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273章

作者:玩蛇怪

  杨文广率领城中准备的几千骑兵,一路追杀,将辽国兵马追出了数里地,斩敌数百人才返回。

  要不是耶律宗真并不是把所有兵力集中在北门外进攻,除了北城以外,西城和东城还有并未溃败的辽军,听到动静立即赶来驰援,恐怕这一下,直接能让辽国入侵部队彻底崩溃。

  但即便如此,耶律宗真得知宋军有超远距离大杀器,也是吓了一跳。宋军太强大了,一里左右有投石车扔震天雷,百步开外有弓弩,城下有手榴弹。

  现在在三里外,居然有铁弹射出来砸人,还要不要他们大辽骑兵活了?

  眼看北城门的进攻受挫,耶律宗真不得不退兵十余里,重新整顿部队,安营扎寨。整个辽军即便伤亡不大,也就死伤数百人,可军心士气,却跌落到了谷底。

  这种情况下,显然不可能再攻城。

  耶律宗真又与众臣商议,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三个选择。

  一是立即撤兵,趁着如今伤亡不大,灰溜溜地回去。

  二是与宋国和谈,虽然他们这次进攻受挫,但整体上他们也摧毁了宋军大量堡垒、军寨,只是还没有攻破宋军的城池,达到威慑宋国的目的。

  可至少气势上赢了,目前还是处于辽国进攻,宋军防守的形势,只要宋军认怂,双方就还有和谈回旋的余地。

  三是继续进攻。

  虽然那新武器攻击射程确实很远,但杀伤力有限,只要骑兵督战队强硬地逼着步卒顶着宋军的炮火继续发动进攻,只要冲到城下架起梯子,也许还是有机会攻破保塞。

  问题在于,今天宋军只展现出了两门大炮,鬼知道他们还有几门?并且是否还藏有更可怕的武器,能不能威胁到后方的辽国皇帝?

  这些都是要考虑的事情。

  并且更重要的是,宋军在二三里外就能进攻了,等辽国步卒跑到城下,这二三里的距离,足够宋军再开几轮炮火。

  然后城头上还有投石车扔震天雷,还有床弩射击,到了近处还有弓弩和手榴弹……

  光步卒们跑到城墙下,就得死多少人哦。

  而且说不准在宋军的强大火力下,步卒怕是根本跑不到城下,就已经崩溃了。

  这可不是演练或者幻想,古代打仗的时候,只出现少量伤亡,就会引起全军大崩溃的例子比比皆是。

  后世常有人说这个少量伤亡的比例是10%,虽然10%这个数据没有确切出处,但古代一支部队只死亡少量士兵却整军崩溃是很正常,哪怕他有数十万大军。

  如春秋时期笠泽之战,越军五万,吴军六万,越军事先得知吴国三军平分兵力,每军两万人。

  于是越军削弱左右翼变成各六千人,先行渡过去把吴军的左右翼各两万人引开,然后中军以四万人的绝对优势猛攻吴军中军两万人,吴军中军崩溃后造成吴军全线奔溃。

  还有秦朝末年,背水一战这个成语出处的井陉之战,汉军统帅韩信先埋伏了两千骑兵,然后带领主力一万人与赵军二十万交战,且战且退,佯装败逃。

  等跑到绵蔓河边之后,赵军此时阵型已经被追击战拉得极长,并不能排列出阵势。而韩信到了河边就重新列阵,顶住了敌人的猛攻。

  此时埋伏的两千骑兵出动,攻占了赵军大营。虽然他们并未给赵军造成太大伤亡,但赵军同样直接全线崩溃。

  所以虽然从总体上看死亡的士兵比例只占全军的极少数,但这通常意味着大军的某个战线已经崩溃了,崩溃处的敌人通过夹击包抄、崩溃、继续夹击包抄循环扩大优势,进而导致整支军队的彻底崩盘。

  耶律宗真作为辽国皇帝,自幼擅长骑射,自然不是什么傻蛋。因此一想到宋军犹如乌龟壳上再长刺的城池强度,就觉得脑壳疼,现在他是真想不到怎么攻破敌人城池的办法了。

  对峙耗下去,辽国耗不起。

  绕开这些城池,直接南下,问题是南下全是宋军城池、堡垒和军寨,后勤线跟不上,靠在坚壁清野的河北区域打野,那能缴获多少能供得起三十万大军的粮草?

  就算是他能打劫到那么多粮草,黄河咋办,他难道还能在河边造船杀过黄河,冲到汴梁开封府去吗?

  除非辽国骑兵个个长翅膀!

  因而耶律宗真都快疯掉,现在是撤也不是,不撤也不是,早知道当初就装聋作哑,只要宋国不主动破坏盟约,每年还能进账几十万贯,何必要自讨苦吃呢?

  而就在耶律宗真骑虎难下,左右为难之时,保塞城池上,保塞守将王德用也是老将,通过斥候侦查,辽国士气衰落,便立即联系范仲淹。

  此时范仲淹其实也已经知道了辽国声东击西,明面上进攻高阳,实际上回击保塞,是想先把保塞拿下,再啃其它骨头。

  于是老范立即重新调兵遣将,整顿十多万大军,挥师北上救援。

  但他的行军速度很慢。

  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要先击溃辽国在高阳城外的步卒,二要防备辽国的骑射,所以在行军途中,就要保持好步兵的阵型阵列。

  然而“行军阵”和“作战阵”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列好的“作战阵”阵型的宋军步卒其实是不怕骑兵冲锋的,因为宋朝主力步兵部队都有重甲步卒,一旦辽国骑兵陷入其中,失去了机动性,即便是重骑兵也要沦为待宰羔羊。

  怕的是步卒在还没有进入“作战阵”状态时,处于“行军阵”当中,辽国骑兵发动突袭,先隔着几十步远程放风筝骑射,防止步兵列阵,再进行突袭,这样很容易造成整个军阵的瞬间崩溃。

  所以简单来说,野外要是遇到辽国骑兵,在已经布好军阵的情况下,范仲淹丝毫不惧。奈何他必须行军赶到保塞,在这路上要是遭遇袭击,那问题就严重了。

  要是岳飞在肯定能处理好这些问题,可整个南北两宋终究只出了一个岳飞,范仲淹作为文官统筹全局已经不易,要想指挥十多万大军随时做好防御姿态,将阵型调整好,自然没那么迅速。

  这就造成了他行军速度相当之慢,从十二月十七日斥候就已经发现辽军主力动向,再到他十八日接到王德用的求援信,然后调整队伍出发。

  从高阳到保塞,四五十公里的路,他硬生生走了四天,几乎每天只能行军十公里,可以说相当艰难。

  没办法。

  大军臃肿,老范的战略优秀,可实操指挥就没那么强,再加上宋军独有的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兵将之间不熟悉,造成严重上下级割裂严重,往往一名将领很难迅速把阵型调整好。

  除非韩信或者岳飞来,不然就只能保持半作战半行军姿势,一有风吹草动,就要立马列阵,可以说还是老范的经典战术,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

  面对老范如乌龟爬一样的战术,如果此时辽军立即撤退的话,显然是没有丝毫问题。

  但耶律宗真犹豫了。

  还是那个问题,现在撤兵的话,灰溜溜地回去,什么好处都没捞到,还造成了那么多伤亡,显然没办法给国内贵族一个交代。

  因此思索再三,即便是斥候已经向他汇报,范仲淹的主力正在向保塞进发,耶律宗真也还是没有拿定主意。

  他甚至在那一刻天真地在想,范仲淹主力没有城池掩护,肯定要与他们进行野战。

  之前他不敢和范仲淹野战,是因为当时范仲淹主力十七八万大军,他那才八万,而且老范还有手榴弹,在兵力于科技上有亿点小差距。

  现在跟萧惠汇合后,光辽国骑兵就有十三万,加上征召来的其他民族步卒,总兵力已经与范仲淹相差不大,即便宋军再从其他地方调支援来,他依旧有一战之力!

  想到这里,耶律宗真最终决定,和宋军进行野战尝试,实在不行,他的骑兵那么多,打不过总也能跑!

  于是在宋宝元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辽国主力迎来了宋国主力。

  双方于保塞陷入对峙。

第228章 帐篷里欢乐的笑声

  二十二日,乌龟爬一样的范仲淹率领主力大军,总算是赶到了保塞。

  而且除了他以外,宋军河间府、沧州、永静军等地援军,大约三万余人,也在往这边赶。

  这样一来,可以说宋军在此地纠集了整个河北路一半的兵力,总数达到了二十余万众,显然是来和辽军决一生死。

  还是跟之前的套路一样,范仲淹抵达战场之后,并未直接开战,而是步步为营,主力大军在外列阵戒备,后方工匠迅速开始修建营寨,挖掘坑道,继续他的碉堡战术。

  此时辽军正处于保塞城以东北的金台驿,距离城池有十多里地。保塞守军与范仲淹汇合,双方一个在城池中,一个在城外布置营寨,互为犄角之势。

  由于宋军人数众多,队伍庞大,旌旗遮天蔽日,竖起的营寨外围栅栏连绵十余里,光从清苑河打水的士兵就不计其数,巍巍壮观。

  外围辽国骑兵远远地看着,范仲淹展现出了强硬的态度,连看都不准看,派了宋军骑兵压迫过去,将他们驱逐。

  辽主耶律宗真本来是想趁着范仲淹立足未稳,营寨还没有布置起来的时候试图打一波。

  但宋军依托保塞城池,排兵布阵,不仅外围用辎重车马充当防御盾牌,马车后是大量弓弩手,还在两翼布置了宋国重骑兵,城头上又架着大炮、投石车、床弩。

  这全副武装,看着就让人害怕。

  耶律宗真还是没胆子顶着宋军的火力冒险强袭,可耗下去又对他不利,于是最终经过张俭劝说,决定派使者前来先谈谈。

  十二月二十三日,耶律宗真派信使过来,要求和谈,此时范仲淹正在营中与王德用以及河北路都部署赵彬、高阳关部署夏守赟、保州知州刘涣,宁远知州赵振、河北路兵马钤辖王怀信等大小二十余名将领谈论交战的事情。

  老范现在可谓是兵强马壮,帐下人才济济,大将方面有王德用、赵振,前方安肃还有大将张亢,中下层狄青、郭遵、周美、折继闵、张岊、王信、范恪、杨文广等人也是骁勇善战。

  再加上辽军进攻受挫,士气大跌,因此他已经打算进行一个合围计划。既趁着现在辽军主力进退失据之时,在保塞发动进攻,将辽军大败于此。

  宋军缺骑兵,范仲淹从西北也就带了三万骑兵过来,加上河北路原来的骑兵,总数量不超过五万,即便把辽军击败,想留下他们肯定是不行,但重创辽国,使得他们不敢南下,还是很有把握。

  此刻会上范仲淹看着诸将说道:“辽军来势汹汹,但我军在河北路经营多年,各地城池、寨垒不计其数,固若金汤,他们久攻不下,必然受挫。此番又在保塞遇到火炮,士气大跌,正是我们进攻的好时机,诸君以为如何?”

  王德用首先发表意见道:“相公,末将以为确实如此。如今的辽国已经不是澶州之战前的辽国,当今的大宋也不是澶州之战前的大宋。军心士气高昂,将士们敢拼杀用命,此时不顺势北上,一雪前耻,更待何时?”

  “善!”

  定下了基调之后,范仲淹起身俯视着放在帐篷正厅的大桌,上面有舆图,指着地图说道:“辽国国主耶律真宗带领大军在我们北面,后方还有张亢拦截,待准备充分之后,大军压境,届时我将派人传信给河间府、沧州、清州等地援军,从东面包抄!”

  河北路都部署赵彬说道:“相公,辽国太弟耶律重元的大军此时正在围困北平,望都的援军肯定是来不了,即便我们击败了耶律宗真,万一他并没有往北逃,而是往西北逃与耶律重元汇合,向易州逃窜怎么办?”

  范仲淹苦笑道:“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河北地形平坦,一望无际。由南和东两路包抄,加上遂城、安肃方向的兵马围困,就已经殊为不易,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归根到底,平原和草原是最适合骑兵的地形。作为步兵能够在平原上野战击败辽国骑兵就算是不错了,就别奢望他们能够追上。

  要知道一战时期骑兵还依旧是主流军队呢,想要让草原游牧部落载歌载舞,发明马克沁还远远不够,至少要有追得上骑兵的机械化部队。否则光有机枪,人家打不过就跑了,几乎不可能做到歼灭。

  “是啊,大宋缺马,辽人与我们互市常常禁止战马往南流入,即便多年与西夏、唃厮啰、吐蕃等部落交易马匹,可光购买,自己没有合适的产马地,终究是受制于人。”

  王德用也叹道:“辽国骑兵动则二三十万之众,即便打不过我们,也能够随时离开。这是自与大辽数十年战争以来,次次我们吃亏的缘由。”

  “嗯,能击败他们就殊为不易,就别想着将他们全歼,能杀多少是多少,此战就按照这般部署。”

  范仲淹最后说道:“先安营扎寨,等援军即将到来,便大军向北压进。到辽军寨前,安置好火炮,先给他来几炮,自是让他知道厉害,再一举歼灭辽军。这次我已经将所有的手榴弹带上来了,势必要让耶律宗真好好领教一下它的威力!”

  “是!”

  众将士轰然应允。

  随后范仲淹宣布散会,让将领们各自回各营先做准备工作。

  王德用本来也想先回城里,不过范仲淹把他留下来商量点别的事情,两个人正说着,外面就有士兵进来道:“报,辽国派使者前来!”

  “哦?”

  范仲淹看了眼王德用,问道:“元辅,你以为耶律宗真派使者来是有何意?”

  王德用稍微沉思后,回答道:“相公,末将觉得,耶律宗真此时怕是已经感到棘手了,心中恐惧。”

  “呵呵。”

  范仲淹笑了笑说道:“说出你的看法。”

  王德用就继续道:“若末将是耶律宗真,就会想,如今大宋远有大炮,近一点有投石车扔震天雷,再近一点有床弩、弓弩,到了城下还有手榴弹,这城池他们能不能拿得下。”

  “唔……”

  范仲淹微微点头,这个问题他也想过,庆幸的是,他们是拥有大炮、震天雷以及手榴弹的这一方。

  否则如果战争还是像隋唐以前那样,守城战要靠弓弩、滚石、檑木、热水甚至金汁的话,那辽国除了骑兵以外,完全可以依靠步兵将大宋的城池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