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道家师叔祖 第212章

作者:断千层

“没错,在除掉了嫪毐之后,秦王还借机将太后强行迁至雍城,废除其权利。吞并了二者原本的势力,如今在秦国之内嬴政的权利极速膨胀,甚至比起吕不韦还要更强。相信用不过多长时间,就可以完全掌控这个国家了。”

韩非喝了一口酒后说道。

就在这时,站在一旁的卫庄说道:“不得不说,嬴政确实是一个很优秀的君王,虽然年纪不大,但比起你那个软弱无能的父王要强上太多了。”

韩非闻言,脸上出现了一些尴尬,他知道对方说的是实话,但自己总不能也这样说吧,毕竟如今的韩王是他的老爹。

卫庄还是那副冷酷的样子,接着道:“如今的嬴政已经真正的成长了起来,待到他将国内的问题清除干净之后,恐怕第一个就要拿韩国开刀。”

听到这话,韩非的神情也是变得严肃了起来,今天之所以把人聚集起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卫庄兄说的不错,秦国的壮大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所以我想听听大家关于此事的看法。”韩非说道。

张良上前一步,开口道:“秦国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如今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击败夜幕,然后发展韩国,使其不至于沦为砧板之肉。”

“子房所言有理,不过夜幕在韩国根深蒂固,想要将其拔除恐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能等到我们扫清了姬无夜他们后,秦国的铁蹄也已经兵临城下了。”

韩非的话语之中带着一丝无奈。

其他人闻言,也是沉默了起来,韩非说的他们也明白。现在的流沙刚开始步入正轨,但是想要真正发展起来还需要时间。而现在所缺少的恰恰就是时间。

“那你有什么想法?”紫女看向前者问道。

韩非朝着左侧走了几步,看着前方挂着的一张地图,说道:“经过我的调查,夜幕与罗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后者可以通过夜幕轻易的将爪牙伸进韩国之中。所以问题的根源还是在秦国!”

“你想要去秦国?”卫庄瞬间便明白了对方的想法,皱着眉头问道。

韩非笑了笑:“想要救韩国,还是要从秦国着手。而且如今的大秦可是风云汇聚,我又怎么能够不去见识一下呢?”

“可是秦国乃是罗网扎根最深的地方,而且危机重重,远非韩国可比,你到拿了会很危险!”

紫女开口说道,脸上浮现出担忧之色。

“不如虎穴,焉得虎子。正因为罗网的根在秦国,所以我才要去那里,洒下一张比罗网更大的网。”

“你知道,如果你失败的话,会有着怎样的结果吗?”卫庄冷冷的说道。

韩非脸上露出轻笑:“若是失败,不过一死而已。也总比让我眼睁睁看着韩国覆灭要好吧。”

“你真的非去不可,没有其它的办法了吗?”

紫女再次问道。

韩非看向对方:“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流沙不能仅仅只局限于韩国,另外对于嬴政的邀约,我也需要给出回应。”

话音落下,转过头,将目光放到那副地图之上,手掌向前伸出,凭空虚握,接着道:“而且流沙创立时的理想我也从来没有忘记。”

“七国的天下,我要九十九!”

第二百五十章 天道学宫

紫女看着对方那般意气风发的模样,也就没有劝阻,开口道:“决定好什么时候出发了吗?”

韩非笑了笑:“这件事不急,现在韩国的局势还不稳,夜幕那边也不知道在打着一些什么主意,等先把眼前的事情解决一下后才能在处理入秦之事。”

………………

秦国咸阳城中,北辰正于刚修好的院子之中踱步,似乎在思考着一些事情。

前几日他成为了秦国的太傅,负责教导公子扶苏,通过这件事促使了其心中诞生了一个想法。若是可以顺利进行的话,无论是自己还是道家天宗都会获得不小的好处。

道家虽然也是诸子百家中的一个大门派,底蕴深厚,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不是很熟悉。究其原因,自然是在于道家中人基本上都是在苦修,不会轻易的抛头露面。而这样也导致了影响力的下滑,总体而言这样是不利于发展的。

而儒家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世显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儒家广受学子,门中之人遍布七国,想要将其撼动难度很大。齐鲁之地的小圣贤庄更是无数读书人心中的圣地。

不过小圣贤庄只传授儒家六艺,虽然可以保证学子的纯粹性,但却也限制了其潜力。

而北辰也想要建立一处求学之地,不过要比儒家的小圣贤庄的影响力更大,制度也会更加的先进。而这个求学之地便是天道学宫!

天道学宫,顾名思义是一处传道的学府,在北辰的规划之中这里不仅仅可以助人踏上修道一途,还要将纵横家、阴阳家、法家、兵家等诸多门派网罗在内。让天道学宫成为所以人都梦寐以求的地方,无论你钟爱于哪一种学说都可以在来到天道学宫进行学习。

天道本就是包罗万象,若是只会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早晚要被时代所淘汰,唯有海纳百川才是才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北辰的目标是要让道家兴盛至少三个朝代!

太乙山作为道家天宗的大本营自然要保持其本身的独特性,而天道学宫则可以将道家的影响力扩大,让道家融入到社会之中,二者互为表里又相互补充。一明一暗相结合之下使道家的根基更加深厚。

虽然未来的从天道学宫中走出来的人不会都是道家之人,但却都会顶着一个天道学宫的身份,换言之,这些学子会在无形之中与北辰乃至天宗都产生一种联系。虽然这种联系未必可靠,但只要数量足够庞大,依然可以发挥出恐怖的效果。

这个时候讲究天、地、君、亲、师,也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种说法。若是天道学宫真的可以成为七国中最大的一座学院,广收天下学子,那么这种人脉也会扎根到各个地方。

想象一下,若是诸子百家各路各派之中都有着天道学宫的学子,那么将会是一种何等可怕的事情。

而想要将这座学宫建立起来,并且保持稳定发展,显然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首先,要获得当权者的支持。

而北辰如今是大秦太傅,连长公子都是他的学生,由他来开这座学宫没人可以挑出什么毛病。这就是所谓的名正言顺。

不过这是一件大事,需要好好的筹划一番,比如要建立如此磅礴的一座学宫,首先需要的就是人才,各门各派的人才。

道家这一派是没什么问题,等有时间会一趟太乙山拉一些人过来就行,至于其它的门派那里恐怕就有些难度了。

思量了一下之后,北辰还是决定进宫一趟,想要成事的话还是离不开嬴政的帮助。

半个时辰过后,北辰与嬴政出现在了王宫中的一个亭台之内。

在听了北辰的想法之后,心中也是有些惊讶,对方口中的天道学宫也是有了一些兴趣。嬴政考虑了一下,随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经过一番商量之后,双方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嬴政会对天道学宫进行各种财力与人力上的扶持,其中主要包括了帮助学宫完成建造,以及进行教师资源的补充,还有官方的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