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255章

作者:玩蛇怪

  整个西夏的总兵马,也就那么十五万人。

  一战直接没了接近七分之一,实在是让李元昊肉疼不已。

  党项人真是死一个就少一个,不像宋人人多啊。

  但也正如张元所说,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条是归降,一条是继续打下去。

  双方已经撕破脸皮,宋国也不可能再继续与他和平相处,说不好可能大宋会直接出兵攻打他,所以他就必须做好准备。

  除非他不想当皇帝了,安安心心当个宋朝册封的节度使,否则打下去的唯一办法,那自然就只能寻求辽国帮助。

  如果是以前辽国可能不会因为西夏的战斗而去进攻宋国,毕竟对于辽国来说,宋国城池多,边境的堡垒也如牛毛,像乌龟壳样难啃。

  反正宋国每年都会给他们岁币,打赢了没太多好处,不可能真能南下灭掉宋国,打输了连岁币都没了,何必操这份心。

  但现在不同了,宋国发展出强大的火器,如果辽国再不动手,等宋国多憋几年,继续爆科技树的话,怕是辽国的上京都要被炸穿。

  因此李元昊有信心拉拢辽国,一起对付大宋。

  只是在辽国答应出兵之前,他还是得装孙子,否则的话,万一大宋趁胜追击,杀到兴庆府来,那他可不就凉凉了?

  当下李元昊迅速做出部署,一边写信给范仲淹,又向赵祯上表,信中声泪俱下,说自己是猪油蒙了心,不该妄自称帝,不该妄自攻打大宋,请大宋原谅,他愿意愿意归顺云云。

  一边马上遣使者前往辽国,向辽国国主耶律宗真陈述厉害,还把在战场上混乱当中,西夏士兵捡到的唯一一颗哑弹带了过去,当作证据。

  其实这样的哑弹还是不少,后世即便是高尖端的鱼雷都有哑弹,更别说手榴弹,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边区造的手榴弹质量不过关,十枚有两三枚哑弹,让战士们苦不堪言。

  就连后世都有,古代更不用多说。

  张亢带去的部队,八千人每人都揣了两三颗手榴弹,可真正爆炸的却只有不到一万枚,就可以知道哑弹的几率有多高。

  其中一枚在混乱中扔到了一个西夏士兵的怀里,这士兵在紧张刺激的冲锋环节,没时间把那哑弹扔掉,紧接着瞬间兵败如山倒,败亡逃跑,结果就有一枚哑弹被此人带了回去。

  不过有了哑弹西夏人也研究不出什么东西,因为这玩意儿不是说你知道黑火药,会造火药就能弄的。需要的是完整的配方、纯度高的原材料、比例以及制造方式。

  所以除非曾公亮当叛徒,把完整配方泄露出去,否则辽国人就算拿到了这枚哑弹,还是没办法通过哑弹里的高纯度火药,来还原出配方和材料比例来。

  但这枚哑弹还是能引爆,只是拉环没有引燃里面的引线。西夏人也不是不知道火药,因此他们就想拿这枚哑弹当作证据给辽国人看看。

  只需要辽国人验证了手榴弹的威力,想来只要耶律宗真不蠢,就应该明白,联合他们西夏,一起进攻大宋才是上策。

  于是在这种国策下,李元昊走上了联辽抗宋的战略!

第214章 攻守易形了

  宝元二年四月,这个时候李元昊大败的消息,早就传遍了天下。

  辽国那边也是无语。

  他们还想着拿李元昊入侵来威胁讹诈宋国,增加宋国每年给他们的岁币。

  结果李元昊这么拉垮,自以为兵强马壮,主动进攻宋境,然后被打得抱头鼠窜,属实是弟中之弟。

  宋国那边给了辽国回信,其中暗含的讽刺也让辽兴宗耶律宗真很不高兴,但宋军表现出来的实力也让辽国忌惮,因此只能不了了之。

  而张元在帮助李元昊稳住了局势,又制定了新的战略计划之后,于三月份整装待发,向着辽国浩浩荡荡出发。

  只是双方距离实在是太远了。

  辽国首都在哪?

  在后世内蒙古赤峰市的巴林左旗县。

  西夏首都则是在宁夏的银川市。

  两地相距一千六百多公里。

  再加上张元的使节团还要带上礼物,车马众多,因此行动缓慢,估计得一个多月才能到。

  不过耶律宗真也已经知道了西夏派了使节团的消息,他对于西夏为什么举十多万大军,却在宋国西北败得那么快也很感兴趣。

  到底是宋国变强了,还是西夏一如既往地那么拉?

  而就在李元昊合纵连横,一边向宋朝摇尾乞怜,一边暗中勾结辽国,准备与辽国一起进攻大宋的时候。

  四月份,赵骏巡视了四川,北上到了陕西。

  此时距离宋夏战争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赵骏在长安见到了庞籍,视察了关中农业建设,肯定了他在后方勤勤恳恳的治理功劳。

  这位《少年包青天》里庞太师的原型显然有些被污名化了,实际上这位不仅能力出众,而且为官清廉刚正。

  在范仲淹被调回京城之后,庞籍作为继任者继续重用狄青,在边境修葺治理,使得边防强大,令李元昊不敢再继续进攻,最终促成了庆历和谈。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此人确实是一位优秀的治理人才。

  赵骏在关中看到他在任两年,把偌大的关中平原打理得井井有条,四处修缮水利设施,恢复在唐朝就被开垦过度的农业,甚至在黄河与渭水两岸种树。

  虽然这是赵匡胤和赵光义就在推行的政令,但实际上在黄河与渭水两岸种树早就被地方官府懈怠,他能有这份责任,显然也是为长久考虑。

  见到如今的关中虽然不像历史上唐朝记载的那般繁华,可也已经算是地区安定,恢复了农业生产,亦是让赵骏感觉到非常满意。

  夸赞了一番庞籍的能力之后,赵骏就又北上前往延州。

  延安府同样也是他一直想来的地方,他想去看看这里的窑洞,想去看看后世伟人来之前的痕迹。

  但可惜的是他失望了。

  到了延州才知道,这里其实就是一个山坳处,周围放眼望去,群山环绕,全是那种几十米高,最多不到一两百米的丘陵山坡。

  虽然正值四月底,漫山翠绿,但隐约还是能够看到黄土高坡的荒凉,以及那种辽阔与寂静。

  延州城就坐落于山脚,城池以西滔滔不绝的延水流淌,东面小山坳里,坐落着一座占地四五平方公里的小城池。

  赵骏在范仲淹的带领下进了延州城,两个人寒暄了一阵,进了城内。

  接着又在老范的介绍下,认识了刘平、任福、石元孙、王仲宝、许怀德、张亢等人。

  之后就是接风洗尘。

  正所谓赢了笑嘻嘻,输了MMP。

  由于打了胜仗,饭桌上众人谈笑风生。

  饭桌上,赵骏指出,西夏人狼子野心,李元昊死性不改,即便这一战大获全胜,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该有的防备还是要做好,绝不要轻敌大意。

  他强调,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如果有机会能够出兵塞外,重创西夏的话,就一定不要放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所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大宋的将士们要有不怕牺牲,勇于开拓的精神。

  只要他们有这份不怕困难,敢于打仗,能打硬仗的决心,朝廷就不会吝啬粮饷。

  一番激励的话语听到众人耳朵里,一个个高兴不已。

  除了夸赞知院好文采以外,也纷纷夸赞知院高瞻远瞩,为他们给出了如此有建设性的提议。

  大家你好我好,互相吹捧,饭吃到饱,酒喝到位,这才兴高采烈地散席。

  其实谁都知道赵骏只是在说些场面话。

  但结尾那句朝廷不会吝啬粮饷,却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而且赵骏也做出了承诺,此战中只要立下功勋的将士,朝廷都重重有赏。

  在这个认钱的时代,没什么比发钱更激励人心。

  历史上张亢虽然多次立下战功,却屡遭到弹劾、压制,甚至一度身陷囹圄,晚年还颇受非议,仕途坎坷,至死未能显达。

  原因就在于他为了犒赏部下,激励斗志,多次想办法搞钱,比如拿公款让手下去成都经商,又通过虚估盐引与那些入中法的商人勾结,侵吞朝廷的资产。

  但他所做都是为了手下将士,之后朝廷也确实查出他并无谋私之心,赚的钱都分发给了部将。

  可惜的是由于张亢性格耿直,多次得罪上官郑戬和夏竦,被他们打击报复,让御史台的御史弹劾他拿公款经商的问题,诬陷他给自己谋私,使得后来张亢被调离西北。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赵骏给出的犒赏军队的承诺,比给他们这些将领升官的承诺还要重要。

  粮饷到位,元昊干碎。

  他们需要发钱来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现在赵骏给了赏赐承诺。

  大家皆大欢喜。

  安抚了将士们之后,到了傍晚时分,赵骏和范仲淹才总算是有了单独聊天的机会。

  州府后衙当中,抬起头就能看到耸立的丘陵,两个人在后院笃步。

  “两年多没见,老范你可沧桑了。”

  赵骏笑道。

  “西北这地方磨人啊。”

  范仲淹瞥向赵骏鬓角的白斑,皱眉道:“你头发怎么白了?”

  “确实有些白头发,我爸也年轻白头,不过没那么严重,除了有点遗传原因,还是这次……”

  赵骏叹了口气:“从史书里我就知道大宋百姓苦,没想到比我想象中的还要苦。你见过一户人家,几个兄弟谁出门,谁穿家里唯一的裤子吗?”

  “见过。”

  范仲淹面无表情地道:“我见得不比你少。”

  “好吧,班门弄斧了。”

  赵骏耸耸肩。

  “怎么样,有什么感触?”

  “写了不少东西,到时候留给你看看。”

  “嗯。”

  范仲淹点点头,随后说道:“元昊前些日子给我写信,说要归顺。”

  “你信吗?”

  赵骏反问。

  “他要是真心想归顺,就不是只是在信里说说了。”

  范仲淹不傻。

  归顺也要有归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