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713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郭阳略微一计算,道:“这么说,两个月时间,又增加了近400万亩文冠果。”

  呃……

  看到郭阳在那云淡风轻、一本正经的计算亩数,祁子文有些错愕。

  关注点怎么有点不对?

  60多亿已经不能让你内心泛起一点点波澜了吗?有多少利润也不关心一下?

  为什么打白条也不问一问。

  祁子文甩了甩胡思乱想的大脑,说:“唐总给的数据是大约增加了220~240万亩。”

  郭阳疑惑,“怎么相差的这么大?”

  不知道啊!

  我哪知道你第一时间会关注这个,祁子文有些些不知所措。

  “调整了种植密度吗?”

  郭阳还在自言自语的分析着,“原来一亩是110株,从唐卫华给的数据看,一亩应该调整到了200株以上。”

  祁子文说:“这样种有问题吗,我打电话问问唐总。”

  “不用,这样种也没问题,等密度太大时,再带土移栽掉一排就行了。”

  郭阳摇了摇头,“就是不知道是谁提出来的想法,从数据来看,绝大部分新增面积都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这让他又想到了后世最火那几年广西老表搞出来的沃柑,同样一亩栽两三百株,密度高得吓死人。

  但第二年就回本,第三年就大赚,行情还好就带土移栽,行情不好直接砍树。

  一时把果树种植搞成了短平快项目。

  现在想来,这样的种植模式很早就有了,只是一般找不到效益那么高的果树,就不为人注意。

  祁子文说道:“我下来去打听下。”

  郭阳点头道:“可以,有消息了给我说下,我倒要看看是谁的部将。”

  “没问题。”

  “这两年培育的苗要出完了吧?”

  祁子文松了口气,这才是正常的反应嘛,说:“大苗已经被本地农户、合作社和企业抢完了,很多人选择从种子收购款里扣苗木费。

  另外,不到一年生的小苗也已经被订完。

  国粮集团、延长石油等一些大企业也开始下场,向苗圃委托了一批育苗订单,有些是两年后才取货。

  文冠果苗圃正在制定扩产计划,冬天就会开始动工。

  同时,麻风树苗木在这个月也进入了爆发期,但时间太短,苗圃也忙疯了,暂时没有数据统计。

  但可以肯定,未来几年苗木都是一个大市场。”

  郭阳笑道:“也不枉折腾了这么久,终于到大丰收的时候了。”

  祁子文终于又找着了机会,迫不及待的说道:“苗木的利润很高。

  一般外界同等规格的文冠果苗2~3元/株,嘉禾的15元/株,不二价。

  但由于规模变大,实际生产成本仅1.5元,利润率高达90%!”

  “还不错。”郭阳微微点头。

  由于品种特殊,天禾连续攻克了文冠果‘千花一果’等难点,实现了工厂化组培育苗。

  文冠果育苗的能力大为提升。

  麻风树也是如此,在供应这两年基地种植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地重复育苗。

  然而,树苗有生长期,文冠果的生长速度也不算快。

  嘉禾生化现在进入收获期这几百万亩文冠果,采用的大都是1~2年的苗木,品质不错。

  不过,随着种苗体系的完善,当下出圃的种苗主力是两年生的大苗。

  结果不到一年的苗就已经被人预订了。

  可想而知苗木有多抢手。

  国内能源的需求量巨大,所以生物柴油可以作为保底。

  欧佩克诞生的根源也是产油国为了抗衡西方霸权而联合在一起,目的是限产提价,维护产油国的利益。

  一般不会突然加大原油开采量,让原油价格大跌。

  因此,生物柴油的利润前景其实是很不错的。

  但嘉禾为了做大产业,将这部分利润让给了中化,顺便把利润空间究竟有多大展示在了资本面前。

  就是为了吸引更多人进入这个产业,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以推动下一步红旗河条件成熟。

  在这个过程中,嘉禾在生物柴油加工上的利润很薄。

  加工副产物,以及深加工产品前景不错,但需要时间开拓市场。

  支撑嘉禾生化快速扩张的动力就寄托在了文冠果食用油和两种种苗上。

  如今,这二者皆兑现了预期。

  嘉禾生化自然能更进一步加快扩张速度。

  回过神来,郭阳又问道:“文冠果和麻风树二代的育苗呢?”

  这都是郭阳今年年初才培育的种苗,也是升级换代之后的品种。

  “文冠果第一批苗已经有半年,麻风树已经在红旗河沿线城市建苗圃。”

  郭阳沉吟道:“文冠果二代三年内不要放出来,麻风树也尽量藏住。”

  祁子文点了点头,这才是符合嘉禾利益最大化的做法。

  社会上发展能源林的热情已经被吊起来了,当下的种苗就足够用。

  至于下一代品种,这两年多育苗囤树,树也更大更健壮,既能做后手,也能获取更多收益。

  等祁子文走后,郭阳才嘴角微微上扬。

  他发现祁子文的‘主人翁’意识有点强,而且进步也是真的很快。

  刚调来总部时,性子有些跳脱,偶尔还不着调,如今已然成了得力干将。

  说起来,他也有一段时间没关注集团的中层员工。

  对一个大公司来说,培养中层骨干的能力也是体现管理层水平的重要一环。

  想到这里,郭阳拿出了有段时间没关注的‘领导人计划’名单。

  这个名单其实一直在更新。

  但郭阳把注意力放在了最开始那几批人的身上。

  这些人选里,有很多都是他当初根据在校简历,以及在嘉禾实习经历选出来的。

  一边看名单,一边在内部的企业管理系统上查看目前这些人的岗位,以及最近的一些流程动态。

  “史广源,06年入职,天禾玉米制种基地的生产副经理。”

  “叶志勇,06年入职,苜禾市场部华东地区销售经理。”

  “夏波,07年入职,嗯?咋跑到刚果(金)去了?”

  “卢泽川,负责对接米兰河枢纽事宜,也是流域治理的负责人,嘶……好家伙。”

  看到米兰河,郭阳不由多看了两眼,这是罗钾的输水工程,嘉禾还占了股的。

  结果却看到卢泽川发起了一个流程。

  “关于在罗布泊钾盐矿区建立植物引种试验示范基地的请示。”

  初看时,郭阳也觉得这想法有些大胆,毕竟罗布泊可是生命禁区。

  但在看了请示的内容后,却觉得有必要一试。

  建设绿色厂区是罗钾人的期盼,站在厂区极目四望,只有白茫茫的结着眼皮的戈壁和荒滩。

  卢泽川在请示里写道:“为了看绿色,每天都有人去食堂找黄瓜、白菜和青椒,不为了吃,就为了瞅一眼。”

  作为罗钾的二股东,嘉禾有必要出一份力。

  卢泽川还只是名主管,最终流程是归牛虎林审批,郭阳也不好直接插手。

  想了想,截了个图发给祁子文,让其去协调一下。

  简单梳理了一遍名单,当初的那批人已经成为了公司骨干,大都做出了不错的成绩。

  这也是他希望看到的结果。

  只有打好了基础,这艘大船才能越来越稳。

  郭阳寻思着下次再改一下视察的方式,现在这种模式估计已经被下面人摸透了。

  下次就冲人去。

  那谁谁,出来一下,你事大发了,大老板找你谈事!

  想到这,郭阳不由笑了笑,“既然这样,就从你开始吧,卢泽川。”

  …

  兰市的一家办公室里,方晓章和唐卫华坐在一起商议。

  方晓章说:“日喀则--山南——林芝——共和——景泰——张掖——酒泉——若羌——阿尔泰,这是已有的七个大型文冠育苗组培工厂,围绕着这八个工厂外,还有若干中小苗圃。

  但目前除了陇省,其余地区都还没启动种树,也暂时没人到这些地区投资。”

  唐卫华沉吟道:“一个海拔太高位置太偏,一个是干旱缺水,都很难。”

  方晓章问:“苗子有一年了吧?”

  唐卫华道:“嗯,苗子地径0.6公分,50公分高,还能拖一两年时间,苗子大了移栽成本高。”

  “可以拖。”方晓章说道:“天禾正在青藏地区选址建冷杉、云杉等苗木基地,老板的意思是文冠果苗圃也一起建。”

  文冠果在地理分布上,最南端可以抵达日喀则、山南等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

上一篇:我的99次完美狩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