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者 第79章

作者:忘语

  “很上道嘛……算利息,下月初还我七点,怎么样?”赵桐搓了搓手,嘿嘿笑道。

  “还行,不算太心黑,可以。”袁铭点头道。

  赵桐随即要来了袁铭的腰牌,和自己的磕在了一起,其上光芒一闪之后,他便将腰牌又递还了回去。

  “看看吧。”赵桐说道。

  “怎么看?”袁铭闻言,有些尴尬道。

  他在火炼堂那边一直是半散养的状态,那些只知道炼胚的家伙根本没工夫管别的事,也就根本没人跟他说过腰牌的用法。

  先前虽然见勒贡操作过一次,不过他还没来得及细问,就被赶下了山。

  “你可真是……算了,我好人做到底吧。手握腰牌,沉浸心神,稍稍将注意力集中在腰牌上就行。”赵桐有些无语,但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

  袁铭依言去做,心神刚一集中在腰牌上,就感受到里面传来一些文字信息,记录着他的名字和所属火炼堂的印记,以及新增加的五点贡献值。

  “怎么样,感受到了吗?”赵桐的声音响起。

  袁铭点了点头。

  “日后需要交易贡献值的时候,也是通过腰牌接触,意念控制即可。”

  “嘿嘿,常言道,书非借不能读也。用借来的贡献值去借阅,也能鞭策你!说起来,师兄也是为你好啊。”赵桐笑道。

  “多谢赵师兄,下月初我会如约归还。”袁铭诚心的称谢一句,说道。

  对方能凭借先前在蛤蟆谷的些许交情,信任他并借他贡献值,在碧罗洞这样的宗门里,本身也算是一件极为难得之事。

  之后,两人又是东拉西扯地闲聊了一阵,说了各自住处位置后,便挥手告别了。

  袁铭来到归藏阁时,才发现已经过了戌时,归藏阁已经闭馆了,便只能作罢,盘算着等第二天再来。

  等他再次回到火炼堂住所之时,已经是夜半时分了。

  天穹上,布满阴云,遮蔽了月光。

  袁铭来到床边坐下,没有继续修炼《冥月诀》,而是开始修炼起了《九元诀》。

  相比于冥月诀的进展缓慢,九元诀倒是在稳步增长,这也是令他颇感欣慰的一桩事。

  不过,袁铭隐约间也发现,不知是不是因为晋升到了炼气五层的缘故,近来九元诀的修炼进展似乎也稍稍慢了下来。

  若是真有此遭的话,只怕修行越是到后面,就越是困难了。

  ……

  一夜修炼过后,袁铭神清气爽,全无疲惫,比往日更早了一些,就去了火坊炼胚。

  同样习惯早一个时辰来火坊的方格,远远看着袁铭挥锤的身影,严肃的脸上难得露出笑意,暗暗点头。

  对于袁铭这份锲而不舍的执着劲道,他还是很认同的,如今的新晋弟子或多或少都有几分浮躁,沉不下心来,令他颇感头疼。

  可当看到袁铭每每又在三百多锤时便气力不足,中断下来,又忍不住叹了口气,摇头离去。

  屡败屡试的精神虽然值得提倡,但也不能总是这般没有进展啊。

  袁铭自然没注意到方格师兄的良苦用心,他的心思如今可没在这儿。

  等到未时初,他完成今日的锤炼,便直接离开了火炼堂,兴冲冲地直奔归藏阁而去。

  袁铭在门口做好登记,缴纳完一点贡献值之后,就信步走入了归藏阁当中。

  刚一踏入一层大厅,他迎面就看到了前方十余丈开外,有一架颜色黑红的木制螺旋楼梯,向上通往了二层大殿。

  以那架楼梯为中心,四周环绕着一圈又一圈的暗红色,半环状的桌子和长凳,里面零零散散地坐着许多各堂弟子,都在安静的看书。

  袁铭视线扫过,在那桌椅外圈,留了一个环形通道,通道之外靠墙的地方,则是一圈铺满整个墙壁的书架,上面密密麻麻地塞满了书籍。

  他走到右手边的书架旁仰头望去,就看到上面每隔一段距离,都悬挂着一块木匾,上面标注着诸如“百草”、“杂记”、“奇闻”、“异风”、“地理志”、“笔记小说”等等目类。

  袁铭沿着通道一边走,一边查看,终于在“百兽”这个目类下,找到了《灵兽养殖基础手册》,旋即就将其从书架上取了下来。

  他找了一个安静的位置坐了下来,翻开书册,阅读起来。

  袁铭看书的速度不快,神情却异常专注,双目紧盯着书页,手指每隔十五息翻动一次,十分规律。

  等到他翻完最后一页,就将书册合上,开始闭目仔细回想一下其中内容。

  这一过程倒是极快,不过十数息的时间,他就将所有内容过了一遍。

  原来,一个合格的驭兽师,不仅需要擅长捕捉和驯化灵兽,更要精通繁殖和养育灵兽的门道。

  根据书中所述,大部分的灵兽只有第一代的若干只是靠捕捉驯化而来,其后二代三代往往都是通过繁殖养育出来的。

  因为这些后代自幼年开始培育,更通人性,也更加容易驯化,不过缺点也很明显,缺乏野性,整体素质较弱。

  毕竟越是多代繁殖的灵兽,初代的血脉越稀薄,就越缺乏野性,战斗力远不如捕捉驯化来的初代,故而一般灵兽人为繁育过三代,至多四代之后,便要断掉血脉,重新捕捉驯化。

  但若能直接捕来一只血脉精纯的幼年灵兽,那自然是最佳的驯化培育对象,能兼顾人性和实力,成年后往往还更容易觉醒一些天赋。

  只是此类幼兽十分难得,为可遇不可求之事,三洞主的那只火馋儿当属此类,难怪会令其十分珍视。

  袁铭手中的《灵兽养殖基础手册》中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幼儿期灵兽的体态养成和兽性培育。

  这当中最大的要求便是要保持平衡,即保证灵兽的野性和亲和度都在合理范围内,既不能太过亲近人族而缺乏了攻击性,更不能野性难驯以至于攻击主人。

  书中又根据不同的灵兽种类,对其进行了属性划分,圈定了各大属性灵兽的大致饮食规则。

  这种划分其实与人族修士的灵力属性划分有些相似,不过灵兽因为血脉的缘故往往都比较纯粹,一般只有单一属性。

  比如,青狼大多属风属性,擅长速度,攻击也都以风刃为主,而黑熊大多属金属性,擅长破甲,攻击也都以抓痕撕裂为主。

  火馋儿很明显是火属性,但想来应该还有什么别的特殊之处。

  袁铭看完《灵兽养殖基础手册》之后,起身将书还了回去,又从书架上挑选了几本相关书籍,开始一页一页地翻看了起来。

  约莫两个时辰之后,他就将书架上一小半关于灵兽的书籍翻看完了。

  在发现后面几本书里的重复内容已经达到十之三四后,袁铭就不打算继续翻看别的书了,不用花钱能看到的内容差不多也就是这些了。

  不过以他过目不忘的天赋,通过这些驳杂的记载结合自己对于驭兽方面还算不错的领悟,已令他对驭兽之道和灵兽的情况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对如今的他来说已经足够。

第79章 异端魂修

  袁铭所用在驯兽类书籍上的时间,比自己预估的少了很多,于是他在将书都还回去后,便开始在书架前踱步,挑选一些新的内容查看。

  来到“地理志”这个目类下,袁铭停下了脚步,目光在书架上逡巡良久,才从上面找出一本名为《陆通志》的书册。

  这本书籍比其他书籍更大更厚,封面也很是不同,是以硬质的木板制成,上面镂空雕刻着一张地图。

  袁铭翻开《陆通志》开始阅览,却发现里面第一页是折叠起来的。

  他将之打开铺展,发现足足有三页书册那么大,上面用黑红两色线条绘制出了一张幅员辽阔的地形图。

  说是地形图,也并不准确,因为这张地图的上半部分只是粗略的线图,上面有疆域划分出的大致区域,却没有地形地貌标注。

  而下半部分,则清晰地标注了各种地形地貌,其中山峰突起,河谷下陷,山势水脉清晰无比,栩栩如生。

  然而,袁铭的目光,却直勾勾地落在了上边那三分之一的简略得不能再简略的地图上。

  原因无他,只因上面临近地图边缘,标注着的两个大字“中原”,那是袁铭记忆中模模糊糊的家乡,是他想要回去,却不知该回哪里的归处。

  袁铭仔细看了一会,便发现那仅有的三分之一版图显然也不完整,只是大略标注出了两个国家的部分版图,一个名为大晋,和他点香时看到的那个小皇帝的国家同名,另一个,则叫做西越。

  这两个国家比邻而居,都与那如同蛟龙横亘的十万大山接壤,而翻过那黑线勾勒的粗壮山脊,另一边就是南疆了。

  南疆的地形勾勒得就要仔细得多了,除了山川河流之外,还标注了一些国家和类似于国家的势力范围。

  袁铭好一番寻找,终于找出了碧罗洞的所在。

  他仔细对比过之后,才惊讶的发现,看似地域广袤的碧罗洞,与那庞大的十万大山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而整个南疆的疆域面积,也更是大得离谱。

  袁铭看了一阵后,想要找出一条从南疆通往中原的路途,却终究是一无所获。

  “天大地大,想要归乡,终究不是易事啊。”袁铭心中感叹道。

  这时,他记起一事,又开始在地图上凝眸搜寻,好一会儿后,才终于找到一座小如米粒的山峰,看到了旁边标注的小字“青袄山”。

  那是哈贡提及过的家乡,也是他临终时最后的牵挂。

  袁铭打算等他在碧罗洞站稳脚跟之后,就想办法出去一趟,要回中原太难,去一趟青袄山,想来会相对容易一些。

  看了片刻,他收起纷繁心绪,将地图折叠回去,开始翻书阅读。

  这书册中记载的,大多数都是南疆各个山脉与河流的情况介绍,当中参杂了许多神仙志怪的传说异闻故事,光怪陆离,真假未知。

  由于大多数地方都很陌生,他没去过也没听过,故而脑海中也没什么概念,看了一会儿,便觉兴致缺缺,将书放了回去。

  随后,他又特意找了几本地理方面的典籍,想要看看更多关于中原的内容,可惜里面的记述寥寥,并不能给他提供太多的信息。

  “到底是在南疆地域,关于中原的书籍,实在是少得可怜。”袁铭将最后一册书塞回书架,继续踱步,想要看看其他目类,还有什么内容。

  几步之后,他来到了“修行”目类前,停了下来。

  袁铭随手从书架上取出一本书册,看了一眼封皮,上面以南疆文字书写《修行通识》,顿时来了兴趣。

  他能踏上修行之路,本就是一件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此前被困在十万大山之中作为披毛兽奴,自然也不会有人教导他关于修行方面的基础知识。

  此番阴差阳错的成为记名弟子之后,同样也没人为他答疑解惑,袁铭正欠缺此类知识。

  他当即回到座位上,翻开书册开始细细翻阅起来。

  看了片刻,袁铭眉头就蹙了起来,心中暗道:“原来同样是修行,修士与修士并不相同,还有法修,体修和魂修之分啊。”

  按照书中内容所述,所谓的体修,便是勤修体魄,修炼锻体功法,注重锤炼皮毛筋骨血肉和脏腑,将自身体魄锻炼得如同法宝一般,与人交战,不以外物为恃,本身便是杀器,且生存能力强。

  法修则是注重法力的积累修炼,将天地间的灵气引入体内,进一步净化,精粹,继而储存于丹田经脉之中,配合术法释放,便能有鬼神莫测之能,修到高深处,更能移山填海。

  相比于体修而言,此书明显更推崇法修之道,其体魄虽较为孱弱,但施法御物,手段层出不穷,攻击变化多端,也能通过诸如催动和穿戴法器,药物淬炼等手段提升自身,往往攻防更加全面。

  书中提到的第三大类,则是魂修,篇幅极少。

  对于魂修,书写此书的作者似乎带有明显的歧视,只说其既不炼体,也不修法,专注于神魂之力的精修,实乃修行之异端。

  “异端”这一词的评价,可谓极其低劣了。

  在之后,书中还是对魂修的手段做了一些简要描述,但说起来的,多少都有些玄乎。

  比如书中提到,魂修达到一定境界,便能控制无魂之尸,操控其如活人一般行走跳跃,甚至攻击战斗。

  “那只银猫,也不知究竟是何方神圣?”看到这一点的时候,袁铭不自觉就想起了先前在人魈王洞窟中,银猫控制残尸攻击的场景。

上一篇:赤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