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587章

作者:玩蛇怪

  赵骏笑了笑。

  这种手段我们自古就有,并非只带嘤大缺大德一家独大。

  但架不住它并没有成为一套体系流传。

  带嘤玩这套是在殖民地搞熟了,不管在哪里殖民,都会把这套手段延续。

  而中华文明礼仪之邦,除非万不得已,很少会用这种手法。

  导致往往只记载于史书当中,没有特别教育这方面的话,那么一般的官员还真就不一定会想到。

  赵骏沉声说道:“接下来我要给你们安排几个任务,事关此次能否成功地消除或者削弱幽燕世家的影响,让朝廷权威增重,你们务必要牢记。”

  “遵知院令!”

  杨畋、周沆、吴若鹏等数名幽燕路高级大员纷纷站起身,向着赵骏的方向拱手。

  赵骏说道:“第一,立即派人秘密调查各大世家在地方上的风评,看看他们有没有犯罪,若有,就找到他们犯罪的证据,为我们筛选立威的对象。”

  “是!”

  众人应下。

  “第二,把那些中小世家也进行统计一下,这些人未必是朝廷的敌人,或许可以拉拢以此对抗那些地方门阀大世家。”    “是。”

  “第三,我需要这些大族的详细资料,如有多少亩田地,以前在辽朝出过哪些高官,都要一一弄清楚。”

  “是。”

  “这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尔等要在转运司、刑狱司、常平司以及各地官府衙门留意那些任职的世家门阀子弟,多与他们谈话,了解一下他们的想法。”

  赵骏看着众人认真说道:“如果有必要的话,你们可以亲自与他们交谈。最主要的是明白他们对朝廷与世家之间怎么看,听听他们的意见。甚至如果他们愿意配合的话,你们可以进行一定许诺。”

  杨畋迟疑道:“可是知院,这样岂不是就直接告诉那些世家,朝廷可能会对他们动手?那不是打草惊蛇吗?”

  “不。”

  赵骏摇摇头道:“本质上来说,这是朝廷在与他们争夺幽燕控制权,但双方力量悬殊,朝廷增加权威,最后将他们的影响彻底消除,这是大势所趋,这些世家不可能不明白。因而他们在清楚这一点的情况下,需要考虑的是到底是对抗朝廷,还是顺从朝廷。而朝廷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会使用蛮力,这就已经是在向他们释放温和的善意,希望他们不要不识抬举。”

  这次来幽燕,也可以看做是一次改革。

  即改革幽燕地区长期如魏晋时期世家门阀当道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从而方便朝廷进一步施政。

  但世家门阀力量长存已久,而且他们势必也想继续生存下去,因此双方可能会爆发冲突。

  赵骏不太想流血杀人,毕竟这些世家门阀在幽燕经营多年,根深蒂固,如果直接动刀子,那么肯定会造成幽燕汉人更加反感朝廷。

  那么在手段上就得温和,一来是分化他们,二来是拉拢他们。

  比如先投靠朝廷的大家族,迁徙至中原,给予官职优待。

  即便家族子弟考不上科举,也会赐予恩补或者赏赐。

  双管齐下,势必就有一些世家大族动心,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只要有人带头,就有人跟随。

  至于剩下的顽固成员,那也简单,家族有犯罪的就抓捕,取消他们的一切官职,用各种办法打压。

  如此最多三五年之内,燕云之地世家大族必然会成为历史。

  归根到底。

  这里也就是燕云世家力量而已。

  不像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的力量已经夸张到全国各地全是世家门阀。

  “下官明白!”

  众人听到赵骏的话,纷纷应是。

  赵骏点点头道:“好了,天色也不早了,你们去按我说的办吧。”

  “是。”

  众人拱手行礼,纷纷离开。

  “知院。”

  等他们走之后。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王安石目光灼灼地扭过头望向赵骏道:“知院的治国手段,真是鬼神莫测,让人万分敬佩。”

  “呵呵。”

  赵骏笑了笑道:“介甫也会拍马屁了吗?”

  王安石微微脸红,但随即又用认真且狂热的眼神看向赵骏道:“下官不是拍马屁,而是真觉得知院的目光长远,手段匪夷所思,下官无比钦佩,真希望有知院这样的师长时刻教导。”

  他跟着赵骏有一段时间了,每次听他说治国之道,都让他觉得有新的收获,让他受益匪浅。

  “哈哈哈哈哈。”

  赵骏大笑道:“你们能够从中有所领悟是件好事,只希望你们能够灵活运用,为国为民才是。”

  “下官不管怎么学习,都只觉得知院的学识太过渊博,远非常人可比。”

  王安石又情不自禁地说道:“下官真想一直跟在知院身边,聆听知院教诲,学习这治国之道,甚至想写书记录,免得没有领会到知院的深意。”

  “下官也是,下官愿意拜知院为老师,只希望时刻伴随知院左右,以此增长智慧。”

  李孝基马上站起来向赵骏拱手。

  他听到王安石的话,忽然有感,立即鼓起勇气。

  哪怕他爷爷是李迪,问题在于他爷爷还能在那个位置待几年?

  甚至能再活几年都是问题。

  如果能拜赵骏为师,不仅能学习到很多东西,还能仕途一帆风顺,岂不美哉?

  其余苏涣、陈希亮、赵捜硕际且痪�

  万万没想到看上去最老实的王安石会拍马屁,也万万没想到李孝基居然想拜师?

  还有这种操作?

  但很快。

  苏涣也马上站起来说道:“知院的智慧如天空般伟岸,大海般深邃,下官也无比叹服,亦愿拜知院为师。”

  他脸不红气不喘,王安石和李孝基差不多大,王安石今年29岁,李孝基则是27岁,比赵骏小了很多,说向赵骏拜师很正常。

  何况王安石也没有说要拜师,只是想跟在赵骏左右学习,是年龄最小的李孝基说要拜师,他年岁不大,说这种话其实不至于令人反感。

  苏涣就不一样了,他是苏轼的伯父,今年都49岁了,还向36岁的人拜师,这显然有些不太合适。

  不过孔子也说过不耻下问,还跟七岁孩童拜师,因此倒也不算什么。

  赵捜险嫠伎剂思该胫樱舱酒鹄此档溃骸翱鬃釉蛳铋倚樾那虢蹋菔η笱АD炅浯蟛凰闶裁矗镎呶ΑV旱闹喂赖娜妨钕鹿俚热饲张澹鹿僖苍敢獍菔η蠼獭!�

  他这个人非常正直,没有考虑升不升官的问题,而是跟王安石一样,确实跟着赵骏这一路,学到了很多东西,一时间看到众人都想拜师,也是想虚心求学。

  这下陈希亮就有点尴尬。

  他左右看看,站也不是,不站也不是。

  倒不是他没觉得赵骏的治国手段差,而是当初赵骏去长沙的时候,两个人相谈盛欢。

  再加上二人年龄相仿,赵骏就比他大一岁,因此平日都是兄弟相称。

  关系和感情到位了,这一下子要拜师就有点不太像样。

  但他也确实觉得赵骏一路走来,不管是沿途对地方官员的教导,还是对一个地方发展及问题的指出,都是一针见血。

  下到一县,上到一路、一国,治理手段,远超他们的想象,心里也是万分佩服。

  陈希亮便也站起身道:“下官亦是愿意跟随知院左右。”

  “哈哈哈哈。”

  赵骏又笑了起来,双手向下摆了摆道:“好了好了,你们有这份心就足够了,拜师就不用了,我可以当别人的老师,我也愿意做别人的老师。不过我更希望做你们的领路人,把我的想法,我的思想传承下去的同时,你们也能从中领悟出你们自己的道路,而不是什么都想着像我。”

  说着他又沉吟片刻道:“至于要不要记录下来,其实也没有必要。我晚年想写几本书,到时候我会系统地阐述大宋国家的发展和方向,确定大宋未来的道路,就叫《赵骏选集》或者《赵骏理论》就行。”

  “真是期待知院把书写出来的那一天啊。”

  王安石满怀着畅想。

第442章 在石城画一个圈

  接下来的几日,赵骏安排了任务,就开始正式在北平城内外走动。

  他四处巡视,俯瞰整座城池,也在城外视察情况。

  最近天气愈发炎热,幽燕有可能会出现旱灾,因此还是要做好几手准备。

  一是让官府联合世家,调动百姓挖沟渠。

  二是从汴梁调集粮食过来。

  自从河北与汴梁的直通运河开通之后,就有运河能够直接从汴梁送粮到涿州。

  运输能力加强,抗灾能力自然提升,足以应付可能会来的旱灾。

  另外就是对北平城进行一定改造规划。

  包括在哪些方面大兴土木,从南方调集人力物力,开始兴建水泥厂、砖厂。

  这也是为以后大宋进行城市化发展做出一定的经验积累。

  毕竟汴梁虽然已经在开始往现代化发展,但实际上内城与外城都没有太大的改动,只是城外在建楼房而已。

  并且汴梁城外新建的筒子楼排污能力也是个问题。

  最早的筒子楼建设时是没有下水管道的,百姓居民如厕只能用马桶,然后自己提下去倒进化粪池。

  有专门的粪工会处理这些粪便,他们由朝廷雇佣,最后制作成肥料卖给农民,成为开封府一部分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

  直到去年开始,新建的楼房才开始用涂漆钢管做下水管道,在楼房附近地下修建化粪池,才有了稍许改变。

  这也是为什么说城外住高楼大厦,外城和内城都只是平房木屋,城外却是贫民窟的其中一个原因。

  虽然住高楼大厦,可民用基础设施,生活配套设施以及地段方便程度都不如城里,自然也就只能让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成为了贫民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