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抄公
‘以为自己是皇帝,所有人都要听你的,其实是最愚蠢的想法……这就跟所有文官肯定会结党,然后一体同心,宛若虫族一样搞笑。’
‘事实上,就是底下人全部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哪怕你提拔一批人上来,打倒原本的,过了许多年后,他们又都会变成既得利益者,变成你最讨厌的那帮人……’
‘而文臣之中,有忠有奸,甚至还会随时转化……有的则是纯粹皇上要你忠你就忠,要你奸你就奸。’
方星看向下方跪倒的众人,先是几个亲王。
这个问题不大,大局已定,又定了名分,对方再反就是真正的反贼,天下共击之。
如今民心思定,就乱不起来。
然后是勋贵。
想到勋贵,方星就叹息,古代战场极其惨烈,活着回来的不论小兵还是将军,搞不好都有一点创伤后遗症,说白了就是精神病患者,根本不适应和平年代的环境。
特别是这些勋贵,什么反王、伪帝的脑袋都不知道砍了多少,天然对皇权就没什么敬畏,一旦兵权在手,立即就是不稳定因素。
也难怪历朝历代的开国功臣集团,都很难有什么好下场。
‘好在第一代是条龙,第二代就是虫……第三第四代更不用说,也是慢慢熬死就好了。’
‘文官之中,虽然同样有乱世中算计反王的那一批,但没有力量……只要再斩掉头,问题更不大,蛇无头不行……’
‘所谓的蛇头自然是掌握话语权的人,结党很正常,但不能只有一党,需要平衡……并且,若有人养望数十年,民间士林尽皆传诵,谓之‘圣人’,就该注意了,这是想抢夺话语权……弄个病死什么的正正好。’
‘留着勋贵,不至于被说刻薄寡恩,顺带压迫文官……文武也需要平衡。’
‘满清如果没有八旗压制文官,皇帝哪能有那么爽?’
‘所谓皇帝之天下,造纸术等文明发展之前要给世家门阀分一半、教育下沉到寒门之后要给文官们分一半……就没真正的泥腿子们一点事。’
‘因为只有文臣武将才是统治的基石。
‘要是想要开民智也行大家都读书识字,然后皇帝的王冠就该掉了,搞不好连脑袋都要一起掉。
‘所谓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好歹人家只要一半,而开民智、全民教育什么的,花费如山如海,不说十个国库能不能顶得住,顶住之后肯定也是皇帝被砍头的下场……’
‘作为皇帝这种生物,除非想要自杀,否则是不可能搞什么普及教育的……’
‘封建王朝古代都是精英教育,当然,如果有农家子读书考科举,那就会被接纳为精英的一员,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同样会注重吸收新血,更新换代的……’
方星看着下方,心中计较已定:‘当皇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当裁判,从来不下场,就肯定不会输!’
‘并且,我比历代皇帝都更加从容,因为我伟力归于自身,因此可以放心用人……’
‘只要有能力,就放手用,不必忌惮功高震主,狡兔死、走狗烹之类……’
思绪闪过之后,方星平静开口:
“诸卿平身……”
……
就在方星朝堂之上接受众多臣子朝拜之
际。
宫中。
“大人饶命,饶命啊……”
几个太监被拖出去,活活打死。
赵虎却是眉头都不皱一下:“这宫廷之中,是该好好清理一番,竟然敢外传消息……真是不像话!”
“报,‘清河殿’已经扫平……”
一名太子府卫快步走来:“英国公已经接旨前往禁军大营……”
“善,我等为太子府卫,如今至少要将宫廷防卫掌握在手……”
赵虎心中有些火热。
他原本只是太子府队正正九品而已。
如今看来,哪怕正三品的大将军都做得,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老英国公在军中影响颇大,虽然先皇几次清理都难以彻底根除,如今请出新任英国公,借助勋贵之力,至少可以保证军队不乱……’
军队不乱,就不会有大乱子。
至于什么宫变、玄武门什么的,都被方星暗中布置、联络、预先消弭……
总而言之,就是没有给对手丝毫机会,将
危险都掐灭在了萌芽状态。
如今清理宫中内线,同样是断绝内外联系。
哪怕那位贵妃有多少后手,如今宫权失去,就失灵大半,再将其跟泰王隔开,就没有丝毫用处了。
在外人看来,政变竟然没有军队交战,十分无趣。
但实际上,若真的动了刀兵,那才是折损大乾元气,让天下生灵涂炭。
第664章 三年
时光飞逝。
转眼间,便是隆昌三年。
皇帝办公场所,勤政殿内。
“启禀陛下,如今民间米价、布价……”
新提拔的太监总管张公公低眉顺眼,望着一名面相普通的中年人跪在地上,正在跟御桌之后的皇帝禀告。
隆昌帝上位以来一直萧规曹随,朝廷平静,如同一汪死水。
而就是在这样的一潭死水当中,三年过去,群臣乃至天下,都渐渐接受了新皇帝在位的事实。
这其实很不容易,代表皇帝权威巩固。
不过,要说新皇帝一点事情也没做,倒也不尽然,比如提拔赵虎进入了御林军。
比如,在绣衣卫之后,又设立了‘不良人’,命绣衣卫主要负责纠查百官,而将市井、民间打听、刺探情报的消息给了不良人。
如今跪着的,就是不良人统领--不良帅。
作为同行,互相之间自然十分看不顺眼。
“好了……”
方星批完一份奏章,略有些疲倦,又看向那边。
张公公:“后宫中又出了何事?”
听到这里,不良帅立即叩首:“臣告退!”
张公公望着不良帅的背影,十分惋惜。
这位新晋不良帅心思深沉,偏偏表面看起来是个普普通通、浓眉大眼的憨厚之辈,又知进退,十分不好对付啊。
“启禀陛下,宫中玉太妃三日前去了朝天观烧香……近日康王就欲上折,请玉太妃出宫,母子团聚。”
张公公道。
这玉太妃,乃是康王生母。
方星登基之后,康王一向恭敬,并且大乾并没有亲王就藩的传统。
在方星看来,亲王就藩,其实就是默许王爷在地方上作威作福,以此交换朝廷稳定。
相当于出卖地方百姓利益,十分不划算。
藩王留京当然有隐患,但对他而言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这具身体有内力保养,又是取天下以供养一人,无病无灾地活到百岁并没有什么问题。
更不可能出现什么意外,这就能放许多心。
“康王自朕登基之后一向恭顺,罢了……若有请,便允了吧。”
方星摆摆手。
倒是泰王、还有他生母淑太妃,当年其实有点不安分还疑似暗自追查先帝之死,大概率想搞事。
方星反手就给收拾了首先就是淑太妃跟其他妃子一样,都是太妃,位份降低不少,之前当贵妃之时得罪多少人,都不必方星动手,便墙倒众人推了。
再加上太子妃升为皇后之后,已经正式获得后宫大权,一朝天子一朝臣,之前贵妃的势力自然在迅速消退,如今根本不成气候。
并且,泰王若是上折,申请接母亲出宫奉养之类,他肯定不会答应。
‘这亲王生母……怎么有点人质的味道?’
‘这古代政治,似乎处处都藏着小学问……’
‘奈何,不关我事……我只是来刷先天灵宝的。’
方星看向张公公:“还有何事?”
“陛下……”
张公公脸上渗出冷汗,将一本册子递了上去。
方星打开一看先是一怔,旋即就笑了:“本次秀女之中,当真藏龙卧虎啊……”
只要他是皇帝,就不可避免地成为矛盾焦点。
并且,稍微动弹一下,就有人利益受损。
而这次三年之后首次选秀,各方简直粉墨登场,其中不知道混杂着多少利弊权衡、阴谋诡计……
‘要是选上十几位,后宫就热闹了……不,原本就很热闹。’
方星耳聪目明,又见识多了,堪称无上毒医大宗师。
之前去皇宫逛了逛,顿时感觉每座宫殿中都有不少冤魂。
而妃子之间互相下药、陷害……不能说家常便饭,却也屡见不鲜。
纵然英明如同开国皇帝,都难以避免。
毕竟此世无魔,大家都是凡人,精力有限,肯定都有疏漏的地方。
上一篇: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