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龙也没问题 第170章

作者:晨昏领域

“见过益州牧。”小龙没有在意众人的目光,而淡定地是向着刘璋打了个招呼。

“你可是张鲁所说的‘大贤人’罗德罗道广?”刘璋带着完全不相信的表情看着小龙。

“是我没错。”小龙点点头“不过大贤者是别人叫的,我自己没那么自称过。”

“唔……你看起来年岁不大,如何被称为‘大贤’?”刘璋摸着自己圆形的下巴,出声问道。

“面相年轻不代表年岁年轻。”小龙说“然而历史上有甘罗十二岁拜秦相,也有太公望年七十为太师。可见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先生此话有理。”刘璋一愣,觉得小龙说得很有道理,在旁边的臣子们也纷纷点头。于是刘璋请小龙下车,并设宴招待他。虽然小龙已经准备好应对刘璋的考较了,但是刘璋本人并没有进行考较,而是将这项工作交给一位名士:许靖许文休。许靖是当代的名士,他与表弟许邵(许子将,就是评论曹操“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那位)都因为对人物的评论非常准确而闻名于世。按照刘璋的意思,许靖也和小龙进行了单独的交谈,于是第二天人们都看见了许靖顶着熊猫眼来了。

“文休为何彻夜不眠?莫非是思考那人之事?”刘璋好奇地问“文休觉得此人如何?其才学可否称为大贤?”

“不可称大贤,大贤不足以称其才。”许靖顶着熊猫眼说出了让刘璋和众臣都吓一跳的话“与其相谈论道,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圣人也。”

“先生莫不是在开玩笑?”刘璋有些不敢相信。

“绝无玩笑。”许靖强打精神说“孔子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吾彻夜不眠而闻道,幸也。”

“先生可有法子将其留于我麾下?”在得知来者是个人才,还是个大人才后,刘璋不由得发问。

“圣人犹龙,靖不知其法。”许靖摇头。

“不为我所用者杀,何如?”刘璋压低声音问。

“万万不可!”许靖摇头“圣人肯出世并来此协助修葺都江堰,乃是造福百姓之大功。若杀圣人,君必将民心尽失,身死且背万世骂名,其罪累及家人后代。”

“呃。”刘璋本来胆子就小,这个想法原本就不是他想出来的。一听许靖说得这么严重后,立即就把这个想法丢到了九霄云外。随后众人讨论了一番之后得出结论,虽然不清楚张鲁的用意,但是人民确实期待着能够修好都江堰。刘璋虽然看起来有点笨,但他并不是坏人,得知修缮都江堰对百姓来说是一件大恩德后,他就同意了让小龙对都江堰进行整修。并拨了钱粮,准备对都江堰进行修缮。至于所召集的民夫则多是正一道的“道民”——这也是小龙的需求。有些事情让正一道教众来办的话比较方便。因为张鲁封小龙为“治头大祭酒”,所以要调动正一道的道民也很容易

“准备得差不多了……”在钱粮和人员到位之后,小龙就准备动工了,以他的力量来说,整修都江堰可以省下许多麻烦,不过,如果小龙出手的话肯定会有一些外人看起来比较神妙的情况,这也是小龙让正一道教众帮忙缘故……

*注:

犹龙:出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是说孔子去见老子,回来对弟子们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或作“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难以考证哪一句是准确的。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后面一句是流传最广的。不过不管从哪句来看,曹操都是“奸雄”。

作者留言:

(似乎张鲁和刘璋的形象都比较胖,也许是因为蜀地比较富足?)

第一百八十八章 小龙与都江堰的整修

在钱粮人员都就位之后,一位祭酒选择吉日开坛祭水神,报天请修都江堰,接下来整修都江堰工程便在小龙的指挥下开工了。

因为当年去见秦始皇的时候,小龙曾经详细地向李冰的后人了解过水利工程建造的知识,这其中许多都以都江堰为例子——都江堰可以说是一个历史上水利工程的里程碑,之后许多水利工程中都能看到都江堰的影子。自然小龙也懂得都江堰的整修与改造之法。按照李冰当年的设想,都江堰每年都要清淤,另外因为经年累月受江水冲刷,都江堰的鱼嘴分水堤、金刚堤以及护岸都有所残缺,需要进行修复。因此小龙将人分成了几队,负责不同的工作。

“大祭酒,你确定要每天开三餐?而且还提供肉汤?”在小龙说出了民夫的待遇之后,很多位被调来的祭酒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没错,每日三餐,过时不候。”小龙毫不在意地说。按照小龙的指示,工地上给民夫提供的食物是玉米碴子粥、大饼子和肉汤,每个民夫都有个“工作证”,每日凭工作证就可以领到食物。若是重要工作需要加班的由作为工头的祭酒作证,可以获得加餐。虽然确实整修都江堰是个体力活,但是这种优厚的待遇也听得祭酒们惊讶不已。

“但是,我们恐怕没法弄到那么多肉类。”有祭酒提出异议了。

“肉类的来源不用操心。”小龙挥了挥手“让负责庖厨的人们准备好器具,等明天一早起来就有了。因为要做的食物多,庖厨需要起得最早。”

“嗯……”虽然质疑的人还是不少,但是小龙说明天就见分晓。于是众人只得暂时不去问。而是提起了另一件事:按照小龙的意见,许多地方需要用石料进行加固。但是采石运石也需要很长时间。

“石料也不用操心,让石工们准备好运石头,明天自然见分晓。”小龙依旧神神秘秘地说。

“又是明天见分晓。”众人都不知道小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管怎么问对方也不说,于是最终一无所获的众位祭酒们只得怀着疑问去睡觉了。不过今晚小龙是没有睡的……

“起床!负责庖厨的人赶紧去工作,否则就开不了早饭了。”在第二天早上,小龙亲自去叫醒被分配作为工头的祭酒。被叫醒的祭酒虽然疑惑依旧,但还是叫上厨师们前往被小龙命名为“工人食堂”的草棚子。等他们到达之后,立即就看见了昨天还空空如也的食物仓库库里面堆满了玉米和大块的肉。这让祭酒和厨师们都惊讶得合不拢嘴。

“发什么呆呢!”小龙呵斥了几句“别浪费时间!工人们还要吃饭呢。”

“啊,是!”被呵斥的厨师们不再惊讶,立即按照被传授的方法开始做饭。但是负责这方面的祭酒依旧执着地询问小龙,想知道这些物资是怎么一夜之间就堆满仓库的?

“你就别多问了,是天师请神仙送来的。”小龙摆了摆手直接离开了。这些肉和粮食其实是小龙让南蛮那边准备好后用穿梭机和百宝囊里的道具运来的,但是他懒得多做解释。殊不知小龙这样说让这位祭酒的下巴直接脱臼了,在傻站着好一会之后,这位祭酒直接跪在了土地上,虔诚地望空祝祷……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石工们工作的场地。在第二天一起来之后,他们就看到了原本被划为“石料场”的空地上整整齐齐地堆起了一方方的石料,这些石料相当的平整,而且一方方都是一般的大小形状。有些有经验的老石匠觉得,这些石料拿去修宫殿都不是问题。这么多精致的石料反而让他们有些不敢用了。当然,也有很多人好奇这些石料从何而来。

“是神仙给的,别多问了。”小龙这样回答他们,根本不管有多少惊呆的人。

虽然小龙本身没太大的意思,但是“神仙赐予食粮和石料”这样的事情可不是一般的惊人。这事情立即就传遍了整个工地。民夫们纷纷议论起来,场面一时有些混乱。让祭酒们都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比较好。

“偷什么懒呢!”最终还是小龙登高训斥了一番“神仙帮忙运来食粮和石料,是让你们修好都江堰的。你们在这里乱哄哄地扯淡不干事,就不怕惹怒了神仙然后挨罚吗?”

“是!知道了。”小龙说道理相当的浅显易懂,民夫们立即就闭了嘴,干劲满满地投入了工作中。

“请问大祭酒,天师请动的是哪位神仙?”虽然民夫们都敬畏神仙不再问了,不过祭酒们想要多了解一些,于是纷纷询问小龙,当然,在看过那些石料之后没人敢质疑这是“神仙所为”——这些石料就连刘璋把他的士兵全拉出来,然后再拆了自家宫殿的地台,也不可能一夜间搬来这么多。于是祭酒们请教小龙是哪路神仙帮的忙。并探讨在都江堰旁边为其立庙。

“这都不知道,你们怎么都这么笨呢?”小龙故意用鄙视的眼神看着他们。祭酒们虽然有些不开心,但是还是耐着性子求小龙解答。

“这都江堰是谁造的?”小龙指向远处的玉垒山山麓“那边山下所建造的,又是哪路神仙的庙?”

“确实,我们是太笨了。”在顺着小龙的手指看到山下的“望帝祠”*之后,祭酒们纷纷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然后就一窝蜂地前去祭拜了。

或许是因为得知有“神仙相助”的缘故,在修筑都江堰中没有一个民夫敢偷懒。另外在遇到难办的事情时,有位祭酒抱着试试的心态在江边开坛祭祀,向李冰诉说遇到的难题。结果一夜之间原本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于是人们纷纷说是神仙派遣神兵来帮忙的。在民夫和“神兵”的共同努力之下,都江堰的整修工作以让人咋舌的速度完成了。因为许多地方由原本的卵石竹笼换成了巨石块,所以现在的都江堰能撑上更久的时间——当然,每年的清淤工作依旧是要进行的。

在工作完成之后,小龙在都江堰旁边的玉垒山下专门修了一座李冰祠,里面祭祀李冰以及他的外甥二郎——小龙在以前和李冰的后人交谈的时候得知:李冰实际上没有儿子,只有女儿,不过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时候,他的徒弟、女婿和族亲都来帮忙。二郎就是族亲之一,平常李冰都以“二郎”的称呼叫他,不称姓氏。因为长得像(俗话说外甥像舅舅),所以蜀人都以为他是李冰的儿子。小龙在祠堂里留下了许多刻字的石碑,石碑的内容是李冰留下的治水心得,以及对都江堰养护的方法。虽然没有亲身见过李冰,但是从他的后人也是水利工程师来看,小龙相信李冰也希望将这些知识传递下去。相信哪怕是李冰复生,也会赞同小龙这麽做的。

在李冰祠建成之日,许多蜀人都不远万里地前来烧香祭拜,这让刘璋很是忙乱了一阵。不过刘璋也知道李冰是世代受蜀人敬仰的“水神”(无误),于是并没有阻止民众参拜,而且自己也前往祭拜。不过在来到李冰庙祭拜之时,有件事让刘璋不太高兴:在李冰庙旁边有一条由修都江堰剩下的石料做成的石路,石路的旁边放着张鲁和刘璋立像。

“为何此处有张鲁的立像?”刘璋臭着脸问小龙。

“州牧请看此处。”小龙引着刘璋来到道路的起始之处,这里立着一座碑,上面写着若是都江堰有损,重修者有功德,当立像立碑以记。随后小龙引着刘璋去看正在雕刻的“功德碑”。

“汉建安二年,汉中张鲁入山访贤,求得贤人重修都江堰……”刘璋看到张鲁的功德碑上没多少字,自己的功德碑上则是写着自己出了多少钱财,多少物资,于是感觉有些得意。随后似乎想到了什么,就不再提起张鲁石像的事情了。而是笑吟吟地前去李冰庙中祭拜,之后带着得意的表情走了。在小龙还没回到汉中之前,这件事就传到了张鲁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