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573章

作者:一虫

  毕竟陈逢也不想打仗,真要是等曹丕继位,那时死的人恐怕就会更多了,相比较而言,现在这种局面可以说是最好不过的。

  可问题在于,眼下这般局面虽好,却有着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需要解决。

  曹操是篡逆贼子,篡的还是刘备集团名义上一号刘协的位置。

  这个问题可太严重了。

  严重到如果不解决的话,未来就算天下承平,也将会有无数的阴谋家跑出来搞事。

  因为曹操没死。

  一个没死的叛逆,影响可太大了。

  最关键的是,野心家们永远都不会去想,这一切的局面都是刘备铺平的,他们只会觉得……

  曹操篡逆都没事,我凭什么就不能篡逆?

  我某(赵钱孙李)氏书香门第、传承数百万年(比喻),难道还比不过曹操这个宦官之后?!

  你罚我,我不服!

  你杀我,我更不服!

  所谓的根基不劳,地动山摇,大概便是如此局面了。

  因此,陈逢必须要解决这一根基问题。

  说起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极其简单。

  简单到只要做一件事,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那就是刘协再度禅让。

  如此一来,一切的问题就都消失不见了。

  毕竟,曹操虽然篡汉,但他篡的却是刘秀的汉,而不是刘备的汉。

  甚至说起来的话,相比于刘秀的汉,刘备这个汉未来可能还要更加的牛掰……

  以疲敝之南方,获得了北方霸主曹操的归降,这听起来都有些不可思议。

  虽然这其实是在胜局已定的情况下。

  可旁人不会这么觉得。

  他们只会认为,这是刘备在废除徭役、开拓海外、稳定物价…等一系列政策过后,以万丈仁德光芒感染了曹操。

  就如同之前感染刘璋一样。

  不懂军事的人,大抵都会这么认为,甚至还会觉得……刘备太逆天了,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投降。

  更关键的是,刘璋、张鲁到现在都他娘的还活着。

  这就代表着,如果有需要的话,陈逢甚至可以让张鲁也沾染上一层光芒,让他混一波……我也是投降的,我也可以谈!

  如此一来,三造大汉是不是比刘秀的天上掉陨石更加恐怖如斯了?

  是啊!

  后世完全可以编一个故事……

  不可名状的怪物正蜗居新野。

  吃人的魔王打赢了赤壁之战。

  织席贩履之辈获得了张鲁的投降。

  涿郡小霸王得到了刘璋的支持。

  仁德的汉中王击败了违誓的孙权。

  光芒万丈的汉昭祖原谅了卑鄙的窃国大盗曹操,并平静地接受了曹操诚恳献上的八州之地、亿万生民!

  这一切的一切,很可能都会成为现实。

  反正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只不过,这里稍微有那么一点点问题。

  那就是刘协。

  他需要再委屈委屈,并且稍微地作出一点让步。

  简单来说,也就是二次禅让。

  不然的话,不仅会给未来的汉朝留下许多根源上的问题,甚至还会导致更多的问题发生。

  出于无奈,陈逢只能把献帝轻佻,不可君天下这句话拿了出来。

  效果确实很不错,原本还在犹豫的曹魏忠臣,在这句话传出来之后,瞬间便都倒向了刘备,而且还很是恭顺的来了一波箪食壶浆。

  当然,这里面可能有一点点荀彧的支持,不过这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最重要的是。

  北伐刚刚开始,刘备就顺利拿下了整个中原,擒住了曹操,并以轻松地目光看向了北方。

  这个时候,陈逢找到了曹操,小心的道:“曹公,最新战报,魏延已经拿下了关中,您那儿子……?”

  “?”

  曹操淡淡地看向了陈逢,还算配合地给了点疑惑的表情。

  “曹公,要不您写几封书信往北方?不然的话……”

  “咳!”

  看着曹操愈发不善的目光,陈逢尴尬一笑,道:“您也不想看到儿子不孝吧?”

第546章 主公(大结局)

  建安十六年,七月二十一日,曹丕正式投降。

  其实真要说起来,他还是很有反抗能力的,不说别的,仅仅是那些被曹操拉拢的南匈奴就很强。

  强到随随便便就能拉出万骑。

  虽然这些人都是样子货,总的来说就相当于没了岳飞的南宋兵一样,只要几百个汉卒就能把他们冲烂。

  但好歹也是万人,实力着实不小。

  除此之外,曹丕还能动用曹操的另外一部份家底:冀州军、幽州军……并州军合共六万人的汉卒边军精锐。

  这些精锐绝对牛掰,往前追溯的话,大概可以对比面对最强盛的匈奴都能冲一波的汉卒精锐。

  换句话来说,曹丕林林总总能动用的兵马最少也在十万左右,其中最少三分之二的精锐。

  不过,曹丕最终还是投降了。

  倒不是他有多么的孝顺,也不是曹操的影响力有多么巨大,虽然也有一部分这方面的原因,但更大的原因在于……刘备麾下的汉卒终归不是什么臭狗屎。

  同样都是精锐,真要再打一波,如果调度没有问题,陈逢不开挂的话,鹿死谁手还真说不定。

  所以,曹丕就在金璇之子金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长乐卫尉陈祎、侍中魏讽等人共同作乱之后,投降了。

  没错,曹丕主要是不想让汉家精锐再空耗了,绝对不是因为这些叛贼的影响力愈发巨大。

  而今天,正是刘备带着人迎接曹丕的日子。

  许县城外。

  “不愧为吾之县侯,悄无声息之间竟埋了如此多的棋子。”

  曹操看了看左右,最终一脸祥和地走到陈逢身侧,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若非我大势已去,恐怕他们还真能办成大事。”

  “不行的。”

  陈逢摇了摇头,叹息道:“虽然这些人的影响力很大,但那主要是因为中原已降,真要让他们自行作乱……很难成事。”

  “还有,我虽然答应了曹公任倭…曹国县侯,但如今终归是在大汉境内,你稍微注意点影响,毕竟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兵权在手了。”

  没错,陈逢现在除了是汉中王麾下的军师都督之外,同时还是曹国的县侯。

  这也是曹操投降之时提出的一个重要条件。

  刘备跟陈逢都觉得影响不大,所以私下里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没了兵权我就要怕?”

  曹操轻笑一声,自信道:“徐晃等人皆忠义之辈,即便我已失势,他们也会想办法保我的,就算他们不行……不还有于禁吗?”

  虽然他的语气充满了自信,但陈逢还是看出了他表情当中隐含的不自在。

  说来也是。

  前段时间他还最恨的于禁,到现在居然成了他的保命符,何其之荒唐?

  “玄德公对于将军充满了期待,曹公您还是别把他拉下水了,不然的话,对他的影响就太大了。”

  陈逢摇了摇头。

  “文则……罢,罢,罢。”

  曹操显然想说些什么,但最终却还是一句话都没说出来。

  “来了!”

  也就在二人对话之时,远方一支车队慢慢行了过来,有人看到之后,忍不住便喊了起来。

  “贤侄!”

  刘备看了一眼身后的曹操和陈逢,默默摇了摇头之后,径直便朝着即将到达面前的车队走了过去。

  “叔父,侄儿,侄儿终于见到您了!”

  曹丕下车以后,当场痛哭流涕。

  “曹公,您这儿子着实不得了,前一刻还是太子,现在就能轻描淡写的向玄德公低头。”

  陈逢心中惊讶不已,忍不住便看向了曹操。

  “如之奈何?”

  曹操似乎没了谈兴,苦笑着说出了四个字。

  其实他之前想过,曹丕会不会不顾一切地带着大军南下,然后把他这个老子丢到一旁不管不顾。