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侠 第47章

作者:红烧大黑鱼

  只是魏昊见了,却觉得奇怪,因为这几人虽然打扮朴素,但精神绝佳,那种书香门第的气质,简直呼之欲出。

  “娘,就在这里歇一歇吧。”

  “也好。”

  中年人开口说话,魏昊这时才看清,中年人背上还背着一个人,是他的老母亲。

  见状,魏昊赶紧上前帮忙:“小心些,小心些……”

  颤颤巍巍的中年人感觉膝盖都要软了下去,他毕竟是个普通的读书人模样,哪里像魏昊这般健硕。

  “呃……多谢、多谢……”

  中年人眼神错愕,身旁老幼也是讶异,但见魏昊热情,也没有说什么。

  扶着老人家落地,魏昊也是奇怪:怎么这么轻。

  “多谢小相公……”

  老妇人大约是个盲人,看不见东西,只是寻着魏昊说话的方向道谢。

  “举手之劳。”

  魏昊本以为他们要去逆旅,结果老幼几人却是去了旁边破败的庭院。

  想来是要节省开销吧。

  心中如是想着,魏昊便没有多管,但见老幼都是吃着不知名的干粮,于心不忍,便从逆旅中拿了一些吃的过去。

  “老人家,这里有些糕饼,若是不嫌弃,还请收下。”

  魏昊挑拣的都是松软易嚼的东西,年长年幼的吃起来方便。

  实在是有些干粮宛若石头,这潦草庭院又没有热水,吃起来何等艰难。

  他幼时在魏家湾,也吃过这种苦头,若非魏家湾的孤寡对他多有照顾,那也是要多受不少罪。

  感同身受之下,便愿意帮个小忙。

  那中年人虽有心拒绝,但见老幼手中干粮也的确难以下咽,于是对魏昊感激道:“多谢郎君施以援手……”

  “嗳!”魏昊抬手打断,“些许糕饼,不至于此。”

  “多谢、多谢……”

  这中年人应该也是读过书的,竟是连连冲魏昊行礼,魏昊只好还礼。

  等魏昊离开之后,中年人这才一脸愧色地对老幼道:“娘,是孩儿无能啊。”

  “你怎可说这样的话?岂不是辜负适才那小相公的一片好心?”

  “是是是,孩儿知错。”

  中年人连忙道歉,然后抬手抚摸几个幼童的脑袋,笑着问道,“好吃么?”

  “嗯!”

  “爹爹不吃么?”

  中年人笑道:“爹爹不饿,等爹爹赴任之后,领了俸禄,天天买给你们吃,可好?”

  “好呀好呀……”

  破败的庭院中,顿时传来欢声笑语。

  而魏昊回到屋中,汪摘星鼻子嗅了嗅,问道:“君子,身上怎么多了香味?”

  “有吗?”

  魏昊自己闻了闻,“没有啊。”

  “奇怪……”

  汪摘星嘟囔了一声,旋即狗头摇摆无情干饭。

  第二天一早,魏昊想起昨夜行人,便去看看,到了破败庭院一看,他拿过来的糕饼食物俱在,摆放得整整齐齐,竟是完好无损。

  至于中年人和他的盲母孩儿,早已不见了踪影。

  “奇了个怪,我亲眼看到他们吃了啊。”

  魏昊拿起糕饼,仔细端倪,确实没有咬过的痕迹。

第67章 秦公祠

  “君子,走啦。”

  摇晃着小尾巴,汪摘星在庭院外“汪”了一声。

  “这就来。”

  魏昊起身,双手合十敬了一礼,他这下明白为什么昨天汪摘星会说身上多了香味,原来是自己遇上了精灵。

  就是不知道何方神圣。

  继续赶路,今天就能抵达府城。

  路上士子们各种谈天说地胡吹,让魏昊大开眼界。

  这不管是人是龙,富二代都玩得花啊。

  有钱真好。

  “嗳,诸位兄台,前方就是‘秦公祠’,何不联袂一拜?”

  “秦公祠?”

  魏昊好奇问道,“是哪位前辈?”

  “大象常在五峰,不知道也是正常。这是府城城西的香火,这位秦公,是前朝的‘圣月湖’西岸巡检官,跟我等一样,也是秀才功名。”

  “前朝的?”

  “正是。”

  说起此事的书生手握折扇,便娓娓道来这个“秦公祠”的出处。

  原来,这“秦公祠”是府城城西乡民自行筹建,四百多年前,“圣月湖”决堤,是西岸巡检秦文弱亲自驾着装满石块沙袋的舟船堵了决口,这才保了一方平安。

  府城城西低洼,本就是穷苦人家的聚集之所,秦文弱本可以无视,但还是驾舟沉船,救了一方穷苦百姓。

  而跟着沉船一起堵决口的,还有秦文弱自己。

  之后秦文弱并未被表彰,是获救百姓痛惜“秦公”,这才你一文我一钱,凑出了“秦公祠”。

  秦文弱死后没多久,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因为思念儿子,也跟着去了。

  留下两个孤苦伶仃的孩子,由老管家带着想要投奔亲戚,结果途中遭遇瘟疫,也是不幸夭折。

  可以说,这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魏昊听罢,心中有感,带着汪摘星策马前往,到了“秦公祠”中,敬了一炷香之后,抬头一看,顿时大惊:“小汪,我昨晚遇上的,原来就是秦公一家子。”

  汪摘星吓了一跳,连忙道:“乡野小庙的香火,哪里能让神灵远行?”

  但魏昊可以确信,他看到的就是秦文弱一家子。

  小小的村庙,中间的神像便是秦文弱,一旁坐着一个泥塑的瞎眼老太太,不是昨晚上中年人背着的老母亲还能是谁?

  另外一侧恪尽职守的老人家,便是看护小主人的老管家,两个孩童天真烂漫,都是扎着冲天髻,一个手握拨浪鼓,一个光着脚丫子,笑脸盈盈,好不快活。

  小庙香火并不旺盛,但收拾的十分干净,可见本地乡民都是感念秦公活命祖先的大恩大德。

  “叫文弱的,不一定弱啊。”

  魏昊心生崇敬,他跟赶考的朋友们不一样,并非是想要求“秦公”保佑,而是佩服一个文弱书生的勇气。

  驾舟沉船、舍己为人,这不仅仅是需要勇气,更要有高尚的品德,而且是超越了那个时代精神枷锁的品德。

  时光倒流四百年,那时候的秦文弱,一定也是将普通的穷苦老百姓,也当作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了吧?

  魏昊很是恭敬地又敬了一炷香,待要离开时,愣了一下,仿佛看到神像传来欢声笑语。

  仔细想想,秦文弱生前,只怕是没有享受过天伦之乐,也没有在母亲生前尽孝,甚至没有亲眼看到孩子长大。

  这真是人间的大悲痛,而本地乡民,应该也是感受到了这份悲痛,将这份感激,用朴素的泥塑偶像,为“秦公”圆了一家团聚。

  “了不起。”

  出得门外,只听白辰说了三个字,十分感慨,他相当震撼,转过头用惊愕的口吻说道:“他好歹还是个巡检呢。”

  “所以了不起。”

  魏昊点了点头,他想到了昨晚赶路的一行人,携老扶幼、星夜兼程,想必,也是有着什么职责吧。

  一个手持竹杖的中年人,背负着老母亲赶路,路人相赠的糕饼,也是先让孩儿们先吃,当真了不起。

  “你们人族……真奇怪。”

  白公子情绪复杂,如是说道。

  “你不也说了么,人定胜天。”

  “这也是其中的一个道理?”

  “是。”

  魏昊笑着拍了拍白公子的胳膊,“我相信,哪怕这世上没有了神仙精灵,本地的乡民,一定也还会为秦公修祠以作纪念。”

  “没有神仙精灵,还修来作甚?”

  “既是纪念亡者,也是教育后人。”

  “有道理!”

  白辰眼神一亮,“等我以后有了子嗣,也要这般教育。”

  “你在勾栏里风流,难道不会……”

  “当然不会!”

  白公子一脸傲然,“没有点天生奇异,岂能生龙子龙孙?”

  “……”

上一篇:衣冠不南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