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但确实是一年一个变化,农户的收入也是水涨船高。
但郭阳想了想,还是说道:“随便聊几句吧,如果台里觉得不合适,也可以剪辑掉。”
王云飞只好说道:“那行吧。”
采访开始过后,记者就按部就班的问了一些问题,郭阳也如实聊了聊这些年能源林的发展。
从2005年左右的能源林热开始谈起,到嘉禾的蛰伏,以及热潮退却后的逆流而上。
在一片不看好的声音中,与十个地市的农户齐心协力,签订长效协约,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果实。
“在桂省、陇省、云省等地,嘉禾的能源林至少带动了上百万农户走上了致富之路,平均家庭年收入达到了十几万元!”
聊着聊着,郭阳就不按记者的提问走,慢慢的掌握了主动。
他还提到了红旗河。
并且这次明确表示嘉禾有意愿推动红旗河工程,并且已经付诸了实践。
提到了敦煌西湖和国家荒漠公园项目、酒泉的节水休耕、疏勒河流域的水文生态变化,乃至于黑河和石羊河的诸多改变。
河西走廊是红旗河末端的重要节点。
敦煌西湖湿地可以作为储水的中转站,为汇入罗布泊和塔里木河积蓄能量。
疏勒河、黑河、石羊河贯穿了整个河西走廊,水文条件的改善利于输水过程中的中途补给。
如今,这里的条件大大改善。
并且还将继续,比如黑河与讨赖河之间消失的小河,就很有希望恢复。
在横断山区、川藏高原的一些投资,他也说了出来,也希望有意发展能源林的企业积极去投资。
嘉禾能提供新一代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文冠果和麻风树苗木。
当记者回过神时,目光求救式的看向王云飞。
王云飞摇了摇头,示意让郭阳继续说下去。
记者只能无奈的继续附和着。
郭阳把夹杂的有关红旗河的私货说得差不多了,见记者没反应,自顾的跳到了资本下乡的话题上。
“这两天我看到了一篇报道,有人说资本围困下的农民翻身有多难?还以嘉禾为例。”
“说实话,我只看了个题目,就知道通篇的内容是杜撰的了,但凡实地去走过的人,都不会写出这么满嘴喷粪的文字。”
“顺便也聊聊资本下乡。”
“其实任何一个行业,如果没有资本的关注,永远都是一种低层次的存在。”
“资本逐利,大小企业家也有一种敢为人先的特质,极大程度上推进了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在生产上的应用,从而带动了产业的发展。
所谓被抢了饭碗,只是那些不敢尝新、墨守成规的饭碗。”
“农业技术进步在总体上加剧了收入不平等,尤其在高收入的农户群体中更为显著。”
“举个例,在浙省、苏省、鲁省等东部地区,农业技术进步有助于缩小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比如浙省农民,追着太阳种西瓜,从北到南都有他们的身影,一个人种西瓜发了家,很快就一村人都种。
一个人在云省种葡萄赚了钱,可能云省马上就会多出几十个种葡萄的浙省人。
比如寿光的大棚蔬菜,十几年间,农民人均收入从垫底跃居全国前列。
但在中西部地区则相反,农业技术进步导致了更大的收入不平衡。
赚大钱的很可能不是当地人,而是来流转土地的外地人,这些人里有农民、有小老板、有企业……
很多人把这种收入不平衡归结于资本的压榨和围堵。
中间商赚走了大部分利润,农资价格一年年高涨……仿佛农民贫穷的根源就是这些人造成的。”
说到这里时,郭阳停顿了一下,他感觉有些安静,气氛有些诡异,王云飞等人都盯着他看。
他也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夹带私货,屁股是不是歪了?
貌似嘉禾才是最大的农业资本。
郭阳喝了口茶,冷静了一下,管他的呢,又不是直播,不合适还可以剪辑。
“扯远了,说回到能源林上来,从发展趋势上看,土地与资本结合不可避免。
但若这部分资本化的土地资源利益分配得当,则完全可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从而使农民真正享有土地增值收益中应得的份额。
好比嘉禾在河西走廊的文冠果能源林,农户不是打工人,而是合作伙伴,充分享受到了产业的红利。
还有一种模式则是大规模的土地流转。
这种最有可能造成资本对农民的掠夺,圈占农民土地,侵害农民利益,最终导致矛盾激化。
这个我建议大伙儿去农夫山泉,找钟睒睒问问农夫在赣南的果园是怎么一年亏几千万的。”
第485章 你来真的
王云飞几人面面相觑。
这怎么又扯上农夫山泉了呢?
不过农夫在赣南投资果园基地一年亏损几千万,这倒是可以去问问,单纯的好奇嘛!
见郭阳说完了,王云飞也松了口气,随即又有些为难的说道:
“郭总,时长有限,《经济半小时》栏目只有25分钟的时间,还有很多外景画面、农户访谈、地方政府需要露面,可能需要剪掉不少片段。”
郭阳早就有所预料,但还是佯装不乐的说道:“联农助农、红旗河、资本下乡都多保留点吧。”
你干脆说全留下吧!
王云飞心里有不少腹诽,却不敢说出去,郭阳有多难请,他可是有所耳闻。
不仅不参加各种团体协会,官方的很多荣誉也不要,极其特立独行的一个人。
经济半小时能让其亲自出面,已经是极为难得。
“郭总,我尽量,尽量,那就不打扰你工作了。”
“喝杯茶再走吧?”
“不了,我们现在就得回台里准备,时间还挺紧的。”
“行吧,那我也不留你们了。”
将几人送出了办公室,又让一名办公室主任代为送送,郭阳转身又去了下一层的惠农网办公室。
如今,整栋楼就只有惠农网和微光两家公司,微光只占了不到一层,其余的都是惠农网的办公区域。
相比空旷悠闲的微光,惠农网就要显得忙碌很多。
办公室里明明人员很多,却安静得能听见敲击键盘的声音。
唯有工位上形形色色的绿植,让办公室看起来多了些生机。
郭阳进门后,没走几步路,曲升和张文便联袂迎了出来,寒暄了两句,就进了曲升办公室。
他也没给众人开会的心思,单独找曲升了解了惠农网近期的发展。
自从融资了上百亿人民币后,惠农网就在持续性烧钱,效果也挺不错,在如今的电商平台中也有一席之地。
而且还是很另外的以农业为基底的网站。
说实话,郭阳现在也给不了多少经营上的建议,他也有点看不懂惠农网。
惠农网、蔚来田间、蔚来微博、视频网,还有个依然很有热度的小游戏开心农场。
各种东西糅杂在一起,但偏偏还发展得有模有样。
以惠农网目前的经营形势,已具备了登陆资本市场的资格。
投资方有意让惠农网在纳斯达克上市,这样也更容易圈钱套现。
郭阳也并不排斥上市,说不定过几年他也有套现需求。
而且,因为长期不参与惠农网具体业务管理,他对惠农网的掌控是在下降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早点上市套现一部分资金也好。
然后把惠农网当成嘉禾产业体系里的一环,不求它做成巨头,能在三农领域保持统治力就好。
偶尔再用它制作一些娱乐自身的玩具似乎也不错。
上午剩下的时间郭阳都在惠农网度过。
下午时,确认宁高宁在后,他便前往位于朝阳门南大街的国粮集团集团总部。
有点意外的是,车还没停下,他就看到了在大楼门口迎接上来的宁高宁。
他连忙下车,快走了两步,宁高宁的洪亮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郭总,本该我去拜访你的,还麻烦你跑一趟。”
郭阳迎了上去,“哈哈,本来也要来京城一趟,就顺便了,西北那地方,宁董跑一次也不容易。”
宁高宁笑道:“郭总有没有兴趣把嘉禾总部搬迁到京城来,面向国际,还是要在大城市才能更好的展示企业形象。”
“嘉禾在酒泉呆得挺好的,和国粮的总部大楼比,嘉禾的总部也很有自己的特色。”
国粮的总部是较为常见的现代化大厦,符合其身份一样的庄严。
宁高宁摆了摆手,示意郭阳往里请,“有机会一定去嘉禾总部参观学习一下。”
郭阳笑了笑,表示欢迎,对嘉禾的总部大楼他一直挺满意的。
一大群人簇拥着两人往里走去。
有意思的是国粮是一大帮人,而郭阳忽略了国粮对此事的重视,所以,除了罗修,他谁也没带。
宁高宁一开始也只提了提并购尼德拉和来宝农业,并没有直接说谈判。
现在看这架势,国粮在国外是真拉不到合适的投资了。
几分钟时间,郭阳就心里有数了。
进了大楼后,宁高宁也让其他人各忙各忙的,只让国粮的总经理于波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