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道家师叔祖 第358章

作者:断千层

至于第二点,则是因为之前与秦国有过约定,那就是两面夹击。

如今秦国那边攻势凶猛,自己这边也不好就这样撤走。但也不会拼着大规模的伤亡去玩命的进攻,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按兵不动。

这样既能牵制赵国兵力,又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两全其美。

李牧在接到王令之后,让自己的一个副将盯着燕国的动静,并且留下了十万兵马以防不测。

而他本人则是带着剩余的人加急赶回,朝着秦赵边境进发。

经过时日的奔波后,另外十万军队来到了目的地。

此时,秦国已经攻打赵国有半个月的时间了,虽然赵王已经紧急集合了接近二十万的士兵进行阻击,但情况依然不是很好。

在与秦国正面较量了一番之后,赵军被击败,并且损失了两三万的人马。原本赵国的军事实力就比不上秦国,在败了一场之后差距便更加明显了。

于是赵军就只得打防守战,想要依靠城墙来阻挡秦军的攻势。

不过即便如此,在王翦的指挥之下,秦国一方依然压着赵国打,十几天的时间便丢了好几座城池。

这种劣势,直到李牧的到来才有了好转。

李牧来到后,立刻接收了所有的军务,做出了全新的部署。

那些和他一起从燕赵边境赶来的十万大军也加入到了与秦军的作战之中,这样赵国在此处的军队就足有二十多万,不比秦国差多少。

不过就算如此,李牧依然没有想要进行正面作战,他很清楚秦军的战斗力。就算是自家这边的兵力多上一些也未必打得过对方。

如果领兵的是普通将军,或许他还会使用一些强硬的手段,但这次面对的是与他同一个级别的名将,必须要小心谨慎,不能出丝毫的意外。

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防守,目前的情况下,消耗战更有利于赵国。

李牧已经率领十万大军到来后,赵国一方的形式明显发生了好转,不仅没有在被攻下城池,就连战损都少了许多。

看到这种情况,秦国这一边也放缓了攻势,开始商议新的对策。

在经过了详细的分析之后,王翦等几位秦军主要将领都统一了意见。

那就是想要拿下赵国,只有两个办法。

第一,再派遣二十乃至三十万的军队前来支援,以绝对的优势强行破开赵国的防御。

第二,想办法将李牧调离此地,或者直接杀死。

王翦将此处的情况与一些想法写下,报告给秦王,并遣人快马加鞭将竹简送往咸阳。

数日之后,这份竹简便出现在了咸阳宫嬴政的桌案之上。

看着上面的内容,嬴政微微蹙眉。

见此,站在一旁的北辰开口道:“看王上的样子,似乎是出了什么问题。”

嬴政平静的说道:“王翦来信,说李牧已经率军返回,并且收缩兵力于城内,严防死守。”

“李牧乃当世名将,若是他坚守不出的话,即便是王翦恐怕也不好办吧。”

北辰闻言说了一句。

嬴政轻轻点头:“没错,王翦也是这个意思。想要打下赵国,要么再派遣三十万的士兵,要么就要把李牧换掉。”

“以秦国的国力再派遣三十万大军也不是不可能,但如今正在修筑皇陵,而且西面的月氏与羌人也需要警惕,这些兵马,若是能不用还用不用比较好。”

北辰闻言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就只能把目标放在李牧身上了。”

嬴政开口:“寡人也是这个想法,不过以如今的情况,想让李牧离开估计很难。”

北辰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王上可还记得当初的长平之战?”

听到这话,嬴政神色一动:“你的意思是……”

北辰接着道:“这一战的关键虽然是李牧,但突破点却是在赵王的身上。兵法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几日过后,原本僵持的秦赵之战,突然发生了变化。

强势的秦国不知为何突然停止了进攻,并且让军队后退了数十里。

随后便有消息传出,秦军之所以后退时因为不小心染上了疫病,已经有不少人倒下。为了避免赵军趁机进攻,所以才拉开了距离。

身处王宫之中的赵王迁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颇为高兴。不过冷静下来后却也没有完全相信,显然担心这是秦国的计谋。

不过在数日之后,又有一个消息传出。

秦王嬴政想尽快攻下赵国,马上就要再次派遣三十万大军前往秦赵边境……

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死 赵国灭!

赵王迁在得知第一个消息时,心中是带着一些猜忌的,将信将疑,既希望这是真的,又不能确定。所以便一边派人打探具体情况,一边等待着,并没有什么动作。

不过当第二个消息出现时,他就有些坐不住。

三十万的秦国大军就已经很难应付了,只能依靠坚固的城池来进行抵御。若是再来三十万的话,那么情况就会更加严峻。

整整六十万的军队,赵王真的没有信心可以挡下来。

虽然他也想过这有可能是秦人放出来的假消息,但万一是真的呢?

一旦秦国的两股军队会和,那么等待赵国的很可能是灭顶之灾。关于这件事,他不敢去赌。

如果消息是真的,那么现在要做的就是趁着秦军患了疫病,立刻出击,将堵赵国的这些秦军击溃,然后再全力准备,应对接下来的那三十万大军。

于是,在经过一番思量之后,赵王还是做出了决定,发下了御令,让李牧率军进攻,探清秦军的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