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859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在三年前,野田浅教授在著名期刊杂志网络版上宣布,找到了能使大米产量大幅增加的水稻基因。

  并在随后的一年里,将这种基因应用到了‘越光’水稻上。

  为了应对全球性的粮食危机,野田浅将新的‘越光’品种无偿发放出来。

  从战争结束以后,‘越光’大米一直深受岛国人的喜爱,是第一大品种。

  不过,年轻的岛国人倾向于选择更硬的米饭,越光相对偏软。

  而新的越光品种不仅产量更高,其食用品质也更突出。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可惜,品种改良带来的产量增加抵消不了稻瘟病减少的产量。

  电视里,野田浅还在向他的农园观众推广着新的越光水稻,猪木武德则切换了下个频道。

  “我们岛国人必须要和其他国家搞好关系,特别是华夏。

  因为我们饭桌上的很多东西都是进口的,其中大部分又是从华夏来的,比如每天吃的蔬菜、大虾,还有我们穿的衣服等等。”

  这又是一名岛国教授在一场演讲会上面对着上千名听众。

  只是听了两句,猪木武德就知道这人代表的是经联社,这是一个由岛国各种大型企业组成的组织。

  主张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贸易,将岛国的工业品出口到全世界。

  而岛国的农产品保护政策,让经联社在国外并不能获得对等的贸易待遇。

  猪木武德嗤笑了一声:“这些家伙把失利归结于农产品贸易上,也是够可笑的…

  “岛国自然资源极度贫乏,很多产品靠进口,如果不搞好与他国的关系,岛国人很可能活不下去。”

  电视里教授最后的警告让他愣住了。

  他不敢想象,如果这一季的水稻种植都是夷隅市这样的情况,下半年超市还能买到大米吗?

  “杏音,走,去超市。”

  “啊,可这么晚了。”

  猪木武德很坚决的说:“先去把大米买回来,现在这局势,很难了。”

  等到了超市,猪木武德的感知更加强烈,超市大米不仅又涨价了,而且限购!

  他只能略带遗憾的买了几袋5公斤装的大米。

  事实证明他是明智的,第二天超市就又上调了大米价格。

  原因是稻瘟病的影响开始扩散,在多个地区,都出现了大面积的稻瘟病,水稻生产受到致命打击。

  就这,农协还在坚持从70年代就开始实行的减反政策,通过限制水稻耕种面积,人为制造供给不足来维持大米价格。

  大半个月后,岛国水稻陆续进入了收获期。

  岛国人期望着吃上新米。

  然而,农林水产省的一则预期报告,让这一期望化作了泡影。

  大范围爆发的稻瘟病让整个岛国的大米产量减产了40%以上!

  消息一出来,从最初只是部分地区大米供应紧张,到东京、大阪等大城市超市纷纷断货限购。

  ‘米荒’迅速成为全岛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乃至全球都在关注。

  超市货架上“暂时无货,进货时间待定”的告示,都在证明危机的严峻性。

  “投放储备米!”

  “加大进口。”

  类似的口号在岛国时不时地响起,在米荒初期,就有各地的知事多次呼吁投放政府储备米。

  然而,这个社会上还有农协的声音。

  最终政府拒绝投放储备米,理由是担心影响大米流通和市场价格。

  实则也是在回应农民的诉求。

  但迟迟不肯投放储备米,也让市场信心崩塌,加重了岛国米荒,搅得人心惶惶。

  许多人认为只要投放储备米就可以解决米荒危机。

  也有人认识到了岛国农业的脆弱性,老龄化、耕地碎片化、农协垄断流通渠道等等都在制约着岛国农业的发展。

  而在这背后,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常见的病害:稻瘟病。

  新潟县。

  这里是越光水稻品种的诞生地,也是越光米最为有名的产区。

  还有个特殊的地方,新潟县西面就是福岛县,这里的核辐射量一度达到正常标准的2~4倍。

  毕强人畜无害的与这里的水稻专家进行最后的交流。

  “北海道也出现稻瘟病了吗?”

  “是的,现在需要培育更抗稻瘟病的品种,天禾带来的亲本资源对我们很有用,感谢你们的慷慨!”

  “一点绵薄之力而已。”

  既然北海道都出现了稻瘟病,那全岛国主要的水稻产区就已全军覆没。

  他也没必要继续留在这里。

  会不断进化的稻瘟病菌,将给岛国所有的水稻种植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惊喜。

第529章 在欧洲的后手

  “从不具备国际竞争力来看,岛国农业是失败的。”

  在嘉禾总部办公室里,郭阳戏谑看着柿木真澄。

  “即使关税达到了1000%,但农民依然不满足,这在全世界也仅有南韩能媲美。

  只是因为一场严重的稻瘟病,整个岛国大米供应就受到了影响,这样的农业生产能力,却筑起了农产品贸易保护的高墙。

  看来在岛国,丸红比农协可差远了。”

  柿木真澄脸色变了变,“农协确实势大,也会进口农业生产资料,但他们对放开农产品进口很谨慎。

  而丸红借助经联社,已经使农产品贸易放开了很多。

  岛国的农业生产渐渐萎缩,也和国外低成本产品冲击有关。

  至于稻瘟病,这病每年都有,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大爆发,影响不是长期的。”

  郭阳抿了抿嘴,没放在心上,对这次制造的稻瘟病,他可是很有信心。

  这可是岛国专属的礼物。

  只有在高辐射量的土地环境下才会大规模产生的稻瘟病,传播速度极其夸张。

  在目前,应该还没有能解决的办法。

  “所以嘉禾暂时没打算更换合作伙伴。”

  郭阳看着颇有信心的柿木真澄,“但长期而言,想解决岛国农业的脆弱性,农协是必须迈过去的坎。

  而且,如果耕种规模不能有效扩大,岛国农业也将渐趋消亡。”

  柿木真澄沉吟道:“贵国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耕地面积破碎,耕种过小导致收益比其它行业差太多。”

  郭阳笑了笑,说:“华夏不一样,华夏有大型农场,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我国的土地是全部公有,农民拥有的是30年的使用权,期满后可继续使用。

  又没有农协这样的农业组织,在土地流转上的阻力,要远远小于你们。

  而且,现在我们是粮食出口国。”

  柿木真澄愣住了。

  他还存在一些惯性思维,认为华夏也是和岛国一样的精耕细作。

  一旦经济发展起来,工农业差距拉大,华夏的小农模式也将破碎,然而,华夏的土地机制更灵活,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速度很快。

  而岛国是土地私有,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岛国农民也有很重的土地情节。

  即使抛荒,也鲜有人卖土地。

  除了直接抛荒的,还有一部分只是把农业当成兼业。

  这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岛国很大一部分本来可以一年两熟的土地,最终只产出了一季粮食,土地利用效率很低。

  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是大国农业发展的必由路径。

  以单产水平而言,岛国农业是很强的,但破碎的耕地让成本也高。

  一小块种地的收入完全和城市其他行业没法比。

  同时在国际上,面对劳动力成本低或者规模化农业生产的国家完全被碾压。

  所以,岛国不敢完全放开。

  丸红也没想过完全放开,每年从华夏进口那么多粮食已经够让人心惊胆颤。

  如果再连主粮大米也被华夏拿捏,整个国家也就没有了任何反抗之力。

  柿木真澄有些酸酸地说:“华夏能成为粮食出口大国,可得多亏了嘉禾这样的企业。”

  “丸红也可以。”郭阳给柿木斟满了茶,笑道:“不过你们得先干掉农协。”

  柿木真澄摇了摇头,“这太难了,农协的政治地位太高了,那群政客不敢的。”

  郭阳道:“如果农协自己出问题呢,我觉得现在可能就有这样的机会。”

  柿木真澄讶然。

  郭阳也不卖关子,“农协的业务覆盖范围很广泛,但只在银行和保险两个行业获取巨额利润,同时利用其填补农业相关业务的亏空。

  而据我所知,今年岛国的大规模稻瘟病已让不少农业合作保险组合出现了周转不灵的危机。”

  “你的意思是保险?”柿木真澄不解道:“可明年稻瘟病一缓解,这危机也就没了。”

  “这危机应该没那么容易缓解。”郭阳沉吟道:“甚至有可能加重。”

  柿木真澄顿时脸色就变了,甚至脑海中一瞬间闪过会不会是嘉禾在其中搞鬼的念头。

上一篇:我的99次完美狩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