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道家师叔祖 第487章

作者:断千层

不过若是想要让更多人使用,还有一个条件是必要的,那就是产量。

想到这里,嬴政继续问道“不知此物制作起来是否麻烦,一天可以做出多少?”

北辰在心中思考了一下,随后道“纸张的制作过程并不繁杂,只要掌握了方法,一个熟练的工匠,一天时间应该能够制作上百张。”

听到这话,嬴政再次惊讶了,如果一个人一天就能做出一百张纸,那么一百人一天就是一万张,一千人就是十万张……

稍微计算了一下,他发现只要有个几万人负责制作,就能够供应全天下读书人的使用。

虽然几万人不算少了,但要知道但是一个皇陵,就已经动用了数十万民夫,几万个人不算什么。

只要制作纸张的难度不大,那么就有着很大的希望将其推行全国。

而且这东西是大大有益于民众的,可以想象一旦出现在市面上,一定会非常受欢迎。

要知道现在主流的文字记载工具还是竹简,但一卷竹简也就只能记录几十个字罢了。

一本数万字的诗经,只好要好几百卷竹简才可以写完。

所以一本书的价格非常高,让很多人都望而生畏。

而现在的秦纸,就这么薄薄的一张,很轻松的就可以写完上百字,而要是写的小一些,三四百字都是能够放得下的。

一念及此,嬴政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个想法。

“若是将纸张大规模的生产售卖,会是多么大的利益呢……”

第四百九十九章 秦纸的营销

因为竹简所能够记录的文字太少,而锦帛等物品又较为昂贵且不便于书写,所以书籍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按照咸阳城的市价来计算,一本诗经的价格就至少需要半金。如果全部刻在竹简上的话,可以摆满整整一车。

而普通百姓一年的收入都达不到这个数字。

换言之,要买下一本诗经所需要的钱财,足够让一个普通人生活一年的了。

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是没有条件读书识字的,所谓的耕读传家之人,实际上已经脱离了贫苦农民的范畴了。

穷苦人家无法读书,也就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下一代也就只能继续穷下去。而富贵人家的资源更多,还有着上升的渠道,很容易就可以获得好的生活。

这是一个循环,持续了上千年的循环。

而科举制度与纸张的出现却拥有了打破这种循环的可能,当那些底层的百姓们可以买得起书,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并且可以通过参与考核的方式来展现自己。

那么就能够出人头地。改变自己与家人的命运。

所以秦纸无论是对于书香门第,还是普通的市井百姓来说,都绝对是好东西。

在意识到这件东西的市场价值之后,即便是嬴政也不由的生出了几分商人的心思。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毕竟这其中包含的利益太大了,而且还是属于一家垄断。

虽然一张纸卖不了多少钱,但这东西却是消耗品,一旦被大规模使用,将会成为整个国家的重要经济来源。

虽然如今的大秦统一了六国,但因为常年征战也耗费了大量的财力与物力。

如果将纸张的贩卖也作为获利源头,那么国库定然会充盈许多,自己做事也不用束手束脚。

随后,嬴政便将这个想法与北辰说了一下,想听听对方的意见。

北辰闻言后思索了一下,随即开口道“若是按照陛下的想法,确实可以使用它来获得不少的利益,但我觉得最好还是不要这样。”

“为何?”

嬴政问了一句。

北辰回道“以这纸张的价值,即便是高价售卖也出有很多人抢着要,但若是那样的话也就只有拿下富贵人家才用得起了,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过是另一种奢侈品。无法进行全面推广。”

“而要是低价出售,那些有钱人定然会囤货居奇,然后再高价卖给其它人。”

北辰作为穿越者深知那些资本家的贪婪,原本好好的事情,一旦被他们掺和进去立马就变味了。

所以他的主张,还是将造纸术公布出去,只有让人人都能够用得上纸,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听到这番话,嬴政微微蹙眉,他明白对方的意思,心中也知道那种做法或许更好。但就这么让他将到手的利益直接放掉,还是很肉疼的。

看到前者的模样,北辰也猜到了其心中的想法,随后道“若是陛下真的想要以此获利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注意一下分寸。”

闻言,嬴政问道“你有什么主意?”

北辰回道“我们不能用纸张长期谋利,那样只会使其失去原本的价值,但趁着刚开始的时候捞上一笔还是可以的。”

“你的意思是……”

北辰接着道“售卖纸张要分一个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八个字,由少到多,先贵后贱。”

“在秦纸刚面世的时候定然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只要少拿出一些,然后将其定位高价,那些贵族应该会争相抢购。”

“这样的话,只需要半年的时间,就能够获得不少的利润。”

“半年过后,可以适当的降低价格,然后多制造一些来卖,让小有资产的人也可以用的上。如此就能够获得第二波效益。”

“等再过一段时间,就把纸张的价格降到平民水平,使其彻底扩散开来。”

听到这里,嬴政问道“如你方才所言,若是纸张的价格太低,就免不了会有人囤货居奇,价格又会再次被抬高,又该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