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摸尸李元霸 第231章

作者:摸鱼大帝

李文昊疑惑的打开信件,现在并无战事,侯君集送回来这信是什么意思?

当看完信上的内容时,李文昊有些懵,竟然真的有世家想起兵谋反?

而且侯君集也是一点都不手软,手起刀落,两个世家,三千八百余口,悉数被斩首。

“以儆效尤,侯君集做的果断,不过……”

李文昊脑中想起曾经的侯君集,总感觉事情可能没有这么简单。

但是无论从那个角度说,侯君集这一场屠刀下去,的确让这些世家老实了许多。

“父皇,你说侯君集此人?”

“不可能,侯君集跟着我南征北战,一生之中大战无数,更是跟我亲如兄弟,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

“你确定?”

李文昊一个字确定,让李世民心中打起鼓来。

人心思变啊,尤其是现在,内患以清,最大的外忧突厥也被灭了。

换句话说到享受的时候了。

很有可能这些将军会在这个时候开始排除异己,甚至为了一些目的,冤枉好人。

“让人去查查?”

李世民试探的问道。

下意识的他还是选择相信这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人,但是有时候治理国家靠的不仅仅是信任。

“我让锦衣卫去查!”

“可以,但是注意分寸,侯君集毕竟跟了我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一身伤疤全是替我挨的”

“暗中查探,别弄的太过分。”

“知道!”

李文昊凝重的点点头,像侯君集这种人,哪怕是查也只能是暗中查,至于诏狱什么的更是想都不要想。

哪怕最后就是查出来了,以李世民的性格也不会杀他,最多贬官流放。

当天李文昊回去休息了一晚,这一晚睡的那叫一个踏实,醒了之后直接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这就是皇子啊,虽然身居高位,手握大权,但是累也是很累的。

把侯君集的事情和陆文昭说了一下之后,李文昊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了科举的考场。

省试在两天之后开始,现在考场内部就已经开始戒严,任何人不准入内,哪怕是魏征要进去也要出示身份令牌。

而负责守卫考场的就是枭鬼军。

而考题早就已经被放在了李文昊的东宫,这天下没有比他东宫更安全的地方了,里三层,外三层再加上天下第一的李文昊,谁能在他手中抢走?

魏征等一大批官员也忙碌了起来,对于这些考生身份的审核已经到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毕竟这个时代没有互联网,没有照片,确定人员信息只能通过各种通牒等。

这也导致,在古代科举的时候,经常有人会找人替考,甚至冒名顶替,当然,这被发现之后死罪也是妥妥的。

李文昊哪怕是一个穿越者也没想出什么办法,只能依靠魏征等人了。

至于武举则没有这么多事情。

武举无论考兵法战策,还是武艺,都是现场考试,一群人观摩,评审的,是非好坏一眼就能看出来,根本不存在替考这一说。

“考生入场,除了纸笔,禁止携带任何东西!”

两天之后,万众瞩目的省试终于开始了,最先开始的是文试,像电视上演的那些,考上自己还要带食物,带马桶,李文昊全给他杜绝了。

他特意在考场之内设立了几个茅厕,并且吩咐枭鬼军士卒,无论是谁去上厕所,一定要妥善检查,哪怕是厕纸都要好好查看,至于吃得更是简单。

就是和枭鬼军吃一样的东西,他就不信有人敢把爪子伸进枭鬼军中。

而监考同样也是枭鬼军的军士。

对付读书人作弊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当然是找一群不识字的人来。

第296章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最开始李文昊派枭鬼军来负责文试,这让朝中很多官员感觉这是对文人的一种侮辱,但是当李文昊当他们的面试验一下枭鬼军监考的好处之后,都服了。

不服的,肯定就是心中有些想法的人,他们也不敢说。

考生进场后,当看到这些面带鬼神面具,手持长矛,腰配横刀,一身黑甲的战士时,都懵了。

不是说是文试吗?

考官不应该是朝中大臣吗?

怎么换成这群不像人更像鬼的大头兵了?

“诸位考生,太子殿下有令,考试时间为三天,首先,你们需要先换上太子殿下为你们准备的宽松衣物。”

“在每个人的位置上都有一床被褥,以及考试所需要的必需品!”

“至于吃食自然由我们来提供,你们只需要好好考试即可!”

“那里,有茅厕,若是谁想去茅厕,需要提前申请,由我们的军士陪同!”

“这也是为了保证这次科举的公平,让各位学子都有一个公平的平台来一展所学。”

说完,考卷被分发了下去,这些考生一个个志得意满,但是当看到考卷那一刻,眼睛瞬间失去了神采。

在考试之前,他们都做足了准备工作,知道科举考的就是经意,这些学子对自己都非常有信心,但是“春水春满池,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这首诗中哪个词汇出现最多?

考生一看,一个个都露出了笑脸,这题目是不是有点太小儿科了?

纷纷提笔写下一个春字,但是……

“出现次数最多的字,占据本诗的多少份额?”

……

这些学子们,拿起旁边的草纸算了起来。

在大唐可没有乘法口诀,更没有那些个什么出发公式,这些学子只能扒拉手指头算。

这第一题,不难,但是绝对不简单。

那些吭哧半天把第一题答完的学子,再也不敢小看李文昊出的这份试卷。

而试卷的第二题更是操蛋。

假设一处军营能装下五千人,每日进来五百人,但是每日又出走三百人,问,这大营何时才能住满人?

……

“住满人之后,有人每日要吃四碗饭,有人吃三碗,以知吃四碗的比三碗的多出五十人,请问,一天要多少碗饭才够吃?”

……

“假设十碗饭一斤米,而十斤中米需要两个铜钱,十斤好米需要三个铜钱,请问,这每日吃饭又要用多少钱财?”

……

这群学子想哭,他们读的是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哪里学过账房算账?

再说,就这种难度的题目,一般的账房也算不出来了吧!

亏了李文昊一共就给他们出了三道大题,这前两道都已经看了,而最后一道……

一群学子怀着必死的决心看向了最后,却发现,这最后一刀竟然是最简单的。

“请简单的说一下,如果换成你,治理草原,处理草原民族和汉民族之间的事情,你会怎么处理?”

当看这最后一题,这些学子都要哭了。

终于来点他们熟悉的了,本来以为这次科举不正常,现在看来,也终于正常一点了。

不过,前两道题,看似无厘头但是却并不是无解,只不过是需要一些常识罢了。

比如说,军营,又比如,军中吃什么粮食是有规定的,而且他们要在这里吃三天的军粮,这答不出来,真还不怪别人。

有人答不出来,自然也有人能答出来。

比如那个姓于的兄弟二人,第一道题,两人几乎没费劲就答出来了,而第二道题,两人中,最快的一人足足想了半天才想明白其中关窍,而第三题在他们眼中才是最难的。

注意,第三题的问题是治理,是如何处理两个民族之间的事宜。

这说明什么?

说明朝廷不打算对草原采取暴力手段,而是想采取怀柔手段,让草原归心,他们彻彻底底的成为大唐的一部分。

首先要想到这点,才能继续作答,如果满口仁义道德,皇恩浩荡,天威降临,那根本就不用看了,就这样的,他写出来一本大帝经李文昊也不带搭理他的。

想作答第三题,首先要看清朝廷的形势,说白了就是太子爷对待异族的态度,对付军队当然是杀,但是平民还是要招抚,让他们成为大唐的一份子才好。

三道考题,每一题都有特殊的意义,如果是那些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的人,恐怕除了第一题有希望答对之外,剩下两道题毫无可能答对。

在文试开始的同时,武举也开始了。

李文昊本人也出现在了武举的场地。

身边分别站着李存孝,罗松,薛礼。

“几位,可有什么好苗子?”

“呵呵!”

李存孝笑而不语,薛礼也不说话,唯独罗松一脸的轻松。

看到几人的表情,李文昊心中已经有了定数,看来,几人都碰到让自己相中的人了。

“殿下,你看这个人,出身东南沿海,少时就带领乡亲抵御倭寇海盗,并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是江夏王推荐来的”

“臣已经关注他许久了,其手里一根长枪,其飘逸灵巧不下于我,正打算将其收入麾下!”

罗松拿过来一个册子,指着其中一个人名说道,在其下面是这个人的履历。

“戚……戚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