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侠 第655章

作者:红烧大黑鱼

  “噢?”

  太后有些意外,“没想到,天壤卿还有这等本事。”

  “不敢……”

  “若能让朕满意,一切……都好说。”

  太后似乎并没有因为“破军三圣”的兵败而过多愁恼,就像是发生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而此刻,大胜之后的“五泉健儿”,则是在五泉县校场开始了誓师。

  原本还小心翼翼的“五泉健儿”,如今都是信心大增,愿意光明正大地讨伐夏室!

  “从此以后,我部便是‘江中道五泉路义军’!”

  冯瑜宁坐在巨大盘羊背上,看上去颇有神人韵味,让五泉县军民都感觉有一种神秘力量掺杂其中。

  “天地可鉴!”

  “四方可知!”

  随后,唐淞晨等岳阳才子,执笔写下祭文,却是并不祷告上天,而是犹如衙门告示一般,告知给了南来北往的行者。

  这“江中道五泉路义军”,原本光明正大愿意造反的,不过是千几百人,如今却是凑足了七千五百之数,也算是三军齐整,有了模样。

  再加上他们是汉水两岸首倡义军,周遭零星造反的兵马,也是纷纷派出使者前来打听,其中更是不乏地方军头、诸侯的耳目眼线。

  数日之后,大江南北也都知晓,魏赤侠大战“破军三圣”,斩二俘一,当真是人间无敌!

  而这个消息,在“射阳湖”走访的彭如晦确认之后,当即前往淮阴城招揽旧部,不为别的,只为响应起兵。

  “淮东道射阳路义军”旗号,竟是也立了起来。

  遥奉魏赤侠为诸道诸军大元帅,彭如晦自领淮水东路义军,亦是淮下首倡义军。

  前后两路义军,又皆是本地朝廷命官为首,造成的影响,自然非同小可。

  岳阳府中,诸多太平士绅还不觉得如何,但那些个江湖儿女却不一样,纷纷觉得可以响应。

  只是不等他们商量由谁领头,那北阳府的操江同知汪伏波,竟然也告知四方,立下“江尾道北阳路义军”旗号……

第546章 人间正朔

  “三清天”外,诸多天君上仙云集,他们都为一个目的而来,那便是“万龙号”。

  “那是‘大罗天军’之列,竟然干涉冥界纷争,是哪位龙皇指使,总要有个说法吧?!”

  “说法?”

  一头伤痕累累的黑龙盘卧在一枚恒星之上,这是一颗正在衰败的恒星,膨胀到了无比巨大的规模,看上去几近白色。

  黑龙双目紧闭,它有着堪比星系一般的身躯,每一次呼吸,都会卷动无数星辰,星辰运转的规律,就是它存在时的规律。

  呼吸形成风云,双目天成日月。

  当它睁开左眼时,目光所及星系当即天亮;当它睁开右眼时,诸多星辰又到了夜晚。

  而这样的规律,不仅仅是黑龙,那些前来兴师问罪的天君上仙,皆是如此。

  仙袍之上,以星云为纹饰,一处星云便有兆亿星辰,其中自然有生命诞生,有文明发展。

  天君的道果是星云所在的规则,以火入道,则拜火成教;以水入道,则祭水为宗。

  黑龙没有回答这些天君上仙的话,而是冷笑道:“你们与其关心‘万龙号’,倒不如担心它的军主魏昊,会不会在人间大兴土木吧。”

  “什么意思?!”

  然而不管如何疑惑,这些天君还是情不自禁窥视人间,尽管有重重阻隔,还是感应到了人间道场的变化。

  那是他们的发端之所,依旧感受到了其中的福缘深厚,顿时放下心来。

  只是,其中有一处小小的道场,并不在大夏朝廷在籍之列,乃是前朝敕封“大野星君”的道场神宫,此时祭祀之所已经被拆了个干净。

  形成湖泊的地方,如今是“大野泽”,有人立碑勒石,铭文将“大野星君”描述成了邪祟。

  石碑,就是镇压这个邪祟道具。

  其上厚重的民望,将天界中的小小地仙,直接压爆。

  没有什么斗法,没有什么刀光剑影,不过是众望所归。

  你该死,所以死!

  无论仙神。

  而在“大野泽”之畔,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魏昊,独坐一艘小舟船头垂钓。

  每一次挥杆,都有鱼儿上钩,只是他的鱼钩,并不弯曲,而是一枚直钩。

  “你又是哪里来的鱼儿?”

  “禀大王的话,小的是洞庭湖过来的哩。”

  “嚯,游这么远来安家?”

  “大王说‘大野泽’当成‘鱼米之乡’,以补仙神亏损,小的也有志向,愿做个‘鱼米之乡’的鱼儿祖宗哩。”

  这小鱼儿是难得开慧的白条,咬钩之后,魏昊将它投入“大野泽”中,然后道:“许你八百里水泊畅游,往后多产多子。”

  “谢谢大王,谢谢大王……”

  那白条落水之后,不多时就成群结队,等到魏昊再挥杆的时候,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已经是餐条成群,忽而向东,忽而向西。

  不多时,提起鱼竿,只见鱼钩上,挂着的不是鱼,而是八条腿带钳子的物事。

  “你是哪里的螃蟹?”

  “小的家住长江尾,早年有个表兄,在五潮关被大王炖了一大锅。”

  “哈哈哈哈哈哈……”

  魏昊顿时大笑,“你便不怕我?”

  “大王公平公正,小的也不曾是个为祸人间的妖怪,小的也只是想奔个前程,能在一方水土繁衍生息变好。”

  不得长生的精怪,能多子多福,何尝不是一种昌盛。

  言罢,魏昊便道:“此处离大河很近,将来有人来捕捉你的子孙,想来也是要用惯常之法。你就在此处做个‘大闸蟹’吧?”

  “小的多谢大王,多谢大王。”

  而后螃蟹挥舞着毛茸茸的大钳子,扑通一声跳入水中。

  这开慧的螃蟹怪,此生过后,再想要有开慧的子孙,可能性不大,但繁衍生息种群扩大,却是铁板钉钉。

  如是挥杆垂钓许久,各种鱼虾蟹鳖长鱼泥鳅,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但水土必有平衡,魏昊再次挥杆,便见一条乌鳢扭动着身躯,在船头上不停地扑腾。

  “噢?居然是个黑鱼怪。”

  魏昊看着这条大黑鱼说道,“你又是来自哪里?”

  “大王可还记得吃馄饨的地方?”

  “那‘千里香’馄饨啊……”

  回忆往事,魏昊于是笑着道,“你是黑鱼成精?跟那黑鱼怪想来也有些渊源,我也不问你跟脚,只问一事,你来这八百里水泊,能做什么?”

  “小的嘴大牙尖性情凶猛,但有小鱼泛滥,便可张嘴就吃。不拘是小鱼小虾螺蛳泥鳅,还是说水鸡青蛙,小的来者不拒。就是打洞的水耗子,小的也能张嘴就咬。”

  “不错不错,就许你个追猎鱼虾的差事。”

  “多谢大王,多谢大王……”

  如是三天三夜之后,原本只是个平静水泊的“大野泽”,如今便成了鱼虾丰沛之地。

  附近乡民偶有路过,见这里居然有鱼,顿时前来撒网捕鱼。

  一时间岸边垂钓者极多,造船捕鱼为业的百姓也多了起来。

  如此种种,传到夏邑之后,又成了种种传说,自然又将碑文也传得到处都是。

  对京城百姓而言,最有意思的谈资,无非是天上的一个神仙,居然就这么成了邪祟。

  真是轻而易举、简简单单。

  仙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嘛。

  “‘大野泽’诸事,众卿以为如何?”

  听政的太后在朝会上,不动声色问道。

  “启奏太后,既然是民意,顺应便是。”

  顺天意,应民心,合情合理。

  “朕以为其中有些蹊跷,举凡邪祟镇压诸事,理应有司操持,岂可交由愚夫愚妇恣意妄为?倘若将来有愚民行巫祝之事……诅咒诸夏,莫非这等民意,也一个‘顺应’了之?”

  “这……”

  “让有司前往‘大野泽’,主持祭祀。”

  太后说罢,又道,“那‘大野星君’是否有损德行,世人如何知晓?倘使上神真仙实有苦衷,岂不是愿往了有道真仙?有司当走访州县,倘使‘大野星君’实乃历代上仙,封个‘大野泽’湖神当当,又有何不可……”

  此言一出,群臣神色变换,其中不乏早就知道魏昊手段的重臣。

  这些老世族出身的重臣,致仕之后就是要打算修道成仙的。

  便是家族之中,供奉鬼仙级数的修真,也是稀松平常,对仙神之间的斗争,如今也是知晓不少。

  尤其是魏昊直面十万天兵天将还游刃有余,更是让他们心生忌惮。

  不愧是当世府君,也就是现在没死,死了之后,这手段岂不是更加通天彻地?!

  而且讨伐“大野星君”这事儿,之前就热闹过,是不是“邪祟”,早就定了性。

  现在太后重提旧事,甚至还想封“大野星君”一个湖神当当,莫非这“大野地仙”有甚跟脚?

  还是说想要借用这地仙名头一用,拿来跟魏昊再斗上一场?

  不是没有重臣想要出列,劝说一下太后,但想了想,最终忍住了。

  整个朝会一阵沉寂,不少名臣都是神色微动,对垂帘听政的这个太后,越发看不透甚至看不懂。

  明明像个不通政事的官场新丁,可这个太后,却轻易地拿住了一个关键,那就是“正朔”。

上一篇:衣冠不南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