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叫天
听到一向和蔼地母后这么说,朱标便不再理会这事了,不过他随即想起一事,便对他娘说道:“刚才海军好像说洪武四大案,如今算来,应该是胡惟庸案,空印案,还有这个郭桓案,不知道还有一个大案是什么?”
这等大案,对于任何一个朝代来说,都算是大案了。还有一个是什么大案,朱标也是好奇的。
马皇后听了,想也不想道:“你回头问问海军不就知道了!”
朱标一听,想想也是,便不再操心这个事情,对他娘说道:“明日便是京师美食比试,儿臣去过问下情况。”
话是这么说,其实还有一个对话奏章要写,有得他忙。
另外一边,锦衣卫衙门,指挥使毛骧正在听手下人的禀告。
“禀大人,大明宝钞的那些事,最初都是一些街头混子在传,已经抓了一些,源头还没查到。”
“京师很多商铺都不愿再收大明宝钞,只有那些粮店还在折价收。要不然,怕是会更不值钱了!”
“……”
听著手下的禀告,毛骧的眉头皱成了一团。这种事情,他从来没遇到过。但是他知道一件事,就是这大明宝钞越来越不值钱,甚至就这短短两天时间就跌了很多,皇帝知道了肯定要震怒。
他听完了手下的禀告,看著手中的资料,正在琢磨这事怎么做为好时,就见皇帝身边的一名太监闯入大堂,冷声传旨,皇帝召他即刻觐见。
一见这,毛骧立刻猜测,该是皇帝知道这事了,于是,他不敢怠慢,马上拿上手中的资料,匆匆赶去觐见了。
感谢游侠NOVA,晚辈的500起点币打赏,感谢楚崇101起点币打赏!
第79章 上架感言
这本书有点遗憾,三江差点点,如果追读的朋友再多点,说不定就能上了。
明天上架,3月1日0点开通vip章节的,因此,以后更新时间就改下,每天都是凌晨更新,不过大家不用凌晨看。
每天早上起来就能看,方便,不用等更。
按照惯例,上架第一天,肯定是爆更的,我把存稿都放出来,三万字,够了吧?
另外说明下,上架之后的推荐,是看追订,其次是均订,因此上架后的章节,我安排五千字一章的大章,这样爆更不至于会拉低均订,有利于获取推荐,还望大家理解支持。
顺便说下,看书收费不是作者设置的,而是起点官方统一设定的价格,目前是千字五分钱,没看错,是一千个字收费五分钱;然后起点用户还分初级用户,高级用户,初级vip,高级vip。其中初级vip打八折,就是千字四分钱看vip书;高级vip是打六折,即千字三分钱看vip书。您看书发现收费价格不一样,那只能是章节的字数不同而已,不是作者黑心多收费了。
上本书因为这个被不少新朋友喷了,这里就先说明下。
这本书的故事模式和以前不一样,写得比较慢,但是上架之后的更新,我也会努力更新。每天要么一章五千字,或者两章一万字更新,都放在凌晨一次性更新。根据目前的状态,一天大概七八千字,因此大概是一天五千字,一天一万字的更新方式。
不能否认,码字状态肯定会受成绩影响。成绩好,刺激起来能放弃一切码字之外的事情,老婆孩子也能理解,指不定能天天日万,爆肝!
不求打赏,有订阅支持就感激万分,再不然,投个月票,留个好评也行,都是对我的支持。
我也知道,书的质量才是一切,我会努力写好的同时尽量多写一点,让读者老爷看得舒服。读者老爷要是有想法,也尽可以留言,一般我都会回复。
最后,求订阅,求支持,鞠躬!
第80章 事发(求首订,求月票)
马上就要散衙了,皇帝还如此急切地召见,很明显是有要紧事。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一见到洪武皇帝的脸色,他就知道肯定不是好事!
就他自己了解,当下能让皇帝震怒的事情,似乎也只有这一件。
想到这,毛骧当机立断,在见礼之后,不等皇帝说话,他就先奏道:“陛下,末将查到大明宝钞在短短两日内一下又跌去了三成,其中必有蹊跷,很可能是有人故意为之,和朝廷作对!”
朱元璋传召锦衣卫指挥使,就是要用锦衣卫这把刀来严查郭桓案,此时一听毛骧的话,反而是有点意外。
大明宝钞又贬值了?
他最担心的,就是大明宝钞贬值,这会影响他印钱用钱,为此,用了大量对话时间请教朱海军,搞清楚了挽救大明宝钞的方法,并且立刻召开户部官员议事来解决大明宝钞贬值的问题。
结果没想到,就只是短短两天又跌了三成,这绝对是有人故意为之,这种事情,他如何能容忍?
想著这个,朱元璋的目光一下阴冷。
毛骧这边,感受到皇帝的怒意,更是不敢怠慢,立刻把打探到的消息禀告了一番,并呈上手中的那些资料。
朱元璋听著他的禀告,并没有马上说话。
他在眼界方面虽然不能和后世之人去比,但是不能否认他非常聪明,只是把他掌握的消息和毛骧禀告的消息结合起来,他就大概猜到是什么人在兴风作浪了。
等朱元璋看完那些收集到的资料之后,哪怕只是根据时间来估算,他也能肯定,绝对是郭桓那些人在御前会议之后做下了这些事情。
而毛骧这边,见皇帝一直含怒不发,心中就越是担心,在禀告完知道的信息之后,他连忙又向朱元璋保证道:“陛下,只要再给末将一些时间,末将定然能把这些兴风作浪之人揪出来!”
听到这话,此时的朱元璋却是有了主意,当即冷声喝道:“还能是谁?大明宝钞不日便会涨价,印了多少钱便是多少钱,谁在收大明宝钞,谁便是兴风作浪之人!”
这种事情根本不难猜,就算没有听说朱海军说起郭桓案,他也一样能猜出来。
毛骧听了,却是大吃一惊,明显非常震惊。
在他看来,皇帝所说大明宝钞竟然还会涨价,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以前皇帝不是下过旨意想要让大明宝钞不跌,但是并没有多少效果。如今凭什么说大明宝钞竟然还会涨价了?
如果大明宝钞真要涨价,那如今大肆收购大明宝钞的那些人,还真的是有嫌疑了!
朱元璋当然看到毛骧的震惊了,不过他没管,而是继续说道:“各家都在用粮食囤积大明宝钞,这其中一些人家,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粮食可用来收购宝钞,其中必然存在贪腐。你给朕顺著粮食这条线秘密调查,不管查到什么人,不管查到多少人,一律不得隐瞒,否则同罪论之!”
那些人眼红大明宝钞中的利润,稍微一折腾,那便是暴利,因此便用硬通货粮食这种物资来收购,甚至是把他们藏著的粮食都拿出来了,以求能收到最多的大明宝钞。
如此一来,正好是个机会,可以抓住这次机会提前引爆郭桓案,揪出这些国之蛀虫!
粮食,是属于税收一环,是朝堂诸多政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之前的空印案,其实也是属于税收中的一部分,因此,朱元璋借机严加整顿,兴了一次大案。
让他没想到的是,在这税收其他环节中,竟然还存在严重的贪腐,这让他同样非常震怒,依旧决定要严加整顿,震慑贪腐,确保税收环节不出问题。
毛骧却没想到这个事情一到皇帝手中,就被皇帝立刻看出问题,并且还给出如何查案,让他不由得非常敬佩,当即不敢怠慢,立刻大声领旨。
………………
与此同时,户部衙门散衙,各级官吏便一哄而散,纷纷赶回自个府上去了解大明宝钞的收购情况。
对他们来说,洪武皇帝可不是好欺的,让他们为两道旨意做准备的事情,绝对不能拖延。因此,他们只能在正常的时间范围内尽量收购大明宝钞。
收到的大明宝钞越多,回头两道旨意一公布,大明宝钞的价格回升,他们就能赚得越多。甚至可以说,这个赚钱的方式,远比其他任何赚钱方式都要来得轻松。
既然如此,又有谁会不抢著时间去收购大明宝钞呢!
这不,户部侍郎郭桓一回到自己府上,他夫人就立刻向他禀告收购宝钞的情况。
郭桓看著眼前一箱箱的大明宝钞,脸上怎么都掩盖不住笑意,特别是他看到那些破旧的大明宝钞,就更是开心。
传言朝廷很可能会提高破旧大明宝钞换新钞的费用,甚至有些破损的大明宝钞都不会再收,这让那些拿著破旧大明宝钞的人全都急著脱手,以至于郭桓的家人都能用极低的价格收购了这些破旧大明宝钞。
这不,他夫人就在边上兴奋地说道:“要是这些宝钞都能按照老爷所说那么值钱的话,就眼前这些,我们至少就能赚五十万贯以上了。回头再加上京师以外的,这次该是能赚一百万贯以上!”
户部侍郎的俸禄才几个钱,百万贯钱的收入,还不用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就能赚到,怎么可能不开心!
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一百万贯已经是天文数字了,但是郭桓显然并不满意,他坐在太师椅上看著面前的大明宝钞,交代他夫人道:“明天是太子殿下主持的美食比试,应该还能拖一天,但是后天该是最后期限,必须要给陛下一个交代,大明宝钞的旨意肯定就会公布了。只有明天一天时间,把粮食都抛售出去,尽可能多收些大明宝钞,总之,能再多收多少就收多少!”
他夫人听了,立刻眉开眼笑地应下。
郭桓还不满足,又指著那些大明宝钞道:“你让下人再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把这些好的大明宝钞弄成破损的大明宝钞,三张能多出一张也成,只要达到朝廷倒钞要求就可以,这样还能再多赚一些!”
“老爷真是聪明,这都能想到,妾身立刻安排!”
郭桓看著面前的大明宝钞得意了一会,然后才又问道:“太子殿下的美食比试,府里准备了什么?”
“就是我们最喜欢吃的几道菜。”
郭桓听到这回答,看到他夫人似乎有点心不在焉,心思都在大明宝钞这边,不由得略微皱眉,声音高了一分交代道:“到底是几道菜?可有按告示要求给出的?”
听到这话,他夫人有点不解地看向他回答道:“我们有参加不就得了,难不成还一定要被选上?宝钞百贯的奖励,这点钱算得了什么?”
一听这话,郭桓就后悔了,明白他夫人就没有认真准备,便用恨铁不成钢地语气说道:“太子是未来的皇帝,多在太子面前表现下,岂会没用?你个妇道人家,为何眼里就只有一个钱字?”
不等他夫人回答,他又马上接著说道:“就算是为了钱,不在意那一百贯大明宝钞,光是会御赐题字美食这个,回头让人开个馆子,把御笔题字往里一供,名声出去,就是源源不断地钱财。伱……你可真没点眼力,稍微没交代就办差了事!“
他夫人一听,顿时后悔万分,懊恼地说道:“那怎么办?明天就要美食比试,想补救也已来不及,岂不是损失了好多钱?”
郭桓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想了一会之后,才缓慢回答道:“半年后还有全国美食比试,一定要好好准备,入了皇帝的眼!”
他夫人听了,连忙保证一定好好准备,随后,她又有点想不明白,便问道:“皇帝这是转性子了么?怎么搞起这美食比试了?”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当今皇帝可不会在意口腹之欲的人,竟然会下旨举办美食比试,不只是京师地区,还要扩大到全国范围,真的让人想不到!
郭桓一听,露出笑容道:“食色性也,这食便是排在第一位的。如今朝廷收复云南大理,一统天下,比前宋疆域更广,直追汉唐,皇帝犒劳下自己,想吃点好吃的,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似乎是有点感慨地说道:“这才是正常的皇帝,要是老像之前一样,再这么伺候十几二十年的,谁吃得消啊!”
本朝的官,真的是当得太难了!
举办美食比试,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好兆头。为此,就算没有利益,他们都很乐意捧场。更不用说,这中间其实也是有很大利益的!
这一天晚上,京师中的权贵,有不少人都和郭桓这边一样,一边在忙大明宝钞,一边又关注美食比试的事情。
但是,谁也不知道,当今皇帝暗地里其实正在磨刀!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文武官员便不得不起床参加早朝。
明面上,这一天比较大的事情,便是太子殿下主持的美食比试,这算是个轻松的事情,也让文武官员显得很放松。
但是,就在他们认为轻松的一天开始之时,都察院都御史赵松刚到衙门却接到皇帝旨意,第一时间匆匆赶往文华殿觐见。
然而,让赵松都没想到的是,等他赶到文华殿时,里面却已经有人被皇帝召见,他不得不在殿外等著。
这让他有些好奇,因为按照时间推算,他是宫门一开,内侍就赶去都察院传旨,然后他第一时间赶来觐见,这已经算是非常早了。可就算这样,竟然还有人比他还早就在觐见,这也太早了,除非是早已等在宫门外,宫门一开就觐见?
想到这,赵松隐约感觉到,怕是有大事要发生了!
他想得也是没错,比他先到一步的,就是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他在昨晚就领到旨意,回去之后就调动锦衣卫,在宵禁之时就控制了这几天内有异常举动的粮店。几乎一夜未睡,审讯出结果之后就等在宫门外,第一时间向皇帝回奏。
这不,文华殿内,就听他向朱元璋奏道:“陛下圣明,末将已查到京师多家粮店的粮食,原本该是官粮,却成了私粮,目前已经查明部分……”
锦衣卫的办事原则,是疑罪从有,加上是皇帝的旨意,封了那些店铺之后,在他们的手段之下,对于粮食的来龙去脉,要想搞清楚并不是难事。
刚好又碰到了各家粮店的东家要急著收购大明宝钞,把藏著的赃粮都释放了出来,就让锦衣卫更是查得轻松。
朱元璋之前点名了的那些官员,都有涉及其中。甚至除了文官之外,还有部分武将也在锦衣卫查获的名单之内。
这一点,是朱海军在昨天说郭桓案的时候没有提及的,这让朱元璋皱起了眉头。
对于文官,他能毫不犹豫地举起屠刀;但是武将这边,却还是比较慎重的。
朱元璋不相信,三年之后的郭桓案,会查不出有武将参与,但是海军那边却没提及,估计是他自己按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