖了德国人先前的投资,又是他在得知黄金事件幕后黑手的报复。

代价嘛,就是帕麦斯顿政绩没了,他得完美处理经济危机,把政绩补回来。

相比民意支持度、选票,帕麦斯顿这位政治家更在乎英国战略发展将个人的利益一定程度放在了后面,换做是其他政客,说什么也得把那些合资企业扶起来,甚至牺牲英国利益去扶英德合资,毕竟是个人的政绩。

英国经济危机给德国带来的影响巨大,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全球市场被限制,低级工业品销量不好了,而高技术工业品又因为关税提升,销量降低了,德国工业的高速发展来了个急刹车。

德国受到英方制裁,或者说镰刀落下来,跟先前的黄金事件关系非常小,即便德皇不做任何事情,就算他去跪舔英国人,这镰刀还是会挥下来。

因为在英国眼里,我养你这条狗,就是为了出事的时候你帮我抗一下,无论德国对英态度如何,这镰刀都是一定会挥下来的。

如果有人认为,德国不惹英国,英国就不会对德国动手,抱有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太天真了。

曾经英德关系是利益交换,我给你一块蛋糕,你给我一块蛋糕,但每次事后英国人都要去德国碗里插出来一些,他们感觉先前的交换亏了,于是就有了普丹、普奥、普法战争后,英国人狗屁不干还来抢一堆利益。

德意志帝国建立后,两国开始进行较为直接的利益竞争,蛋糕只剩下一块,英德在同一个桌子上吃饭,小弟全听大哥的主意,分多少就是多少。

这样表面和谐的竞争关系,会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差,直到小弟忍无可忍翻桌子。

第三次经济危机是个重大转折点,英国用制裁手段让德国大出血..

铁血宰相俾斯麦看着惨淡的月度工业情况报告,直接在办公室上演《我们仨》,工业大臣、工业首席秘书和帝国工业化办公室主任被狂喷。

早在1845年,德皇雷德尔就提出德国工业要向高精尖领域发展,但由于许多原因推进的比较慢。

比如1847年,英国铁产量是300万吨,钢产量11万吨,德国铁产量120万吨,钢产量1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