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第357章

作者:彩虹之门

  然后是中子三型,四型……一直到七型,这些探测器才通过了试验。

  最新成型的中子七型探测器,整体呈现出椭球状,外层被一层高隔热且高反射玻璃所覆盖,内部则另有总计十二层防护层,共同保护着处于核心的观测设备。

  它的总长度达到了四米,总质量有8.15吨。

  第一批中子七型探测器总计制造了1000颗。在万千瞩目之下,它们遵循着不同的轨道和相同的速度,各自向中子星飞行而去。

  在距离中子星约1000万公里处,外界物质所受到的引力加速度约为1.33米每二次方秒,环绕速度约为115公里每秒。

  这些中子七型探测器首先被放置到了一艘飞船之中。这艘飞船首先进行反向加速,将环绕速度抵消,失去了环绕速度,这艘飞船以及内部的探测器,便开始了相对于中子星的自由落体。

  在这过程之中,飞船进行了一些微调,将这些探测器各自分散。

  1.33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看似很慢,但不要忘了,物体距离中子星越近,这个加速度便越快。

  在距离缩短到500万公里的时候,重力加速度便增加到了约5米每二次方秒。距离缩短到10万公里的时候,这个数字变成了约13公里。

  每过去一秒钟,在原来的坠落速度之下,速度便增加13公里。

  最终,在中子星的庞大引力之下,这些进行着自由落体运动的中子七型探测器,被加速到了这颗中子星的第二宇宙速度,约为15万公里每秒。

  它们以15万公里每秒的速度,向着这颗中子星狂奔。

  据前期计算,要通过这种方式探测到暗力辐射,中子七型探测器必须要靠近到距离中子星大气层不超过10公里的地方。

  而,中子七型探测器的防护层,在距离中子星约3公里的地方,就必定会被摧毁。

  这中间仅有七公里的观测窗口。

  以15万公里每秒的速度,飞过七公里的距离,仅仅只需要约0.047微秒的时间。

  考虑相对论钟慢效应修正,真正的观测时间最终仅有0.039微秒。

  据韩阳估算,以人类币购买力计算,一颗中子七型探测器的制造成本,大约在1500万人类币。

  这还是考虑了规模化效应之后的结果。

  top1000大学普通毕业生的平均月薪,大约在一万人类币。而这一万人类币的月薪,就足够让该名学生过上相对优渥的生活,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配得上年少多金的赞誉。

  如此计算,便是125名顶尖大学生工作一年所创造的财富,仅仅只足够对这颗中子星进行0.039微秒的观测而已。

  在精密芯片的控制之下,一颗中子七型探测器在进入到观测窗口的一刹那,便打开了观测设备。观测设备刚刚打开,仅仅只观测了一瞬间的时间,下一刻,探测器便猛烈撞击到了中子星之上,爆发出了相当于几十亿吨TNT爆炸所释放出的能量。

  总计1000颗中子七型探测器,前赴后继,如同飞蛾扑火一般猛烈撞击到了中子星上面,贡献出了总计约39微秒,约0.039秒的观测时间。

  第一次撞击观测实验之后,庞大的科学家团队再次对此次观测所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最终的结果,让人们即感到欢喜,也感到忧虑。

  欢喜的是,这1000颗中子七型探测器的毁灭,以及毁灭之前获取到的数据毫无疑问证明了这种观测方式是可行的。

  人类科学界真的有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真正发现暗力辐射存在的证据。

  让人感到忧虑的是,在当前观测水平下,观测到暗力辐射的期望时间,高达约60万秒。

  也即,从统计概率来计算,如果当前有关暗力辐射的理论预测是正确的,那么关键证据要在持续观测60万秒之后,才100%的可以被发现。

  打个对折,算人类文明运气好,仅仅只观测了一半的时长,也需要30万秒的观测时间。

  以一颗中子七型探测器可以贡献0.039微秒的观测时长计算,总计30万秒的观测时间,需要总计约77亿颗中子七型探测器。

  一颗中子七型探测器的质量为8.15吨,这就是总计627.55亿吨的质量。

  将其换算成水的话,可以填满一个平均水深为10米,总面积达到了6275平方公里的巨大湖泊。

  以一颗中子七型探测器造价为1500万人类币计算,这总计需要11.55亿亿人类币。以一名top1000大学毕业的毕业生月薪一万,总工作年限以500年计算,需要约19.25亿名顶尖大学毕业生毕生所创造的所有财富投入进去。

  以及,要生产出如此之多的探测器,其所需要的原材料、工业设备,以及建造工厂所需要的资源,又有多少?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一线科研舰队的工程能力。

  并且……真正投入了这么多资源和财富,就一定能获取到成果么?

  不一定。

  因为这一切都基于一个前提,那便是理论预测是正确的。如果理论预测不正确,再投入一万倍于此的资源和财富,都只是白白浪费。

  如此重大的问题,就必须要拿到执政委员会会议上来决定了。

  虽然委员们心中都知晓,就算确定了要执行这个方案,最终也会是由韩阳去执行,消耗的只是韩阳的算力。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想,韩阳的算力也是人类文明的财富。如果将这些算力放到其余方面,同样可以创造出等量的财富。

  如今这些原本可以创造出来的财富没有了,岂不意味着损失?

  听取了科学家代表团队以及科学顾问团队的汇报之后,最终,所有无关人员离开,只剩下了执政委员们。

  一名委员沉思良久,才慢慢道:“或许,我们可以咨询一下罗图文明。”

  罗图文明如今已经完成了对于人类文明的投资,正处于害怕人类文明违背约定,抛弃己方的阶段。

  并且,罗图文明之前便提出过无偿援助人类文明全套暗力理论的提议,只不过被人类拒绝。

  如果人类提出咨询,那么,罗图文明必定会毫不犹豫的,生怕人类不要一般给出最为详细的准确答案。如此,人类文明便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这位委员的话语,引起了其余委员们的思考。

  探讨良久,最终,陆星河委员站了出来。

  “我认为,不应该向罗图文明寻求帮助。就算最终证明这一理论体系是错误的,我们所投入的巨量资源全部白白浪费,也要我们自己受着。”

  所有委员一同看向了他。

  陆星河凝重,且缓慢的说道:“因为,错误也是一笔财富,也是一种积累。

  我们的科学家,唯有真正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且真正的,依靠自身的努力证明了这一条道路是错误的,真正在万千道路之中探索,不断的付出代价,并通过这种方式最终寻找到正确的道路,我们的文明,才能真正转化为一个创新型的文明,而不再是过去的那种学习型文明。

  又或者换一个方面。此刻的我们尚且有罗图文明,有元首可以依靠。未来,等我们晋升为五级文明,且暂时失去了元首,我们……又有谁可以去依靠?

  错了,就要承担后果。如果错误没有代价,就永远不会明白正确的可贵。”

  委员们默然良久之后,最终同意了陆星河的建议。

  于是,这件事情便这样做出了决定。

  韩阳很快便做出了后续的安排。

  首先是从一线科研舰队之中抽调一艘空天母舰,携带着足够的物资和设备,离开这颗中子星,前往距离最近的另一个星系。

  那个星系距离这颗中子星有5.6光年远,其中有一颗气态巨行星和一颗岩质行星,且有一条小行星带和众多矮行星,具备足够的物资储备,不像是中子星周边,仅仅只有一些小行星而已,实在承担不起如此规模的开发。

  除此之外,从主舰队之中再抽调十艘空天母舰前往那个星系。

  韩阳预计,大规模的开发原始星球,建造一系列工厂,将会耗时许久。且,最终将足够数量的中子七型探测器生产出来之后,一线科研舰队仅有的三艘空天母舰也不足以承担起运输任务。

  既然如此,那便先在那个临近中子星的星系之中建设且生产着,趁着这段时间,正好让从主舰队之中抽调的十艘空天母舰赶路。

  等未来,探测器造好了,主舰队抽调的十艘空天母舰差不多也到了,正好一同开始运输这些探测器。

  数年之后,这个因为临近中子星,环境同样恶劣死寂的星系之中,前所未有的迎来了智慧生命的造访。

  单独一颗中子星而已,当然不足以将自己的影响力蔓延到5.6光年之外。但不要忘了,在形成中子星之前,它原本是一颗质量至少在太阳三倍以上的巨大恒星。

  在生命末期,它发生了整个宇宙之中堪称最为暴烈的物理过程,超新星爆炸。正因如此,才能造就一颗中子星出来。

  超新星爆炸的威力,足以影响到这个临近星系之中的所有星体。后续到来的高辐射星际尘埃,也足以让这个星系化作炼狱。

  就算是人类舰队,在这个星系之中进行建设也需要小心翼翼。

  庞大的建设,就此在这个荒凉死寂,环境恶劣的星系之中展开。

  这段时间之中,一线科研舰队也没有闲着,而是开始对于这颗中子星展开了先期预研,进行一些正式试验之前的准备工作。

  人类科学界的科学家们则仍旧在进行着大量的理论计算和推演,探讨着其余的可能性的同事,也对当前方案进行尽可能的完善。

  这一次试验,耗费资源如此之大,必须要确保万无一失。

  几十年光阴悄然流逝。最终,无数座工厂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这个死寂星系之中冒了出来。大量的中子七型探测器也从流水线之上快速生产出来。

  来自人类主舰队的十艘大型空天母舰也最终到达。而在此之前,原来的那艘空天母舰已经装载着第一批生产出来的,总计5000万颗探测器先期踏上了返航中子星周边的旅途。

  第二批探测器也已经生产了出来。于是,第二艘空天母舰如约启航。接下来是第三艘,第四艘……

  源源不断的探测器如同河流一般,持续不断的流淌到了这颗中子星周边。

第四百三十七章 克级黑洞

  中子星撞击试验终于正式开始。

  为此,一线科研团队专门抽调出了3500艘运输飞船,专门负责中子七型探测器的投放。

  它们从空天母舰那里取来探测器后,便飞行到指定的中子星周边,严格遵循计划将探测器投放下去。

  不制定严格计划的话根本不行。原因便在于,中子星的太小了,周边空间太“拥挤”了。

  这颗中子星的半径仅为10公里而已,如此计算,表面积不过才1000多平方公里。

  为排除探测器之间的相互影响,科学家们为每一颗探测器划分了约一平方公里左右的固定投放区域。

  唯有如此,在坠落向中子星的过程之中,它们才不会因为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之类的事情,导致观测出现误差。

  又因为探测器坠落到中子星上会爆发出强大的能量,而这能量也会相互影响,干扰对于暗力辐射的探测,投放的距离和时间间隔也需要有专门的规定。

  如此,整颗中子星便被划分成了1200个投放区,每一个投放区,两颗探测器的投放间隔为3分钟。

  这样计算的话,便是每小时投放2.4万颗探测器。

  总规划的77亿颗探测器,全部投放完,便总计需要约37年的时间。加上一些冗余,时间便到了40年。

  此刻,第一批1200颗探测器便被投放了出去。

  它们在不同的方向,同样的距离,以自由落体的姿态开始向这颗中子星坠落。

  在之前经过精密计算才确认的投放时间和投放坐标之下,这1200颗探测器几乎在同样的时间内,以极为均匀的分布,分别撞击在了这颗中子星的每一个撞击区上。

  这一刹那,等同于几十万亿吨TNT炸药同时爆炸的能量从这颗中子星之上猛烈爆发了出来。

  但很遗憾,从外界却基本上没有察觉到这如此猛烈爆炸的影响。

  因为中子星原本的辐射能量就极高,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此刻增加了这些能量,就像是一头大象身上多了一只蚂蚁一般,丝毫不会被外界感觉到。

  三分钟之后,第二批1200颗探测器到达,遵循着前辈的路线,再度准确撞击到了预定的撞击区上。

  在那极为短暂的观测窗口时间内,这些探测器完成了自己之所以存在的唯一一项任务。它们极为短暂的看了一眼这颗星球,收集到了极为稀少的一些数据,然后,粉身碎骨。

上一篇:诸天从长津湖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