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316章

作者:叫天

  第四军将士这边,原本有点忐忑的心思,全都放心了,一个个都是喜开颜笑。同时,他们也注意到了对话中透露出来的其他信息。

  这不,就听到黄蜚兴奋地对庄子固说道:“真的是没想到,陛下那边都打下山东、徐州和扬州府,如今更是跨过长江,还打赢了江阴之战。估计等我们回去之后,陛下都已经光复南京了!”

  对于明军所有人来说,京师的意义最是重大,其次便是南京了!

  能光复南京,那就意味著,光复京师也是指日可待。换句话说,大明在崇祯皇帝的带领下,驱逐鞑虏,恢复山河,中兴大明,也是指日可待了!

  一想到这,大明将士们,谁能不兴奋,谁会不开心!

  消息传开,所有太平军第四军的将士们,都是乐开了花。

  与此同时,在对话结束之后,崇祯皇帝也非常高兴,当即吩咐董小宛道:“把第四军横扫辽东的好消息传给各地,让大家都开心开心!”

  朝廷官军横扫辽东,这个消息绝对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绝对会鼓舞士气,鼓舞人心的!对于收复失地,中兴大明,会有很大的好处。

  董小宛当然明白这点,立刻遵旨,回通讯组去布置任务了。

  边上的阎应元,一直旁听了对话,听到第四军的战绩,不由得也是激动。这让他立刻想起了杜甫的诗句:“闻道官军收河南河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朝廷官军都能横扫辽东了,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大明中兴有望了啊!

  虽然对于这个结论,他在江阴之战后就有了。但是,在那之前,可以说,都是绝望的心情,因此,他真不介意自己一次又一次的佐证大明中兴的结论!

  此时,崇祯皇帝已经带著笑容看向他,笑著问道:“刚才一打岔,朕都忘记说到哪里了?”

  从这话能听出来,刚才第四军的消息,冲击了他的心灵,让他太高兴了!

  也就是对满清的胜仗多了,要是换成以前的话,不要说朝廷官军横扫辽东,烧了满清伪都,就只是对满清的一场战事胜利,崇祯皇帝都会高兴的去祭拜太庙。

  阎应元听到皇帝的话,也是笑了下,然后连忙回答道:“陛下,末将正要说有法子动摇南京鞑子的军心士气和民心!”

  他所指的鞑子,可不只是真正的鞑子,还包括全城剃发易服的南京百姓。

  多铎占领南京之时,南京城投降,无人抵抗。

  多铎占领南京之后,去报恩寺上香,就引发南京城万人空巷,甚至还有因围观他而被挤死的百姓。

  多铎抓获弘光帝时,朱由嵩乘无幔小轿入南京聚宝门,头蒙缁素帕,身衣蓝布袍,以油扇掩面,两妃乘驴随后。然后呢,夹路百姓唾骂,还有投瓦砾者。

  强制剃发易服之时,南京城没有反抗,全部剃发易服。

  由此可见,南京这边,都是拥护满清的。

  太平军回头要进攻南京时,南京城的满清既有重兵,又有民心可用的话,就会比较不利于攻城。

  而阎应元通过江阴之战的总结,想到了办法,在太平军进攻南京之前,先行瓦解南京的军心士气和民心的办法。

  这也是因为阎应元文武双全,智勇兼备。根据历史记载,不但三箭退海寇,而且还能收人心,写诗词。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这便是明证。

  正是因为阎应元有勇有谋,所以他善于总结思考。

  在觐见的时候,先给皇帝禀告了江阴之战的详情,又分析了下当下的局势,然后便献上瓦解南京军心士气和民心的计策。

  不过正在这时候,董小宛因为第四军的事情找了过来,才中断了献策。

  此时,崇祯皇帝听到他的提醒,便想了起来,当即笑著说道:“没错,卿且道来!”

第336章 在古代拍电影

  听到崇祯皇帝准许,阎应元便立刻回答道:“微臣在江阴之战中看到,天上飘落的纸张上写著朝廷的新政,还有一些让忠于朝廷的人看了振奋,让敌人看了沮丧……”

  说著这话时,他脑海中就想起刚捡到传单时候的身份。

  于是,阎应元说话时,声音都提高了一分道:“……此法真的是有奇效。天上飘落,不明其意的,以为上天意思。让人知道陛下归来,还打了那么多胜仗,更是能振奋人心。总之,这传单之妙,实在妙不可言。因此,微臣提议,可以去南京城头散发传单,必能影响南京的人心士气!”

  舆论的宣传战,古代人都懂。因为,不管怎么样,每个军队出征之前,都会发布檄文,这也是舆论战的一种。

  但是,像天上撒传单这种舆论宣传,古人是绝对没有经历过的。毕竟以古代人的条件,根本没法做到这一点。

  但是,因为朱海军的影响,崇祯皇帝有了无人机,高空抛物就成为了可能。

  正好,江南这边的识字率相对其他地方来说,还更高。因此,这种传单的宣传,也能让更多人知道。

  阎应元经过江阴之战便明白,最终击垮鞑子军队士气的,除了防不胜防的天上落石之外,就是这传单的作用了。

  崇祯皇帝听到阎应元终点阐述这舆论战的作用之后,很是高兴。毕竟这个事情对他来说,是很简单的事情。就算效果不会很好,也完全可以试试的。

  因此,他当即就同意了.然后,他便真切地对阎应元说道:“卿之能力,卿已经证明,朕之眼光没错。卿且先去教导队报到吧,学完之后,朕就正式组建太平军第五军。”

  赵大牛和苟文雄回来之后,对阎应元也多加称赞,有具体事情以为佐证,让崇祯皇帝喜得一良将感到高兴!

  阎应元对于皇帝的器重,自然也是非常欣喜的,当即谢恩退下,去教导队报到了。

  徐州这边的民事,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不但人口登记完成,土地也重新丈量并且完成了分配。接下来的事情,就不需要军队坐镇,崇祯皇帝便打算南下了。

  太平军第三军已经渡河了一半人马,暂时只是在江阴驻防。剩下的一半人马,还在扬州府坐镇。

  因为扬州府这边的民事并没有做完,虽然说这事是扬州府出身的张伯鲸主导,但是利益关系比较大,没有军队坐镇是不行的。

  崇祯皇帝南下,可以一边检查下扬州府的民事,一边可以让第三军全部过江,增强长江以南的实力。

  之所以如此,倒不是说对张伯鲸不信任,而是大明朝的规矩,就是要异地做官。让张伯鲸回扬州,是这种特殊时候的特殊举措。崇祯皇帝检查完民事之后,就顺便让史可法过来接替张伯鲸。

  从江淮到扬州这一带,是大明朝最重要的产盐区。根据孝康皇帝提供的方略,新的盐政就按照洪武位面的来,也就是用盐田法,提高食盐产量,官卖之下把食盐的零售价打到最低。

  这个可是涉及到重大利益,必须要多操心才行的。

  崇祯皇帝正在忙著呢,忽然眼前一亮,却是朱海军按惯例联系他了。

  于是,他便欣喜地把辽东那边的事情,还有阎应元这边的提议,都给朱海军说了一遍。

  他手下的成绩,就是他的成绩,都是好消息,就很想和人分享。在崇祯位面,他是皇帝,没法和别人分享他内心真正的喜悦,得有皇帝的威严,但是在朱海军面前,却是不用的。

  朱海军听了,也是替他高兴道:“不错!都是好消息!”

  崇祯皇帝听得很高兴,便又对朱海军说道:“天师的土地公有制真的是很厉害,我都不用发军饷,抢著要从军的人非常多。以前是当心不够兵,如今得要挑挑拣拣,选好的才能当太平军的兵了!”

  朱海军听得哈哈一笑道:“你虽然没军饷,但是有配套福利啊!当兵打仗,一个月的军饷才多少。但是家里能分到地,田租又减半,退伍之后还能安排公务员的活,相对你们那个时代来说,绝大部分人都没这个待遇,当然是要抢了!”

  “事实上,你想想,李自成从商洛山出来之后,就迅速席卷天下,还不是因为他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你的土地新政,可不只是口号,而是真正在做的。老百姓又不傻,当然知道拥护谁了!”

  崇祯皇帝听得一脸笑容,不时点头,等听到朱海军最后这个话时,他便想起什么,连忙对朱海军说道:“天师,那李自成还是如同原本历史上一样,已经死了。这是刚收到的消息。”

  古代的消息通讯,本来就落后,加上是兵荒马乱的乱世,消息传播就更慢。也就是满清在追著大顺军杀,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之后,专门用快马送到京师。

  而崇祯皇帝这边,就明显要落后不少时间才知道这事。

  对于李自成的死,他肯定不会难过。毕竟李自成是造成他家破人亡的直接原因。虽然李自成没有伤害他的子女,但是恨肯定还是恨的,只不过比不上他更恨贪官污吏而已。

  此时,他还在给朱海军介绍道:“如今西边还乱得很,朝廷的,顺军的,还有建虏,各方乱斗。”

  朱海军一听这话,便连忙对崇祯皇帝说道:“我和洪武皇帝闲聊过,你的消息传开之后,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相对其他家来说,满清肯定是要把你除之而后快。你打下江阴的消息传开,更会加重他们对你的重视。所以,伱一定要防备满清攻打你。他们那边的能人不少,不要大意了!”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回答道:“天师放心,如今我已经派人组建更广的通讯网,就连京师那边,我也准备派中通大师带对讲机回去。河南府、凤阳也都已经有派了。有什么风吹草动,肯定能第一时间知悉。”

  说到这里,他不由得又是心中一疼。之前的时候,李士元那边派他的家丁去京师找过他儿子,但是一个都没找到,这让他一直很是牵挂。

  朱海军看到崇祯皇帝的表情突然有了一下变化,有点好奇,便问道:“怎么了,想起什么不妥了么?”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勉强一笑,然后带著一点期待问道:“天师,你能不能查下,我那三个儿子,可能会在哪里?”

  朱海军听到这话,便摇摇头说道:“最大的可能,是南北太子案,并且京师的太子最有可能是真的。但是,你这个位面,在我的影响下,南北太子案都没有发生。这和历史上相差,已经太远了。”

  说到这里,他看到崇祯皇帝有点黯然的样子,便连忙安慰道:“其实没发生才是好的,毕竟你儿子要是一旦落入满清手中,那绝对是会拿来威胁你的。这种事情没发生,就说明没有落入满清手中。你的消息已经传开,你儿子听到消息之后,肯定会赶来的。说不定,隔天你就能见到了也不一定!”

  崇祯皇帝知道朱海军说得有道理,便只好控制住自己的思念之情说道:“天师说得有道理,说不定哪天就找上门来了!”

  说完之后,他还是叹了口气说道:“说起来,我这个当爹的,真是亏欠他们好多!”

  听到崇祯皇帝的这个感慨,朱海军心中一动,便问道:“你的时空通讯界面上,传送的按钮怎么样了?”

  这个事情,他早就提过的,因此,崇祯皇帝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便马上回答道:“好像是快可以用了。”

  朱海军听了,便笑著对崇祯皇帝说道:“等到可以传送人了,你把你女儿传送过来,我这边的科技发达,给你女儿配一个假手,虽然做不到和自己的手一样,但是也能辅助做不少事情的。”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顿时露出高兴的表情,连忙说道:“那就太好了,太好了!”

  对于女儿的手,每次见到他都是愧疚。他的眼前,就会浮现当初他女儿哀求的那一幕。

  不过如今的坤兴公主倒是乐观,已经完全忘记了手的不便,一门心思扎在郎中营,一边还在自学朱海军这边传送过去的护理和医学的书籍。

  崇祯皇帝想著这个,忽然想起什么,便有些担心,看向朱海军问道:“天师,是不是新的位面也快通了?”

  朱海军听了,点点头回答道:“还没有,但是也快了,时间大概是可以看出来,万历年间,但是定位到谁身上还不知道。”

  万里皇帝就是崇祯皇帝的爷爷,在位时间长,发生的事情也多。对崇祯皇帝来说,他是不满自己这个爷爷的。

  在位期间,就不好好当个皇帝,以至于弄出那么多的事情来。与公,萨尔浒之战,没能一举灭掉建虏,导致成为大明朝的心腹大患;与私,非要立福王,导致他爹被冷落,脾气变得暴躁,打死了他亲娘。也就是皇兄照顾他,才有一份亲情在。

  他相信,要是他在那个时候当大明皇帝的话,就绝不会成为亡国之君!

  不过不管怎么样,万历皇帝终归是他爷爷,就算有怨言他也没法说出来,就只是对朱海军说道:“老祖宗知道新位面的事情么?”

  朱海军听到这个问话,点点头说道:“他可比你关注多了,一直很关心新位面的情况。”

  崇祯皇帝一听,眉角间似乎露出一丝笑意,并没有再说这事。

  朱海军和崇祯位面的对话结束之后,便联系了永乐位面那边。

  永乐位面这边,最主要的是打造第一艘蒸汽铁甲战船.暂时来说,有关时空通讯能量的传送,就全用在这方面了。

  永乐皇帝见到朱海军联系,便立刻告诉他一个好消息道:“国师所说破案故事这事,朕已下旨全国各地把历代卷宗都送京师了。然后再抽调一百个写手看这些卷宗,再根据国师这边的写法,给你写破案的故事集。”

  不得不说,永乐皇帝的执行力还是很强的。之前听到朱海军提了一嘴之后,回到自己的位面,就真的在做这个事情了。

  朱海军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很高兴。他的终点中文网现在有个外号,叫仙侠中文网,原因就是网站上发布的都是仙侠小说,太单一了。

  如今有古代破案小说发布的话,专业性绝对是其他小说没法比的。只需要在小说的写作手法上多调整一下就成。

  欢乐向的破案小说,主打一个欢乐;悬疑向的破案小说,就主打一个悬疑,如此等等,破案小说中也是可以分好多类型的。

  并且这些小说,特别容易改编成小成本制作的影视剧。

  一想到这个,朱海军忽然灵光一闪道:“要不就试试在古代拍电视剧?或者说,先拍个电影试试?”

  充当传声筒的方孝儒听得一愣,传给永乐皇帝听了之后,永乐皇帝却是很有兴趣的样子,便立刻问道:“怎么拍?”

  他传送到朱海军这个世界之后,有在电视上看过一些,又听说马皇后很喜欢看影视剧,就立刻动心了。

  “国师传送摄影器材过来么?”

  朱海军听了,连忙回答道:“不是,主要是我想学拍电影试试……”

上一篇:NBA金刚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