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而随着速杀、青刈、新叶三大主打品牌的降价,玉米、水稻、棉花等作物市场也频频取得突破。
苏省,一处村里的广场上。
杜邦植物保护华夏区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品牌宣传会。
由于杜邦和陶氏的合并,这场发布会不仅吸引了种植大户,还来了诸多的记者。
宣传会的主推杀虫剂品牌毫无疑问是康宽。
杜邦植物保护亚太区杀虫剂市场总监保罗·邓恩第一个进行了发言,他说:
“仅仅上市两年时间,康宽去年在全球的销售额就突破了3亿美金,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目前,康宽正在加速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请记住它原来的名字:氯虫苯甲酰胺。
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杀虫剂!杜邦对他的预期是成为全球第一大杀虫剂!”
翻译复述了一遍后,有记者提问道:
“请问保罗·邓恩先生,康宽在华夏市场的年销售额是多少?你们的预期是多少?”
保罗·邓恩说道:“很遗憾,去年这个数字只有1.2亿元,我们的预期是要实现单品销售达到10亿元,但这还需要我们业务人员的努力。”
说完,保罗·邓恩眼神看了看台下的华夏区业务总监张勇,以及大田作物杀虫剂品牌经理姜勇博士。
后两者的神情却并没有那么乐观。
“1.2亿已经是一个很优异的数据。”那记者叹道:
“华夏的农药公司都是卖原药,可没有销量这么高的农药制剂,也没有这么优秀的品牌,我想,康宽是铁定可以破10亿元的,甚至20亿。”
现场来了不少懂行的种植户,这记者这样一说,底下就闹哄哄的议论了起来。
负责给保罗·邓恩翻译的人在原地愣了一瞬后,才略微加工后给他说了下。
但还没等保罗·邓恩说什么,底下种植户的议论更甚,同样站在台下的记者犹不自知。
“我说错了吗?
农药协会、专家教授,甚至企业都承认自己是代工厂,国内根本就没有能打的农药品牌!
多亏有杜邦和陶氏这样的优秀企业,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的农资产品。
你们呀,不要老是贪图便宜,买些国内劣质小厂生产的农药,既污染环境,农药残留又高,还不安全。
买进口货,你们用的舒心,民众吃的放心。”
前半段还好,但后面的话让业务总监张勇和品牌经理姜勇直呼糟糕。
年轻的姜勇快跑几步,一把抢过了记者手里的话筒,张勇随后也赶到,狠狠地瞪了瞪那记者。
但后面的种植户已经炸了。
种植户才管你合不合并,也不管你是国产还是外资,只要好用实惠就行。
但你一记者,不仅阴阳怪气,还一副敦敦教诲的模样,甚至胡乱指责点火,这可就让人受不了。
何况国产真就不如人吗?
自己孤陋寡闻吧!
有脾气火爆的种植户忍不住,直接开喷。
“放你娘的狗屁!”
“这记者是岛国人?这么舔美国佬的吗?”
“康宽也就那样吧,图他比速杀便宜两块钱才买它。”
“老李,你这观念得改,速杀贵是贵,但效果更好啊,要不是姜勇给我打电话,今天我都不想来。”
“见了鬼了,以为有便宜占,结果遇到这恶心人的玩意。”
底下乱成一片,听到众人的议论,台上的张勇和姜勇脸都绿了。
现场可不止一个记者。
更糟糕的是有些种植户已经扭头就走。
可以预见,今天这场闹剧注定要见报了。
保罗·邓恩虽然听不懂,但感觉事情在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几经安抚后,品牌会上留下的种植户和记者也不少。
张勇一登台,就有人高声问道:“张总,有种植户说康宽并不是国内市场上最好的杀虫剂,是真的吗?”
这道呼喊就像是捅了马蜂窝,接连有人询问。
“速杀是哪个公司的?”
“听说康宽完全被速杀压制,如果不是速杀的价格更贵,早就杀入水稻市场了。”
“还是国产品牌,差点以为自己幻听了。”
台上的张勇拍了拍话筒,喊道:“安静,安静,今天是杜邦的品牌宣发会。”
张勇强顶着压力草草完成了宣发会,但记者们可没打算就此松手。
最终,张勇亲口承认道:“在国内市场上,康宽确实存在一个可敬的对手,来自全王生物的速杀杀虫剂。”
说完这句话,张勇等人簇拥着保罗·邓恩匆匆撤离。
保罗·邓恩已了解了一切,那个记者搅黄了宣发会,但康宽最强的竞争对手带来的压迫感也让众人窒息。
农户居然当场反水!
陶氏南亚出售给全王更是一个愚蠢的决定!
记者们并没有第一时间离去,而是找到种植大户,又陆陆续续问了一些问题。
这些追逐热点的社会新闻记者最终满载而归。
当天,有关杜邦品牌宣发会上的闹剧就在蔚来微博上传开了。
而在国内农药销售榜单上排名第九的全王生物以及明星品牌:速杀,也在公众面前露了脸。
“杜邦品牌宣发会翻车为哪般?”
“杜邦康宽PK全王速杀,种植户更青睐速杀。”
“全王生物--只生产植物源农药的公司,植物源农药,自然分解,可实现无农药残留,出口创汇产品的救星。”
“速杀杀虫剂——杀虫谱广、应用作物多;杀虫活性高、持效期长、混配性强、安全性高、效果好。”
杜邦和陶氏即将合并,化工集团拟和孟山都争夺先正达也闹得沸反盈天。
而这时,排名第九的全王突然就火了。
但却是因为杜邦品牌宣发会上,某位提问的记者引起了种植户的不满,最终引出了全王的速杀。
这戏剧性的一幕让郭阳等人啼笑皆非。
还能咋办,宣传赶紧走一波,速杀、青刈、新叶等等挨个出来遛一遛。
不过,也有人并不把全王当回事。
怎么看,全王和杜邦、陶氏、先正达一比,只能是小胳膊小腿嘛!
然而,当全王竖起了嘉禾集团的大旗后,所有的质疑都偃旗息鼓。
殊不知,并购先正达的支持者举例时,也只拿先正达的蔬菜种子作比较,不敢碰瓷大田作物种子。
其原因就是顾忌嘉禾,顾忌天禾种业。
杜邦有先锋种业,孟山都有迪卡种业,先正达有先正达种业……
但嘉禾旗下的天禾种业在国内市场上完全可以抗衡,在玉米、大豆等部分品种上更是所向无敌。
全王虽小,但这一刻没人敢忽视它。
这时,五亩换大奔上也悄然更新了一期节目。
第432章 出海的路
五亩换大奔更新时,京城也正在举行一场高级别的会议。
与会的主要有三方势力,一是任建新为代表的化工集团,二是刘德树代表的中化集团,三是充当评委的国资委。
议题仍然依然是是否要参与竞购先正达。
任建新极力坚持,刘德树坚决反对,场面再度僵持,这样的局面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已经发生了数次。
“已经没有时间了,化工集团必须得先行接触先正达!”任建新板着一张脸,道:“孟山都已经绕过了先正达董事会。”
刘德树冷声道:“据说,孟山都计划溢价30%以上收购先正达,化工集团作为东方阵营企业,是铁了心要当冤大头吗!”
“这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任建新说道:
“国内在核心技术上落后太多了,转基因等生物技术是大势所趋!”
“别人给你戴高帽子,你还真信了?”刘德树揶揄道:“还是说,这顶帽子就是你自己戴上去的。”
‘为国收购’是任建新一直举起的大旗,赢得了众多的支持,也是其最大的底气。
刘德树直接攻击这个,无疑是打在了对方的七寸上,任建新脸涨的通红。
好在其拥护者众多,当即,就有一名参与会议的农业经济学教授林松说道:
“以国内的农业生产力来看,我们只能算是农业大国,远算不上是农业强国,在核心技术上落后了西方太多。
一旦收购先正达成功,将明显提高国内农业的核心竞争力,说是为国收购丝毫不为过。”
刘德树呵呵的冷笑几声,说:“这是你们鼠目寸光,看不到这几年国内农业的进步,就一直盯着农药那一亩三分地不放。”
刘德树转头面向代表农业部来参会的官员。
“刘司长,你要不要发表下意见?”
众人都看向了种植业司的刘司长,这也是农业部等部委第一次来参会。
刘司长笑了笑,说道:“刘董事长说的挺对,国内这几年农业领域的进步很大,尤其是民营企业,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
“这么说,农业部的意见是不赞成收购先正达了?”有国资委的官员问道。
“呵呵,我们的意见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