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树上玉猫
尹克西哟呵一声,已经把那弓箭卷了下来。
就在众人要为尹克西鼓掌叫好时,站在他旁边的潇湘子神情大变,来不及警示其他人,就朝着远处一跃而起。
随后,一连串的爆破巨响,瞬间把众人笼罩在烟雾之下。
……
苏明哲站在城墙上,看着察罕元帅等人倒在血泊中,一边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一边却微微摇头叹息:
“若是忽必烈也在,肯定也交代了!”
武修文和武敦儒如同哼哈二将,侧立一旁,在见到苏明哲一箭之威,就让鞑子中枢死伤一片,连连惊呼后,顿时兴奋道:
“师兄,现在鞑子狼头纛已倒,可要发起进攻?”
“不急,不急!让鞑子的军队再反应一会!”
苏明哲的耐心很好。
若是刚才那一串手榴弹若是没有建功,自己就再多射几箭。
幸好,这第一箭就完成了目标。
又过了一刻钟。
蒙古大军才发现自家帅纛倾斜,正在向后移动。
在城上守军注视下,本来攻势如排山倒海的鞑子大军,就要如同潮水一般有序退去。
“师兄……”
武敦儒和武修文眼看鞑子大军脱离地雷场,顿时急眼了。
苏明哲这才朝着传令兵一挥手:
“大开城门,全部骑兵出城追击!”
……
“走吧!”
田润听到远处传来的‘旱雷声’,以及宋人的追杀嘶喊声,就知道败局已定。
子聪和尚神情落寞,换上早就准备好的普通士卒衣服,就朝着营外跑去。
……
忽必烈得知察罕带着八万大军攻城,不仅没有立功,反而再次中了宋人‘地雷’埋伏,不仅损兵折将,八万人去,只有一两万人逃回来,甚至连带察罕自己都被炸死了,这才开始慌了神:
“快,快去请子聪大师!”
万户长贾辅见状,连忙阻止忽必烈,恳求道:
“殿下,宋人二十万大军已经追击过来,我们还是暂避锋芒,撤退吧!”
地雷之威,世所罕见。
连察罕这个被重兵保护的元帅,都被炸死了。
众人唯恐忽必烈再有闪失,那大家的罪过可就大了。
众人不顾忽必烈反对,强行把他扶上马,一路护送向北退去。
第1567章 重文轻武,送礼送成仇
五日后。
苏明哲追成追击三百里,这才领着大军满载归来。
郭靖则是带着满城百姓出城十里迎接。
自从岳飞岳武穆被一句‘莫须有’害了,大宋已经好久没打过像样的胜仗了。
就算是打退了来犯鞑子,也会是一场惨胜。
唯独苏明哲,先是八千人消灭了七万鞑子,斩杀、俘虏六万余人。
大家本以为这已经是不世奇功,已经是苏明哲的人生巅峰。
结果,这才过去一个多月。
苏明哲又给大宋送来了一场让人热血沸腾,酣畅淋漓的大胜仗。
鞑子号称四十万大军,苏明哲带领五万骑兵,一路追杀。
忽必烈逃回北地后,检查了一下所部,身边只剩下两万余人。
换句话说。
鞑子有三十八万人留在了南宋疆域。
这可是三十八万人!
宋廷南渡一百年,消灭的金人、蒙古总数,也没这么多啊。
数日后,军报送至临安。
临安人直接把烟花铺子都买空了。
随后数日,前往西湖,撒酒,祭祀先人的活动,络绎不绝,竟然比前不久的清明节,还要热闹。
……
“诸位卿家,冠军侯以弱胜强,俘虏、斩获二十余万鞑子……可谓功不可没!”
赵昀那因为酒色而开始佝偻的身体,此刻又挺直了腰板,面向群臣时,眼神也带着光彩:
“寡人欲封赏冠军侯,让他再接再厉,收复我大宋故土,你们可有什么呈议?”
“圣上,这收复故土,固然是迫在眉睫,不过,冠军侯刚刚击退鞑子,若是疲师远征,怕是会有不忍言之事发生,老臣以为,当稳妥一些,让冠军侯稍作休息,召他来朝,询问一下他……”
礼部尚书谢宗贺嘟嘟啦啦一长串的话,最后总结起来就是两点:
第一,苏明哲功劳甚著,不重赏难以酬功。
但是,朝廷随便封赏一下,也就是了,没必要把他捧得太高,还把什么收复故土的重任交给一个小年轻!
第二,收复故土不仅是重任,而且功劳更大,就算朝廷要指望苏明哲收复故土,最好在他上面安排一个人。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分掉苏明哲的功劳,重点可以防止苏明哲做大,免得尾大不掉,成为大宋的祸害,出现‘陈桥旧事’。
不得不说,谢宗贺能当上礼部尚书,真是有把刷子。
他的一番话,就把赵昀的激情消除了大半。
甚至对于苏明哲的封赏,也开始惆怅起来。
没办法,实在是苏明哲的功劳太大,可以说,仅次于开疆扩土,收复失地。
而大宋有旧制,只要是开疆扩土,收复失地,封王。
在此之前,封王的人有王安石、岳飞、韩世忠,太监童贯等。
当然了,大部分人被封为王,都是死后追封。
生前被封王的,不过寥寥数位。
赵昀本就不是一个意志力果断的君主帝王,被谢宗贺一番话说动了心,只好问询道:
“那依谢学士所见,对冠军侯的封赏,该如何办理?”
终宋一朝,对武将都特别歧视,这种观点不仅仅是文臣有,就是皇帝和武将自己也不能幸免。
“封公!”
谢宗贺听出皇帝口中试探之意,当即大声喊道:
“据老臣所知,冠军侯籍贯为济州府,不如封他为济宁郡公!”
皇帝赵昀听后,忍不住点头,朝着群臣询问:
“诸位卿家,谢学士所言,可否?”
群臣中不少人是谢宗贺的朋友、党羽,也有些人察觉到皇帝对这个意见满意,纷纷站出来,喊道:
“臣附议!”
……
半个月后。
总管太监常喜带着圣旨抵达襄阳宣旨。
等到常喜把封赏圣旨宣读完毕。
“济宁郡公?”
苏明哲接了圣旨后,只是眉头微皱,就朝着宣旨太监拱手笑道:
“常公公,自从靖康祸事,济州府已经沦陷上百年,不知官家如今封赏,有何用意,还请公公不吝指教!”
“公爷,我这里还有一封圣旨呢。”
常喜不慌不忙,又掏出一份圣旨,再次宣读过后,这才轻笑道:
“公爷,官家对您可是寄予厚望啊!”
苏明哲听了第二封圣旨,却是满脸堆笑:
“官家隆恩,苏某感激涕零,恨不能以死相报!”
这第一封圣旨,属于朝廷对苏明哲的封赏。
除了爵位提升为济宁郡公,另有良田、金银珠宝、美女、府邸等赏赐。
而第二封圣旨,则是让苏明哲前往临安朝圣,并且是火速交接,尽快赶回去。
苏明哲当着常喜的面,表达了一番忠心,回头就吩咐人帮着自己收拾行李,准备与常喜一道回临安。
常喜见苏明哲一点眷恋兵权的意思都没有,心里颇为满意。
要知道,他作为总管太监,亲自来宣读圣旨,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皇帝赵昀吩咐,让他查看苏明哲对兵权是否恋战不去。
若是苏明哲有丝毫迟疑,露出一星半点的眷恋兵权的意思。
这次苏明哲回临安,就别想活着出来了。
上一篇:末世:从加点开始无限进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