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做厨师开始 第842章

作者:树上玉猫

  王德好不容易送走了两个小主子,思来想去,又派了一个小宦官去含元殿,把这事汇报给了皇帝。

  苏明哲早晨离开时,特意叮嘱,不准李治带着公主打扰武才人和徐才人。

  结果皇帝刚走没多长时间,李治真的就带公主过来了。

  这里面可能有巧合。

  但是,王德不敢相信是巧合。

  所以,他决定,把事情如实告诉皇帝,把事情的处理权交给皇帝。

  在王德看来,李治就是一个皇子而已,虽然也是受宠的皇子,但是重要性也就比其他不受宠的皇子好一点,重要性可能都比不上刚刚被宠幸的徐才人、武才人。

  所以,在斟酌轻重之后,王德选择得罪李治,也不敢隐瞒皇帝。

  很快,报信的小内侍跑到了含元殿,把情况给苏明哲禀告了一声。

  苏明哲正在教授太子李承乾如何处理政务,得到消息后,只是虎目一瞪,随即就收敛了气息。

  按照电视剧《武则天》中的情节,李治和武媚娘偷情的事情,发生在五六年后。

  当时,李承乾造反失败,李治被任命为太子了,这才和做了宫女的武媚娘有了瓜葛。

  现在的李治还是个十岁的小屁孩,就算是看武媚娘漂亮,也不可能坐下大逆不道的事情。

  不过,苏明哲肯定还是要防患于未然,提前解决掉李治这个祸根。

  想到这里,苏明哲就把问题抛给了太子:

  “乾儿,你的弟弟们都长大了,你认为该怎么安排他们是好啊?”

  “……?”

  李承乾被问的有点懵,有心说,他想让弟弟们都去就藩,但是又怕惹恼了亲爹。

  但是,让他说违心的话,留几个弟弟在长安城,他自己心里又不愿意。

  一时之间,他就沉默了。

  苏明哲见太子不回答自己,也不恼怒,只是慢悠悠道:

  “你不想说,朕替你说,以后大唐皇子七岁出阁开府,十五岁就藩,着为永制。以后你的孩子也要这么做,明白吗?”

  李承乾听到亲爹替自己着想,感动地连忙跪拜下来:

  “儿臣谢父皇!”

  “都是为了大唐江山。”

  苏明哲叹息了一声,随后又问道:

  “现在大唐已经有二十多个亲王了,按照朕现在的情况,等级登基称帝,恐怕大唐要有三十,甚至四十多个亲王。亲王这么多,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唐的土地,封无可封。到时候,你认为该怎么安排他们呢?”

  李承乾面对新的疑问,再次眉头深皱,这次思考良久,终于抬头说道:

  “后世之君,当开疆扩土。”

  “这是空话,哪有那么多疆域啊。”

  苏明哲叹息了一声,看了看太子,知道这个儿子就是中人之姿,也就不为难他了,直接开口教导道:

  “你舅舅,还是房相他们,正准备消除刺史世袭制,你知道吗?”

  “儿臣听舅舅讲过。”

  李承乾说着,就从座位上站起来,拱手拜道:“父皇,儿臣也以为,刺史世袭制度,乃是变相的封国,恐为后世霍乱之因。”

  苏明哲默默点头后,然后笑道:

  “你说的不错,刺史世袭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的藩王封国没什么区别,就是霍乱之因。那你说,为什么那么多朝臣还有如此推崇刺史世袭呢?”

  李承乾面色一沉:

  “他们都有私心。”

  “不错,他们都有私心!”

  苏明哲叹了一口气,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把自己的想发说了出来:

  “刺史世袭制必须取消,不仅仅是刺史,其他爵位,也都要降级袭爵,这样才是长久之策。”

  “朕是这么考虑的,以后非军功不得授爵,爵位分为九级二十八等,其中九级为亲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每级又分一等、二等、三等。县男之后,皇室宗亲为镇国将军,勋贵之后为辅国将军。”

  “父皇的意思是说,亲王之子,只能袭爵郡王?一等县公之子,只能袭爵一等县侯?”

  “没错。”

  李承乾没想到,自己亲爹竟然要对勋贵下这种狠手,脸色顿时被吓得惨白:

  “父皇,恐怕文武百官不会答应吧?”

  苏明哲面色冷冷一笑,身上散发出霸道之气:

  “谁敢反对?”

  作为开国之君,苏明哲拥有长生不老的寿命,还拥有排山倒海的能力。

  真要撕破脸,自己就再打一遍江山好了。

第681章 徐惠劝谏,媚娘得宠

  “乾儿,你记住了,这世界,谁掌握着军队,谁才有话语权!”

  苏明哲向儿子亮出了李氏坐江山的一张底牌。

  大唐初期,实行府兵制,所谓的‘府兵’,就是闲时为农,战时为兵,兵农合一的军队制度,常年保持着六十万以上的兵力。

  除了府兵,还有驻守京兆地区的南北两衙。

  这南北两衙归属皇帝直接统领,数量在十万左右。

  除此之外,还有地方乡镇的‘团结兵’,也就是乡兵,这些兵力在三十万以上。

  偶尔的时候,大唐也会进行募兵。

  以上几种,就构成了大唐的军事制度,兵力超过一百万。

  目前大唐一共三百万户,一千多万人,但是兵力就超过一百万。

  十比一的比例。

  “你以前长在深宫,学习的是仁义道德文章,以后做了京兆尹,执掌了东宫六率,就能慢慢了解,为什么是我李家坐江山了。”

  “儿臣明白了。”

  苏明哲见李承乾还不是太笨,露出欣慰笑意:

  “乾儿,你一定要记住,军队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可假手于人,你掌握了军队,就有天子威严,否则天子威严就保不住了,大唐的基业也就保不住了。”

  苏明哲说这话不是危言耸听。

  在大唐前期,由于朝廷还算清明,朝廷下发给府兵的永业田,都能及时到位,百姓们得了实惠,也就愿意给朝廷当兵。

  府兵有了当兵的积极性,战斗力也能得到保证。

  但是,到了武则天时期,武则天频繁把府兵当做奴仆奖赏给自己的亲眷、亲信。

  其他权贵紧跟着上行下效,大唐的府兵沦为了权贵的奴仆。

  以至于到了唐玄宗时期,老百姓都不愿意做府兵了。

  并且,随着土地兼并严重,府兵的永业田也在不断被侵蚀。

  没了田地,还要背负劳役,给权贵们当奴仆,府兵制在唐玄宗年间,彻底没了市场。

  从此以后,真正属于天子手中的军队,只有长安城南北衙门的十万禁卫军罢了。

  而这些禁卫军又不打仗,早就成了‘老爷兵’。

  安史之乱前夕,大唐想要打仗,大半的战争都要借助外族,比如说契丹、回纥等。

  安史之乱时,郭子仪等将领就是借了回纥兵,这才平定了叛军。

  所以,苏明哲才告诉李承乾,不要放弃手中的兵权。

  李承乾听了苏明哲的这番教导,心情激动不已,恨不得立刻去查看自己的东宫六率。

  不过,李承乾又想到了一个新的问题,不得不想皇帝求助。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他要去统帅东宫六率,总要给些赏赐,拉拢一下人心吧?

  但是两万多人,一人给个十贯钱的安家费,那也要两十多万贯才行。

  可自己有这么多钱吗?

  李承乾作为东宫太子,每年的俸禄也就是那么一点,还要养活东宫一大家子呢,哪里还有闲钱,去养两万多大头兵啊。

  好在苏明哲这个当爹的给力,直接应允道:

  “少府有五署三监,你挑选两个,以后就用其中产出,养活东宫六率吧。”

  “谢父皇。”

  李承乾到了此时,才感觉苏明哲真是自己亲爹啊。

  不仅给了东宫六率,还让自己做京兆尹,连少府都让自己染指了。

  李承乾激动过后,经过思考,在少府下属的八个部门里面,选择了织染署和互市监。

  织染署,就不用多说了,和大清曹家掌管的江宁织造局作用差不多,就是给皇亲贵胄织染衣服的国企。

  由于是垄断地位,利润极高。

  其次,互市监,虽然在少府名下,却又隶属四方馆。

  而四方馆又归鸿胪寺管辖,主要处理外交边地州府事务,也是利润极高的衙门之一。

  李承乾要了这两个,不是说他有多贪钱。

  而是因为,少府名下其他的几个部门,都涉及到了造钱、造兵器等特殊功能。

  李承乾害怕自己要了那几个部门后,被苏明哲误会。

  所以,他干脆要了两个利润高的部门,表示自己只想要钱,对苏明哲的皇位没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